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AI來了,音樂家會失業嗎?

2024-05-05情感

新刊上市,點選訂閱

【愛樂】2024年第5期

AI與音樂創作的未來

「我們正在迅速逼近人類延伸的最後一個階段——從技術上模擬意識的階段。」

——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

2023年10月26日,在德國馬德堡舉辦的「人工智慧與聲學節」活動上,擬人機器人「Ari」與人們握手互動

AI+音樂,目前能做什麽?

近期,著名音樂分發公司Ditto進行了一項調查,物件是全球範圍內1200多名獨立音樂人,主題是「是否在音樂創作中使用AI」。結果顯示, 接近60%的音樂人表示在2023年使用過AI進行創作。

也就是說,你可能已經無意間聽到過AI參與創作的歌曲了。不過這只是冰山一角,AI+音樂的組合,正在持續不斷地釋放新潛力。

目前最讓人矚目的,首先是AI生成音樂。 在一些主流瀏覽器中搜尋「AI、音樂」,已經可以看到類似「最好用的AI音樂生成器推薦」之類的詞條了,機器創作不再是對未來的想象,已經變得觸手可及。

谷歌釋出的 MusicLM ,已經可以生成不同風格的旋律,也可以進行完整的歌曲創作。其官網提供了各種型別的範例,從健身房背景音樂到鋼琴獨奏,從簡單的節拍到長達5分鐘的舒緩爵士樂,甚至能夠根據藝術畫作生成匹配的音樂,幾乎可以說是包羅永珍。而作為使用者,需要做的只是輸入適當的文本指令。

MusicLM生成音樂範例 (圖片來自:谷歌官網)

其次是AI聲音複制(AI Voice Clone)。 顧名思義,就是你可以在AI的幫助下,復刻其他人的聲音。由於涉及個人嗓音的獨特性和個人授權等問題,這一技術目前仍處在小範圍協作階段,YouTube最近就在和谷歌進行合作,透過AI複制歌手的聲音以生成視訊背景音,目前簽約了九位合作音樂人。

如果想體驗這一技術,可以去聽一些音樂軟體,比如Spotify上的AI專輯。 如果你在Spotify上搜尋某位歌手,有時會出現一位與之同名的AI歌手。 AI歌手是一個參與式的虛擬角色,聽眾可以上傳自己的演唱,然後透過聲音複制,把自己的聲音轉換成目標歌手的聲音。

音樂人Grimes在聲音複制參與者中選出品質較高的,合成AI專輯,和自己制作的專輯同步釋放。(圖片來自:YouTube Cleo Abram頻道)

當然還有對創作者影響最直接的:AI輔助創作。 目前,AI已經可以根據指令,幫助完成歌曲的特定部份、寫歌,以及進行混音制作,也可以透過生成一些旋律來激發創作靈感。

2022年11月,斯德哥爾摩藝術大學就以非常具象的形式,展示了AI與人類音樂家的合作:一位音樂家在彈鋼琴,一台電腦在旁邊聽,隨後,電腦「理解」了曲子,開始參與進去,與音樂家進行合奏—— 並非單純地模仿,而是像人一樣,以和諧的方式參與進去,成為曲子的有機組成部份。

AI與人,音樂創造力賽局

很明顯,AI本身不會損傷人的創造力。在一定層面上,機器和人是相互獨立的,機器不會對人的腦力造成傷害。問題在於,當AI在音樂上的「造詣」越來越高,當它能夠產出公認的「傑作」,人類的音樂才華要向何處安放? 人們還願意自己動手寫歌嗎?

其實有個與之相似的問題,在幾十年前就有人提過。那就是:網路上唾手可得的海量知識,是否讓人類的大腦變得懶惰了呢?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也沒有什麽明確的答案。從積極方面來看,知識儲存方式的變革或許讓人們卸下了一些不必要的記憶負擔,從而有更多精力關註那些更重要的事情,取得知識突破。

(圖片來自:Upsplash)

那麽, AI對音樂創作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有人認為,AI是由人寫就的,終究不會超越人類現有的創造力,它是人類智慧的大集合,因此不必擔心它比人類更聰明。也有人認為,以AI的學習能力,超越人類只是時間問題,它終究會青出於藍勝於藍,創作出人類無法企及的藝術作品。

從目前可預測的情況來看,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AI將被用於商業領域的音樂制作 ,譬如廣告宣傳片、商場等公共場合的背景音樂、社交媒體BGM等,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想見的套用。AI+音樂在商業領域的套用無疑會引起工作方式的革新,但並不太會引起對人類音樂創造力受損的擔憂——畢竟商用音樂和藝術還是隔了一道門的。

同樣可以預見的是,一旦AI套用普及化,個人化場景也有很大的套用空間。設想一下,當你走進健身房,或者在公園裏跑步、在廚房裏煮菜,AI根據你的指令,為你生成專屬伴隨音樂。不過,顯然, 這也對音樂創造力構不成直接沖擊。

(圖片來自:Upsplash)

商業和個人場景下的套用或多或少會改變音樂市場,但關鍵在於, AI能夠取代作為藝術的專業音樂創作嗎?

