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18歲能否成人,標準是什麽?

2024-03-20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抵達了成人初顯期的18歲個體,通常有足夠好的現實感,對這個世界保持著持續的興趣和交流探索的欲望;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建構足夠好的人際關系;不會為了緩解焦慮而持續地逃避現實,也不會輕易情緒崩潰⋯⋯



文| 訾非

心理上的成熟,持續終生

一般而言,「成人」指的是在生理上達到成年,能自我照顧並承擔與年齡相稱的社會責任的人。 成人可以獨自生活(而不是必須有個監護人)、可以工作、可以結婚、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要承擔責任⋯⋯總之,這個概念描述的是人的社會內容。

然而,自我照顧並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並不是每一個在生理年齡上達到成年的人必然能做到的。這些能力還有賴於心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是成人與否的關鍵因素。

心理上的成熟,是個持續終生的過程,發展心理學家們把成年期又劃分成「成年初顯期」(18〜25歲)、「成年期」(25〜65歲)和「成年晚期」(65歲以後)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成年人仍然經歷著心理的變遷。 所謂「18歲成年」,只是在心理上抵達了某個重要的階段,擁有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素質,從而實作了未成年與成年的分野。

【讓我遇見你】劇照

那麽,一個18歲的、心理上的成人,或曰心理成熟的人,具備了什麽樣的心理素質呢? 在心理學裏,不同流派、不同領域的心理學家「盲人摸象」般地探究了這個問題的不同側面。本文試圖以精神分析的理論為框架,兼及其他理論之犖犖大者,描述一下心理成熟的大致圖景。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提出, 人格大致由三個部份構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雖然這個人格三結構理論是100年前被提出來的,不斷積累的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這個大框架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可以把本我看作一個「能量池」,它是生命力的來源,是生活的「推動者」。

「本我」的力量以本能的形式表現出來。新生兒餓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並且時刻需要母親的懷抱和她溫柔的對待;幼兒看到新奇之物就要去接近、觸摸和獲得,碰到可怕和危險之物就要逃避與躲藏;少年需要權威的肯定,渴望與同齡人建立關系,想要接近和融入集體;抵達青春期的人擁有了性欲和對浪漫愛情的向往,對團隊歸屬感和成為領導者(或追隨者)的渴求變得空前強烈⋯⋯

如果一個人的各種本能需求能夠被尊重和適當地發展,而不是被持續地否定和挫敗,他與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情感聯系,擁有以快樂和牽掛為主流的情感記憶,他大抵不會變成一個慵懶厭世之人。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劇照

當然,這樣一個積極入世之人,可能有所作為,也可能令這個世界大傷腦筋——畢竟「本我」這個能量池可以產生建設性的,也可以產生破壞性的後果。 這正如一座核子反應爐能給一座城市提供動力,也可以摧毀它,或者自毀。 一個心理成熟的成年人,就是既有生命力,又不會被生命力反噬的人。 僅僅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人,你都會發現許多已經抵達18歲、在生理上成熟的人,在心理上仍然不曾成熟。你能看到一個30歲的成年人,在喝了大酒之後,開車以每小時120公裏以上的速度在公路上奔馳,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危拋諸腦後;或者一個40歲的中年人,把親朋好友的存款借了個遍,拿到賭場上去一投千金,認為自己會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

自我和超我

能把本我這個能量池運轉起來的,是人格的另外兩個成分——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自我有兩個基本功能,一個是認知現實世界;一個是調節情緒,緩解心理上的焦慮。

基於對現實的了解,自我知道這個世界不容我們為所欲為,同時我們又有一定的能力去改造現實。 生存就是一個人與物質世界和他人的心理世界的一次次交流。

【再見李可樂 】劇照

面對龐大的物質世界和復雜的人心世界,每個人都難免意識到自身的渺小,發現我們都不得不體驗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苦痛,因而被生存焦慮所困。 自我千方百計地緩解這些焦慮,掌握了花樣繁多的方法(即所謂「心理防禦機制」和「應對方式」)。回避現實和否認真相是人類最習以為常、信手拈來的方法,年齡越幼小,人們越有可能訴諸這最原始的方法。心理逐漸成熟之人,心理防禦機制和應對方式也逐步成熟,越來越能夠面對真相、承認現實。不過面對真相和現實是需要強大的心理勇氣的,即便成人,也難免會在壓力巨大之時采用鴕鳥策略。但是自我為了保持現實感,又不得不放下不成熟的防禦,與真實的世界發生聯系。所以, 自我的兩個基本功能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

心理的成熟,亦體現在這一對矛盾的較為妥善的解決。一個成人,能夠在焦慮喚起的時候有辦法調整心態、不被焦慮所淹沒,但他也並不會為了逃避焦慮而持續地遠離和遮蔽現實。例如,在心理咨詢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例子:一個抵達「成年初顯期」的青年人,抱有很高的成就動機——想成為富豪、明星、政治家⋯⋯而現實中他尚且是個「青澀學生」或者「職場小白」。 假如這樣的青年人因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而焦慮,他們可能透過向權威認同和學習來緩解這種焦慮。但如果這個方式完全放逐了現實原則,他們臣服於權威,對權威的意見言聽計從,完全失去了實事求是之心,結果就會比較糟糕了。

