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為什麽你總是想在關系裏爭輸贏?

2024-04-06情感

那些喜歡在關系裏爭輸贏、爭對錯,每次都要等著對方先低頭、等著對方先來哄自己的人,也許他在每一次爭吵中都能大獲全勝,但這份「贏「的背後實則是」輸「。

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些勝負欲極強、總愛分是非、分對錯的人,看似是強勢的、有力量的,但內核都極其的虛弱,他們需要透過「贏」以此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甚至可以這樣說,他們似乎都不需要這個吵架的物件,也根本不在乎你們是為何爭吵的。他要的只是一個結果,一個可以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結果。心理學將其稱之為「全能自戀」。

我在之前的視訊裏就講過,全能自戀是每個小嬰兒都會有的心理狀態。是指嬰兒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掌控者,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那如果他的養育者沒有在這個時期很好的順應和滿足小嬰兒的需求,導致他的全能自戀受損,他就會帶著這份缺失成長。在日後,一旦再次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沒被滿足時,就會觸發嬰兒時期的全能自戀,並會演變成兩種心理模式。

一個是「全能暴怒」, 就比如說那些一點就炸、脾氣特別暴躁的人。他人可能一個眼神、一句話,都能被他視作是對自己的挑釁,是在找他的麻煩,於是變得特別有攻擊性,咄咄逼人; 那還有一部份人 是「自我攻擊 」,也就是他的攻擊性不是對外人,而是施加在了自己身上,內心時常是自責無助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人會愛自己、在意自己, 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習得性無助」。

那無論是這兩種心理的哪一種,都會造成很嚴重的被迫害妄想 ,即認為所有人都在故意跟自己作對。伴侶的一句指責,就認為是對自己的攻擊,是不愛自己的表現。所以他要奮力反擊,甚至惡語相向,因為只有自己在這次爭吵中贏了,才能保證自己不受傷。又或者是,直接因為這一點小事就提分手了,並開始哀怨,自己怎麽總是遇人不淑,這個世界果然是沒有人愛自己的。

也就是說,一個處於全能自戀的人,他永遠是活在自己的想法,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的。並且在自己的世界裏,他永遠是對的,是完美的。他無法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無法接納一個無助的、脆弱的、是想要依賴想要愛的自我。那一個都無法看到真實自己的人,又怎能看到伴侶真實的感受呢,自然,他也就無法與伴侶建立一個更深度的情感連結。無論他們談了多久,他們的關系始終是浮於表面,並在一次次爭吵中逐漸瓦解。

其實自戀是每個人的本能。 在心理學上,自戀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一定程度上的自戀是我們成長的原動力,反映著我們對美好的追求。但同時,成長又是反自戀的,一個越成熟獨立的人格,越不執著於自戀,更不會讓自己退行至嬰兒時期的全能自戀。

【深度關系】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人性座標體系。我覺得不僅能很好的解釋全能自戀對親密關系的負面影響,也啟發了我們,想要建立一個舒服的深度關系,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裏。

我來簡單概括下,就是 在「人性」這個座標上,有兩個特別重要的維度,豎軸叫做自戀維度,代表著權力、勝負、力量等等。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都是在自戀維度上前進,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和他人產生比較,去爭高低、爭輸贏。

但如果我們只發展自己的自戀維度,我們在這個座標軸裏所呈現出來了就是一條窄窄的直線。你沒有足夠大的空間去承載更多的能量來發展自己,更無法去接納包容他人。

那怎樣來拓展這個空間呢?就需要另外一條維度,也就是橫軸——關系維度,代表著情感以及關系的美好。我們越發展自己的橫軸,那和與生俱來的自戀維度,就會在人性的座標軸裏構建出一個立體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世界是有各種形狀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對立的,更不是非要有個高低的。

並且當我們不再執著於追求豎軸的高低,轉向去延伸橫軸時,我們就越能感受到這個關系裏的美好,從而變得包容大度、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跳腳,同時,我們的人格也得到了重要發展,因為「人性座標體系」的面積在變大,我們的內在是逐漸豐盈的,不需要去靠「贏「來證明自己。這個時候你倆之間誰高誰低,誰強誰弱,誰對誰錯,這事兒一點都不重要了。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明明也很愛對方,但就是總忍不住的要在關系裏爭輸贏,我們要有所覺察,是不是自己在這個座標軸上出現了偏差。無法覺察到這一點,你的人格就無法走向成熟與獨立,深度關系也就永遠無法產生。而借用書中的一句話,一切美好事物其實都是深度關系的產物。所以我們永遠不要贏了面子,輸了裏子,真正的愛,都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