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 讀
今天,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這個特殊日子裏,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一群在新聞領域閃閃發光的女性新聞工作者。
傳媒茶話會對話了五位優秀的女媒體人。她們的身影或出現在各個新聞現場,或穿梭於鄉野田間,或忙碌於媒體經營一線……無論身處何地,她們都展現了屬於自己獨特的女性力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她們的世界,感受她們的風采與魅力!
「偽裝者」劉莉莉 |
報道發出後,被人威脅:「打針弄死你!」
劉莉莉(化名)是江西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的一線記者。2023年,她的輿論監督報道【315特別報道•臥底調查南昌雙匯】獲中國新聞獎輿論監督類一等獎。
2011年,劉莉莉以出鏡記者的身份進入江西廣電。她本以為會一直在鏡頭前光鮮亮麗,卻怎麽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喬裝打扮臥底在各個行業 的「偽裝者」。
從2015年開始當調查記者至今,劉莉莉「當過」美容師、網路主播、食品加工廠搬運工……今天,我們來聽聽「偽裝者」的故事。
扛著比自己還重的豬肉,身上散發的都是糜肉的臭味
2022年,江西都市頻道24小時熱線收到了很多關於某大型食品加工廠衛生環境差、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投訴。
作為當地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倘若投訴屬實,勢必是一條大新聞。新聞敏感性極強的劉莉莉趕緊著手搜集相關資料。這時候,她發現該食品加工廠正在招聘生產車間切割搬運豬肉的工作人員。
有著多年調查報道經驗的劉莉莉心裏暗喜:「好!那就以工人的身份臥底一探究竟吧。」
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像經濟拮據、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村婦女,平時穿著打扮靚麗的劉莉莉掰掉剛做的美甲,在家翻箱倒櫃,找出了媽媽淘汰幾年、顏色都褪色、皺皺巴巴的棉衣棉褲,還有一頂帽檐都磨破皮的帽子,她甚至還特意三四天不洗頭,讓頭發顯得油膩而雜亂。為了更逼真,她特意問家人要了一個螢幕碎了的手機。
(臥底時使用的手機)
劉莉莉身高只有157cm ,體重也僅僅90斤,再加上這身裝扮,活脫脫一個經濟困難的底層婦女。
果然,企業人力資源的負責人一看到骨瘦如柴、面色蠟黃的劉莉莉,沒有多問什麽,很順利錄用了她。
如果說獲得信任是劉莉莉進入每一個企業暗訪的鑰匙,那她不怕累不怕苦的堅持才是成功臥底的關鍵。
臥底豬肉分割車間期間,劉莉莉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中午僅有半個小時休息時間。她每天需要不間斷地分揀、搬運豬肉,20公斤一箱的豬肉,一天下來她需要搬運100多箱。
「說實話特別累,車間裏的地面上永遠是潮濕有水的,沒有靠坐的凳子,光站一天都非常累,別說還要幹12小時的活了。」
除了身體的勞累,難以忍受的惡劣環境更是一大考驗。
由於長期在豬肉分割車間工作,車間裏的肉味已經浸透到劉莉莉全身,甚至宿舍的床、被子全都被染上了一股菜市場糜肉的臭味。
「真的非常煎熬,中途也想過放棄,但是為了完成報道任務,頂著再大的疲累和壓力,我也要做完我該做的事。」
想要偷拍取證並不容易。在進入生產車間前,每位員工都會被搜身檢查,這給劉莉莉制造了很大的阻礙。為了完成任務,劉莉莉只能見機行事,將自己的手機藏在襪子裏,甚至是內褲裏,想盡招數將手機帶入車間。
「真的是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各個角落都有旋轉式網路攝影機,還有車間管理人員不斷‘巡邏’,我既要打工幹活,還要記錄,一邊給自己放哨,一邊監視記錄的畫面,眼睛都變成‘廣角’了,偶爾被工友發現只能用家人有事急需找我等理由搪塞過去。」劉莉莉回憶道。
劉莉莉臥底調查一個月後,終於將食品加工廠生產車間臟亂差的生產環境、消毒系統與風淋系統被損壞、員工未按要求消毒等一系列問題曝光,針對節目曝光的問題,贛江新區市場監管局對該企業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並對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立案查處。
