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家創意公司籌備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的公益策劃案時,他們將主題定為「11份沈甸甸的人生檔案」,計劃邀請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肥胖人士出鏡展示個人內建風采的一面。意想不到的是,邀約發出後,收到的卻全是拒絕。
在減肥幾乎已經於社交語境脫敏的當下,這似乎很難想象:有人坦言沒有做好直面自己過往的準備,有人表示很難把美和自己的體型與相貌真正聯系在一起,還有人表示自己感到被冒犯——這相當於把他們經年累月的創傷拿去公開展覽。
生活上的減肥,可能很多人都會經歷;但臨床上的減重,是針對肥胖人群體重的科學管理以及對並行癥的治療。肥胖癥作為一種復雜的慢性疾病,交織著生理、基因、心理、社會和環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近年來,隨著肥胖癥患病率不斷增加,中國已成為全球肥胖癥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肥胖癥不僅容易引發多種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癥、2型糖尿病等,也極大地影響著心理健康。
如果我們拉長視野來看一個肥胖癥患者的一生,鏡頭會照見:那合照時蜷縮在一角的身影,被撐得鼓鼓囊囊的校服,面對心儀物件只敢遠觀的落寞,應聘和晉升時被撇下的不甘……以及,嘗遍減肥百法卻不得其解,想要運動強忍著膝關節的疼痛……當健美的體型成為「成功人士」的一件時尚單品、一枚社交貨幣,肥胖癥患者所承受的身心重壓正在成倍放大。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讓我們走進他們的隱秘困境。
「像一班難以自控的列車」
朗讀程式:曉李,女,25歲,文化行業
面對340斤的女兒,曉李的父母常常忍不住嘮嘮叨叨催促減肥。參加工作四年後的今天,曉李已經能心平氣和地劃清界限:成年人的人生由自己負責,如果你們做不到基本的尊重,我也拒絕溝通。
肥胖癥要平心靜氣地勇敢面對
而曉李和父母劃不清的界限是,肥胖像定時炸彈一樣,一旦帶來重大疾病,將會連累父母。她最擔心「脂肪不僅會壓垮自己的生活,也會壓垮父母的。」於是,身體上一丁點不舒服都會如警鈴般響起,「會不會是肥胖引起的嚴重疾病的前兆?」前一段時間曉李感覺心臟不適,立刻跑到醫院背了一個24小時心電檢測儀,查了心機酶發現沒有梗死風險,她這才放心多了。曉李笑稱,「但凡我瘦一點,那天我都不會那麽緊張,不會立刻去醫院。」
父母總覺得曉李瘦不下來源於「意誌不堅定」。其實曉李多年來一直在斷斷續續地堅持減肥。市面上流行的各種飲食調整法,曉李幾乎一一嘗試過。「當人在面對一種不可抗的巨大誘惑時,很容易深陷其中。舉例來說,16+8輕斷食法可以在8小時內吃飽,生酮飲食法可以暢快吃肉。我懷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去嘗試,最後論證的結果是對我沒有用,體重還是一點點往上漲。」
體重基數大,讓工作久坐常見發生的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變得「分外疼痛」,「腰很痛很緊繃,晚上整個人躺在床上放松不下來;頸椎那裏也無法放松,就會越睡越累。腰背酸痛、胃食管返流、腿軟發虛……都很常見。」負荷沈重的身體上面疊滿了各式各樣的疼痛,而減肥之痛是另一種。在曉李看來,一個人減肥的毅力想要抗衡激素控制下的大腦,不啻為「螳臂當車」。「當我節食時,大腦就會產生不可抵抗的饑餓感。堅持一兩個月還扛得下來,長期節食是沒法持續的。單純運動也沒能讓我瘦下來,因為運動完總是很餓,沒準吃得更多,很難制造出熱量缺口。」
