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 讀
近期,各地高考成績相繼揭曉,考生們迎來了重要抉擇時刻——誌願填報,網上對各學科專業的討論也基本達到了一年裏的峰值。
從去年起,因為知名教育博主張雪峰提出的建議引發爭議,「新聞值不值得學」「學新聞不吃香了」等話題破圈。輿論對「學新聞」「報新聞」的熱議,也從起初的單一專業擴充套件到整個學科。直到今天,人們對於新傳的態度仍是眾說紛紜。
近年來新聞專業的招生分數線怎麽樣?專業課程設定有什麽特點?學新聞就是學做記者嗎?
質疑與唱衰裏,依然堅挺的新傳分數線
1.被輿論「洗禮」的新傳口碑
「理科590報新聞?你會崩潰的。」
「如果我是家長,孩子非要報新聞學,我一定會把他打暈,給他報個別的。」
或許是被斷章取義的緣故,去年張雪峰在直播中丟擲的言論成為現象級輿論事件,引發社會各界熱議。據統計,2023年5月15日——2023年8月18日期間,該事件全網總閱讀數達6億,引發公眾評論量達111萬,轉發量達36萬。
很多人認同張雪峰的觀點,但同時也有許多媒體從業者和高校新聞傳播教師紛紛為自己的專業正名。數據統計發現,這場輿論交鋒也充分展現著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在22萬條相關資訊中,機構媒體報道資訊8000多條,而各種自媒體資訊多達20萬條。
交鋒本身並無對錯之分,但爭議的確更容易帶動起大眾情緒。據統計,與事件相關的網路資訊中,網民的負面情緒占多數,62.7%的人對「新傳專業之用」「新傳教育之責」進行批判質疑。傳遞正面情緒的網友僅占比35.7%,這部份人主張對新傳學科的評判不能與唯流量論、唯商業論劃等號,而應關註學科的人文關懷與價值。
專業「火」了後,面臨著更多來自社會的督促。過去一年,諸如川大新傳女碩士誣陷地鐵大叔偷拍、網紅炮製「秦朗丟作業」假新聞事件等,均讓不少人聯想到新聞傳播作為一個學科本身的專業性。經過輿論一輪又一輪的洗禮,新聞傳播學的口碑與風評變得更加復雜。
2.外界唱衰,但招生分數和學生評價都不低
輿論中的質疑聲此起彼伏,但被「唱衰」的新傳專業並不弱勢。從報考選擇看,近年來新聞傳播學反而是頗受考生歡迎的學科之一——在新高考地區,填報新傳專業不受選課限制;在文理分科地區,新傳同樣文理兼收。
以北京地區的部份高校為例,選取包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六所高校,分析其於2020年—2023年四年間在北京、天津、浙江這三個新高考地區的招生情況。 (註:為數據公平可對比,此處均選擇新高考地區;為數據豐富飽滿,排除數據缺失較多的學校後,得到以上六所學校和三個地區。)
梳理了新傳專業錄取最低分與高校調檔線,對兩者差值進行呈現,差值越大,說明專業在該校的錄取分數線越高,專業越熱門,投遞人數也越多。
透過對這些數據的整體分析,可以發現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新傳錄取情況存在著明顯差異,普遍高於調檔線2-7分,北京印刷學院甚至出現了27分的差距。 2020年—2022年,幾所高校新傳專業錄取線與調檔線之間的分差不斷擴大,表明這三年新傳專業的報考人數在不斷增加,競爭也逐漸變大。
但與往年相比,2023年不少高校的新傳專業分數線有所下降。 不排除受到了相關輿情影響。
從學校招生來看,對部份雙一流高校在浙江省內招生分數進行剖析,發現新傳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與眾多文科專業幾乎齊平,有的甚至還略高一籌。盡管新傳專業在2023年受到了輿論質疑,但似乎並未對當年的招生安排造成顯著影響,招生分數依然比較堅挺。
從就讀學生的角度來看,不少考生選擇新傳專業,也有著特定的信條。以大學生使用者比例較高的B站為例,有些學生博主經常自發分享其在新傳專業的就讀體驗。「一門實踐性較強的顯學」是這些學子較常提及的專業印象。
也有不少新傳學子表示,自己進入職場後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資訊搜集、組織協調、傳播實踐等實務能力,還包括社會責任與媒介素養等,這些都是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形成的。
3.填報誌願時,可關註新傳學科評估名單
