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有一個「不掃興的媽媽」是什麽感覺?

2024-03-25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叛逆媽媽」胡永平把女兒韓舒淇處成了朋友、閨蜜和下屬,她們之間有過疏離和試探、平等和自由,唯獨沒有掌控關系。胡永平將自己和女兒的日常生活分享到網路上,視訊裏歡樂、新奇的場景吸引了不少年輕網友。人們驚訝於她們之間輕松和諧的母女關系,稱胡永平為「夢中情媽」,感嘆「誰不想擁有一個這樣的媽媽」,抑或是「想成為一個這樣的媽媽」,留言中除了流露出羨慕之情,還夾雜著對自身家庭關系的感傷。顯然,這不是一種在中國家庭中常見的相處模式,韓舒淇也是在看過網友的留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和媽媽的關系能給這麽多人帶來撫慰和思考。



記者| 孫雅蘭

有邊界感的母女

還有幾個月,胡永平就50歲了。40歲出頭時,她喜歡上極限運動,越野摩托車、跳傘、滑雪、潛水,占據了她工作以外的大部份時間。第一次跳傘前,她立下遺囑,因為一個月前看到高空跳傘碰撞事故的新聞,死了好幾個人,「以防萬一嘛,但沒用上」。第一次買完越野摩托車,她去小樹林裏試騎,直接撞上樹,頭撞暈了,樹也折了。在車庫挪車,沒扶住,車倒在腿上,過了很久才發現韌帶斷了,醫生囑咐她靜養半年。沒等拆掉繃帶,雪季來了,自己滑不了雪,她便帶著女兒韓舒淇趕去雪場,看著她滑。運動給她帶來腎上腺素分泌的刺激感。「人總得找到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生活才有點滋味,否則就是日復一日地活著。」胡永平說。

韓舒淇覺得,自己和媽媽除了性別一樣,哪兒都不像:媽媽膽大,她膽小;媽媽喜動,她喜靜。 在胡永平的積極推動下,韓舒淇也嘗試了許多運動,過程卻多少有些勉強,她始終體會不到運動的樂趣。滑了幾次雪,被摔怕了,不想再去。母女倆約好一起考高級潛水證,韓舒淇在考初級證時就卡住了,在水上漂一會兒就惡心,吐了教練一臉。胡永平拿出「殺手鐧」——考上初級證,就獎勵她一萬塊錢。韓舒淇強忍著難受,在好幾個教練的攙扶下完成了課程,拿到了證書。再讓她考高級證,她連連拒絕:「絕對學不了了。」 之後便再沒有潛過水。唯一堅持下來的是越野摩托車,兩年後學成,胡永平給她拉了條紅色的橫幅,上面寫著:「熱烈祝賀韓舒淇考取摩托車駕照」。

胡永平喜歡玩各種極限運動,女兒在她的推動下學會了開越野摩托 車(李英武 攝)

現在每當韓舒淇拒絕外出運動時,胡永平都會嘲諷她:「當初死活不要,後來發生了什麽?人都是會變的,所以永遠不要說‘不要’。」後來發生的事,是韓舒淇在學摩托車的過程中認識了她現在的物件 。「就擱屋裏躺著,你物件能從房頂上掉下來啊?」媽媽的一句話懟得韓舒淇啞口無言。韓舒淇總是抱怨媽媽把她的喜好強加在自己身上,胡永平卻另有一套邏輯—— 年輕人就該多體驗新鮮事物,才能拓寬自身邊界,否則怎麽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麽? 這樣的口舌交鋒是這對母女每天都會發生的日常,即便面對一個進門才幾分鐘的陌生客人,她們也會很快暴露自己的「本性」,濃厚的東北腔裏透著點搞笑。

在女兒韓舒淇眼裏,胡永平是叛逆的,經常顯出不符合年齡的「離經叛道」。 她不會做飯,十幾年前給韓舒淇煮過粥,被嘲笑不好吃,便很少再下廚,要麽支使女兒做飯,要麽點外賣。她喜歡喝可樂,一天能喝好幾瓶,韓舒淇給她立下規矩,一天只能喝一瓶,但根本攔不住。她說,每年都體檢,又不缺鈣,「無所謂了」。她比女兒更早去文身,右大臂上一大片。她的發型和發色每半年換一次,從灰色到白色,從齊肩到齊耳,常常讓人「眼前一亮」。 選擇淺色系是因為前額長出了白發,她不想染黑,索性全部染淺。