(節目中曝光的生產車間環境)
報道涉黃公司後,被威脅:「打針弄死你!」
調查記者常常面臨的不僅是在調查過程中的驚險與困難,報道發出後,往往是更漫長的擔驚受怕。
「每一次臥底之後,我都心生恐懼。」
2023年上半年,有多位觀眾投訴某網路直播公司涉黃。為了調查清楚事實,劉莉莉以女主播的身份應聘進去,很快就搜集到了這家公司涉黃的證據,節目播出後,該公司也受到警方相應的處罰。
但事情遠沒有結束,令劉莉莉沒想到的是,她家樓下的鄰居竟是這家公司的股東,「有次遇見了他,他告訴我現在公司裏有人說要找到我,給我打針弄死我。從知道這個訊息的那一刻至今,我都是膽戰心驚的。」
擔心有人報復、擔心家人的安全,這一切都讓每一次臥底後的劉莉莉擔驚受怕。隨時觀察、錄音已成為她的習慣,甚至會不敢開車,即便開車,都會踢踢輪胎、試試剎車、看看後排的座位上有沒有人……
如果一棵樹想要接觸更多陽光,那麽它的根就必須深入地下,一直深到黑暗裏去,記者就是為了讓枝葉獲得更多陽光而深入黑暗的「根」。
「臥底記者可以遊走在刀光劍影中,也可以成為維護群眾利益的衛士,這值得所有人記住和關註。但是我們期待的關註,不是想要記住我們每一個臥底記者的名字,而是當所有人關註到這些行業,關註到這樣的一個曾經不那麽陽光的角落的時候,那它就必然會變得光明。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臥底記者會失業,因為那一刻代表著不需要有人再負重前行,大家都可以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世界上感受美好的生活。」
在我們斷斷續續的溝通中,劉莉莉的回復時間總是不固定、不及時,後面才得知她已經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臥底之路……
HAPPY WOMEN’S DAY
業務「卷王」 曹曦晴|
十獲中國新聞獎, 五十多次獲國家級獎項
從事新聞工作二十余年,
榮獲中國新聞獎十次,
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十次,
國家級獎項五十多次,
上百件作品獲湖北新聞獎……
在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面前,幾乎很難不對她豎起大拇指,她就是「卷王」——湖北國際傳播中心主任(高級記者)曹曦晴。
像農民種地一樣,定在新聞現場
2003年,曹曦晴進入湖北人民廣播電台【焦點時刻】欄目組, 值得一提的是,她剛入職第二年,和同事一起合作的報道【尋找土地】就獲得了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廣播專題三等獎。
2001年,湖北最大的種糧戶劉文豹帶著老伴和兩個兒子遠赴寧夏銀川,在月牙湖承包了6000畝黃河灘塗,在黃河邊上開墾荒地,將灘塗改造成旱澇保收的水田,並帶動當地居民一起開墾荒地,讓這些閑置的灘塗每年產稻數百萬公斤。
作為湖北媒體,自然要關註劉文豹這一典型人物。為此,曹曦晴與同事立即前往寧夏銀川,在劉文豹家中蹲點采訪將近一個月,這期間一直與他們同吃同住。白天跟著他們一起開收割機收稻子和玉米,去黃河邊檢視汛情,晚上睡覺時聽著呼呼的風聲從小平房的門縫裏灌進耳邊,頭發裏還夾雜著沙子。
城裏長大的曹曦晴躺在床上,感受從透風的門吹來的風,心裏五味雜陳。
「當時偶爾會哭下鼻子,但第二天依舊興沖沖地拿包出門去觀察和采訪,因為只有深入到采訪物件的生活當中才會讓他們開啟心扉,做出有溫度的新聞報道。」
這次難忘的采訪經歷讓曹曦晴對農民群體有了特殊的感情,對新聞職業有了別樣的體會: 「上學時總是把‘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掛在嘴邊,真正當了記者才發現這兩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應該像農民一樣,踏踏實實地耕地、播種、澆水、施肥,該收獲時自然就有結果。」
懷著對記者這個職業的好奇心與熱愛,在擔任深度報道記者的11年間,曹曦晴積極地前往各個地方調查走訪,不斷夯實新聞基本功,她的足跡遍布偏遠的山區農村以及城市的貧困家庭,始終心系百姓所憂所想,話筒為百姓的呼聲而開啟。
推翻過去,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
除了像【尋找土地】這類作品,在曹曦晴的獲獎作品中還有許多與媒體融合、創新有關, 而獲獎的關鍵或許都離不開她對前沿技術的敏感,以及她敢為人先的勇氣。
