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不想花冤枉錢,過年隨禮前就要牢記3條規矩,這不是心機,而是自我保護

2024-02-04情感

還有5天就要過年了。

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坦白說,每次逢年過節,開心歸開心,但總會隱隱地肉疼:

走親訪友,不知道又要隨出去多少禮。

之前看過一個視訊,博主自述:

人一旦過了25歲,節假日就會變成我們的「噩夢」。

收到的每一封請帖,都會變成一張「紅色罰單」:

少則三五百,多則一兩千。

此外,還有親戚小孩的「紅包錢」、拜年的年貨錢......

一連串操作下來,讓我們本就不富裕的錢包,雪上加霜。

「基本上,這倆月的薪資主打‘走個過場’,幾天下來分文不剩。」

有的人甚至開始慶幸:

「幸好我人緣差。」

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

一位貴州的雷先生,國慶假期一共要吃23 場酒席。

光10月1號一天就有8場,其中2場還是至親。

哪邊都抹不下面子不去。

只好家裏6個人一起出動,分散去吃。

「每年一放長假,我家就沒人在家吃飯,往往節前買的菜,等到節後還原封不動。」

除了人要出席,禮金自然也要到位。

盡管按照當地的風俗,送的禮金並不多,也就一兩百。

但這20幾場吃完,也花掉了近5000元。

再加上一些日常開銷。

「一個月的薪資,說沒就沒了。」

這並不是個例。

很多網友都在評論區感慨:

自己這兩年的春節都是從大年初一吃到大年初九,一共要吃30多家酒席,平均一天四家。

一下子幾千塊就沒了。

「好家夥,過個年沒倒在加班的崗位上,反倒倒在了人情禮往上。」

如果只是正常的婚喪嫁娶,隨禮也是情理中事。

但近幾年,隨禮的名頭越來越繁雜了:

孩子滿月隨禮、喬遷隨禮、開業隨禮、升職隨禮、孩子上大學隨禮、再婚再嫁也要隨禮......

「口袋裏的薪資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要是未來自己也辦酒席,那還好,這筆錢轉一圈還能回來。

倘若自己「不愛辦酒席」,或者是個「不婚不育主義者」,那麽這些錢就真的白給了。

這邊掏錢的人心在滴血,另一邊收錢的人就一定開心嗎?

不見得。

一位退休的河南大姐,不久前給兒子操辦婚宴。

原本想著退休前和一些同事處得不錯,就一一給這些同事發了請帖。

誰知道婚禮當天,一大半的人都沒來,酒席足足空了兩桌!

「當初誰家有大事小情,我都出錢出力,有的人,我甚至給過不止一次錢。

怎麽到我這就沒人來了?」

大姐越想越氣,把沒來的16位元同事列了個清單。

第二天就帶著一大包喜糖去了單位。

見著同事就發喜糖:

「昨天我兒子結婚你沒來,我特意把喜糖帶來,讓你也沾沾喜氣。」

同事們見狀,面子上紛紛掛不住了。

只得一邊為自己「為什麽沒去婚禮」找補,一邊補上了禮錢。

這一去,大姐收回了6500塊禮金。

但她老公反倒不樂意了:

「你也太丟人了,咱也不缺這點錢,這今後見面多尷尬啊。」

可大姐卻想得很清楚:

「尷尬?他們都不尷尬,我為什麽尷尬?

他們不來婚禮,就已經做好了未來不和我來往的打算。

當初用得上我時,各個對我姐長姐短。

現在用不上我了,就翻臉比翻書還快。

行,那大家就都別講情面了。」

這個故事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有人覺得大姐做的好:

「不欠份子錢的可以不來,人家隨過禮的就算人不來,錢也要到,這是還禮。」

有人則覺得不必如此較真:

「隨禮是情分,不隨是本分,這社會本就人走茶涼。」

大姐這事做的對不對,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評斷。

類似的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有人多年前給朋友隨份子錢,可如今對方回禮時卻少了一些:

計較吧,又礙於情面;

不計較吧,心裏總覺得膈應。

明明是一場喜事,但就為了隨個禮,總能平白生出許多的不愉快。

最近,網友@熊先生也因為「過年隨禮」和父親大吵一架。

熊先生從外地回老家過春節。

親戚提著兩瓶酒和一條煙來家裏看望他。

熊先生的父親,當場就要還禮,且要求禮物的價格一定要比親戚送得更貴。

不然面子上過不去。

熊先生感覺很不舒服:

「別人來看我順便送禮,如果非要馬上回禮,這不就是交易嗎?」

但其實,這就是當地不成文的規矩:

一旦別人隨禮,回禮時就要送更貴的;

最差,也得回一模一樣價值的禮物。

否則,就會被人說三道四。

對此,熊先生有苦難言:

「有些親戚家裏有6個小孩,我家只有1個孩子。

他們過年時,給我孩子包了一個600塊的紅包。

但我回禮時,卻要給6個孩子,每個人都包600塊的紅包。

不然就會被說‘不懂禮數’。」

熊先生覺得,拜年主要是為了親戚間交流感情,送禮只是「錦上添花」。

本該「禮輕情意重」。

但現在大家都在糾結「你送我什麽東西,我要送的比你更好」。

這不本末倒置嗎?