因為很少幹涉女兒的自由,胡永平成了韓舒淇眼中「不掃興的媽媽」。 高中她早戀,媽媽不反對,只說了兩條原則:18歲之前不能發生性關系;如果實在忍不住了,記得戴套。還翻出BBC的性教育片給她看,她覺得惡心,跑掉了。交了男朋友,媽媽會跟他們一起吃飯,也聽他們隔著電話吵架,但從不對他們的關系發表意見。找不到合適的物件,韓舒淇傷心了一段時間,吃著飯就哭起來,媽媽安慰她的方式簡單粗暴,要麽打款,要麽買包,告訴她:「要相信愛情,像它明天會來一樣期待,像它永遠不會來一樣好好生活。」韓舒淇下定決心減重後,媽媽跟著她一起吃減脂餐,她瘦了25斤,媽媽卻一斤沒瘦。 韓舒淇說,媽媽從來不告訴她應該怎麽樣,只會跟她在一起,做她的朋友。

【關於我媽的一切】劇照

胡永平經營著一個分享汽車知識的帳號,團隊裏大多是「90後」,大家叫她「胡姐」,韓舒淇也跟著叫「胡姐」,有次被韓舒淇姥姥聽見,當場對她展開批評教育,還是胡永平跳出來幫她解釋的。胡永平不在乎女兒叫她什麽,「胡姐」後來演變成「小胡」「胡永平」——「胡永平,你又背著我追劇了?」「胡永平,起床,狗還沒遛呢!」相應地,胡永平則叫韓舒淇「韓總」或者「哈士奇」——「哈士奇,該做飯了!」「哈士奇,幫我把衣服洗了。」

胡永平身上總是有使不完的能量。 45歲時,因為新陳代謝變慢,患上甲狀腺功能減退,跑步能堅持的時長也變短了,她明顯感受到年齡帶給人的改變,為此傷感了一年,「我還有很多事沒來得及做,那些事對體力要求都很高」。她想把架子鼓再撿起來,之前因為跳傘閃了腰,無法久坐,架子鼓被她擱置了很長時間。她還想學畫畫,她想看看自己能畫出什麽來。相比之下,韓舒淇則沒有那麽多目標或願望,是一個靠吃飯和睡覺就能滿足的人。胡永平形容她:「每天有10個小時在睡覺,剩下有12個小時在思考吃什麽。」 但胡永平很少替她感到擔心,甚至羨慕她可以隨時快樂的能力,「她就算不是一個努力上進的人,但也不是一個敗家的人啊!」

作為一名上市公司曾經的高管,胡永平在職場上對自己夠狠,卻不想將這種作風移植到對女兒的要求上,她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僅限於在關鍵時刻拉女兒一把。 至於韓舒淇未來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和生活,胡永平覺得那是她自己的事。「很多父母想的都是‘我走過的彎路你就別走了,我吃過的苦你就別吃了’,怎麽可能啊,除非你生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小孩,很早就想明白了自己要什麽,否則的話都要通通再來一遍。」

胡永平不是沒對女兒產生過期待,但總是能很快放下。 韓舒淇在英國留學時,胡永平建議她多出門旅遊,拍拍留學生活,經營一個抖音帳號,那時正值短視訊興起的風口,但韓舒淇沒聽。後來看到一些很快走紅的留學生帳號,胡永平也會嘆息,「有點可惜,覺得她浪費了一些時間,但退一步想,青春不就是用來浪費的嗎?」 胡永平覺得自己對女兒的期待談不上望子成龍,只是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熱愛,退而求其次是賺錢養活自己,因為她很早就意識到女兒走不了學霸或精英的路線,「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過是蕓蕓眾生」。 胡永平有個高中同學是位女強人,人到中年便事業有成,孩子讀初中時,她辭去工作專心陪讀,胡永平覺得這樣大人和孩子都很累,但她能理解同學的做法,「人家孩子學習就是拔尖,就是這塊材料,也不能浪費了」。

大學畢業前,韓舒淇曾在上海一家MCN機構工作過一年,微薄的薪水和重復的工作讓她感到無望,受疫情影響又很難找到新工作。胡永平得知後,勸她回北京來,跟自己一起經營工作室,母女倆從此多了一重工作關系,媽媽成為女兒的老板。 胡永平說,這是非常狀況,自己不得不出手。一般情況下,她希望盡可能與女兒保持互相獨立的界限。兩人一起旅行或出差,通常是胡永平坐公務艙,韓舒淇坐經濟艙。一次去三亞出差,飛行長達4個小時,胡永平給女兒升成公務艙,回家後就叫女兒把升艙費用補給她。 有時候,胡永平會給韓舒淇一些獎賞,只是為了告訴她,賺錢可以給人帶來自由。

