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 讀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走過十年歷程,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探索不斷,精品力作層出不窮。
如何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從 評價體系來講,如何才能助推媒體融合?
武漢長江日報特稿中心負責人朱建華 認為,需要破「五唯」,即唯點選量、唯下載量、唯轉發量、唯點贊量、唯粉絲量。
一方面,點選量、下載量、轉發量、點贊量、粉絲量,無論是對推動融合發展,還是對提高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另一方面,站在新的起點上,更要看到「五唯」給傳媒長遠發展帶來的弊端。
點選量是傳播效果的直接體現,點選量越高意味著看的人越多,傳播效果也就越好。 但是,縣級媒體、地市級媒體占有的傳播資源與省級媒體、中央媒體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上,把以點選量為主的傳播效果作為統一的評價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難以做到科學、客觀地比較評價。
因此,與其唯「點選量」馬首是瞻,不如在媒體的核心價值和引導輿論的意義、作用上評判。
客戶端是當下很多媒體的移動端主陣地。如果有的媒體借助上級主管部門的力量,用「攤派式」的方式拉動客戶端下載量就不妥了。 即便有很高的下載量,下載之後人們不用,甚至下載之後即解除安裝,這樣的下載量又有何意義呢?
行動網際網路時代內容傳播的地域和界限日益模糊,但媒體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受眾,這也決定了客戶端下載量都有一個「天花板」,不可能無限增長。筆者認為,重視客戶端下載量的同時, 更要檢視其在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有效營運模式上如何出新。
爆款之所以成為爆款,一個重要原因是得到網民的自發轉發,實作了分裂式傳播。 當這種分裂式傳播不是出於網民自願,而是靠動員和指令要求轉發,並要求檢查朋友圈或提供轉發截圖為證時,即使實作了10萬+,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10萬+;靠轉發指令提高點選量,要麽內容本身就不夠重要,不是受眾需要的內容,要麽作品形式過於簡單生硬,不是受眾喜歡的表達方式。片面強調轉發量是遠遠不夠的,共情共鳴才是受眾心中的那桿秤。
點贊是受眾和媒體之間的積極互動,是對傳媒作品的正面評價。但從官方通報的典型案例看,有的地方舉辦活動時搞點贊量排名,要求每個社群每天要完成500個點贊任務,這種任務式的點贊已經完全變味了。
因此,點贊的功能,應是受眾個體情感的自然表達和流露,如果落入唯點贊量的窠臼,斷然是不可取的。
報紙拼發行量,傳媒拼粉絲量。如同報紙發行量已不能全面反映報紙的社會影響力一樣,粉絲量也不能全面反映新媒體的社會影響力,更何況有的粉絲可能還是「僵屍粉」 。拼粉絲量,但不能唯粉絲量,關鍵在於粉絲是不是成了有效的使用者。媒體單純拼粉絲量,不如強化與本地使用者之間的連線和黏性。
傳媒實作高品質發展,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理應樹立科學的傳媒評價觀。傳媒領域破「五唯」,是該引起業內重視的時候了。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 微信公眾號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主編: 劉娟
編輯:陳瑩
排版:蔣婷婷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