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房價暴漲,美國有房的朋友都哭了。

2024-03-22海外

來源|Miki粥

ID|mikizhou520

前一段時間,有個朋友特別喜歡蹲律師的直播間。每次蹲完都跟我講半天各種突破一般認知的段子,眉飛色舞的,聽得人上頭。

比如,有個律師天天和一群米國主婦連線聊買房,那種感覺就很奇妙。說的都是中國話,還帶著東北口音,聊的卻是在美國各種糟心事兒。

一開始以為自己看的是房產頻道,蹲完直播間發現都是情感熱線。

話題從這兩年米國房子全線普漲說起,加州的學區房甚至翻倍!這在我們看來是件好事,但中產們卻哭慘了,因為他們買房是本著「居住不炒」的原則…

原因很簡單: 米國房子除了紐約外都不貴,比較容易實作一步到位。只要選好學區和居住環境,大部份人不太會頻繁換房。

既然買房不是投資,房價漲跌也就只是個心裏感受,漲的再多那都進不了自己的口袋,因為你總不可能為了錢把住的房子賣掉,然後全家去住帳篷吧。

但每年地稅和保險卻都是從自己口袋裏往外掏,而且地稅每兩年就做一次評估,金額隨房價水漲船高。

看起來邏輯上毫無瑕疵,固定資產升值了就該交納更多的錢。但實際情況,是生活條件沒有改善,房子甚至還折舊修繕,每年為它花的錢卻越來越多。

所以房子越貴,米國中產過得越難受。

有人前幾年在科羅拉多州買了買了一棟兩層帶地下室的樓,大約240平米,學區好一點兒,中小學評估都九分,入手的時候總價90多萬。

2年前每年地稅交6000刀,今年房價漲了,一收賬單,上面寫著9000多刀,稅快小1萬塊了,還不含保險費。

米國買房,保險和稅都直接加到貸款裏面,所以mortgage(抵押貸款)每個月增加了200多刀。

最可怕的還不是保險和地稅,房價直接帶跑了房貸利率,現在是個房貸利息就7.25%起,高的甚至能達到8%,比我們天天吐槽的國內利率幾乎翻倍。

然而,這也沒能阻止華人購房團的熱情,他們瘋狂置業推高了全美房價。以德州為例,16年入手一套房子只要20多萬,19年入手是45萬,今年已經漲到70多萬…

所以房子漲價了,卻導致一群坐擁百萬房產的綠卡主婦,每天對著賬單唉聲嘆氣,感慨生活艱辛不易。

聽起來有點魔幻,有錢人怎麽過出了一種窮酸的感覺?

說白了,還是因為沒錢。

如果有錢,可以從香港到東南亞,橫掃英帝美帝全世界買房,看漲轉手就拋獲利幾十萬,反正投資又不拿來住,短期持有地稅和保險約等於無。

但中產不一樣,苦哈哈賺了一點兒錢,背上巨額房貸只想安居樂業,房價不停上漲,每個月增加的幾百刀稅都難以承受。

所以就算擁有同樣的房產,有錢和沒錢也是兩種狀態。

這種在國外生活中感受上的落差,還不僅僅體現了買房置業的層面。

有人算了筆賬,普通中產標配是兩個娃,這小孩上學也是大頭。比如讀大學,很多人以為國際生才交學費,其實本地生一樣要交錢。

如果成績一般只申請到本州的學校,爹媽可以開瓶紅酒慶祝,學費一年2萬多,生活費在本州也能省;但如果成績很好申請到州外的名校,一年的學費就要五萬多塊…

有個媽媽的小孩是個學霸,當年申請到柏克萊,雖說是公立但對他們家來說屬於跨州,一年學費加生活費要5萬5。這還只是個平均值,加州拿到的offer隨便選一所一年至少也要5萬美金。

假如養兩個小孩,不讀私校一年10萬美金也是要花掉的。

突然想起之前我去米國,在中餐館遇到過一個華裔爸爸,看上去是讀過不少書的精英——談吐自如,聊起教育頭頭是道,當時我還納悶他為啥跑到餐館端盤子,現在想起來,他家裏有倆娃。如果是我要在米國養倆大學生,保不齊也要到餐館競聘跑堂…

中產出國階層滑落,在米國不是開玩笑。

如果碰巧小孩成績不錯,能拿獎學金補貼學費,再加上努力,可以申請實驗室當助理打工,給爹媽減減負,不然就只能家長硬抗。

實在沒錢的,只能讀個社群大學(國內的教授跑到美國吃救濟的人也不是沒有)。

學費一年七八千美金,雖然便宜但中國家長基本不考慮,他們就算砸鍋賣鐵也會送小孩進好學校。

不僅是骨子裏有情節,還因為他們知道,作為一個在美國的華裔,就算你比別人聰明、做得比別人好、水平比別人高,都沒有升職的機會。幹出點成績被人直接截胡,研究成果被人直接冠名…

很多中產的米國夢,在職場被壓榨的路上破滅的稀碎。

樓主聽了感慨:沒潤之前都說米國好,呆久了都說沒那麽好。

前些年我去了米國好多次,有錢的地方金碧輝煌,大學館藏一幅畫價值高達5億美金;窮的州立大學操場破舊,華人教授穿著破舊的襯衣袖口還有一個洞…

這些人如果國內混,最不濟也是個中產,有錢有社會地位,跑到米國只能墊底社會中下層。就算是拼勁努力,大多數人最後還是停留在奮鬥起步層…

大洋彼岸生活了20多年,把小孩送進了大學,熬不下去了準備賣房回國的不在少數。

講真,沒錢到哪裏都過得窘迫,就算米國也改善不了生活。尤其別信什麽淘金夢,一股腦潤出了國,就會發現人窮各種難。哪怕時代紅利傾巢而下,比如這波房價暴漲,最終得利也砸不到你的頭上。

國外從來不是中產的天堂。

除非吃得下苦,甘當下一代的墊腳石,拼掉一輩子去豪賭一把;

否則,乖乖待在國內就挺好的。家庭年收入30萬已經是社會前10%的群體,落地某個二三線的小城,每天被快遞外賣各種投餵,過著有房有車有山姆的小資生活…

作者:Miki粥,資深媒體人,教育紀錄片總策劃,創造了"順義媽媽"一詞。個人公眾號:Miki粥(mikizhou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