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奧運冠軍楊威曝女兒「在家上學」惹爭議:不去學校, 真的可以嗎?

2024-03-17海外

來源|藍橡樹

ID|blue_oak

作者| 立正媽媽

「我們決定做個大膽的嘗試,一年級就不再去學校。」

近日,中國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楊威自爆雙胞胎女兒「居家上學」的一條新視訊,上了熱搜。

對此,楊威表示,「居家上學」這個大膽的想法,源於雙胞胎女兒去年生了好幾場病,基於健康考慮,決定放棄去學校。

從前總擔心兩個孩子在外感染各種病毒,隔三差五就要感冒,現在就在眼皮子底下,放心了不少。

而對於孩子的居家教學,他們也是做了細致的安排。老婆楊雲擔任起了班主任一職,為姐妹倆制定了專屬課表。周一周三為語文,周二周四為數學。

每一類課程安排一位家教老師,每天上午9:00,開始孩子的第一節課,兩小時的課程,內容由家教量身客製。

因為是一對二的小班教學,所以老師講課也更細致了,小到筆順寫錯了都能揪出來。 「一堂課下來,感覺(孩子們)學習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除了上午的主課學習,下午,楊威會帶雙胞胎女兒去練體操,「相當於一下午的體育課」。

楊威稱,幾天下來, 他感覺比上學省心很多 ,「以前被家長群裏的劃不完的訊息狂轟濫炸,現在的家長群裏面就三個人,訊息只有關於兩個孩子的簡潔的學習報告。」

視訊一經釋出,評論區裏立刻炸開了鍋,網友們眾說紛紜,各持己見。

有心疼孩子的家長表示理解,吐槽學校真是個病毒大染缸,頻繁生病帶來的苦惱,讓家長心力交瘁。在健康面前,上學都是浮雲。

也有家長對於可以脫離學校無休止的打卡、站崗、打掃衛生、實踐作業,還有家長群的資訊轟炸,表示羨慕不已。

還有家長就堅定地持反對意見,認為上學不僅為了學知識,更為了體驗集體生活,培養社交能力。

在中國,像楊威這樣的家庭,雖然小眾,但人數近些年卻在不斷上升, 越來越多人對這種教育模式感興趣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在家上學」群體,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

早在19世紀,「在家上學(Home-schooling)」就在美國開始萌芽,20世紀50年代開始快速蔓延,近兩年因為疫情關系,更出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

2019年以來,單純美國加州在家自學兒童就增加了7成。截至2022年,美國K-12階段有3100萬學生(占比6%)因各種原因選擇Home-schooling。

美國在家上學的人數(來源: National Hom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康恩的父母早於2017年就做出這項決定,原因是——

「面對矽谷單一強調學業的教育方式,以及數學和科學才是最重要的觀念,我決定進行反抗。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個更多樣性的學習過程 ,這樣他們才不會討厭學習。」

舊金山家長克雷恩則表示,她發現女兒們在學校沒有得到所需的幫助——

「在公立學校上學有如行軍,無論喜不喜歡,所有課程都要讀。我真希望我能早一點讓她們在家自學, 對學習爭取更多的選擇權。

家住拉法耶(Lafayette)的阿諾一家在實行了一段時間居家自學後,發現這種模式提供給了他們更大的時間靈活性,不需要按班就部地上學,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控時間安排,也可以有更多時間在一起。

疫情後, 越來越多父母開始重新審視人生的意義,學習的出路,以及教育應該有的方式,有一部份人甚至因此放棄學校教學,選擇自己來主掌孩子的教育權。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教」知識,更重要的在於育人。

正如【在家上學——美國中產家庭非主流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書中開篇所寫:

「究竟什麽是好的教育?教育如何使人成長,又如何通向美好生活?這些問題與種種現實境況相互纏繞,使教育這一蘊含哲思的恒久議題,時時體現出當代人們對多種生活方式的理解與實踐。」

2017年,一份【中國「在家上學」調查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在家上學」的真正實踐者有6000人,相比2013年的2000人,每年增長速度是30% 。專家表示,疫情時代過後,這個漲幅只會更高,人數更多。

尤其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學習資源愈發容易獲取,學習途徑越來越廣,家長們想要為孩子提供個人化教學的心就更蠢蠢欲動。 特別是集中在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等等發達地區。

研究表明,「在家上學」群體的特征有一些共性:

(1)絕大多數家長接受過高等教育,大專以上的學歷占80%以上;

(2)80%以上是城市居民,大部份居住在大城市;

(3)有過出國經歷的比例非常之高;

(4)有一半「的學生家長有一定的教學經歷;

(5)整體家庭處於小康以上水平。

敢於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傳統教育模式的家庭, 大多「有財」兼「有才」 。經濟基礎和教育見識,是家長做出這個重大決定的底氣之一。

為什麽他們選擇「在家上學」?