在創造力問題上,更重要的或許是人類選擇如何面對。關於AI的爭論如果終將有盡頭,至少我們今天還看不到。我們能看到的,是在AI面前,人們並沒有失去創作意願,而是顯示出(至少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對人類腦力的珍惜——具體到音樂創作上,就是對在AI輔助下拓展創意邊界的展望。

AI已經走進了柏克萊音樂學院的課堂。 該校歌曲創作領域的助理教授賓·坎普(Ben Camp),自從2016年第一首AI生成歌曲Daddy’s Car誕生起,就對這項新技術非常著迷。他現在讓學生在課堂上探索AI在音樂創作上的可能性,當然,前提是必須對來自ChatGPT或其他任何語言模型的事實性材料進行核實。

坎普同時也認為,學生們不應該過度依賴技術,而是在AI發展的行程中,「以對自己來說舒服的方式使用它」。

柏克萊音樂學院網站關於如何在音樂創作中套用AI的探討(圖片來自:Berklee Online)

盡管AI將會在未來的音樂行業扮演重要角色,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法以批判的思維對待這項新技術以及設立一些使用規範。畢竟從根本上說,AI的未來取決於人類對它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

至少現在,我們還看不到把音樂創作完全「承包」給AI的意向,而是期待借由AI來提升人的藝術創造力。所以我們或授權以期待, A I能 夠個人化地服務於每一個音樂人,承擔起一些枯燥的、繁重的工作,幫助人們縮小創意想法和實際作品之間的差距 ,以及,讓創作者們更加專註於自己喜歡的事情。

2021年10月9日,德國波昂,貝多芬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德克·卡夫坦指揮樂團演奏貝多芬【第十交響曲】,該曲目是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完成的

AI無法抵達之處

退一步講, 即便有一天,AI的音樂才能超越人類,我們其實也沒有停止音樂創作的理由。 在作品、創作者都體量巨大的現代社會,我們有時候會忘記,音樂不只是創作的賽局,而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創作是內心情感的迸發,演繹是一種人際連線,最後到聽者的欣賞與接收,這個過程是一套超越語言的溝通方式。

隨著AI的發展,已經有對其造成人際疏離的擔憂。如果有一天,AI不僅可以為你分擔工作,服務於你的日常需求,還可以像朋友一樣隨時和你聊天,我們是否還需要現實中的人際關系?畢竟,AI不僅可以充當你的朋友,還是一個全方位服務於你的、隨叫隨到的朋友。

(圖片來自:Upsplash)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AI盡管可以學習海量數據,它卻無法作為一個個體擁有生活體驗—— AI有智慧,能回應人的情感,但它沒有自己的生活。 所有的數據都是人「餵」給它的,因此也就不會超越人類現有的生活體驗總和。還是說,如果人類的生活體驗有達到飽和的一天,我們就終於可以擁有充分發展的AI,透過AI擁有一切並且滿足於AI?但我們也不能忘記另外一點,那就是總會有至少一部份人,不想在科技完完全全的包裹下生活,總會有至少一部份人,想要以相對原始的方式體驗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存在。就像有人可以在不見太陽的房間裏埋頭於電子遊戲,而有人則完全受不了這樣的狀態。

更不用說,「人是社會性動物」這一論斷不會在人類前進演化過程中輕易失效。 個體的生命表達和溝通不是機器可以簡單取代的,大量的工作可以「外包」給AI,但生活的主體,終究還是自己。

回到音樂上來,只要還需要人際交往,我們就需要音樂。作為個體生命表達的音樂創作極不可能會消失。以音樂為媒,是人與人之間非常珍貴的交流方式。在這一點上,創造力的高低並不是首要的,它所凸顯的是音樂與人的關系。並且,即便AI的才能淩駕於人類之上,我們其實也能夠以自己的步伐不斷進步——在AI的幫助下,但又是相對平行地獨立發展。