【我準時下班】劇照

自我透過調節情緒和認知現實,幫助一個人逐漸形成「自體感」——我們對自己的基本態度和感受。如果自體感發展得比較順利,這個人的自體感就是穩定和內聚的,這個人會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不會輕易就被淪陷或被傷害)、有價值的(不會感到自己是別人的拖累)、完整的(不會輕易就心理崩潰)、有力和有自信的(不會覺得自己無力做出選擇和行動)、被人接納的(不會覺得被多數人針對和敵對)、獨立和自由的(不會覺得自己是他人的奴隸)、連續的(不會翻來覆去地否定過去的自己)⋯⋯他不會到了成年之後還在頻繁地問「我是誰」「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我為什麽而活」。這些問題他在青春期的時候已經有了大致的解答。

獨立與依戀

擁有穩定且內聚的自體感的人,能把另一種矛盾統合起來——「獨立」與「依戀」的矛盾。

當一個人抵達成年初期,他未必在經濟上能夠完全獨立於家人,但在心理層面上的獨立,是成年的標誌(這也是他最終能實作經濟獨立的一個人格條件)。心理層面上的獨立與學習效率、工作能力、創造力和關系能力等都息息相關。心理不獨立的人,活在他人意見的時刻影響之下,仿佛馬路中央的花草。他會對權威言聽計從,不敢探索。他在關系中始終是情緒價值的索取者,無法與人心心相印。 過了青春期,抵達成年期,卻在心理上很不獨立,這樣的例子可謂大有其在。而且人到成年才拾起「獨立」這個議題,雖然為時不晚,但顯然不太容易。

【送你一朵小紅花】劇照

心理層面上的獨立是從一個人在生命的起點上就開始發展的,並且是一個終身發展的過程。 一歲多的孩子已經開始主動探索周圍的世界,不需要母親時刻抱在懷裏;學齡前的孩子在幼稚園裏一待就是一天,到了晚上方能見到父母,這對多數的他們而言是新鮮、積極的體驗而不是感到被拋棄;小學階段的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動手幫助父母,比如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開始意識到家庭以外的他人(例如老師和其他權威的看法)有時比父母的看法更可取;中學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主張,當自己思考的結論與權威不同時,並不去壓抑自己的思想而是試著比較、辨別、評價;一個抵達「成年初顯期」的青年人想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職業、親密關系和社會關系,並且希望自己能實作經濟獨立——這些都是與年齡別相稱的獨立意識。

然而獨立絕不意味著「不需要他人」或者與他人「井水不犯河水」。所有的獨立都伴隨著新的依戀模式。 一個一歲多的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同時也是與這個世界發生了聯結。他接觸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是他走出母親懷抱的動力。幼稚園的孩子,若不是因為有與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和樂趣,他是一定不願意離開家庭的。青少年更是在有良好的師長、不錯的朋輩關系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離家。沒有依戀,也就很難有獨立。 我們很難想象,沒有朋友、同事、師徒、伴侶等關系,一個人能夠無師自通地了解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洞悉自己和其他人的內心。

我們很難想象,沒有朋友、同事、師徒、伴侶等關系,一個人能夠無師自通地了解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洞悉自己和其他人的內心(視覺中國供圖)

獨立和依戀互為因果。如果一個人不能成為獨立的個體,他就不能發展出成熟的依戀。我們能看到,有些個體即便人到中年,依然在心理上和身體上離不開父母。雖然父母希望孩子能夠走入社會,有自己的圈子,建立自己的親密關系,但這種活在原始的依戀狀態中的孩子對朋友關系、同事關系、伴侶關系一律無感。

所以「依戀」並不等於「依賴」。依賴是缺乏心理獨立能力的對他人的依靠。

認知現實、調節情緒、培育成熟的自體感,自我在這些心理功能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人格裏的第三個成分——超我——對於人格的發展也不容忽視。

「超我」又被稱作「道德我」。 談到心理上的獨立這個話題時,也許從你內心浮出一個聲音:「你應該獨立」「你必須獨立」。這就是來自超我的聲音。 超我的內容往往來自文化傳統,它們試圖指導在這個文化傳統裏成長的個體成為怎樣的人 ,所以超我——當它與自我不沖突的情況下——對自體感的穩定和鞏固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成熟的自體感,不僅透過自我對現實的認知和對情緒的調節中產生,也與個體所接納的超我原則有關。守住了某些原則,個體的自體感裏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都會有所提升。也會更容易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群的一分子的踏實感。不過當你聽到「你應該獨立」這樣的聲音時,也許同時內心會有另一個聲音反駁道:「我為什麽必須獨立?」

