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S大殺四方之前,GBA可能是國內普及度最高的任天堂掌機,也因此許多遊戲的GBA版本,成了這個系列在國內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例如說到「塞爾達」許多玩家只知道【縮小帽】;不少人的「寶可夢」止步於【綠寶石】;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星之卡比 鏡之大迷宮】。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國內大多數玩家第一次接觸到【星之卡比】就是GBA的【鏡之大迷宮】。本作於2004年4月15日發售,現在它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
許多小夥伴不知道的是,【星之卡比 鏡之大迷宮】和【塞爾達傳說 神奇的帽子(縮小帽)】【塞爾達傳說 不可思議的果實】其實是同一個制作組開發的。
熟悉【塞爾達】歷史的小夥伴應該都認識,當時卡普空和任天堂關系好得不得了,於是他們合作成立了「旗艦組」,雖然名義上還是卡普空旗下的制作組,但任天堂也會派人過去,並且授權給這個組一系列IP。
在這樣的強強聯手之下,旗艦組創作的遊戲也是不負眾望,好評率超高。
不僅如此,【鏡之大迷宮】也是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一部作品。
【星之卡比】這個系列是由被稱為「遊戲開發天才」的 櫻井政博 一手締造的,但在逐漸厭倦了無休止地推出續作後,櫻井政博 在2003年選擇了離開自己工作多年的 HAL研究所,而【星之卡比】這個IP也留在了HAL研究所。
盡管如此,櫻井政博也並未中途結束【鏡之大迷宮】的開發,作為本作的特別顧問工作到了2004年正式發售——這也成了櫻井政博參與的最後一款【卡比】。
此外,旗艦組名義上是卡普空和任天堂合作,因此除了旗艦組的開發大部隊、HAL研究所的一部份工作人員外,宮本茂也代表任天堂擔任了本作的制作人(之一)。
實際上因為HAL研和任天堂的關系一直都非常密切,自從【卡比】誕生以來,宮本茂一直都是系列制作人之一。
而和櫻井一樣,【鏡之大迷宮】也是宮本茂參與的最後一款【星之卡比】。
有著這樣的制作團隊,本作那是想翻車都難!毫不意外的,【鏡之大迷宮】在發售之初就獲得了媒體和玩家們的廣泛好評。
特別是在國內,本作成為了許多玩家的「卡比入坑作」,甚至十幾二十年後,仍在盼著系列能夠再次推出一款和【鏡之大迷宮】類似的新作。
然而作為設計上「最特殊」的一款卡比正作,本作的好評並沒有反應在銷量上。系列首作銷量高達513萬,【星之卡比2】也有236萬的銷量。但同為掌機平台,【鏡之大迷宮】卻僅有147萬的銷量。
(FC、SFC幾作也都只有一百多萬銷量,但「卡比」的受眾更多還是在掌機平台,所以【大迷宮】和家用機的幾款比起來還是很差的成績)
在經歷了前幾部作品的成長後,【星之卡比】系列似乎來到了一個瓶頸期,如果再繼續沿用之前的套路,很難再給玩家帶來更多驚喜。為此,【星之卡比 鏡之大迷宮】嘗試了一些不一樣的設計。
首先,本作中的卡比同樣有著變身能力,這一點作為系列最大的特色,自然不可能拋棄。
而作為一款GBA掌機遊戲,拉上小夥伴一起玩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本作支持4人本地線上,4位元不同顏色的卡比可以一起冒險。當然,玩家也可以選擇「打電話」搖人,召喚其他3位由電腦操控的卡比,以便在一些關卡中降低難度,和NS的【新星同盟】有些類似。
而遊戲最特別的地方,便是在於標題中的「迷宮」二字。
以往的【星之卡比】基本都有很明確的關卡,一關一關玩過去很清晰。
但【鏡之大迷宮】卻采用了「非線性關卡」,每個關卡中總是有許多不同的岔路分支,而這些分支又有著很長的延伸和交錯。正如「迷宮」一樣,玩家需要在其中不斷繞來繞去,反復試錯,甚至尋找隱藏路徑。
這種設計搭配上豐富的變身能力和敵人種類,讓遊戲顯得內容格外豐富,有著相當多的可探索內容。
然而也正是這樣的設計,勸退了不少玩家。
對於熟悉各類RPG遊戲或是【密特羅德】【惡魔城】這類橫版探索遊戲的玩家而言,【鏡之大迷宮】的地圖並沒有特別復雜,不會讓人覺得太簡單的同時,也能帶來不少挑戰,屬於是恰好適中的難度,能玩得很舒服。
但【星之卡比】的玩家中,有許多不擅長記憶關卡路線的玩家,遊戲中的「迷宮」在最初可能還會帶來新鮮感,但是反復的迷路、總是「鬼打墻」一樣繞來繞去,也很容易產生厭倦和焦躁感。
這也讓【鏡之大迷宮】雖然口碑非常好,可銷量卻沒能像口碑一樣出色。
彼時國內能接觸到GBA的,其實大多數本就是非常喜歡遊戲、樂意鉆研遊戲內容的玩家,因此【鏡之大迷宮】在國內可以說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
可惜當時國內玩家們基本都是玩的盜版中文化版,要是和如今一樣都是正版,本作的銷量一定會好看很多。
有趣的是,本作的標題界面中,原本寫著HAL和任天堂的版權、以及「旗艦組開發」的資訊。然而在中文化版中,這些資訊被修改為了中文化者的名字。
雖說【鏡之大迷宮】還是有一些文本內容的,尤其對於新人而言,能看懂操作等介紹自然最好。但即使看不懂,稍微摸索一下也完全不影響遊戲。
如今,如果 你開通了NSO高級會員,那麽在NS的GBA遊戲庫中即可免費暢玩本作,不僅可以即時存檔、回溯,還支持和其他朋友線上線上!
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