【我愛男保姆】劇照

韓舒淇早已習慣了媽媽樹立的邊界感。她們從不拆對方的快遞,各自吃各自買的東西,借用對方的東西要打招呼。兩人同住一個屋檐下,漸漸處成了保持距離感的室友。

媽媽的「君子協定」

胡永平自認為年輕時和女兒一樣,也是個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沒有計劃的人。 大學畢業後,她和父母同在佳木斯本地一所大學工作,在父母的催促下早早結婚生子,住在街坊四鄰都互相認識的家屬大院。丈夫在同一學校教書,兩人收入微薄,婚後一直住在父母家。幾年後,她和丈夫感情瀕於破裂,日子過得依舊拮據,對工作更是厭倦,聽著同事們天天聊著家長裏短,她覺得索然無味,一想到以後幾十年還要重復這種生活,就受不了。 她決定離婚,離開佳木斯,逃離熟悉的封閉的環境。

這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父母質問她,丈夫又沒有幹過傷天害理的事,為什麽要離婚?身邊人議論她,為什麽要丟掉鐵飯碗?更令她痛苦的是放不下女兒。反復糾結了一年,每天都在思考何去何從,整夜整夜地失眠。 後來她想通了,「我得先做一個自私的人,先愛自己,讓自己身心健康地活著,否則我的陪伴算什麽?」

【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2002年,胡永平來到北京,為了賺錢,也為了尋找新生活,那年韓舒淇4歲。 她身無一技之長,年紀也不小了,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麽,借住在朋友家,如同無頭蒼蠅。來北京後的前5年,胡永平換過七八份工作,在房地產公司幹過行政助理,去家具廠幹過銷售,在光碟廠壓過光碟,做過保險代理人,開過飯店,平均每年搬一次家,日子過得又累又窮。每年過年回到佳木斯,父親在年夜飯上喝點酒,就開始痛罵胡永平「在外面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她暗下決心:「我就算吃不飽飯,也不會回來。」那幾年的跌跌撞撞,對她來說是在尋找各種可能性。

但對女兒,她始終心懷歉疚。這段經歷也決定了她日後對待女兒的態度,「我對孩子的要求沒那麽高。我自己都稀裏糊塗地走到了30多歲」。如同接受自己的迷茫一樣,她也接受女兒的迷茫,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會用來要求女兒,這是她想堅持的原則。

33歲那年,胡永平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公司同事普遍比她小七八歲,大多是男的。她很喜歡這份工作,也越幹越擅長,「簡直是奇跡,不亞於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愛」。為了彌補之前幾年「浪費的時間」,她拼命地工作,常常加班至深夜,幾乎沒有生活。幾年後,她升任某事業部總經理,人生逐漸步入正軌。公司上市後,她實作了財富積累的躍升。

女兒四歲時,胡永平離開老家來到 北京,母女倆分離了11年 (李英武 攝)

胡永平離開後,韓舒淇跟著姥姥姥爺一起生活。上小學時,她知道父母離婚了,但並不覺得傷心,「反正倆人都不在我跟前,離不離的跟我有啥關系?」 媽媽,對韓舒淇來說變成了一個越來越陌生的人。雖然每次媽媽回家過年她也會興奮,但那種興奮更像是一種新奇感,針對一個從外面回來的人,「我大舅回來我也開心」。媽媽離開前她也會難過,但她覺得那更多是因為不舍得過完年,「不想傷心,你知道人家必然是會走的」。韓舒淇總是用一種輕描淡寫的口吻回憶那段時光,言語之間充滿了「我不在乎」的態度。

她爸一直住在佳木斯,偶爾會去看看韓舒淇,給她拿點零花錢,但經常放她鴿子,答應她去哪兒玩事後又忘了。 幾次以後,她很少再對他提要求,「一點一點的,就沒有期待了」。 韓舒淇從小就不服管,撒謊、偷錢、早戀,挨過不少打,事後都被她當作笑料講給人聽。有次爸爸睡著了,她試圖從他褲兜裏偷錢,驚醒了他,兩人四目相對,接著是一頓暴揍。爸爸只有在喝醉酒的時候,會親昵地表達對女兒的感情,「閨女,我最愛你了,我的錢都留給你」。韓舒淇便逗他道:「你寫個字條給我吧。」