【關於我媽的一切】劇照

在心理咨詢中,我們能碰到很多來訪者內心裏有這兩種聲音無休止地對抗,成長的過程也因此被困在「聽,還是不聽」的糾結之中。超我或許「好心好意」地想推動人的成長,結果它起的作用有時仿佛按著牛頭,讓這頭牛激烈地反抗自己對於水的需求。這也是為何佛洛伊德在發展心理治療技術的時候,經常提醒人們:最好把超我的命令放在一邊,不作評判地看看來自本我的需求。佛洛伊德認為,超我經常被拿來反對本我,壓抑本能,置人類的心靈於內耗之中。

誠哉斯言,但是當我們回顧自身的成長之路,也許能憶起一些超我原則讓我們心悅誠服的時刻。

也許你在幼稚園裏和其他的孩子因為爭奪一個蘋果打了起來,幼師耐心地勸慰你「應當與人為善」。你從此記住了這句話,它成了你做人原則的一部份。

也許你在小學的時候,把爛掉的水果拿給你的好朋友,而他悶悶不樂地說了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就秒懂了一個交友原則,因此受益終身。

【何以笙簫默】劇照

如果你曾是一個好勝的中學生,在各方面都想勝人一籌,但你聽到「君子周而不比」這句話,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競爭之心太過狂熱⋯⋯

超我有時推動了人格成熟,有時又擋住了成人之路,它的存在狀態委實有些尷尬。(這與父母師長的角色何其相似。)超越這種尷尬,唯有超我自身的不斷發展與成熟。

智慧的超我

研究道德發展的心理學家科爾伯格發現,人類幼小之時,因害怕成人的懲罰和渴望來自成人的獎勵而遵守道德原則。 進入青少年期,多數人開始因為認同——而不是因為害怕——而服從傳統的習俗規範,並且逐步發展到以遵紀守法為道德行為標準的階段。 而在此之後,一部份個體可能會進一步發展出獨立的道德判斷能力,也就是說,他會意識到,判斷一個行為是否道德,不能僅僅根據它是否符合既定的規則,要根據這個行為所處的環境和上下文來綜合考慮。 例如,一個為了搶救心臟病發作的乘客而在不危及他人安全的情況下闖紅燈的出租車司機,的確是違反了社會規則,但考慮到具體情境,這個司機應該被視作道德的,而且可以說比以尊重交通規則為由延誤了病情的司機更道德。

【親愛的乘客你好】劇照

皮亞傑也提出過一個類似的概念,叫「自律道德」。 達到自律道德階段的人,不會得意於自己「謹遵傳統」或「遵紀守法」,而是能意識到規則是人為制定的,因此可能會脫離實際,需要結合人的意圖來理解人的行為。例如上文談到的這位出租車司機,在碰到那種危急情境時,他如果謹守一切交通規則,他自然不會受到懲罰,但顯然沒能表現出充分的自律道德能力。他的意圖是恪守來自外部的一切規定(即皮亞傑所描述的「他律道德」狀態),卻放棄了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根據現實情境去判斷何謂善行的能力和責任。

道德規則是為了善而產生的,而不是為了規則本身。 我們能在很多抵達青春期後期(15〜18歲)的青少年那裏看到這種自律道德感在形成中。所以他們對於「你應該獨立」「你應該成功」「你應該搞好人際關系」之類的命令式超我灌輸甚為反感。他們「知其然」還想「知其所以然」。他們不再以謹遵習俗作為接受道德的方式,而是,想知道道德規定的上下文。反道德灌輸是青春期叛逆的一個突出的特征。

不過,從他律的道德向自律的道德發展,從「教條的超我」發展為「智慧的超我」,是需要智識的發展作為鋪墊的。 自我的認知現實和調節情緒的功能、相對穩定的自體感,都是超我發展的必要條件。回避現實的人止步於既有的規則,只能刻舟求劍;沒有足夠好的情緒調節能力的人,被情緒淹沒,無法參與到社會生活中,承擔社會功能;沒有穩定的自體感的人,往往被自己是誰、生活的意義是什麽等問題困擾著,難有余力去考慮他人的福祉。

【二十不惑】劇照

成人之路,概言之,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發展之路。它是持續終生的,但每個階段又有每個階段的「階段性成果」。 抵達了成人初顯期的18歲個體,通常有足夠好的現實感,對這個世界保持著持續的興趣和交流探索的欲望;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建構足夠好的人際關系;不會為了緩解焦慮而持續地逃避現實,也不會輕易情緒崩潰;他/她有穩定且內聚的自體感,不至於頻繁地懷疑自己的安全、價值和能力;他/她不會停止對「何謂善」的思考,不會僅僅因為遵紀守法就洋洋自得,而是對「平庸之惡」有所警惕。他/她的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間是協作制衡的關系,而不是沖撞掣肘的關系。

本文選自【三聯生活周刊】2024年第11期。 訾非是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多年來從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研究以及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曾在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任職多年)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稽核:小風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