2014年是「媒體融合元年」,中央到地市級的傳統媒體紛紛踏上了「互聯網+」的融合之路,湖北廣播電視台也順應融合浪潮,從全台各個頻道抽調優秀的記者,專門成立一支內容隊伍去參與建立新媒體平台長江雲,曹曦晴就在這支隊伍當中。此後,如何基於互聯網新媒體的邏輯生產不一樣的內容,成了她每天都在思考的必備計畫。
曹曦晴隨身帶著一個口袋筆記本,她常常關註各種新事物以及不同領域的前沿科技,腦子裏咕嚕咕嚕冒出很多點子,就趕緊記在「靈感本」上。她還喜歡總結各種創意模型,並在實戰中進行運用。在一次日常瀏覽新聞中,她註意到了機器人套用,便立馬想著是否能和新聞做一個跨界,執行力超強的她趕緊查閱相關資料,主動挨個聯系當地的高校和企業尋求合作,最終實作了第一個機器人記者上兩會。
她開創的「主題報道+網路直播+電商帶貨」模式先河,獲得中國新聞獎融合報道類二等獎,這一模式透過主題報道的深度挖掘和網路直播的即時互動,幫助農產品銷售過億元。
2020年疫情期間,她發起成立戰疫集合號全國媒體報道聯盟,策劃推出5G無接觸式新聞釋出會,創意制作的【共同「面」對,為武漢加油!這組創意海報刷屏了】獲得了中國記協釋出的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
2023年,曹曦晴牽頭組建湖北國際傳播中心,邁向國際傳播新征程,策劃推出的沙畫視訊【老人與江豚】被美聯社、路透社轉發,並登上了聯合國官網頭條。
這些都是曹曦晴不斷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的結果,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銳緊跟時代變遷的浪潮,又堅守新聞的初心和職業的準則,在「變」與「不變」中贏得了受眾的信任和尊重。
HAPPY WOMEN’S DAY
「拼命三娘」何霜霜|
性別不應成為職業選擇的限制
(何霜霜,南方都市報京滬事業部副總經理)
「淩晨2點前基本沒睡過,對客戶需求24小時響應。」擔任南方都市報京滬事業部副總經理的何霜霜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
何霜霜從普通業務媒介顧問做起,經過多年積累走上管理崗位,目前,她主要負責南方都市報戰略客戶關系維護、市場開拓以及團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盡管並未見到本人,但言談間何霜霜爽朗、灑脫的個性直觀傳達出來,而且,聊起工作她會瞬間化身「女漢子」。這種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也響亮地回應了一些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有些人認為女性不適合做經營,女性應該去做更‘女性化’的工作;還有人認為女性未來需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瑣事,可能會分散精力和註意力。但我認為,性別不應該成為職業選擇的限制。」
陌拜就是經營人最常面對的課題。 進入南都後,何霜霜對每一個從零開始建立聯系的客戶都如數家珍。其中, 一個總行 位於北京的銀行客戶的開拓過程她印象格外深刻。
「一般分行有獨立預算的情況下總行不會再批預算,這個客戶此前對南都沒有任何了解,更何況南都連總部都不在北京,客戶為什麽要合作?但我就是不信邪,想挑戰一下。」於是,何霜霜堅持不懈地與對方溝通,每周都提出約見,雖然時常被拒絕, 但在十足的誠意和專業度「攻勢」下,硬是憑借一股子韌勁拿下了這個客戶,前前後後花去了3個月時間。
然而開拓新客戶並不是經營人的唯一挑戰。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客戶的需求日益多樣化,不僅對南都的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著何霜霜需要不斷應對新的挑戰。
一個3C客戶的計畫就是典型案例。從提案到視訊拍攝再到完成傳播,前後僅15天時間。
當時客戶要求突出推廣四款筆記本產品,這個客戶此前並未與南都合作過,這進一步增加了計畫難度。在提案環節,何霜霜先從建立客戶認知開始,讓客戶先了解南都的產品、南都能為他做些什麽,進而結合客戶在視訊方面的需求,邀請南都N視訊團隊協作,找準切入點,提出了一份整體傳播方案,終於打動了客戶。 「當時,客戶宣傳重點是年貨節,要趕在年前推廣,那段時間幾乎都是淩晨兩三點才睡,半夜12點還在跟客戶對方案。」
