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發售至今七年多,當年無數萌新也都已經成了老司機,不論是NS系統上的各種問題,還是手柄等硬體出現疑難雜癥,都難不倒各位玩家們。
但即使如此,下面這幾個冷知識,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輸入法詞庫
想必不少玩家在eShop中搜尋遊戲的時候,曾發現輸入法自己就幫你聯想了遊戲名。
例如想要搜尋【GTA】,只要輸入「gr」兩個字,輸入法自動就幫你列出遊戲名。
不同於手機電腦的輸入法,NS並沒有雲聯想功能,不會因為玩家們輸入得多就將其記錄,這個詞庫其實是開發商向任天堂送出,並在啟動eShop時更新的。
就好像在視訊平台發視訊,系統總會讓你輸入幾個關聯tag,以便他人搜尋。遊戲廠商在向任天堂送出遊戲時,也可以輸入多個遊戲的標簽詞匯。
曾有玩家利用這個聯想詞機制,嘗試輸入一些尚未登陸NS的遊戲名,來推測它們是否會有NS版。【GTA三部曲】就是很著名的一個例子,最初NS輸入法是沒有這個詞的,而在本作公布前夕,輸入法突然就多了這個聯想詞並被玩家發現。
不過除了開發商送出關鍵詞外,任天堂也會非週期性主動更新詞庫。有時候就會被一些不相關的詞庫汙染,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詞,例如你現在用拼音輸入「chuanq」,輸入法甚至會聯想出「傳奇私服」
制作卡帶很難
不少玩家都曾因為自己想玩的遊戲沒有卡帶而遺憾。
NS卡帶成本比PS/XBOX的光碟成本要高得多,相信大家都曾有所耳聞。這一點也確實是許多大容量大作不出卡帶的原因,因為遊戲超過16G,就需要使用32G卡帶,會導致成本驟增。
但對於小體量遊戲、特別是廣受歡迎的獨立遊戲來說,卡帶的生產成本並不是無法接受的,更何況這類卡帶往往售價也會貴一些,成本上其實不是最大的問題。
許多獨立遊戲不願意出卡帶,很大一個原因在於,申請卡帶生產的流程極其繁瑣復雜。
一般來說,一個遊戲如果只上架eShop,不出卡帶,那其實任天堂方面的稽核流程,和其他平台並無太大區別。
可如果你的遊戲想要同時推出實體版和數位版,任天堂會要求你對遊戲進行更加嚴格的測試,並且比數位版多出好幾道檢查步驟。而這個過程花費的時間也很長,許多獨立遊戲團隊其實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去應對這麽復雜的流程。
也正因如此,許多獨立遊戲會把卡帶版交給諸如 Limited Run Games等專門推出實體遊戲的公司,把和任天堂對接、稽核的這些事情都外包出去——但這樣一來,多了外包的費用,問題又回到了成本上...
任天堂鼓勵中文
陪著NS從先發一路走來的玩家們,一定還記得當初「任天堂」和「中文」仿佛是對立的兩個詞,即使到了【曠野之息】都更新中文的2018年,仍然有不少路人玩家對任天堂的印象就是「沒中文」。
盡管任天堂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嘗試開拓中文市場,可由於攻略方式、市場時機等諸多因素,遲遲沒能獲得實質的大成功。
而任天堂為了開拓中文市場,在NS這一代不僅第一方遊戲全面支持簡體+繁體中文,甚至還為第三方操碎了心。
大約是2017年-2019年期間,任天堂在和各種大大小小的第三方廠商對接時,都會耐心地向廠商解釋中文市場的獨特性,強烈推薦第三方廠商給遊戲加入中文支持。
咱們國內市場的特殊性,許多海外廠商是不了解的。而任天堂則對國內玩家都玩日版、港版遊戲的情況心知肚明,但面對一些無力改變的因素,任天堂做出了這個「很不日本人」的決定,成功地讓NS在2018和2019年實作了中文的遍地開花。
殘廢的港服
有不少玩家喜歡透過My Nintendo、家長監護等APP來檢視自己每個遊戲的時長。
但因為My Nintendo僅限日服帳號,家長監護的數據又不夠全面,因此許多玩家也會選擇用第三方軟體,這樣無論是美服、日服都能看到自己的遊戲數據統計(不過第三方不能保證帳號安全性,不推薦使用)。
然而無論是官方還是第三方,都是從任天堂的同一個資料庫中獲取數據的,而這個數據卻並不包含港服遊玩的時間。
例如使用同一個帳號,在港服玩了200小時【王國之淚】,之後轉到日服繼續玩了50小時,任天堂的資料庫只會記錄你50小時的時間,而港服那200小時是不存在的(不是主機系統裏看的記錄,而是任天堂伺服器上的記錄)。
除了遊戲時長的統計外,港服eShop、港服Online會員等等也都是後來才有的,上線之初甚至還是殘廢,港服Online會員到今天都沒有頭像兌換功能。
而這一切,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當年任天堂在從3DS/WiiU的舊時代,邁向NS的全球化新時代時遺留下來的頑疾。那時的任天堂香港還是「奄奄一息」的狀態,無論是開發還是營運上的許多事務,都難以跟上步伐,這麽多年來就積重難返了。
當然,其實不只是港服,任天堂在許多方面都還沒有實作全面的全球化。例如上面提到的「My Nintendo」的APP就是日服獨占,美服都不能用,盡管其中的遊戲統計數據在美服也有。
這也是任天堂未來在新主機上亟待邁出的一步,實作真正的全球同步。相信屆時港服也將能重整旗鼓,在新主機上為玩家們帶來最全面的體驗。
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