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聯,敬請關註備用號:
「削藩」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往往是一朝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絕對政權而對各個分封地或是諸侯國采取的收回權勢的一種政策。據史料記載,歷史上從漢朝開始就對削藩有了一系列的政策,漢景帝采納朝臣意見進行削藩引發七國之亂,但很快平定並削弱了各個諸侯王的勢力。到漢武帝初年,一些諸侯國復燃,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從源頭上削弱了諸侯國的勢力。而歷史上還有一位我們熟知的皇帝進行了削藩,那就是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只是與漢武帝不同的是,他的削藩卻直接導致了自己皇位的遺失。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我們都知道在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不是皇子而是皇太孫朱允炆。朱元璋在位時對朱允炆的寵愛也是超過自己的多個兒子,甚至為了能讓朱允炆的皇位順利,親手替他鏟除了幾個戰功顯赫的功臣。朱元璋因為朱允炆軟和的性子,也為了子孫後代能保住基業,殺了與自己一同打江山的大臣,也是替朱允炆掃平了道路。既然如此,那麽為什麽朱允炆即位後卻很快就削藩失敗了呢?對比漢武帝劉徹他又缺了哪些呢?
▲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削藩
在繼承皇位這件事情上,朱元璋直接繞過兒子傳給了孫子。
朱允炆即位後,面對的便是幾位親叔叔的權勢。齊泰、黃子澄是朱元璋特意留給朱允炆的輔政大臣,剛繼位,這兩位大臣便建議建文帝采取削藩政策。明朝初期,藩王有極大的權力,特別是燕王朱棣,朱元璋冊封幾個兒子為藩王的用意是共同守住四方疆土,幾個人的權勢自然是不容小覷。其中,燕王朱棣是幾個人中兵權最強的一個,也是最難對付的一個。黃子澄建議朱允炆先從幾個勢力弱的藩王開始,一點一點降藩。在黃子澄看來,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這幾個就處處不聽話,做過不少的犯法之事,正好可以以這個為借口而發作他們,朱允炆是很聽這位黃先生的話的,於是便先後對這幾位藩王下手,朱允炆的一系列做法讓幾個藩王人心惶惶,難免就會起異心。燕王朱棣早就看透了朱允炆的心思,也早早地就準備好起兵反抗,他發動靖難之役,此時的朱允炆身邊早已沒什麽可用的大將,兵敗也是自然的。
▲靖難之役
失敗原因
建文帝雖然是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然而他的性格卻讓他在削藩當中犯了致命的錯。朱允炆從小在朱元璋的庇護下長大,即便是深宮宅院,也沒什麽見識,更沒有掌權方面的經驗。而他性格柔軟,又偏聽偏信。在齊泰和黃子澄兩位大臣方面,他更願意聽從自己的老師黃子澄的意見而不是去考慮對錯。比如,在他急於削藩時候,齊泰給出的建議是首先拿掉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做到擒賊先擒王,而黃子澄的建議是先除掉勢力比較弱的其他幾位藩王。
剛剛繼位的皇帝,又是幾位藩王的小輩,卻急著行使自己的高壓權力。不過繼位幾個月就接連削藩五位,自己甚至都還沒站穩腳步,也不知道朱允炆哪來的信心可以鎮壓住所有藩王。朱允炆先是派兵襲擊周王駐地,並且還拘捕周王,把他發配到雲南,剝削周王藩王待遇,馬上又用同樣的方法對付了除朱棣以為其他的藩王。朱允炆的急切,敲醒了朱棣,使得朱棣更加下定了謀反的決心。而史學界對於朱允炆著急削藩也有著幾個分析。首先,朱允炆從小在朱元璋的調教下,明白了皇權的重要性,尤其是朱元璋還殺了功臣,用的方法和手段也基本是欲加之罪。而朱元璋的言傳身教,也讓朱允炆對自己的幾個叔叔下手比較狠。可是他卻沒有看清,他不是朱元璋,沒有朱元璋的能力可以治住藩王。其次,朱元璋把權力分給幾個兒子,覺得這樣一來江山必然穩固,但在朱允炆看來,這些藩王叔叔對他是極大的威脅,他迫切需要解決掉他們。
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不顧念親情,把自己的親叔叔貶為庶人,沒收一切,這一舉動逼得湘王一家自殺,幾條人命一夕之間全無。這樣的結果卻也沒有撼動朱允炆分毫,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繼續以同樣的手段打算對付朱棣,即便朱棣的威信不可小覷。他在自己的老師黃子澄的勸說下,認為自己是正統繼承人,真正的權力擁有者,絲毫沒有執政者經驗的朱允炆並沒有害怕。
沒有上位者的手段和判斷力。作為皇帝的朱允炆,沒有經驗,也沒有治理才能,更是缺乏政事素養。而朱允炆賴以依存的智囊團,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卻是也同朱允炆一樣對削藩之事操之過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燕王朱棣的威脅,在親信大臣齊泰、徐輝祖都認為燕王的三子可以作為人質扣押時,他卻聽從黃子澄的意見放虎歸山。本來,朱元璋忌日,朱允炆召見朱棣,燕王朱棣假裝重病,派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前來,是個很好的拿捏朱棣的好機會,朱允炆卻在黃子澄的建議下放回了朱棣的三個兒子,自以為是糊弄了朱棣讓他放松警惕,卻不知道朱棣對他的心思一清二楚。
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明顯連最基本的智慧都沒有。朱棣趁機發動靖難之役,朱允炆卻連可用的將領都沒,這個時候的朱允炆卻連指揮軍隊也不懂,百萬明軍居然打不過十萬的燕軍......