確定合作後,又花了不少時間磨合需求,視訊拍攝期間反反復復修改,「客戶的要求細節到滑冰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計畫期間一共改了多少次我已經記不清了」,這種不斷推翻、修改的過程持續整個拍攝周期,足足花去了一周時間,客戶確定視訊內容後僅留下很短時間進行傳播。
在執行計畫過程中,何霜霜發現了客戶的需求變化。「客戶對於傳播渠道的需求已經和此前的大不相同了,如今客戶更青睞新媒體渠道。於是我們就提出了南都自有的N視訊+視訊號+抖音號的傳播方案,順利得到客戶認可。」
從業以來,正是由於不斷關註市場動態並加強與客戶溝通保持與客戶緊密聯系,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透過線上傳播、線下活動多渠道整合為企業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服務,何霜霜逐漸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僅在客戶關系維護以及開拓等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績,也得到了同事和上級的認可。
作為一名從事經營工作的女媒體人,何霜霜善於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慢慢地,她發現,女性媒體經營人員在開拓經營思路、方式方法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何霜霜總結了五點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註重細節,追求完美
女性天生對細節有著敏銳的洞察力,這是開展經營工作的一大優勢。例如在產品推介、服務品質、市場行銷等方面註重每一個細節,透過關註細節、做好服務,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二、 發揮情感優勢,建立信任關系
女性通常具有較強的情感溝通能力,這有助於與客戶、員工和合作夥伴建立深厚的信任關系。發揮好善於傾聽、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的優勢,用真誠和善意去交流,從而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如果能夠與客戶從客群關系發展成朋友關系,不僅能夠促進業務順利開展,還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
三、靈活應變,勇於創新
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時刻關註市場動態,發揮女性分析力的長處,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把握市場機遇。同時,勇於創新,只有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四、 培養團隊精神,激發團隊潛力
善用女性的觀察力、親和力,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建立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讓團隊成員在共同的目標下攜手前進。透過培養團隊精神,能夠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和執行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 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我
女性往往具有踏實、肯幹的性格特點,為了保持競爭力,可以透過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關註行業動態和趨勢。同時,還可以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研討會和分享會,與同行交流經驗,拓寬視野。
HAPPY WOMEN’S DAY
「 戰地薔蜜 」王薇薇|
多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2013年,央視新聞聯播播報了一則「女記者親歷敘利亞戰區」的新聞,鏡頭裏,一名女記者穿梭在硝煙彌漫的戰區街道,畫面中不斷傳來爆炸聲。這一視訊引發了觀眾的關註,大家親切地稱這位記者為「戰地薔蜜」,她就是我們今天對話的主角之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駐敘利亞記者王薇薇。