韓舒淇讀高一時,胡永平想正式將她接來北京,她不願意,覺得北京太大,媽媽太陌生。 那時她已經在佳木斯的高中開始軍訓,結果跟老師發生沖突,鬧得很不愉快,這才不想留在佳木斯了。 跟媽媽生活在一起的第一年,韓舒淇總是很小心翼翼,「我想表現得自己毫無需求,沒有亂七八糟的事情,做個透明人」。媽媽吃飯不規律,韓舒淇即使餓了也不說,靠睡覺來轉移註意力。有時候自己買完東西,會快速吃完,然後處理掉垃圾,以保證不會被發現。在衛生間洗澡,她覺得那些洗漱用品都打上了媽媽的私有烙印,自己不能用。

【狗十三】劇照

那時韓舒淇和媽媽沒有太多交流,印象中媽媽總是匆匆忙忙趕著上班,被老師叫去學校也是來去匆匆。 她很慶幸,胡永平是個工作狂,性格還大大咧咧,這種忽略給了她適應的時間,「我不想被過度關註,很怕被發現跟新環境格格不入,不想在跟這個區域建聯的過程中被發現」。胡永平感覺到了女兒對她的疏離,她想破冰的最好辦法是先跟女兒做朋友,能不能做成且不說,起碼不能像別的父母那樣去管教她、幹涉她。一方面,她覺得既然之前11年沒管過女兒,以後也沒有資格管她;另一方面,她害怕自己陷入對女兒的補償心理,無底線無節制地為她做許多事。她與韓舒淇口頭協定,要平等地相處,並告訴她:「你有什麽事都可以跟我說,我不會指責你。」

起初,韓舒淇並不相信媽媽的「君子協定」,她還是習慣於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直到媽媽一次次用行動向她證明了自己的承諾。 媽媽從來不過問她的成績,也不幹涉她談戀愛。一次老師打來電話,說韓舒淇犯了錯,把胡永平叫去學校,她到了才知道,是因為女兒沒上晚自習,跟另一個女生打籃球去了。當那個女生的媽媽不停向老師道歉時,胡永平卻說:「打籃球過分嗎?如果學校連這都接受不了,那我們就不念了。」此事最終以老師的和解作罷。日子一久,韓舒淇開始越來越輕松地和母親相處。她曾感嘆道: 「大部份父母和子女的關系註定要分離,很慶幸我和她卻越走越近。」

成為母親的道路

在成為母親的這條道路上,胡永平的參考物件是自己的母親,不過是反面參考。胡永平說,母親從小就無法接受真實的她,總是想把她修剪成符合社會標準的樣子,這反倒激發了她的逆反心理。

胡永平從小性子就野,翻墻、上樹、玩泥巴,總是和一群男孩玩到一起。鄰居都說她和哥哥生反了,她更像個男孩。母親總是批評她不夠文靜,「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說她「隔路」,與周圍人格格不入。個頭還沒有自由車高的時候,她非要學著騎車,還是那種二八大杠,爸媽攔都攔不住,一整個夏天膝蓋就沒好過,摔破了結痂,結痂好了又摔破。小時候,胡永平家住平房,屋裏燒炕,柴火堆垛得老高,每次她不聽話或者考試差了,母親抽起柴棒就是一頓掄。

【小歡喜】劇照

那時候,胡永平總覺得母親「一天到晚都不高興」,控制欲很強。 有一陣子,周圍都流行背那種軍用挎包,胡永平也有一個,被發現後又是一頓揍,說背這個包的都不是正經人,打了好久胡永平也不求饒,爸爸在一旁勸她「服個軟吧」,她也犟:「我就不!」後來她離開佳木斯,遭到父母強烈反對,認為她應該在家照顧孩子,而不是去外面東奔西走,「他們從來就沒接受過我的性格,打心底裏就不認可」。

「你能說她一點不愛你嗎?但幾乎用錯了一切方法。」胡永平說。在母親身上,她意識到了溝通的重要性,母親對她只有管教沒有溝通,「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從小就聽父母說‘都是為你好’,為你好了這麽多年,不也還是不好嗎?」

面對女兒,胡永平承認自己是個自私的人,她覺得人無法做到真正的無私,無私背後的奉獻和犧牲很容易夾雜著怨言和痛苦。很早之前,她就在母親身上看清了這一點。胡永平的父親是一個貧窮大家庭的長子,下面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其中最大的一個都比她父親小14歲,這讓父親無形中承擔了許多家長的職責。胡永平記得,父母結婚後每個月的薪資加起來30塊,父親得拿出15塊交給她的爺爺奶奶。又因為幾個叔叔、姑姑都還小,母親每個周末都得去那邊幫忙幹活。後來,胡永平的爺爺先後替她幾個叔叔、姑姑置辦了房子,唯獨沒有想到他們家,奶奶答應買給他們家的彩電也一直沒有兌現。 母親為此很生氣,「她覺得她付出了那麽多,結果什麽都沒得到」。

