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內疚感特別重,出點事情就愛反思自己,而且容易因為小的得失而長期內耗的人,內心都有著一定的創傷,而這個創傷又形成於早年父母對他的養育模式。
比如,總是強調自己對孩子的付出的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為了你爸爸媽媽可以砸鍋賣鐵「、」多不容易,要不是因為你,我們都可以住大別墅了「;又或者是家裏有什麽好吃的,都把最好的留給孩子,明明一條魚那麽大,他們非要吃魚尾…以此來強調他們是多麽的不容易,給孩子傳達出一種隱形的指令,就是你要聽話懂感恩。
即便他們並不要求孩子報酬什麽,但孩子長期在這種犧牲式的教育下,也會對父母產生很重的內疚感。讓他從不敢忤逆父母,隱藏自己的需求去適應父母,因為他必須要活成父母期待的那個樣子,不然,他就是不孝。
但危險的是,一個從小迎合父母,背負內疚感長大的孩子,是很難走出與父母的伴侶關係的,他時刻要肩負著父母的命運前行外;因為自己從小與父母建立了一種以內疚為主導的客體關系。他在長大後,也會在潛意識裏去尋找這種熟悉的關系模式,那他就會極易被那些善於制造內疚感的人吸引,甚至被CPU了也不自知。
又比如,一個從小被父母嚴格要求的孩子,日常生活一點點的錯誤,考試一次小小的失誤,都會受到嚴厲的批評。那這個孩子的自我價值完全是依附於一個很高的外界評判標準上的,為了達到這個標準,他也會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有著一定的完美主義傾向。那在日後,任何一點失誤都會觸發其因失敗產生的羞恥感,開始過度的去內耗內疚,去自我懲罰。
也就是說,因為早年的創傷體驗,導致你無法形成一個成熟健康的人格,而你每次內疚感和內耗的產生,看似是因為具體某件事,但其實都是基於人格層面上的強迫性重復。不斷地回到過去,去體驗一邊又一遍父母犧牲式愛的窒息感;去感受不被父母肯定的自卑感。
而人格越不成熟,就越無法去發展自我。一定的內疚和自我要求可以讓你以後變得更通透,而過度內疚和自我苛責,你就會陷入一個持續的精神內耗重,導致你無法跳出固有的認知思維裏去做出積極的改變。比如一個總是遭遇冷暴力的人,他認為另一半之所以會這樣對他,都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他想的永遠都是,他該怎麽做才能讓另一半不生氣,怎麽做才能讓另一半對自己熱情起來。而不會想,自己是完全有選擇去結束這段糟糕的關系模式。
並且心理學認為,一個人越是自責自苛就越代表著自戀。因為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所以不允許自己出錯;因為認為自己是最有能力的,一旦責任超過自己能承擔的範圍,就會出現認知失調,由此產生自我攻擊。他誇大了自己的能力,誇大了自己的重要性,他把自己幻想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的救世主,並背負上了這個幻想出的責任,直到把他壓得喘不過氣。
所以聽明白了嗎,當你再次產生自責和內疚的時候,你要意識到,你只是被舊有的思維模式綁架了無法跳出,並不是因為你真的犯錯了。還有一點你要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會犯錯,偶爾一次失誤不代表我們就不好。我們可以不那麽完美,不那麽優秀,甚至是我們偶爾可以去做「壞人」的,何必這麽不放過自己?誰又讓你這麽完美這麽好了?誰這麽要求你,你就讓他愛哪哪去就行。
並且對於他人來說,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麽重要,更無法去承擔對方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而我們只需要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