減肥需要持之以恒地鍛煉
像情緒問題有可能會產生軀體化癥狀一樣,肥胖問題同樣容易帶來心理重擔。曉李以一個比喻來形容身心問題的互相纏繞,「肥胖讓我運動能力受限,走路氣喘籲籲,沒法快跑,長期以往身體功能受損,像帶著鐐銬的身體被束縛在一個無法自由伸展的空間裏。久而久之,焦慮和抑郁恐怕是一個大機率事件。」
肥胖是一種巨大的慣性,「像一班難以自控的列車」。 曉李的始發站,是十六七歲使用抗抑郁藥引發的食欲大增。那一年她飛快地胖起來,而後抗抑郁藥停掉了,體重卻沒有剎住車。都說「脂肪是一個內分泌器官」,曉李也準備去醫院查查自己的身體激素及代謝狀況。回顧往事,曉李能清楚看到,「從多吃第一口到演變成一個生活習慣,再到工作後壓力倍增,減肥的困難越來越多,即便主觀意願想停下增重的勢頭也很難停下來了。當小麻煩卷成大問題,再想解決會有點無從下手之感。」
「瀕死體驗之後」
朗讀程式:許淵,男,35歲,建築行業
除了走路容易喘、運動能力受損、睡不好覺等和曉李類似的狀況外,1989年出生的許淵還因肥胖出現了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半夜睡覺時一口氣上不來會有生命危險。他晚上睡覺難以平躺,否則半個來小時就會醒一下,大多數時間坐在沙發或椅子上睡,鼾聲如雷。
一年前的一次午睡,他摔下床,感到呼吸困難、喘不上氣、四肢麻木,根本站不起身。他在地上躺了十來分鐘後,慢慢爬起來,趕忙到醫院去吸氧。許淵回憶起來仍舊驚魂甫定,「當時是嚴重缺氧狀態,幸虧摔醒了,否則人可能就沒了。」
入院治療前的許淵,體重167kg
為此,許淵下定決心,和家人商議準備入院做專業的治療。母親租了一個醫院躺椅,在他床前守了十一個晚上。還沒退休的父親,每天倒兩小時地鐵送來飯菜。術前,許淵留意到母親在偷偷抹眼淚。他突然想起兩年前過生日,幾個關系要好的朋友過來慶生。他喝高了,和幾個弟兄說,「我的身體情況我自己清楚,萬一哪天我走了,拜托你們幫忙照顧一下我爸媽。」
許淵和父母的紐帶,一開始沒這麽強。小時候父母忙於上班,帶大他的爺爺奶奶極盡寵溺,「我那時是個要什麽有什麽的小孩,可以說一碗陽春面都要配兩塊大排才下咽」。肥胖影響到代謝能力,並隨著年齡漸長愈加明顯。「二十來歲時天天打籃球,體重還算可控;工作以後沒那麽大運動量了,差不多每年胖個十來斤。」體重上漲和難以運動之間互為表裏,「運動減肥法給心臟帶來了高負荷,導致房顫嚴重,膝蓋也沒法支撐三百多斤的身體的跑跳了。」
許淵做的是建材行業,應酬酒局多,喝酒後他習慣再來點夜宵,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體重蹭蹭上漲以外,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讓他無法再開長途車,「高速上開車超過半小時,就會無法抑制地開始打瞌睡。因為血氧飽和度不足,再怎麽集中精神也沒用。」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危險駕駛的訊號了,但直到他陡然墜床,才真切地意識到生命危在旦夕。
如今許淵堅決地戒掉了酒,「錢是掙不完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尋求專業治療後,配合飲食調整,他減重了約一百斤。每吃一口東西咀嚼25次成了他新的肌肉記憶,「吃得越慢,飽腹感越強,算是先騙過胃再騙過思想,嘿嘿。」減重後的人生少了很多麻煩,不用再刻意去尋找美版、韓版的大碼服裝,高峰期擠地鐵不再為一個人占兩個地而不好意思,超標的血糖也回落了正常。
減重成功的許淵,在莫幹山度假,體重92kg
許淵談了戀愛,領了證,今年下半年準備備孕,「酒已經戒了,下一步就是戒煙了,盡量給小孩創造最好的生存環境。」久病成醫的他,表示「即便孩子真有遺傳性的肥胖也不怕,我會從小調整控制他的飲食,養成高蛋白、少糖低熱量的習慣,讓他把能吃什麽、不能吃什麽、偶爾能吃點什麽刻進骨子裏。」