如果對新聞傳播學有意願,那麽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輪全國新聞傳播學學科評估結果,可以作為考生和家長選擇院校的有力參考(第五輪評估結果未公開公布,暫未查到權威可靠資訊)。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全國共有56所高校上榜,其中A類有8所、B類有24所、C類有24所。
對上榜高校進一步進行地域劃分,發現地域分布的差異性較大。結果顯示:華東有16所新傳院校上榜,華北地區14所,而東北地區僅有2所。 總體來看,華東、華北、華中地區評級高的新傳院校較為集中。
新聞傳播到底學什麽?真不只是學新聞
1.新傳專業大揭秘,女多男少現象普遍
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719所高校開設了新聞傳播類專業,總計1428個專業教學點。新聞傳播學是國家一級學科,高校一般設定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數位出版、國際新聞等十個本科專業。
綜合國內高校新聞傳播學科的設定概況,數據顯示,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等多個專業在各大高校中廣泛開設。其中, 新聞學、廣告學的開設院校數量較多,分別為326所與329所,其畢業生規模也位居前列。「女多男少」的性別分布情況也較為普遍,新傳各本科專業的男女比例約為1:4。
2.除了采寫編評攝,新傳還學什麽?
了解了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細分,還要再看一看新聞傳播學的各種主要課程。如果稍加留意,你就會發現「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新聞傳播學課堂」,在大量熱點事件和社會現象中,常可覓得新聞傳播學理論的蹤影。
具體分析現有的新聞傳播學專業課程體系,以史論課與業務技術課為主的經典課程仍廣泛受到重視。作為聯系新聞傳播專業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中介,史論課平均占比44.16%。
與此同時,新聞傳播學對新聞人才業務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業務技術課平均占比27.65%。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新聞傳播學正在積極融入跨學科領域,並開設了諸如【數位新聞全媒體采編】【數位新聞視覺化設計】【人工智慧與計算傳播】等相關課程,使學生在人文藝術素養、媒介技術素養等方面得以精進。
3.擺脫老氣橫秋面貌,人才培養模式在創新
提到新聞傳播學科和專業的「坑」,與業界脫鉤、專業壁壘低等經常為人詬病。面對巨變的數位化傳播環境,其實新傳學界也展現出積極的探索姿態,一些高校推出了獨具特色的新興教育計劃。
譬如,在數位化背景下,新傳教育與AI的結合已成趨勢。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推出「人工智慧+新聞」聯合培養模式,探索新傳教育創新;2022年,南開大學開設全國第一個元宇宙新聞與傳播學院;2024年,浙江傳媒學院開設第一個「AI+新聞」微專業;近期,中國傳媒大學也開啟「+AI」課程領航計劃,旨在全方位培養學生人工智慧素養。
不僅如此,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設的背景下,新聞傳播學也在不斷調整著人才培養方案。傳統的新聞采編人才培養正在被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所取代,新聞傳播學科的人才培養正在逐漸向數據科學、電腦資訊科學傾斜,呈現文理融合的「文轉碼」趨勢。
例如,復旦大學在全國率先嘗試「2+2本科教學培養改革」,本科第一、二學年,學生需專一化學習「非新傳學科」的專業知識;第三、四學年,才按照新傳培養方案學習;中國傳媒大學開設了「廣告學—電腦」雙學位;中國人民大學也設立了「新媒體營運—數據管理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計畫,打造文理交叉的融合性課程。
本科四年後,你的「新船」將駛向何處?
