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定要防寒!防寒要甚於防暑!
這不這幾天來灸館調理的一批人,好多都是來調寒病的,要麽是感冒了,要麽是拉肚子。一看就是空調吹多了,冰鎮東西吃多了。
可是能戒掉這些嗎?難,真的挺難的。
那麽,今天我就教教大家怎麽排寒氣吧,把這個夏天你吸進來的寒氣全部排出去!
三伏天排寒氣,事半功倍!為什麽?一年裏最炎熱的日子,此時天地間的陽氣最充足,人體的陽氣也達到高峰,體表毛孔大開,很多在裏的寒、濕、痰飲被排出的機會就比平時更大一些。就像晾衣服,大太陽底下暴曬幾個小時就幹透了。對於虛寒的、陽虛的、體內寒濕重的人,三伏天是個黃金調理期。
一、寒分三層,你在哪一層?
夏天看似炎熱,但寒涼無處不在,冰箱、空調、風扇這些救命神器,給你帶來清涼的同時,也把寒氣送入你身體,加上人的陽氣外浮,這些寒冷之氣如入無人之境般,侵入你的皮膚,滲透你的肌肉,甚至侵入你的關節、骨骼、臟腑……
於是乎,你感冒了,關節冷痛了,動不動腹瀉了……
停留在皮膚、肌肉的寒氣,古人稱之為「表證」,意思是體表的身體不適。它有兩個特點:
一是主要表現出怕冷,這種冷,不管怎麽烤火或者加衣物都不能緩解。
二是身體的癥狀表現,與五臟六腑的寒氣,比如痛經、拉肚子、肺寒咳嗽等相比,不易被察覺。
在【傷寒論】看來,身 體會表現出怕冷的情況,主要是衛氣被束縛住了。
衛氣是陽氣的一部份,它有溫煦體表、抵禦外邪入侵的作用。一旦身體受寒的程度超過了衛氣的能力範圍,衛氣會被寒邪凝滯,不能繼續發揮抵禦外邪的作用。
接著,寒邪就會傷害我們的皮膚,如果還沒有及時察覺做處理,它會侵入的更深一點,到達肌肉的位置。
大家可以自測一下自己屬於哪種情況:
第一階段:寒在皮膚!
寒氣入侵到皮膚
1.頭痛,或者頭暈——寒氣最先侵襲的位置
2.怕冷,心底憋著一口熱氣,出汗不暢——寒氣導致毛孔閉塞
3.打噴嚏,流鼻涕——身體抵禦外寒的反應
4.手腳冰涼,夏天好點,冬天很厲害——寒氣影響身體氣血執行
第二階段:寒在肌肉!
寒氣入侵到肌肉
1.肌肉僵直,如抽筋——寒氣導致氣機收斂
2.贅肉多,尤其是後背、大腿——寒氣使氣血變成廢液
3.總覺得背後怕冷,腰酸背痛——寒氣與濕氣纏結在一起的表現
4.關節痛,遇寒加劇——寒氣導致氣血執行受阻
第三階段:寒在五臟六腑!
寒氣入侵到臟腑
1.痛經——「寒凝血滯」,寒氣阻礙氣血執行。
2.長期性的胃痛、拉肚子,小肚子也是涼涼的——脾胃處堆積寒氣
3.過敏,以及各種皮膚病——寒易傷陽,導致免疫力不足
4.一喝水就想上廁所,而且小便呈現清澈無味——寒氣轉移到肺臟,身體處理水分的功能下降
如果你有上面一到兩種情況,就說明體內的寒氣已經堆積很深了,需要及時處理。
二、寒在皮膚要刮痧,寒在肌肉要艾灸
寒在體表,刮痧可以充當第一重保護傘!
1、寒在皮膚:必須刮痧解寒!
寒氣停留在皮膚時,我比較推薦刮痧以及搓揉大椎穴,這兩種方法直接接觸肌膚,作用範圍淺,更擅長於調理皮膚上的寒氣。
刮痧,解體表寒氣
古人稱刮痧為「砭法」,是中醫六大技法的第一法,能夠疏通體表經絡,使毛孔張開,讓寒邪排出體外。
關於刮痧的位置,明代醫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講的很清楚,「病在絡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輕輕向下刮之」,意思是說,邪氣在入侵體表時,主要是沿著脊柱,從大椎開始,一直刮到命門的位置。
這條路線是由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組成。之所以反復強調這條路線,是因為它不止是總管一身陽氣、能夠疏通全身陽氣的地方,還是寒氣最容易入侵的位置。
搓揉大椎穴,提振陽氣,排表寒
如果你沒有時間刮痧,那麽日常中可以搓揉大椎穴。
怎麽搓揉?
用中指按住大椎穴,不斷的旋轉按揉,或者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對稱揉捏。
一直要揉到大椎穴微微發熱為止,我一般是5分鐘左右發熱,感受到熱度之後就會停下,稍微休息一會,再連續按兩次。
2、寒在肌肉,必須艾灸扶陽!