六月份的婚禮,許淵想請自己的主刀大夫、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的楊建軍主任醫師做證婚人,楊醫生欣然應允。作為許淵口中「極度自律,從來不喝飲料只喝白水」的人,楊建軍卻很少把「不自律」和自己的「胖友們」繫結在一起。從業十五年來,他最深切的體悟是,減肥不是那麽簡單的事兒。「一說減肥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運動,但一個超負荷的人運動那叫雪上加霜。他的腰椎、膝關節已經被體重壓得疼痛變形了,坐在那都能聽到他的喘息聲,如果運動的話不難想象關節的困難吧?」
和減肥的復雜性一樣,肥胖帶來的問題和隱患也是多重的。 楊建軍眼中的「一胖毀所有」,不只是「外形改變、氣質改變、擇偶困難、找工作困難」這些顯性變化,更嚴峻的挑戰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等代謝紊亂,「如果‘四高’在一個胖友身上集中起來,我們的學名稱為‘代謝症候群’。」
許多肥胖癥患者都在背負巨大的壓力負重前行
關於肥胖癥患病率十年後的變化,楊建軍認為「不容樂觀」,原因在於目前青少年肥胖、糖尿病低齡化的趨勢都令人觸目驚心,「成人後他們的問題會繼續發展。」據世界肥胖聯盟釋出的數據顯示,2035年全世界肥胖人口將達到19億,超重和肥胖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超過4萬億美元。其中,肥胖會增加結腸癌、乳癌等多種癌癥風險及死亡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許淵的「瀕死經歷」絕不是個例,減重關乎身家性命。
「如果我再嚴苛一些會更好嗎?」
朗讀程式:王爸爸,醫生,青少年肥胖癥患者家屬
每當王爸爸想起女兒從一個胖乎乎的可愛小學生長成二百來斤的肥胖少女,他心裏就會湧出難以自抑的矛盾愧怍。身為醫生,他對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熟稔於心。作為父親,他的舐犢之情卻常常占了上風:孩子從小偏食,無肉不歡,「不吃這樣換一樣,想吃什麽做什麽」是他家過去長期的生活方式。
王爸爸女兒小時候在操場玩
王爸爸沒有料到的是,女兒進入青春期後發胖速度如此之快,身體變化外,心理上也更加堅持己見、自作主張。爸爸給她制定了詳盡的鍛煉計劃,她卻難得下樓一趟。「孩子初中學業緊張,吃完晚飯就寫作業,中途餓了再加點水果、點心也正常。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空閑時總愛抱著個手機,手機裏有她們的社交世界,我也理解。」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爸爸的休假時間主要用來帶著妻女四處轉轉。他的設想很美好,要用幾年時間帶女兒走遍課本裏出現過的三山五嶽,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開拓眼界。然而,每到一個地方,女兒就沖進當地動物園,對爬山一點興趣也沒有。王爸爸喃喃自問,「如果我這些年對她的要求再嚴苛一些,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青春期少女和父母之間,總隔著一層隱隱綽綽的障壁。王爸爸猜測女兒對自己的身體也會心存隱憂。他的論據是,女兒偶爾會翻翻醫書,閑聊時也會提及肥胖並行癥之類的細節,不過此類的家庭談話總是點到為止。
王爸爸女兒
