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別人怎麽對你,投射的都是他自己!

2024-06-12情感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 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都是我們內心的反映。 所以反過來,一個人如果狠狠攻擊你,那說明他攻擊你的這個點,就是他內心深處最大的痛點。

心理學有個效應叫「投射效應」,是指一個人會把自己的潛意識裏不能接受的一部份,比如憤怒、怨恨、嫉妒、恐懼、脆弱,以及自我的認知,丟給外界。很多人在關系中與人相處,都想要獲得「我是好的」、「我是對的」的感覺。於是就會把將自己內心無法承受的壞投射到別人的身上。但其實,這都是在自戀維度上保護自己。

比如說,一個城府很深的人,他看誰都會覺得這個人心機深沈;一個喜歡點評別人外貌的人,他內心深處也隱藏了自己對容貌的焦慮 ...... 所以一個人怎麽對你,反映的其實是他的內心世界。

那我們為什麽很容易接受來自別人的「投射」?這跟一個人小時候的經歷有關。比如說有的父母,明明自己很暴躁無能,但他們就喜歡辱罵孩子,對孩子沒耐心,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

而一個孩子,在 4 歲之前,他是無法區分他人的反應和自己的反應的,那這個時候,他就很容易會把父母對他的這些評價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這一過程,就是「投射性認同」。可以說,一個情感上從未長大的孩子,他就會將這種「投射性認同」延續下去,長大後也總是會傾向於用這種方式去感知自己。

所以為什麽你總是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為什麽你的心理能量總是很弱?答案就是,因為你的一些人格特質被壓抑了,你在無形之中認同了來自別人的「投射」,壓抑了自己的內心和欲望,那這時候,你的心理能量自然就弱了。

那怎麽才能停止接受來自別人的投射?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投射」的三種常見表現形式。

1、 情感投射。

這種投射,就是認為別人的好惡跟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納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加以理解。

比如說有些人,他自己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和嫉妒心,或者他自己有想劈叉的欲望,但他在親密關系裏卻總是指責你,說你不著家,但凡有點兒風吹草動,就說是你不忠,說你劈叉。

這其實就是他們在潛意識中,把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了你身上,用於逃避自己內心的責任,找替罪羊,也是 NPD 伴侶經常會使用的一種投射效應。

2、 相同投射

是指當一個人產生了某種感覺,那他就會下意識認為其他人也有這種感覺。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就是你媽媽覺得天氣很冷,那她就會覺得你也很冷,於是就會叮囑你穿秋褲。因為她認為你的體驗應該跟她一樣,所以就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你身上。

這種投射的發生,一般在於忽視自己與對方的差別,在意識中沒有把自我和物件區別開來,而是混為一談。這樣的人呢,一般也沒什麽邊界感,不會考慮你的真實感受和需求,通常都比較以自我為中心。

3 、願望投射

也就是把自己的主觀 願望強加給對方的投射現象。比如說你伴侶喜歡給你做決定,你爸媽喜歡給你做決定等,這些就是一種「願望投射」。

表面上看是在為了你好,但實際上是他們將自己內心的恐懼和擔心投射給了你,而這個擔心,是他們在潛意識層面不相信你有足夠的能力創造自己的生活。

而這其實就是一種打壓,會摧毀掉你的自我價值感,因為一旦你認同了對方的這種投射,那你可能就會為了滿足對方的需要,阻止自己進步和成長。因為對你來說,你覺得只有滿足了他們的期待和需求,自己才是安全的,哪怕那個滿足是以犧牲自己的真實需要為代價。

所以明白了嗎?搞懂了這三種投射,那你之後在面對別人的指責、打壓和評價時,就要意識到, 這些問題反應的並不是你,而是他們自身內在的恐懼和擔憂。

其次就是要學會建立邊界感,避免自己被卷入對方的「投射」中。 如果對方在對你進行「投射」,指責你,貶低你,那你不要解釋、辯論或反擊,因為一旦你開始跟他爭論,那整件事的焦點就轉移了,你自己就可能會在爭論中受到牽連。

你要做的就是,永遠將話題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對自己抱有同情心,不要為自己沒有犯過的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