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是家長決定「在家上學」的主要原因。

數據表明,從學校教育經歷上看,近七成(68.66%)的孩子接受過一定程度的學校教育,他們往往有過不愉快的學校教育經歷,通常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環境而選擇「在家上學」。另外,有31.34%的孩子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主要因為父母對學校教育有強烈的抵觸和不滿。

「在家上學」課題負責人王佳佳副教授王佳佳教授認為: 「在家上學現象的出現,源於一個基本矛盾:統一的、標準化的學校教育不能滿足部份家長和學生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當規避現行學校僵化的考核制度、填鴨式的課業繁重、一刀切的大鍋飯作業、過於單一的評價體系、缺乏個人化引導等種種弊端,成了家長們的教育訴求時,探索新的途徑便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每天早上她都會流著淚,問我可不可以不去學校。」當發現女兒貝貝頻繁啃自己的手指,啃到血肉模糊時,武漢媽媽王芳當即決定放棄學校模式,改為在家上學。

「為了方便管理,老師往往會制定嚴苛的班規:比如課間不能離開座位;上廁所需要申請,透過後統一排隊去;上課要求腰挺直做好,腳並攏著地;每節課有隨堂測試,學生的成績跟老師績效和班級榮譽掛鉤;作業寫不完,時常寫到趴在桌上睡著了……」

面對班級裏的條條框框、老師臉上的嚴肅表情以及寫不完的作業, 九歲的貝貝每天都處於嚴重的焦慮和壓抑中。

像王芳家這樣,因為孩子無法在學校獲得更優質的教育,亦或者上學本身令他們感到不適,是迫使許多家庭離開學校的重要原因。

貝貝的畫:爸爸在給弟弟講故事

王芳和丈夫自稱是傳統學校教育的幸存者,他們是成長於「唯分數論」的教育環境下的一代。 「高考是場噩夢」 ,應試教育曾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留下的深刻陰影,即使到了四十歲,他們仍不時會夢見當年暗無天日的高三生活。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

當身邊的朋友對於他們「在家上學」模式表示質疑,關切地詢問——「你們看得太開了,難道孩子以後不上大學嗎?」

王芳和丈夫都一致認為——「雖然很多人認為這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但也不能忽視它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

即使上過大學,也不意味著未來人生會更加順利。相反,有些家庭為了孩子上好大學,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相比學歷,他們認為保有學習和思考的熱情,孩子的未來才能走得更長遠。

退一步講,如果孩子以後真的需要學歷這塊敲門磚,也可以透過成人高考或自考獲取。 但如果為了學歷,小小年紀就「逼瘋」了孩子,得不償失。

在家上學之後,貝貝不再咬手指,原先的傷口也都愈合了

「在家上學」,到底怎麽學?

許多人會關註,「在家上學」的家庭,到底怎麽學?

從課程內容來看,第一種偏學校的,把學校的模式、學校的教材和方法直接搬到家裏,但根據孩子的個體需求和情況來做調整。楊威家采用的應該是第一種。

第二種是完全以學生為中心,沒有固定的系統的課程,強調自然教育理念,根據孩子的天性來組織學習。這種更考驗家長的引導和心態。

但跟傳統教育強調掌握知識,註重考試相比,選擇「在家上學」的家庭都更重視個性發展和道德品質的養成。 比起「教」,他們更在意「育」。

在【沒有學校可以嗎】一書中,作者展示了她跟兒子商量後的居家學習課表——

「語文我自己來教,數學我們選擇了網上以英文為主的可汗學院,可以一邊學數學一邊學英文教學。法文是計劃中要加強的部份,拜托了家教老師讓兒子去旁聽其他學生的課程。功課表上一格一格的空白是下課時間,下課時間為一小時。」

課表一直在根據現實情況調整

在家學習除了對學什麽有更大自主權外,更節省時間,是大家傾向的一個點。

孩子思考後,得出來的分數變換概念

而對於在家上學這事,踐行效果如何,她邀請孩子每周針對課表的實踐情況,做出反思。比起學了多少內容,孩子是否能在學習中獲得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是家長要引導的一部份。

總結和反思,也是學習的一部份

相比起外人對「在家學習」效果的質疑,絕大多數在家上學的家長對孩子的居家學習情況表示滿意。這些家長認為, 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是他們評判教育最重要的標準,而考試並不是那麽重要

「在家上學」會不會和社會脫節?