「尊重孩子」絕不是一句輕飄飄的虛言,父母往往要緊緊捺住內心深處的弦。王爸爸回過頭來再想,他沒嚴格督促孩子爬山的確有點遺憾,可是女兒對各地動物園如數家珍,家裏也堆滿了動物類書籍,何嘗不是另一種成長呢? 更讓人慶幸的是,家庭裏沒有對肥胖如臨大敵的態度,也深深感染了孩子,「她交朋友很順暢,幾乎沒受到幹擾。」
王爸爸一家還常常開車遠赴溫州一帶,專程給孩子挑衣服,「第一要穿得下,第二要女兒喜歡。」在爸爸眼裏,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審美偏好。
王爸爸更擔心的是孩子生活的環境。他最近很關註一些以勞動教育為特色的新式學校,反觀自家女兒位於老城區的中學,空間狹小,孩子們都活動不開。
楊建軍也註意到奶茶社交、外食習慣對青少年肥胖發生率的深遠影響。他發現新一代父母們在備孕階段的飲食總是百般小心註意,可是一旦有了小孩,又很容易繼續之前高油高糖的生活方式,「孩子在這種環境下生長,很難不受到影響。」好在王爸爸家借助專業治療和飲食調整,成功幫助孩子瘦了五六十斤。既要減重又要補充青春期所需營養的平衡木般的日子不易,但王爸爸樂在其中。
曉李、許淵、王爸爸是我們多方輾轉找到的受訪物件。對於肥胖癥帶來的「恥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認為, 社會合力造成的偏見應由社會合力來補救。
在日益風靡的減肥浪潮下,最深入人心的格言是「減肥絕不騙人,收獲立竿見影」。體重的自我控制和人性的自我磨礪等而化之,成為一種「現代神話」。紀教授並不認同這種觀念,「國際上越來越不把肥胖視為懶惰、貪食、意誌薄弱等個人問題,實際上它是肥胖易感人群在導致食物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日益改善、體力活動明顯減少的社會大環境下,必然出現的熱量攝入增多、支出減少、脂肪積蓄起來的現象。」就像近視是近距離用眼普遍增多後出現的「社會性癥候」,肥胖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歧視一個戴眼鏡的人,那麽就應當平視每一位肥胖癥患者。
讓每一位肥胖癥患者不再感到羞恥、自卑
如今中國成人中肥胖(BMI指數超過28)的比例大概是16.4%,如果把超重(BMI指數在24到28之間)和肥胖率都加在一起則超過50%。紀教授指出,從長期的隨訪來看,超重和肥胖的個體出現不良健康結局、心血管疾病、腫瘤、睡眠障礙、脂肪肝、關節疾病、心理障礙的機會都會明顯增加。因此,「我們現在談減重的話,不是只談體重,而是談健康獲益。減重的目的是改善血糖,改善血脂,改善血壓,改善睡眠呼吸,保護關節,改善身體適應力並最終減少心腦血管疾病、腫瘤、脂肪肝等疾病發生的風險、延長壽命。」紀教授對減少熱量攝入的建議是,「一可以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二可以堅持,具體怎麽落實因人而異。」
面對一位肥胖癥患者,我們無從透析他們的肥胖來源,是遺傳基因還是出生後的環境行為問題,是內分泌變化問題還是精神壓力性暴食…… 但面對他們的惶惑、羞恥和躲藏,我們一定要明白: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科學的減重方法,他們的痛苦需要被看見。 即便是沒有結果的努力,依舊閃著光采。肥胖日策劃失敗了,但也許,在平等的目光、溫柔的陪伴、易地而處的決心中,不存在失敗。
*本文為【世界防治肥胖日• 特別策劃】
你曾有過怎樣的減肥故事?
歡迎與我們分享
策劃丨
三聯.CREATIVE
監制丨 沈藝超
微信編輯丨 毛思雨
作者丨 商陸
設計排版丨 Cc
圖片來源丨 受訪者、視覺中國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系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