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新聞報道,麗水104歲老人日行一萬步,如下:
走路, 可能只需要你準備一雙舒服的鞋子,但它帶來的好處太多了, 真的可 以稱得上是「價效比最高」的運動。
0 1
步行的好處
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適合大多數人隨時進行。不僅簡單易行,而且效果顯著,是價效比非常高的運動方法。
走路對身體健康的益處是多方面的, 步行不僅能促進腿足部位的血液迴圈,而且可以促進全身氣血流動。透過雙腿肌肉有節奏的收縮舒張,可以幫助骨質沈積,增加骨密度;可以加強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並對糖尿病有明顯的防治作用;可以緩解關節疼痛,有效解決肌肉、關節僵硬、萎縮、疼痛等癥狀;可以讓全身血流更通暢,改善心臟功能等,有效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
1、 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在 2023 年美國心臟協會(AHA)上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多走路與心血管事件(如冠心病、中風和心力衰竭)風險降低有關。 具體而言,與每天走不到 2000 步的成年人相比,每天走超過 4500 步的成年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降低了 77%。
2、 降低糖尿病風險
2023 年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指出,只要走路的步速夠快,那麽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降低!其中,與休閑散步(<3 千米/小時)相比, 非常快步行(>6.5 千米/小時)與糖尿病風險降低 39% 相關。
3、 降低癌癥風險
2023 年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 11 分鐘(每周 75 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比如快走,可降低心血管病、腦卒中和某些癌癥的發病風險。
尤其對於某些特定的癌癥,降低風險振幅更大,如頭頸癌、髓系白血病、骨髓瘤、賁門癌、肺癌、肝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癌和乳癌等。
4、 有助於降血壓
2021 年發表在【臨床高血壓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快走堅持 3 個月後,大部份人的血壓下降了 2~3 公釐汞柱左右。對於高血壓患者,每天快走 4000~8000 步對於降低高血壓可達到理想效果。
5、 增強認知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中負責記憶的部份會萎縮。有研究發現,每周步行 3 次,每次 40 分鐘, 會使老年人海馬體增大,海馬體與記憶和學習有關, 可能會減少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
6、 降低跌倒風險
經常步行有助於保持和提高下半身的力量和柔韌性,這對於保持獨立性和活動能力至關重要。與不走路的人相比,經常走路的老年人腿部力量、平衡和柔韌性更好。
走路與其他平衡和力量鍛煉相結合,可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
7、 保持健康體重
經常走路可以幫助保持健康的體重或減輕多余的體重,從而降低與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的風險。
8、 讓人心情愉悅
運動會使人心情愉快,對調節心理健康收益顯而易見。
9、 減少孤獨感覺
結伴或與朋友和家人一起散步,可以促進社交聯系,減少人的孤獨感和孤立感,對幸福感和社交功能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因此, 我們不妨在每天的生活中,下意識地多走幾步路 ——在上下班途中提前一站下車步行,或利用午休時間散步;在休閑時間安排需要步行的活動,逛逛公園,一起購物等。
02
步行的方式
怎樣的步行最合適?怎樣的速度最健康?目前來看,步行主要有以下4種方式。
1、普通步行
普通步行以慢速45~55公尺/分鐘和中速60~70公尺/分鐘為宜,每次30~60分鐘。
老年人和身體虛弱者,可以減少為每次20~30分鐘。
2、快速步行
比普通步行稍微快一些,運動速度以70~90公尺/分鐘為宜,同時兩臂前後擺動振幅稍微加大, 這樣可以增進肩背、胸廓的活動力度和範圍,對肩周炎、關節炎等關節性疾病和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系統慢性病的防治有好處。
3、定量步行
這是一種減肥塑身的好方法,根據需要的運動強度,規定一定距離、進行速度、坡度、中間休息次數和時間,然後堅持下去,長此以往,對於減少體內脂肪、降低血壓等都有較好的效果。
4、摩腹步行
這是一種將輕松的步行與柔和的腹部按摩有效結合的好方法,以25~45公尺/分鐘的速度步行, 同時兩手旋轉按摩腹部,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進行,每走一步按摩一圈。
堅持一段時間,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使胃液分泌增多,有助於治療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慢性病。
03
走路要不傷膝蓋,記住以下要點
