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的鋼鐵生產商JSW集團釋出公告,宣布和上汽集團成立合資企業,主要在印度生產和銷售MG的電動車。
據報道,雙方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價值高達15億美元,由JSW集團持股35%,同時金融機構、汽車經銷商和員工也將擁有部份股份。
後續透過收購,印方實際的總持股比例完全有可能達到51%,而板上釘釘的是,上汽僅獲得49%的股份。
早在去年5月份,MG印度曾對當地媒體表示,上汽方面已經原則上同意放棄在MG印度的部份股權,旋即被上汽辟謠。
或許是迫於輿論壓力,隨後據稱有上汽知情人士放出訊息,上述提到除兩大集團以外,擁有8%股份的金融機構、汽車經銷商和員工是沒有投票權的,剩下的92%股權所有者擁有全部投票權,這樣計算,上汽49%股權還是比JSW集團的35%多, 所以,MG的絕對控制權還是在上汽手上。 目前這個訊息還未得到上汽官方證實。
話雖如此,這也意味著原本隸屬於上汽100%全資控股的MG印度,被「搶」了不少股權份額。辛辛苦苦那麽多年盤活的MG,賺了的錢到頭來還是要分近一半給印度人。
網友表示: 「上汽寧願肥水流到外人田,也不願把‘靈魂’交給華為。」
為什麽上汽「砸鍋賣鐵」都要和印度人合作?原因有二。
上汽集團作為老牌國企,提高銷量數據就是它的重點任務。而違反我們直覺的是,印度是一個正在飛速崛起的巨大市場。
根據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SIAM)釋出的印度國內1月份乘用車銷量:393074輛的成績比去年同期增長14%,創造了歷史同期最高銷量紀錄。
這個第三世界的汽車產業一直在增長中。2023年全年印度國內新車銷量508萬輛,創歷史新高,連續第二年力壓日本,成為繼中、美之後新車市場全球第三。MG電車一上來更躍升成為銷量僅次塔塔的電動汽車品牌。
在這個擁有大量潛在需求的國家面前,上汽丟了MG這粒芝麻沒關系,以後可能會賺了西瓜。
對外,印度或許是塊好土壤,對內,上汽自己也抓耳撓腮。
舉個例子,2月份MG在中國國內賣得最好的電車MG4 EV,零售銷量僅為177輛,反觀批發量為1985輛。 國內和出口量相差巨大,上汽電車的量很大程度依靠出口。
根據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年,上汽新能源車年銷量需要達到350萬輛。2023年,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有112.3萬輛,有近一半還是「非親兒子」的五菱提供。 上汽要達到目標,銷量需要在兩年內翻三倍。
到印度「虎口奪食」,上汽算是被逼上梁山。
在這個時刻,JSW給出了一個上汽無法拒絕的發展規劃:新公司年產能會從今年的10萬台拓展到30萬台,目標是2030年在印度銷售100萬輛電動車。而且,印度人還很積極擁抱新能源的發展,不但有自己的禁售燃油車計劃,還為來印電車制造商大降關稅。
面前懸掛著蘿蔔,身後揮舞著鞭子,在內外因素綜合影響之下,上汽這次和印度的合作就順理成章。
2023年,上汽乘用車的成績可謂喜憂參半,有靠國內的榮威,也有靠出口的MG。如果未來MG印度的量可以歸入上汽乘用車,那麽將有機會大大降低銷售壓力。新公司剛成立,許多細則還未完善,MG印度何去何從,還是未知數。
視訊號回顧: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