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资讯

别骂了!我是「学术乌贼」,总给导师抹黑的那种...

2024-05-20资讯

送!

论坛币、下载次数...

AI学术大模型7天免费权益

加我备注「20」 立即参与~

经管之家20周年

源: 募格课堂,参考来源:微博、科学网、掌桥学术等

好歹读博都混进学术圈了,怎么能没有个像样的人设呢?

师兄师姐,个个为我导喜添SCI,不像我,只要是一出去,参加学术会议露怯、论文答辩支支吾吾的.....多少都能给导师抹点黑,因此 课题组里大家都连连赞同我的人设「学术乌贼」 ,鄙人不才

真如段子照进生活,给导师抹黑大家都是进阶版。

有研一的萌新瑟瑟发抖提问: 我把导师的横向搞砸了,得罪了甲方爸爸,现在导师还不知道,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急!

如果说丢了个横向,可能只是损失了钱财, 还有的研究生致力于给导师的一生抹黑......

首都医科大学的博导杨某奎举报,一名从自己这里毕业的博士(还是前同事)周某博,冒名「帮」自己发表论文,把他列为共同作者的论文已达6篇。

还好被导师本人发现了!更要命的是,这些论文还存在捏造的数据,甚至其中一篇被这名博士用来获取了一项资助经费——高达150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根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至少4篇论文被撤回。

其中一篇2023年3月18日被撤回论文的撤稿说明称,「通讯作者之一杨某奎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提交,也不同意发表这篇文章。目前还无法确定谁对报道的工作负责。因此,主编们对提出的结果和结论不再有信心。」

这博士抹黑的路数,可以说是想让导师在学术圈彻底「隐姓埋名」了......

还有的人给导师抹黑,主打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自己造假论文坑导师,又反被学生坑......

TinaWenz,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毕业的博士,又在迈阿密大学CarlosMoraes教授课题组做博士后,2010年,在科隆大学担任教职。她已经发表了36篇文章,总被引次数为1685次,H指数为18。

她的科研之路可谓顺风顺水,然而,在她2013年获得首届Care-for-RareScience奖后,就收到了科隆大学调查小组的通知。原来科隆大学在经过两年多的调查后,发现Tina教授多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 结果发现她读博期间,涉及多项学术造假,论文相继被撤稿,无疑给其导师抹了黑。

然而事情还没结束,2017年,其学生发表在【Mitochondrion】杂志上的论文被撤稿,原因依然是,多个结果都是重复利用通讯作者之前发表文章的数据。

还有的不紧不放过导师,连同门一起霍霍:

微博用户@四牌楼一哥: 实验室养了10年,出了50多篇sci的菌,被我一锅端给灭了。 远在日本的大师兄打电话回来,给我从上午8点骂到晚上10点。

用这波菌的,3个博士毕业了,2个博士已经不用了,2个研三的论文已经送审,po主研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据线报,最心疼菌的师兄最后被po主用一顿宵夜撂倒了,所幸没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看来抹黑也是个圈啊!





你是什么学术人设?

领略了不同程度的「学术乌贼」戏剧性事件,相较于这些狠人, 不少网友认领了「人畜无害」的学术人设,看看有和你情况相似的吗

学术柴犬: 不仅不会对同行造成威胁,甚至在课题组一无是处,还能依靠呆萌成为哄大家开心的「吉祥物」

学术吗喽: 吗喽是一个网络流行用语,是来自两广地区的方言,意思为「猴子」。在课题组,就是那个老被催着跑数据、洗瓶子、报账、拿快递的小弟

学术猫头鹰: 基本晚上9点以后,才是一天科研的开始,主打一个只要熬不死,就往死里熬。你问我白天在干嘛?你白天见过猫头鹰吗

学术蜗牛: 快到交初稿的日子了,我才想起来我光看文献了,扭扭捏捏求助导师,发现我俩的聊天界面显示,他连我开题报告都没接收......这简直一对蜗牛

学术菜狗: 通常是最菜的一个人,老板招进来是为了给其他成员信心,别问我为什么这么懂,因为我有个朋友就这么说的

学术知了: 每天来实验室就是和同组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聊天,没有什么大用,单纯是自己科研做不下去通过此影响别人进度

学术寄生虫: 附着在导师身上,靠导师不要的垃圾idea生存,毕业的学长学姐在实验室电脑回收站里的数据,都够我毕业了

学术千里眼: 知道每个人在干什么,自己却啥也不干。哦不,他干事了,他干的就是知道每个人在干什么。导师啥时候进来在哪个角度他最先知道。

学术顺风耳: 开组会不听,选方向懵逼,报告如拉稀。但谁谁谁的八卦研究的比自己毕业论文还细致

学术裁缝: 懂的都懂,大多无师自通

人在学术圈,你是什么人设呢?

添加微信

经管之家20周年活动

限量勋章、通用积分、CAIE7天会员......

送了!!

接收原创投稿~

以上图文包含广告内容

赠送VIP

通过教师认证

即可申请经管之家论坛

VIP及500论坛币

海量资料

助力教师更好的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