2010年聖誕節前夜,才20歲出頭的王薇薇到達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開啟了長達14年的駐外記者生涯。
「駐外記者是我的夢想,記得當時在前往大馬士革的飛機上,精神只有興奮。」當時向往體驗多樣世界的王薇薇,卻不承想,沒過多久,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之後幾年的大馬士革郊區都處於激烈交戰中,那幾年的她每一天都生活在危險中。
「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2013年,在聯合國協調下敘利亞政府和敘利亞反對派決定停戰一段時間,本來準備去大馬士革南郊的戰場觀察停火情況的王薇薇,這一次卻直接被卷入了雙方的交戰。
「這是我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王薇薇一個人被滯留在交戰中心的一輛汽車內。「汽車的外殼是完全抵擋不住子彈的,雙方就在汽車周圍交戰,在那種槍林彈雨的情況,即使不射擊我,只要有一顆流彈碰到我,我也必死無疑。」也許是幸運,也許是對方的武裝人員認出了王薇薇身上的媒體標誌,所有的子彈都繞開了她,最後趁機跑進裝甲車內成功撤離。
因晚到現場而躲過一劫
王薇薇與同事們在每一次戰區采訪都會仔細研究前行的路線,了解戰局具體情況,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再出發,但面對突發的交火、爆炸等情況,則往往是穿上防彈衣就出發。
2013年的一天,王薇薇在辦公室突然聽見一聲悶響,大馬士革的倭瑪亞廣場附近升起了呈蘑菇雲狀的煙塵,駐外快三年的她,立刻意識到可能是發生了大型的爆炸案,隨即迅速地往倭瑪亞廣場方向趕。
王薇薇經常是戰火現場抵達的第一批人員,但這一次,卻因為晚到現場而躲過一劫。「當地的一位同行比我們早十幾分鐘抵達,結果正巧遇到了隱藏在現場準備伏擊的武裝人員,最終他在雙方混亂的交戰中不幸中彈身亡,要是我跟他差不多時間到,不敢想象會是怎樣的結果。」
與「死亡」擦肩而過
動蕩的戰區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也不知道哪一刻就可能與「死神」擦肩而過。
王薇薇告訴傳媒茶話會,在 某次總統選舉時 ,本以為沒有什麽危險的記者們,都在議會門口等結果。意想不到的是,選舉結果出來後,有部份政府軍突然朝天開槍開始慶祝,落下的流彈打中了其中一位記者。而就在事情發生前,就在這名記者遇害的地方,王薇薇剛跟他打了個招呼。「我當時跟他說我們趕著去拍出鏡,先撤了,他回了句‘好,我們也馬上走’,沒想到這竟成了我們最後的對話。」
王薇薇經歷的驚險時刻遠不止這些,即使在家也隨時可能面臨危險。睡覺時旁邊的樓房突然發生交火;在房間裏就能聽到清晰的掃射聲;躲在衛生間,祈禱不要有流彈射穿墻壁,這些情形王薇薇早已見怪不怪。
「戰爭世界與和平世界是兩個平行時空,我穿梭在這兩個時空體驗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如果沒法阻止戰爭,那我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
HAPPY WOMEN’S DAY
自 創賽道的女 導演顏蕾|
最忙的時候手頭有四五場晚會、節 目同時推進
從打造【超級女聲】成都唱區現象級綜藝,到執導成都市級多個大型文藝演出的總導演,再到執導國內第一個音樂劇影視化作品【金沙】,47歲的顏蕾,是成都市廣播電視台影視少兒中心編委、副主任。但更多時候,她的工作是大型晚會、節目的導演。
從業24年來,她已累計執導幾百場晚會、節目,這些晚會、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獎項。
不服輸的川妹子
去年12月16日,國內首部影視音樂劇【金沙】上線。該劇一經播出,就火爆「出圈」,觀眾紛紛感嘆意猶未盡,看完還想看。
4天後,該劇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CTV—15「影視留聲機」欄目,與全國觀眾見面。
這部填補國內行業空白的作品,由成都市廣播電視台制作、推出,最終的重擔落在了顏蕾及其團隊身上。
「沒有想到拍攝一個影視音樂劇會那麽難!」
一方面,【金沙】是國內第一部影視音樂劇,沒有可以借鑒的案例和經驗;另一方面,節目經費預算有限,太少了——請不來大明星、不能搞太多的特效。