更頭疼的是,由於「禮金」越來越多,當錢包受不了時,大家就會開始想著:

送出去的禮,也得換法子再「要回來」,於是:

「今天你辦滿月,明天我過生日,今天你結婚,明天我升職……」

看似大家輪流請吃飯,實際上是「自己花錢吃自己的飯」。

可礙於面子和禮數,沒人願意捅破這層窗戶紙。

最終陷入了惡性迴圈。

多荒謬!

類似被隨禮「綁架」的感覺,相信在你我的生活中也不少見。

不少人公開抨擊:

「隨禮是陋習,應該被禁止!」

我們往前推幾百年。

其實,隨禮最早起源於農業社會。

當時家家戶戶的糧食都不夠吃。

所以一旦遇到婚喪嫁娶,同村的人都會「隨份子」,一起幫忙把大事辦下來。

本是美好的寓意:

給的是「禮」,但流動的是「情」。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當我們不再缺「溫飽」了。

這份「禮」就開始被其他「看不見的線」牽引著:

攀比、當地習俗、人情世故、有來有往......

漸漸地,曾經的「人情禮」就變成了如今的「人情債」。

最重要的感情,反倒不見蹤影。

之前有個新聞。

四川黃女士結婚時,出於感情,邀請了自己的前同事。

但前同事不但沒來,連邀請的訊息也沒回。

更別提隨禮了。

黃女士想起,當年前同事結婚時,自己曾隨過400元。

於是便微信找對方,想把錢要回來。

對方自然不肯。

兩人為此還大吵一架,互相拉黑。

這件事在網友那也吵翻了天:

有人覺得隨禮是心意,隨不隨,隨多少都是自願,但給出去的錢,不能往回要;

有人則覺得隨禮就是「借錢」,必須要有來有往。

你們看。

隨禮看似是傳統習俗,實際上是本難念的經。

有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卻沒有白紙黑字的「明規矩」。

大家都覺得「公道自在人心」,但其實每個人心裏都「各有各的公道」。

聊了這麽多隨禮的「難言之苦」。

十點君並不是要舉著大旗反對「隨禮」,畢竟,這是我們延續下來的傳統習俗。

身處繁雜的人情社會,誰都不能免俗。

但我想提出3點建議,盡可能地幫大家減少些麻煩。

記得先收藏,需要時可以隨時翻出來看。

A、有3種人不隨禮:

1)幾乎不聯系的人
2)從不回禮的人

3)動不動就辦宴席的人

禮尚往來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價值互換。

也就是說。

當我們都對彼此有「利用價值」時,才需要靠隨禮來維護關系。

「從不聯系的人」,本就沒有關系要維護;

「從不回禮的人」本性自私,這種關系不值得維護;

「動不動就辦宴席的人」生性貪婪,這種關系同樣無需維護。

很多時候讓我們膈應的,並不是隨禮本身。

而是掏了本不想掏的錢。

B、關系再好,禮金也不必太多。

有時,我們給親近的人隨禮,總想著多掏點,表示心意。

可一旦數額變大,未來對方需要還禮時,就可能成為一種負擔。

畢竟,人一旦結婚生孩子後,需要用錢的地方就多了。

我們單身時覺得的「小錢」,進入家庭後就可能成為「大錢」。

就算你不在乎「還禮」,但也沒誰願意「欠人情」。

所以,好的感情講究的是互相體諒。


這才是隨禮的更高境界。

C、量力而行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

#給人送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說:「送著送著就成了攀比,生怕別人看不起。」

有人說:「本來很好的朋友,為了減少開支,漸漸就不聯系了。」

有人說:「上個月參加6場宴席,接下來要吃半年泡面。」

隨禮這事兒本就是個心意。

關系親密的,你送的太多,可能反而成為對方回禮時的負擔。

關系疏遠的,你送的再多,別人也可能轉眼就忘。

而且,人性向來如此:

一旦付出的太多,就會格外在意得到的報酬。

所以,還是量力而行吧。

尊重自己的錢包,也尊重自己的感情:

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關系親密的多掏點,關系疏遠的象征性給一點。

這樣不僅掏錢時少些負擔。

就算未來「人心生變」,回禮低於預期,也不至於心理落差太大。

想起楊絳曾說的:

「千萬別難為自己,生活是自己的,有什麽樣的能力,就過什麽樣的生活。」

隨禮,是一場場「你來我往」的感情迴圈。

唯有量力而行,才能讓感情長久地不斷延展。

點個 【在看】 吧,願未來少一些錢的越界,讓感情回歸純粹。

你曾被隨禮或是發紅包困擾過嗎?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來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大家一起交流經驗。

作者 | 肖肖,心裏有人煙,筆下才有眷戀。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賬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