走路雖好,但也不要盲目快走,尤其是老年人更要註意。一定要循序漸進,先慢慢起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來調整,走路過程中如有不適,一定要及時停止。
1、 走路步數——8000 步
走路的步數不是越多越好,要因人而異,適度的運動量才是最好的。
對於那些平時沒有多少運動的人來說,走路過多很容易導致膝蓋受傷和膝蓋疼痛。特別是一些肥胖的人,體重過重,關節容易磨損。如果走得太多,關節的磨損程度會增加,引起膝關節疼痛。
2022 年【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的一項研究,確定了不同年齡人群的每天最佳行走步數,降低死亡風險的獲益最大:
18~60 歲最佳步數:8000~10000 步;
60 歲以上最佳步數:6000~8000 步。
2、 走路姿勢——6 個要點
另外,走路的正確姿勢也非常重要,如果姿勢不對,走路多了反而會加重關節的疼痛。
【2023 版運動處方中國專家共識】中建議: 走路時,腰背挺直,頸肩放松,輕輕收腹,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雙臂以肩關節為軸,前後自然擺動,最好做到「前不過肩,後不過腰」。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劉強曾介紹了一套「無痛走」的要訣,能減輕走路時膝關節的反沖力,從而減輕甚至消除疼痛。
要訣 1:改正「外八」
走路時,保持雙側腳尖朝向正前方,雙腳分開的距離與骨盆距離相同。
要訣 2:亮出鞋底
前腳落地時,腳跟輕盈著地,邁步時向前亮出鞋底。
要訣 3:邁開大步
走路時邁開大步,雙臂甩開。
要訣 4:蹬地有力
後腳離地時,做到蹬地有力。
要訣 5:選對鞋子
選擇合適的鞋子,比如慢跑鞋,能夠緩沖走路時的地面反沖力,從而保護膝關節。應每半年檢查一下自己的鞋,如果出現後跟磨損、足跟窩向某一側塌陷、鞋底或鞋跟彈性明顯降低等情況,就要更換新鞋。
要訣 6:常擡擡腿
腿前面的肌肉,也就是股四頭肌,是最能保護膝關節的肌肉。經常進行勾腳擡腿練習,有助於保持甚至增強肌肉力量。
04
步行的禁忌
不管選用哪種步行方式,都應規避步行的基本禁忌,做到真正的安全有效。
1、強度不宜過大
步行運動不同於散步, 有一定的運動強度,強度要與自己的體質、體力、體能等相結合,不宜過度。不能操之過急,而應該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2、空氣不宜汙濁
由於運動的時候呼吸次數和心臟的搏動會明顯增多,此時全身血液迴圈流通加快,如果在空氣汙濁的地方運動,會吸入有害瓦斯給身體帶來損害。
3、環境不宜喧鬧
喧鬧的環境空氣品質一般都不會太好,選擇在幽靜的地方步行,空氣中氧氣充足、負離子多,可起到消除大腦疲勞和促進心臟器官功能的作用。
4、視野不宜暗淡
視野暗淡的地方容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並心情壓抑,所以步行運動最好在寬敞、明亮的地方進行。這樣可以消除視神經疲勞,使人心情舒暢。
05
65歲以上老人步行需註意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走路鍛煉,但是也要牢記以下4點。
1、適合的步數和步速
以舒適的步伐走路,不會感到心慌氣短,微微出汗即可,隨著運動水平她i搞可以逐漸提高步數,而合理的走路目標可以是每日4000-7500步。
2、別在馬路邊散步
【柳葉刀】中的一項研究指出,馬路邊散步對肺功能改善微弱,甚至會令動脈硬化情況惡化。
建議大家選擇在公園、操場等平整的土地、塑膠場地走路,像水泥地、柏油馬路等硬地面,很可能反作用力,對身體造成危害。
3、註意散步的姿勢
走路端正且脊椎頸椎一條線,肩膀放松,眼睛看相前方,輕微收腹,特別是老年人更要註意走路的姿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治醫師劉強指出:很多膝關節退變的中老年人,如果走路姿勢不對,走多了反而會加重關節疼痛。
4、散步時可擺動雙臂
走路限制手臂擺動會影響速度並降低步幅,也會減少熱量燃燒,建議大家手臂自然擺動即可。
06
早上步行好還是晚上?
很多人喜歡在清晨或者時晚上散步,到底怎麽選擇呢?
早上植物正在吸收氧氣並呼出二氧化碳,且早晨地面溫度低大氣壓力高,有害瓦斯都是在地面活動的 ,所以早晨空氣汙染較為嚴重,最好不要在清晨散步。
而且老年人經過一晚上睡眠,胃部也已排空,這時運動最容易低血糖而頭暈。
晚上臨近入睡時間,身體器官也逐漸進入修復期,若此時散步,就會令心跳加快溫度升高,反而會讓我們興奮,難以入睡。
最適合散步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到傍晚七點這個時間段, 這階段人體功能處於最佳,肌肉也被啟用,運動起來更有力氣且耐力足,更加的安全,而且這個時間段體內睪酮和皮質醇的比例是最高的,運動有利於肌肉的合成, 再加上這個時間段植物已經完成了一整天的光合作用,空氣也是最好的。
發給自己關心的人看看吧~
放到朋友圈,大家會感謝你的無私分享
!
1、 目前微信公眾號不按更新時間排序,易漏看。建議您將本號【設為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有用的內容了。
2、
查詢往期內容,點選閱讀原文,在文章列表最上方搜尋框輸入關鍵字,點搜尋即可。
3、 咨詢問題:直接公號留言,將分流問題給對應專業人士解答,稍後回復。
4、
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來源:CDC疾控人
更多相關內容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全憑緣分
↓↓
把本號加星標
第一時間收到
「天下養生網」
推播
關註健康,點
點贊、
轉發、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