擰著一股川人不服輸的勁兒,顏蕾告訴團隊成員,「鉚足必須做成的一股勁,沒有賽道經驗,我們就自創一個新賽道。」
顏蕾帶領團隊專程到金沙遺址博物館,歷時10個月拍攝。為了盡可能真實、全面地還原場景,顏蕾聯系金沙博物館專家,和團隊成員與專家討論了多種方案,最終確立了用3D建模設計場景,以實景搭建進行舞美布場的方案。
文化節目的創制離不開技術的加持。顏蕾請來成都台技術團隊,采用綠幕摳像、虛擬場景制作等擴充套件現實技術,讓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無縫銜接,用震撼的視效還原更加精美的古蜀王國場景。
經費不足怎麽辦?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顏蕾以降本增效思維創制【金沙】。
為了降低成本,顏蕾將拍攝場地放在成都市郊的龍泉。她需要每天開車八點到拍攝場地,晚上十一二點甚至淩晨一兩點才能結束拍攝。在拍攝過程中需要她全程把控進度與細節。
顏蕾還從服裝、造型、編舞方面想辦法,比如,服裝不講究材質的考究、造型更追求簡約美。
此外,在演員選擇方面,顏蕾大膽啟用新人,演員也主要以國內新生代為主。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演員的選擇沒有標準。幾位主演是包括我在內的導演組成員從超過兩千位年輕演員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需要顏值、唱功、實力兼具。」顏蕾告訴傳媒茶話會。
最忙的時候,手頭有四五台晚會、節目同時推進
1999年顏蕾到成都台工作,從編導幹起。
談及為何選擇並堅持當導演,顏蕾的回答是職業使命感,以及執導節目能保持年輕心態。
「做了幾年編導,我就逐漸精靈演方向轉型,作為一名媒體人,創作優質內容、作品是職責,也是受眾的需要和期待。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受眾愛看,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顏蕾談道,入行後,歷經過媒體的黃金時代,也見證了傳統媒體的衰落,大時代成就了我們這一代媒體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電視節目總得有人做,總得往前發展,這一幹就是20多年。
工作日十一二點下班是常態,周末得隨時待命、隨叫隨到。這是顏蕾的日常工作狀態。
上有央媒、省媒降維打擊,下有市縣級媒體圍追堵截,城市台要想活下去必須卷起來。顏蕾的工作狀態是眾多媒體人的縮影。
「總有忙不完的活!」據顏蕾講述,去年12月—今年2月,自己最忙的時候,手頭有新年音樂會、春晚等四五台晚會、節目要同時推進。早上開完一個計畫的溝通會,中午回去彩排另外一個節目,下午要向領導匯報計畫進展,晚上要錄節目、策劃其他的計畫。
當然,人不是機器,長年累月的加班、巨大的工作壓力,顏蕾也有崩潰的時刻。
2019年,顏蕾負責策劃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天府之歌】。時間緊迫、領導要求高,而且活動場館遲遲不能交付、舞台效果難以保證,她一度壓力非常大。
「有一次開計畫碰頭會,我悄悄地離開會議室,跑出去抽煙,還哭了一個來小時。哭完後,繼續回去開會,布置任務,推進計畫。」顏蕾回憶,這可能也是解壓的一種方式, 但是哭完,也不能撂挑子,因為責任在肩上,我必須得扛住。
作為一名城市台的女導演,顏蕾的創作經驗是,經費有限,我們請不來明星,就將鏡頭對準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以城市為背景、用城市作舞台,讓普通人發聲。連續三年的成都市春晚,就是這樣的創作思路。
事實證明,這樣的效果也不差。【2023成都春節電視聯歡晚會】就獲評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和電視文藝委員會頒發的「2023春節文藝晚會、春節特別節目講評交流活動」優秀作品。
談起做導演的感受,顏蕾講道,有人問我,你們電視台導演是不是很好玩?我說不好玩,因為每一場晚會壓力其實都很大。但‘好玩’的是, 當導演做不同的節目,會接觸到最潮、最年輕的血液,他們的思想、價值觀會影響到我,讓我們保持年輕的心態,而且能聽到更多的故事。
2021年,疫情之年,城市按下暫停鍵,很多節目停播。顏蕾這才有時間安排人生大事——這一年,她44歲,誕下一子。
HAPPY WOMEN’S DAY
主編:劉娟
撰稿:蔣婷婷 陳瑩 李磊
編輯:蔣婷婷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