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篇 圖、文 均來自於網路,若 圖片 或 文字 對您造成了 侵權 ,請您請在 後台留言聯系 我們進行 刪除 ,我們收到留言後將盡快 刪除
個體有差異 · 如涉及用藥 · 須遵醫囑
有的人覺得,瘀是體內的垃圾,人人都會有,時刻會產生,就算這次把瘀祛除了,沒多久身體還是會自己產生瘀,沒什麽大不了的。
殊不知,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再小的瘀堵,如果不引起註意,也會釀成大的悲劇。
「瘀」造百病!
堵塞經絡血管,造成氣血不暢,形成淤堵。輕者引發身體局部紅腫、疼痛、出血等癥狀。重者阻礙人體新陳代謝功能,誘發結節、囊腫、肌瘤的產生,如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卵巢囊腫等。
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確,人體的氣血經絡就像一條條河流,只有執行通暢無阻,才能滋養全身臟腑,保證身體器官正常運作。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很多毛病都與「堵」、「淤」、「憋」有關。及時疏通,避免人體堆積不必要的雜質和廢物,才能給身心「減負」。
淤堵1:黏滯重濁的痰濕
一說到痰,人們可能立刻會想到咳嗽堵嗓子眼裏的那種黏黏的物質,或者是我們平時吐出的口水。而中醫上把痰分為兩種—— 「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於肺部,即肺部和支氣管分泌出來的黏液,也就是我們平常咳嗽吐出的痰涎,也稱為「外痰」。
我們這裏說的痰濕,實際上指的是「無形之痰」。它在人體各個組織、臟器、血液之內,是我們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
痰濕是由於身體裏的水液停滯不化了而導致痰和濕凝聚在一起,它有黏滯、重濁等特點。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就容易形成痰濕。
體內痰濕過盛,就容易患冠心病、中風、高脂血癥、糖尿病等。痰濕會造成瘀血,那麽痰濕和瘀血一結合,就會產生如囊腫、腫塊、乳核、炎性包塊等,讓人苦不堪言。
如果不及時調理,就會演變成結節,更加那一去除。
淤堵2:凝黑失氧的瘀血
中醫認為「瘀」就是瘀血,我們在這裏把瘀的範圍擴大化了,只要瘀堵在體內的物質,我們都稱之為瘀。
而所有無論是痰濕、濕熱,或者是濁氣,瘀堵的最後結果一定是產生瘀血。
血液循行在我們身體的脈絡之中,在氣的推動下,迴圈無端地滋潤著五臟六腑、皮肉筋骨,給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
淤堵3:濃濁厚重的濁氣
人以五谷雜糧為食,而肚子內濁氣是五谷生化所產生的,所以每個人體內都有濁氣。
濁氣如果不能排出體外,就會溶入血液,進入肝、腎臟,產生疾病,或者是停留在身體各處,給氣血迴圈造成瘀堵。
當氣滯血瘀越來越嚴重,在體內郁結成塊,就變成了結節。唯一的治療辦法,就是把體內的濁氣給排出來,沒有了瘀堵血液的東西,身體的血液迴圈自然也就順暢了。
淤堵4:潮膩的濕熱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東西,我們喝的水,經過脾胃的運化,肺的肅降,上下迴圈,水的精華便滋潤了整個身體。
多余的水分會下輸到膀胱,經過膀胱排泄出體外。如果水上下迴圈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人體內有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停留在身體的某處,產生濕。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
我們體內的濕熱也是一個大的隱患,濕熱停留在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會出現相應的麻煩。濕熱體質的人往往有患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所以說,濕熱不除,身體就不會健康。
艾灸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作用。平常飲食要註意少食油膩的食物或者甜食,控制胃納入過多不好消化的食物,減輕胃的負擔,幫助脾運化,這樣濕熱就可以祛除了。
灸通4穴,防全身結節
氣與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二者是相互依存、交互作用的。因此,中醫學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
多數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氣血流通的不暢而逐漸形成的,通常采用的主要調理手段都是以理氣行血為宗旨。
所以采用溫灸施治的方法對經脈和腧穴進行調理,可直接起到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確有針藥所不及之功效。
1、阿是穴:哪裏淤堵、哪裏有結節、哪裏痛,哪裏就是阿是穴。
2、期門:疏肝活血,並且方便自己艾灸,艾灸布套或艾條灸都可以。
3、血海:活血大穴,氣滯血瘀體質、必灸,包括子宮肌瘤非常需要灸此穴,以活血散結。
4、三陰交:疏通肝脾腎經,疏肝、利濕、溫腎,還調婦科。
以上4個穴位是淤血體質、結節體質、淤堵體質,有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脂肪瘤等需要多灸的穴位,此外還可根據體質兼顧其它配穴,如:濕氣重配脾俞、中脘、陰陵泉;宮寒、體寒的配命門穴、子宮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