作為專業創作者的音樂人群體也不大可能會消失。只要音樂創作不消失,必定會有專業與不專業之分,也就總有一部份人會脫穎而出。今天,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巡演轟動全球,雖然我們不可否認,有一天AI也能制造出現象級偶像,但只需要想一想,此時此刻正在全球各地進行的各種體育賽事——不是因為社會需要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者,也不是為了和機器比高低,只是為了競技的激情、探索人身體的極限——演唱會也是一樣,因為我們需要那種情感釋放,或許也願意去探索人類音樂才能的極限。

音樂早已成為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剛需,而這種剛需,恰恰是AI無法抵達之處

一種原始般的自由:人人皆可創作

在眾多藝術門類之中,音樂的創作門檻一貫是最高的。在貝多芬時代,測試樂曲需要一整個交響樂團的合作。如此高的技術和人力條件使得創意的實作非常有難度,因此在那個年代,音樂創作幾乎是那些天才般人物的專屬。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音樂創作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從分門別類的獨立樂器,到電子樂器,再到如今在電腦上就可以完成很多創作。AI的出現則把這個門檻降得更低了,低到每個人都能操作——輸入指令,輸出結果。 人人都能是音樂創作者的局面成為可能。

AI音樂生成器之一VEED(圖片來自www.veed.io)

當然,如前所言,AI能釋放人們的音樂才能,但創作水準總會有高低之別,AI無法把一個資質普通的人變成音樂家。但值得展望的是,當你能夠相對自如地創作樂曲,也就多了一種自我表達和增添生活趣味的方式。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鬧鐘鈴聲是自己做出來的,如果你給朋友寫了專屬的生日歌,是不是會很酷呢? 再如果,創作了自己的婚禮主題曲呢?相信這種專內容會吸引不少人參與AI音樂制作。

AI所帶來的人人都能參與創作的局面,其實也呼應了音樂的原初狀態。 音樂在誕生之初,想必創作的技術門檻也很低,理論上,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嗓音,操作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在後來的發展行程中,各種復雜樂器相繼出現,演奏技術變得紛繁復雜,也就自然而然地構建起了音樂創作的壁壘。普通人的音樂創意在技術上、財力上都難以實作。

OpenAI研發的音樂生成器Jukebox(圖片來自OpenAI官網)

如今,AI使人人參與音樂創作再度變成現實。我們所能預見的,在某種層面上是一個「地球村」式的烏托邦——在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所實作的對社會原初狀態的呼應。通訊技術使「地球村」成為現實,而 AI+音樂的組合,則使得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音樂創作權利得到恢復。

回想一下那些演唱會、音樂會現場的激情與感動,而現在我們可以期待,這樣的激情與感動會在AI時代更加自由地綻放。正如Spotify的CEO在一次采訪中所說, 釋放更多人的音樂潛力,永遠是技術與音樂的結合中最激動人心的地方。

合作向未來

「人是會思想的蘆葦」,思維是人類最引以為傲的東西。我們從來不在意機器在體力上超越人類,但卻總下意識地和AI較高下。但我們也必須思考,這種較量真的有必要嗎?在多大程度上有意義?AI不可避免地會把現在的勞動市場進行打亂和重組,給具體的個體生活帶來沖擊,這是毋庸置疑的,也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應對;但從長期來看,與其和AI進行競爭,合作共贏完全是可選項。

當未來以閃電之勢席卷而來,或許我們更不應該忘記那句古老的教誨:水漲船高。

與其擔憂AI給音樂創作帶來的沖擊,不如將其看作一股促進力量——首先,完全與AI隔絕並不現實;其次,當AI變得越來越「聰慧」,人也會在AI的促進下不斷拓展創意邊界,音樂創作和以音樂為媒的人際溝通都會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重要的不是比較,而是各自的發展。 至少在藝術領域,AI並不會否定人類創作者的價值。

點選訂閱⬇️⬇️⬇️

【愛樂】2024年第5期

「AI與音樂創作的未來」

本 期 精 彩

主題|AI與音樂創作的未來

華彩|藝術家的窮途末路?

更 多 精 彩

前奏|自由的鳥鳴,抑或音樂的樊籠?

幕間|在嬌美的五月

回旋|人生即賦格

行板|琉森:古典音樂狂熱

專欄| 袁樂—老搖滾的絕唱

鷺鳴—伍爾夫的音樂典故

安可|讓老歌換新家

點選下方圖片⬇️⬇️⬇️

獲取【愛樂】數位刊全部精彩內容

點選訂閱⬇️⬇️⬇️

【愛樂】2024全年紙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