對「在家上學」,大家有個刻板印象,許多人會擔心孩子因此失去正常的社交,而變得孤僻、不合群,將來無法適應群體生活。

事實上,「在家上學」的模式,並不等同於封閉,僅僅指不進入學校參與按班就部的課堂學習,但學習場地卻不僅僅局限於家裏,而是利用廣泛的城市公共資源(如博物館、圖書館、農場、企業、工廠、高校公開課等等)和市場資源(私人家教),帶孩子看世界,讓孩子和各個領域優秀的人交流,向有技能的人學習,組成在家上學的合作社群,家長孩子一起玩耍並交換技能。

雖然名為「在家上學」,但實際上, 是確實脫離學校後,以整個世界作為學習場所。

而大家所擔心的社交問題,雖然在家學習時沒有同齡學伴,但課外仍有很多機會跟同齡的孩子玩耍, 在外出學習時,也有機會與更多不同年齡層的人交往,這反倒促進了孩子的社會化。

就像奧運冠軍楊威家,盡管選擇了在家上學,但是每天下午的體操訓練,時長兩個半小時,除了強身健體,姐妹倆也能接觸同上體操訓練的小朋友,進行社互動動。周中他也會接姐妹倆去公司會議室上課,空下來就帶出去接觸大自然,一起做家務。

楊威的理想狀態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學得更好,也玩得更好。

「在家上學」是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也有許多人會追問,這些在家學習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一千個作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在家上學的兒童,有一千種個性,一千種家庭教育模式,一千種不一樣的人生。 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那「在家上學」是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呢?

雖然據有關教育研究報告,熱衷、觀望、積極探討這種新型教育模式的旁觀者越來越多。但正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所說,這種小部份家長勇敢地獨辟蹊徑的社會現象, 目前還缺乏理論和實踐的支撐,更多人仍處在困惑仿徨中。

即便是「有財」也「有才」的楊威,面對自己所做的這個決定也仍表示,若不是兩個女兒的身體需要調養,他也不會「兵行險招」。

他們家的孩子並非都這樣不走尋常路,例如老大楊陽洋,走的就是傳統教育的路線。

相比從小成績優異,所學課程門門A+的楊陽洋,雙胞胎中的小女兒樂樂學東西卻非常慢,總是跟不上集體進度。

有一段時間,讓楊威和妻子急得樂樂打著吊瓶都還在她繼續學習。

直到樂樂哭喊著靈魂拷問—— 「如果我不優秀,就不是你們的女兒了嗎?」 這才讓楊威和妻子開始反思教育的意義,在健康和教育中,坦然選擇了前者。這也是他們決定實踐「在家上學」的原因之一。

當他們接受女兒樂樂就是個普通孩子,施行鼓勵教育後,孩子心態放松了,反倒有奮起直追的架勢。

家境殷實的楊威,做出這個另辟捷徑的決定,有足夠的底氣支撐兩個女兒試錯。 但普通家庭如果想效仿,還是需要慎重。

畢竟,在仍以成績和文憑說話的社會大環境下,「離經叛道」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

缺少了學校系統的支持,摸著石頭過河的父母除了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去為孩子合理地進行規劃和引導,更多的精力進行陪伴和教學,還要有強大的內心去應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議論、質疑、猶豫、掙紮、失敗,以及孩子不確定的未來。

現實中半途而廢,再次回到學校的家庭也不在少數。

當家長的思路不夠清晰,定力不足,又或者孩子抗拒、家庭成員不支持、外界壓力過大時,都可能導致中途的改道。但賽道的改變,對孩子的沖擊,可能比循規蹈矩的傷害更大。這也警惕我們每一位家長,在為孩子做出選擇前,務必深思熟慮,不能盲目跟風。

正如【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的作者韓百川所說: 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不是完美的。

不論做出哪種選擇,都有其局限性。所謂完美教育是不存在的。

只有我們能夠開啟視野,盡可能多的去了解每種教育方式的優點和不足,在自己可以選擇的範圍內接納和改變,並且有意識的在家庭教育中去彌補那些不完美,那麽育兒這條路才能走得更從容。

同時,不管外界如何紛紛擾擾, 堅持初心,牢記教育的本質和內核,才不容易迷失。

作者:立正媽媽,藍橡樹專欄作者。國家人社部高級兒童情商指導顧問,中國圖書館學會兒童閱讀推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