1.畢業沒出路?新聞學子的選擇不止於媒體
在選擇專業時,大學畢業後的就業前景是許多考生和家長最為看重的。新聞傳播學科當下所面臨的挑戰,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就業。例如有觀點認為,傳統媒體業務正在萎縮,新傳專業就業前景堪憂。
實際上,與其他文科專業相比,新傳就業方向同樣多元廣泛。新傳畢業生的就業落腳點,不僅可以瞄準傳統媒體,還可以選擇廣告公關公司、文化傳媒公司、互聯網公司、體制內單位、高校等。
「學新聞日後一定當記者」的刻板印象早應被擊碎。在市場驅動下,互聯網、新媒體行業對新傳專業人才的需求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以越來越火的考公考編為例,由於具有敏銳的時事熱點觀察力以及較強的文字理論功底,新傳專業學子廣受「體制內」文職宣傳崗位的青睞。
對2024年18948個國家公考職位進行篩選與分析,在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省級以下直屬機構中,新聞傳播相關專業可報考的崗位數量約為2745個,占比將近15%。其中可選擇的崗位包含了宣傳、黨務、材料撰寫等多個領域。比起政治學、哲學與教育學分別提供的843、782、412個崗位,新傳專業在公務員招聘中的高適配性可見一斑。
在媒介聯通一切的當今社會,新傳人早已從傳統的資訊采編傳播者演變為使整個社會系統彼此連線、高效協同的重要復合型人才。
2.沒有坑但真的卷,新傳考研競爭激烈
在考公熱潮之余,考研大軍也浩浩蕩蕩。相比2023年的474萬人,今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為438萬人,是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但這並不妨礙新傳專業繼續成為考研的熱門選擇。
2020—2024年的五年間,新傳學科的國家線經歷了一些微調,但總體保持穩定。新傳學科具有較強的包容性與實用性,再加上本身也是一門交叉實用學科,在這個賽道裏有不少跨專業考生,如文學、哲學等人文科學,以及社會學、心理學等社會科學,甚至還有電腦、數理統計等理科生也會選擇新傳考研。
在新傳考研賽道中,考生眾多、高分頻出,「卷」幾乎成為一種共識,考生們的上岸之旅並不容易。2024年,中央民族大學學碩初試均分410+,最高分為432分,超越國家線67分。近年來在就業導向的驅使下,新傳專碩的熱門程度逐步提升,且已經不亞於學碩。以本文作者所在的天津師範大學為例,在2024年的專碩初試中最高分425分,初試400分以上的共有22位同學。
值得關註的是,當前全國多地高校的新聞傳播類碩士點和新傳類研究生都有擴招趨勢,這給了更多同學成為新傳研究生的機會。從報考人數的增多到招生規模的擴充套件,新聞傳播學已經成為本科生進一步研究深造的熱門學科。
結 語
如今的新聞傳播學科面臨著實用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激烈碰撞。然而,在沸沸揚揚的爭議聲中,每年仍會有一群又一群高考學子進入新傳領域。無論評價如何,新聞常新,新聞常在,優秀的人才始終被社會所需要。
客觀來講,作為一個熱度頗高的專業學科,新傳自有其優勢,但這種優勢或許在更好的學校才體現得更加明顯。所以,「好」不是一個絕對詞,在眾說紛紜中,辨別什麽是最適合自己的、什麽是自己感興趣的才更重要。
即將決定自己人生道路的高考學子們,不管你有沒有摘「新」夢,都希望你能在充滿挑戰的社會現實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祝大家在此炙熱長夏,如蝴蝶蛻繭般沖破束縛自己的資訊牢籠,擁赴青春曠野!(制作與撰文: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龔曉微 王梓璇 許帆 毛怡程 郭鈺欣 劉錦薇 指導教師: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馮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全媒派」,較原文有刪減
主編:劉娟
編輯:李磊
值班編輯:陳瑩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