寒氣走到肌肉時,我們選用的方法可以再深入一些,主要是借助藥材的藥力,慢慢的溫暖經絡,排出肌肉內的寒氣。
艾灸,借艾的力量溫通經絡
【內經】中講「寒熱虛實,火自當之。」寒性體質,或者是要治療因為受到濕寒或寒邪而導致的病痛,很適合艾灸。
艾灸,借助三伏天地間旺盛的陽氣,效果是加倍的。
以寒濕為主的體質,大都適合灸一灸。灸對了可能會出現一些排寒反應,比如,開始咳痰、痰多、痰白;大便變稀、或者拉稀;感覺身體某個部位冒涼氣;艾灸的部位出水等等。
艾灸穴位,推薦中脘、肚 臍和關元, 也可以在醫生建議下取穴。如果是給孩子艾灸建議每個穴位5~10分鐘,總時長不要超過30分鐘。
如果有舌質紅、舌苔黃、愛出汗、怕熱、愛喝涼水、手心燙、大便很臭、幹結等的熱證,就不建議自己艾灸,而是應該在中醫的指導下操作。如果艾灸後出現了上火、津液不足的跡象,也要暫停,比如口幹、咽幹、咽痛;更願意喝水、更容易出汗;聲音變啞、容易發脾氣、容易尖叫;大便變幹;嘴唇紅、眼屎多、眼睛紅等等。
艾灸的過程中要盡量專註、靜心。仔細去體會身體細微的感受,身心一處,效果才會好。給孩子艾灸時,要關註他身體的反饋,如果他不願意,就別強求。
3、寒在臟腑,要三管齊下!
寒氣侵入臟腑日久,單純的用一種方法往往很難徹底根除了,這時候,我們要多種方法齊上陣,才有可能把這些反客為主的寒涼邪氣驅逐出我們的身體!
推薦三方組合法!所謂「三方組合法」,即艾灸+熱敷+泡腳!
方1:
艾灸。三伏馬上到來,大家可以選擇一天中的上午分時進行艾灸。取穴:大椎、心俞、肝俞、
脾俞、
肺俞、腎俞、神闕、關元、足三裏、三陰交、湧泉諸穴。
方2: 熱敷,借藥物的力量,給身體散寒。
除了艾灸之外,還可以為自己準備一個熱敷包,把藥材炒熱後裝進布袋裏,身體有哪裏不舒服,就敷在上面。
關於熱敷
,【黃帝內經】早就有
記載:「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只要是涉及到經絡、肌肉的不適,就可以用熱敷的方式,借助熱力以及藥性,把藏在肌肉裏的寒邪散走。
用什麽藥材敷? 我比較推薦大家用鹽以及艾草。
鹽入腎經,不僅可以疏通經絡,還能夠補腎陽,充盈一身陽氣。而艾草本就是純陽之物,兩者結合在一起,藥性透過熱力,可以滲透進我們的經絡,讓全身都變得很舒坦。
一般來說,鹽主要是用粗鹽或者海鹽,它們是天然鹽,顆粒要稍大一些,在炒制的過程中不容易融化。而艾草,主要是挑選陳艾,它比較柔和,性味也更穩定。
怎麽做熱敷包?
將艾草和鹽一起放入鍋中炒熱後倒入布袋中。也可以不炒,直接把艾草和鹽混合放入布袋,放進微波爐裏加熱15~30秒左右。
熱敷的時間
藥包的溫度要高於皮膚的溫度才有效果,如果冷了就要停下來,繼續加熱。建議反復熱敷2~3次,不宜太多,以免刺激身體。
方3:泡腳。
另外,三伏天也可以泡腳, 會讓氣血流動更通 暢,對藥物的吸收率更高。
泡腳時的藥材,如果寒比較重的,可以選擇艾葉、生姜、蔥白。如果寒濕比較重的,也可以把藿香正氣水直接滴在泡腳水裏。某些痛經的女性,腰腿酸痛,血液迴圈不暢的,可以選擇艾葉+紅花+當歸+白芍。某些有風寒濕痹痛的,比如天氣一變就關節痛,就可以選擇艾葉+桑枝+乾薑。
如果正好在服用湯藥期間,用熬藥剩下的藥渣泡腳,還能促進藥物成分的再吸收。
實在分不清楚自己應該用什麽藥物,又很想調理的,那可以先去找醫生把脈辨證後開個方子。
泡腳要註意:
水溫適宜,一般39~42度比較合適,以身體覺得微燙且舒服為準,別燙傷了。泡腳時間不用很長,到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平時很不容易出汗的人,泡到身體有熱的感覺就停止。
上面說到的幾種保養法,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堅持到這個三伏天過去,身體會有改善。
發給自己關心的人看看吧~
放到朋友圈,大家會感謝你的無私分享
!
1、 目前微信公眾號不按更新時間排序,易漏看。建議您將本號【設為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有用的內容了。
2、
查詢往期內容,點選閱讀原文,在文章列表最上方搜尋框輸入關鍵字,點搜尋即可。
3、 咨詢問題:直接公號留言,將分流問題給對應專業人士解答,稍後回復。
4、
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更多相關內容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全憑緣分
↓↓
把本號加星標
第一時間收到
「天下養生網」
推播
關註健康,點
點贊、
轉發、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