【你好,李煥英】劇照

有段時間,母親天天在家裏罵人,胡永平聽不下去了,她對母親說:「人家的東西,給不給你都是人家的權利。我爸願意付出,那是他的事。你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那你為什麽要去呢,你也可以選擇不去啊,但你要做好人嘛,你有道德包袱,怕別人說你不好。」 她勸母親,既然做不到心甘情願,就不要勉強自己做好人。

胡永平從母親身上看到了自己最不願意成為的樣子。離開佳木斯之前,她就想明白了一點,自己做不了一個無私的人,「我今天可以為孩子犧牲自己,但這個犧牲日積月累以後,一定會以另外的形式發泄出來。付出的人都想要報酬,甚至是加倍的報酬,這很可怕」。

身為母親的幸福感,胡永平是在女兒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的。曾經的她,並不鼓勵女兒結婚生子,「她非要有的話,也可以有,但如果問我意見,我是不提倡的」。成為母親,在胡永平看來是巨大的、辛苦的責任,而且是「無處推卸的」,「我不想讓她遭這個罪,受這個累,沒有孩子也挺好,自由自在過自己的就完了」。

對於婚姻,胡永平的態度也不樂觀,離婚後她一直未曾考慮再婚。相反,女兒韓舒淇卻對婚姻抱有美好的期待,一度計劃大學一畢業就結婚生子,胡永平大感不解,「你都不先去體驗下人生嗎?」兩人因此爆發過爭吵,她向女兒撂下狠話:「別指望我幫你帶孩子,我還要出去玩呢。」 有段時間,韓舒淇為感情不順感到苦惱,胡永平安慰她:「想清楚自己為啥要結婚,你想從婚姻裏得到什麽,你能付出什麽,你不想明白,就沒有合理的預期,怎麽經營婚姻啊?」她甚至建議韓舒淇先生孩子再結婚,因為生完孩子才知道孩子父親適不適合結婚。

【小舍得】劇照

後來,母女倆對結婚生子的態度都有了轉變。韓舒淇不再執著於婚姻,雖然她和現在的物件感情穩定,但兩人首先考慮的是生孩子,而不是結婚。 韓舒淇想的是,既然決定了要孩子,那不如早點生,趁著自己還年輕,這兩年也有時間帶娃,於是開始積極地備孕。 在胡永平看來,這意味著女兒對自己的人生已經具備了成熟理智的思考,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頭腦發熱。 有了這樣的前提,她才願意支持女兒,和女兒一起期待新生命的來臨,「之前覺得我有那時間就環遊世界去了,幹嗎要在家給你帶孩子,現在覺得有了孩子就一起去環遊世界唄」。

胡永平總是對韓舒淇說,自己更想要一個外孫女。早在生下韓舒淇之前,她也更期待自己能生一個女兒。與其說她喜歡女孩,不如說她心疼女孩。 一直以來,胡永平都覺得自己在原生家庭沒有得到和哥哥一樣的愛,她總能夠感受到母親對兩個孩子的區別對待。幾年前,她得知公司即將上市,自己能分到一些錢,打電話告訴母親,母親的第一反應是:「那你能不能幫你哥把房貸還了?」她還記得女兒即將出生的前一個月,她所在的學校開始集資建房,交兩三萬塊錢就能分到一套房子。那時她和丈夫還住在母親家,她很渴望能有自己的房子。一天遛彎時,她問母親,能不能借點錢給她買房,母親回:「我兒子還沒買房呢,我不可能借錢給你。」時隔多年後,胡永平仍會不時想起這個場景,最令她難受的不是自己被拒絕了,微妙之處在於,「她說的不是‘你哥’,也不是我哥的名字,而是‘我兒子’」。

韓舒淇和媽媽之間平等自由的母女關系令許多人心生羨慕 (李英武 攝)

而對韓舒淇來說,她並不在乎孩子的性別,她更在意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愛。「我一定會從小就強烈地向他/她表達愛,讓身邊人都去愛他/她,看看這種從小就被愛包裹著的小孩,長大後會不會有強烈的幸福感。」 她想象著,這應該會與自己曾經缺失過父愛母愛的人生很不一樣,而父母很少向她直接表達過的愛意,她想大聲對孩子說出來。

(本文選自【三聯生活周刊】2024年第10期)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稽核:小風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