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成年人最討厭的聊天方式,它排第一

2024-02-07情感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主持人好奇地詢問一對30年的老姐妹保持友誼的秘訣。

其中一位阿姨笑著說:

「管住嘴、穩住心,不該管的事不管,不該問的事不問。」

簡單的回答,卻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那些能久處不厭的感情,往往都有著清晰的邊界感。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說話缺乏邊界感的人:

他要麽喜歡借著關心之名,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要麽喜歡將所有負面情緒,不分時間場合倒給別人,讓人或特別尷尬、或十分郁悶。

當我們接觸的人越多,往往就越會發現:

成年人最討厭的聊天方式中,「習慣性越界」就是高居榜首的No.1。

我們身邊好像總有一種人,習慣於把打探別人私密當成關心,把侵犯別人的邊界看成熱情。

央視【夜讀】欄目曾經就「越界」這一主題采訪了很多網友。

自媒體作者@黃不會吐槽說,自己有一次在機場寫稿子,坐她旁邊的人一直盯著看。

她在不停地寫,這人就不停地看。

最無語的是,她一邊看還一邊問:「寫什麽呢?」

「你是作家吖?」 「寫作能賺不少錢吧?」......

一句又一句的轟炸,搞得自己特別尷尬,所有的思路也全都被打亂了,只能被迫停筆。

一位剛大學畢業的女生@子惠說到自己的遭遇,則感覺更加郁悶。

她去年回老家跟親戚聚餐時,隨口說了一句「在北京工作生活壓力好大」,一位不太熟的長輩聽完立刻加了她微信。

從此,這位長輩就一直告誡她「還是回老家工作好」,經常給她轉發各種家鄉的招聘資訊。

不但如此,她還常常自顧自地講老家生活的種種便利,並列舉各種詳實的,比如某某又考上了某單位的例子。

@子惠說,這位長輩好像對自己的生活生出了一種必須矯正的「責任感」,見不得她在外面「受苦」,所以千方百計想讓她過上自己覺得「正確」的生活。

天長日久,子惠漸漸不勝其煩,只好跟親戚說:「我覺得自己現在挺好的,您就別操心了。」

就這樣,親戚最初那份熱情的關切,變成了最終雙方的不歡而散。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遺失了應有的界限,就很容易造成一些「社交事故」。

比如前面那個愛刨根問底的「路人甲」,和這個「特別熱心」的親戚,他們不是經常在交談中毫無顧忌地騷擾別人,就是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

卻不知道,這樣毫無界限的入侵,會給別人帶來很多困擾;這樣自以為是的關心,會讓別人倍感厭倦;

而這樣的 「習慣性越界」,就是人際關系中最「有毒」的聊天方式。

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那些擅長「越界式聊天」的人,通常會有4大「典型癥狀」:

第一種是打探私密:

「你今年掙了多少錢?肯定存了不少吧?」

「我侄兒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你咋還不談戀愛?」

......

他們通常喜歡用360度無死角的刨根問底,來滿足自己的窺探欲和好奇心。

第二種是亂開玩笑:

比如一邊當眾模仿口吃的人說話,一邊哈哈大笑;

比如碰上皮膚黑的人,會自以為幽默地問別人是不是剛從非洲回來。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經常看到類似的場景:

朋友聚會氣氛漸濃時,有人突然指著另一個人說:

「你們不知道,這小子快小學畢業了還尿床,差點被老媽打個半死......」

然後隨著眾人哄堂大笑,全然不顧被「揭老底」的朋友,已被氣得滿臉通紅。

第三種是過分要求:

比如讓教語文的親戚「順便」給孩子輔導作文;讓做律師的兄弟「順手」給自己打個官司。

他們把這些要求視為理所當然,一旦對方拒絕,就會憤然吐槽:

「這點忙都不幫,真不夠意思!」

最後一種是「熱心」建議:

這類人最喜歡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對家人朋友的工作或生活方式給予「全方位指導」:

找什麽物件更合適,做什麽工作更舒心,什麽時候該戀愛結婚生子,事無巨細,一一過問。

縱觀這四種喜歡「越界式聊天」的人,我們就會發現,他們有一個明顯的共通之處:

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清晰界限,不知道什麽話不該說,什麽要求不該提。

著名商學院創始人劉潤告訴我們,擁有邊界感的核心要求,首先要辨識什麽是邊界;

其次要懂得「在邊界內做事,如果越界,需要征得對方同意」這個基本禮儀。

剛出生的嬰兒就沒有邊界感,他會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等他長大後,邊界感才會逐漸形成。

但是有些人雖然已成年,但在心理上依然分不清什麽是自己的邊界,什麽是別人的界限。

比如喜歡打探私密的人,就不懂得喜歡刨根問底是對別人的一種冒犯;

習慣亂開玩笑的人也不知道,玩笑一定要對方覺得好笑才叫玩笑;

總愛過分要求的人也從未想過,無論找別人幫忙做什麽,都會耗時耗力;從來就沒有什麽「順便」和「順手」,別人願意幫忙是情分,不願幫忙是本分。

你看,所謂的「習慣性越界」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只顧自己感受的「巨嬰」心態,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畸形思維。

這就是一種病,得治。

梁實秋說:「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人與人相處,如果都能保持一份清晰的分寸感,就會特別自在舒心。

國畫大師黃永玉和作家錢鐘書曾經是鄰居,兩家相隔的距離不超過200公尺,但他們從不會輕易打擾對方。

錢鐘書專心寫稿時,黃永玉深知他不喜歡被人打擾,所以即便有時很想找他聊天,也會忍住很少登門。

只有在老家的人送來家鄉特產時,他才會給錢鐘書送去。

為避免打擾他,黃永玉還會事先打個電話,然後把東西送到門口就悄悄回去。

而錢鐘書想要去黃永玉家拜訪時,也通常會先詢問對方是否有空,然後再按約定時間前往。

兩人比鄰而居數十年,雖然見面次數屈指可數,但他們的友誼卻延續了數十年。

作家畢淑敏說:

有些東西,並不是越濃越好,要恰到好處。

深深的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

人與人最舒服的關系,一定是熟不逾矩、葆有分寸。

在人際交往中,越懂得分寸的感情往往越長久;越習慣越界的關系,常常越容易分崩離析。

三毛有一段話堪稱人間清醒:

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諾;

我不多說無謂的閑言,這使我覺得清暢;我當心的去愛別人,因為比較不會泛濫。

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一個人的處世方式和言談舉止,最容易暴露他的層次和素養。

口無遮攔的人,通常缺乏自省的認知和習慣;

出言不遜的人,往往不懂換位思考,也毫無悲憫的情懷。

毫無邊界感的人,通常與人一相處,就容易產生是非和摩擦。

而當我們能在一段關系中懂得保持恰到好處的「分寸感」,也就能避免90%的人際矛盾。

有人說,所謂的邊界感,就是知道自己能在哪些範圍內做事,也知道別人應該在什麽範圍內做事。

適可而止的分寸感最舒適,葆有清晰邊界的感情最長久。

無論關系親疏遠近,我們都應該守住與別人交往的界限。

而保持邊界感最好的做法,無非是做到「4不」——

不打探私密,不亂開玩笑,不過度熱心,不過分要求。

把握好彼此的距離,親而有間、進退有度,才是一段關系最美好而長久的模樣。

作者 | 陌菲, 7 年一線期刊作者、 全網流量 300 萬 + 爆文作者, 公眾號:陌菲聊寫作

主播 | 韓星,公眾號:韓星(id:HanXingFM)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