▲明成祖朱棣
朱棣繼位後,其實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削藩,但相比起自己的侄子,他的手段要更成熟穩重得多,也更有效。
朱棣繼位前是燕王,他對藩王制自然是有更深的了解。在還是燕王的時候,朱棣就駐守邊疆,他清楚的知道藩王的優勢和弱勢。他考慮問題自然是要從兩方面下手。
朱棣為了鞏固政權,設定正常的監察藩王等禦史機構、設定東廠監視,恢復錦衣衛等這些都維護了政權。還有,針對藩王,朱棣只是削其兵權,並沒有在待遇上像朱允炆一樣苛待,對於聽話的藩王自然是安然無恙。而對於不聽話的藩王再選擇收繳所有,貶為庶民,這一點與朱允炆是很大不同。同時,還有最後一點,是很多人都想到的,奪了藩王的封地。其中,寧王朱權,他是幫助朱棣打下江山的功臣,但朱棣忌憚他,讓寧王離開封地搬遷到南昌,而聰明的寧王自然也樂得配合,此後便彈琴交友,不再過問朝堂之事,終得善終。
朱棣收兵權保待遇,又在封地上做了手腳的做法,更容易讓人接受,也給自己留下了好的名聲。這樣的手段和見識很是成熟,這件事的操作上,明成祖朱棣是很成功的。
漢武帝推恩令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漢武帝即位之初,采用了推恩令。劉邦建立西漢後,大力冊封劉姓子弟,他認為劉姓是自家人,肯定是不會像異姓藩王那樣會造反。然而這一決定卻是給後來的西漢皇帝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劉邦死後,各個藩王的勢力逐漸壯大,威脅到皇權,就比如漢朝的54個郡就有39個郡是屬於藩王的。到了漢景帝時,他開始削藩,卻造成「七國之亂」,吳王和楚王說服了五個諸侯國發動叛亂,漢景帝派兵采取強硬措施,抓緊時間完結叛亂。雖然成功平定了叛亂,卻也讓國力大傷。
不過也正是有了漢景帝的前車之鑒,還有漢景帝對藩王國的打壓,等到漢武帝時,削藩雖也是迫在眉睫,卻有了足夠的時間和能力,漢武帝削藩便不再強行使用武力。他規定允許除了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子嗣也繼承藩王財產,藩王死後,土地和財產要分到各個子嗣手中,不論嫡庶,這樣一來,藩王們的眾多兒子自然是相當樂意,等到兒子的兒子再分封繼承,藩國越縮越小,那藩王的權力自然就瓦解了。而藩王們即便不願意也不能抗旨。這便是漢武帝時期針對削藩制定的推恩令,可謂是簡單又有效。
▲漢武帝
那麽即便是朱允炆匆忙繼位,前有漢武帝推恩令的成功實施,為何朱允炆不效仿呢?
其實,在當時,有大臣提出了效仿推恩令。建文帝時,吏部官員高巍反對朱允炆針對削藩的簡單粗暴方式。高巍認為:在北的藩王,其子分封地改為南邊,在南的藩王,其子分封地改為北邊。這樣的方式對調,讓兩邊的藩王離開自己經營良久的封地,久而久之,勢力自然削弱,兵權也會慢慢減少,到時候朱允炆想要對藩王下手便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這個推恩令與漢朝的當然是不一樣的,漢朝的推恩令是由嫡長子繼承分封制改為眾多子嗣共同繼承。而明朝的藩王是,有分封,卻收回治理權,不能管理子民,那麽影響自然就是越來越小。這樣的方式推行削藩,也是符合明朝制度的。
除了高巍,還有戶部侍郎卓敬提出了另一種方式削藩,那就是迫使燕王朱棣離開自己的封地北平,也是一個很有效地削弱朱棣根基的方式,畢竟當時實力和兵力最強的就是朱棣,除掉這一個就等於是除掉了心腹大患。
這兩個方式對削藩都是行之有效的,且不會傷及國之根本,可為什麽建文帝沒有采納呢?這還要歸到齊泰、黃子澄二人身上。這兩個人認為上述兩個方式太慢,也因為朱允炆一上位就迫不及待的動了幾位藩王了,當時的形勢有些前後矛盾了。所以建文帝便不予采納。
還有就是,齊泰和黃子澄是朱元璋留給他的肱骨之臣,其中黃子澄又是他的老師,作為皇帝他是極為認可黃子澄的。
由此可見,其實建文帝時期還是有有能之士的,但就像歷史上對建文帝的評價一樣,朱允炆自己沒能力沒主見只會聽從黃子澄的意見,儒弱且不是朱棣的對手,這樣一旦大力削藩勢必會造成大禍,因此朱允炆的結局似乎也是註定的了。
以上種種,不管是和建文帝自身,還是從前朝的漢武帝身上,又或是後來的朱棣比,朱允炆的削藩都是一場沒有爭議的錯誤。自古以來都是成王敗寇,建文帝匆忙和短暫的繼位時期,終究不抵強大的永樂時期,後世對於明成祖朱棣的評價也多是肯定,他組織制定的【永樂大典】,長達一萬多冊,更是成為後世文化瑰寶。而在朱允炆失蹤之後,他的去向也成了一個謎。
▲朱元璋
朱允炆的結局似乎從朱元璋誅殺功臣開始就早已註定,再加上他所信任的黃子澄是朱元璋留給他的,對黃子澄的信任也是朱允炆削藩失敗的最直接原因。而朱元璋對兒子的信任又壯大了藩王的權勢,藩王雖然是朱元璋的兒子,卻與朱允炆不親。藩王虎視眈眈,朱允炆又始終提心吊膽,目光短淺,且急於求成,兜兜轉轉,造成這樣的結局,歸根結底,朱允炆削藩的失敗又很難不與朱元璋掛鉤。
往期精彩:
更多資訊,關註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