【中央车站】剧照
(点击可查看)
2024年,继续我的1000部电影计划!
大家好,我是亿亿!今天给大家推荐1000部电影的第143部:【中央车站】
这部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它的导演沃尔特·塞勒斯被【卫报】评选为世界最优秀的40位导演之一。
这部影片在1998年上映后,分别获得了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5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影片的海报是这样写的: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
影片以里约热内卢的中央车站为背景,通过朵拉和约书亚两位主角的相遇、相知和相伴,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最深沉、最复杂、也最美好的一面。
影片的开始,朵拉是一个冷漠、自私、甚至带有一些邪恶色彩的老妇人。她在中央车站替人写信为生,但往往将信件丢弃,不顾他人的情感和期望。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逐渐看到了她背后的孤独和脆弱。她的冷漠并非天生,而是源于童年的创伤和对世界的失望。
在遇到约书亚之前,她或许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约书亚的出现,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内心的黑暗。
朵拉在车站目睹了约书亚母亲的意外去世,这一事件也是成为她人生转变的契机。
约书亚是一个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对父亲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朵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朵拉打算陪伴约书亚去寻找他的父亲,两人从里约热内卢出发,穿越巴西的多个地区,最终到达约书亚父亲的所在地。
在陪伴约书亚寻找父亲的旅途中,朵拉逐渐找回了自己的母性和善良。她为了约书亚,不惜与人贩子斗智斗勇,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
在这个过程中, 她逐渐放下了过去的冷漠和自私,学会了关心和爱护他人,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她不仅救赎了约书亚,也救赎了自己。
影片的最后,约书亚找到了哥哥们,爸爸却失踪不知去向,朵拉看着约书亚和哥哥们团聚,自己悄悄的离开了。
这部影片叙事手法简洁而有力,通过朵拉和约书亚的旅程,展现了巴西社会的多个层面。
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从冷漠的人群到温暖的亲情。
一路上,不同的车站、不同的集市和村庄,不同的面孔,他们传递着快乐、悲伤、遗憾、愤怒等种种生活的状态和情绪。
在这个旅程中,朵拉和约书亚不仅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意义。
影片的视觉效果也值得一提。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巴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繁华的中央车站,还是偏远的乡村小路,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文化的底蕴。
我个人非常喜欢看不同国家的风光片,看了这部电影,对巴西这个国家有了一点点的了解,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限制,或许这辈子都去不了那个地方,但是电影里让我看到那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让我体验那个国家的文化,我觉得也蛮不错的。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上映时(1998年)的巴西历史背景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概述:(网上了解的)
政治背景:
巴西在1985年结束了长达20年的军政府统治,回归了民选政府。
1994年,巴西进行了近30年来的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并于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
1998年,卡多佐再次当选,巴西继续处于稳定的民选政府治理之下。
经济背景:
巴西在1990年代初期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包括高通胀、高失业率和社会动荡。
卡多佐政府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包括财政紧缩、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以稳定经济。
到1998年,【中央车站】上映时,巴西经济虽然有所恢复,但仍面临挑战,如高外债、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等。
社会背景:
巴西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差异极大的国家,尤其是在地区发展、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方面。
影片【中央车站】反映了巴西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如文盲率高、社会治安问题、偏远地区的贫困等。
影片中的里约热内卢中央车站,作为巴西社会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的艰辛和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
文化背景
:
巴西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文化深受欧洲殖民历史和非洲、亚洲移民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巴西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传递价值观念并促进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上映时的巴西历史背景是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经历改革和调整、社会差异大且文化丰富的时期。
这部电影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捕捉了当时巴西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导演或许想借此电影唤起人性的温暖、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振兴吧!
电影: 【中央车站】
国家:巴西、法国
上映:1998
导演:沃尔特·赛勒斯
主演:费尔南达 ·蒙特内格罗、文尼西斯 ·狄 ·奥利维拉
豆瓣:8.7
片源:腾讯、b站
-over-
如果喜欢我推荐的电影,请在右下角👇点个【赞+在看】哦!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