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大陸這邊有個故宮,台灣省那邊也有一個故宮。很多人說,台灣省把好東西都拿走了。甚至有人說,台北故宮是有寶無宮
故宮是有宮無寶。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我們看一下台北故宮的寶貝。台北故宮曾經評出了十大國寶,專家組跟遊客各選了十件,這裏面確實全是國寶級精品。
比如專家選的周朝散氏盤,上面有357個字,描寫了一起土地契約,是極具史料價值的國寶。
還有汝窯天青無文橢圓水仙盆
宋畫第一的溪山行旅圖
以及大家都熟的玉白菜。
從某些方面看,台北故宮的文物要比北京故宮的更好,以玉白菜為例,其實北京故宮也有數棵大白菜,但乍一看,還是台北的好。
另外,名畫上以及古瓷上,台北的精品也極多,比如汝窯,台北的顯然要更精美一些。畫作上,元朝以前的畫作,也是台北占絕對優勢。
但是,也不能說北京故宮就沒寶了,故宮依然有很多精美的藏品,比如【清明上河圖】的真品就在北京。
問題來了,為什麽蔣介石逃到台灣時,沒把寶貝全帶走呢?
這有數大原因,我們從頭講起。
故宮的文物其實就是明清皇家的藏品,清朝滅亡之後,以前還可以住在後宮,但到了溥儀搞復辟,那就不能住了,不能住,溥儀就開始想辦法從宮裏帶東西,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賞賜,把宮裏的東西賞給別人,然後由此人帶出去,這裏面最有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溥儀賞賜給了溥傑,讓他帶出了宮。
除了這個,還有一大批珍寶被溥儀帶走了。後面,溥儀到東北搞偽滿州國,他帶出去的東西就藏在長春偽滿皇宮。等日本戰敗,他帶走的東西,一部份放在了遼寧博物館,比如【洛神賦圖】
大部份回到了故宮,比如【清明上河圖】,田黃三鏈章等。
溥儀帶走,然後回歸故宮,這是故宮藏品來源之一。
清朝遜位之後,故宮就建起了博物館,開始正式管理裏面的藏品,而到了九一八之後,北方局勢緊張,大家擔心故宮藏品的安危,開始策劃故宮文物南遷,最後打包送到了南京,其中一部份出國展出。
這種情況別國也有,像現在阿富汗的一些珍寶就在中國展出,已經在外流浪了十多年,因為擔心回到國就會被破壞。
且說故宮的文物到了上海之後,日本全面侵華,文物仍然不安全,再度開始漫長的西遷,幸虧在輾轉運輸當中,這些文物並沒失真失或者遺失。
到了二戰結束,日本投降,文物回遷,先是到了南京,原本是要全部運回北京的,但是解放戰爭進展得太快,國民黨很快就顯露大敗的跡象。這時候,蔣介石準備跑台灣了,走之前要把這些珍寶帶走。
蔣介石請了一個人總負責 ,這個人叫杭立武,祖籍浙江,出生於安徽,公費出國留學,拿到了倫敦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在當時最牛的大學當政治系主任。
故宮文物從南京運到四川,就是他負責的,不是因為他懂文物,而是他當時管著難民營這一塊,都算內遷的,所以統一歸他管了。
後面,他就負責把文物運到台北,他當時還四處調文物,不僅僅是故宮的,把河南博物館在抗戰時存在重慶的文物也調走了,河南最牛的大墓鄭公大墓,其文物就有一大部份在台北故宮博物館,要研究這個墓,就非得兩岸合作不可。
杭立武運文物是很積極的人,還跑到北平去調一些留在故宮的東西,當時的故宮院長沒放行。
有這麽拼命的人,為什麽沒運光呢?一是文物實在太多,有一萬多箱,根本運不過來。
二是,還要運人啊。
文物啟運時,國民黨的軍政要員以及家屬一看,心裏就慌了,委員長開始運文物了,那就是要跑路啊,這些家屬們也要船票的,所以擠占了很多文物的地盤,導致運力不足。
第三,要怪蔣介石請的一批文盲了,這個文盲不是文化盲人,而是文物瞎子。
因為文物太多,不可能全部帶走,就需要請人分撿,挑貴的容易帶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台北故宮最好的東西都是字畫、玉、小型瓷器等容易帶走。但是,這些東西要是讓普遍人撿,未必知道哪個好,那個更珍貴。而當時人手又不夠,只好請秘書處的人幫忙,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花西周的錢買上周文物的主,所以,值錢的珍貴的沒裝上,沒有價值的裝了一大堆,而且文物跟圖書館以及文獻館的東西是一起打包的,他們打包的文物占了一半,這樣一來,很多好東西就沒被帶走。
這是原因之一,還有一些東西是他們知道是好東西,但是帶不走的。
帶不走的原因一是解放軍進軍太神速了,出乎國民黨的意料,很多東西沒來得及運,像鄭公墓的大國寶蓮鶴方壺有兩件,就是因為解放軍進軍太快,沒來得及運走,現在一件是河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有一件就在北京故宮。
還有的是太重了,飛機運不走,比如後母戊鼎,當年被當成蔣介石的賀禮送到南京,是蔣介石最想帶走的國寶,只是太重了,被扔在了機場。
這些原因導致故宮還是有大量的珍寶留了下來。
後面,這些文物大部份運回了故宮,還有富余的給了南京博物館。
細算下來,故宮的東西是一分為四了,在遼寧博物館,故宮博物館、台北故宮以及南京博物館都有收藏。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裏一些吉祥的藏品,大家去了故宮,可以去打一下卡。你會發現,故宮跟奶奶的廟一樣,什麽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1.管學習的魁星
故宮裏有一個牙雕的魁星。魁星是古代的星宿,專門管文章的。古人進京趕考之前,往往要參拜一下這位魁星,文章寫得好、官當得大的也被認為是魁星下凡,比如包公。
這個牙雕上面是魁星君,看著可怕,好像寫文章寫不出來一樣,但其實人家是筆傲天。腳下踏著的是鰲頭,表示獨占鰲頭。
這一件是明代的作品,由金石大家夏錫忠贈與故宮。
故宮其實有一件更好的魁星,叫珊瑚魁星點鬥盆景,清代的作品,被老蔣帶到台灣省,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2.管生孩子的送子觀音
現在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了,親們有意願的可以多生了。以前的人,想生孩子時,多會去拜一下送子觀音。故宮裏當然也有。
這一件是德化窯白釉送子觀音像,手裏抱著一個童子。
德化白瓷是福建省德化縣生產的,瓷器十分潔白,稱為中國白。尤以明朝的象牙白為美。故宮還有一件白瓷觀音。
這一件就是明代的瓷器,是故宮裏的一級品。
3管發財的財神
在故宮裏有一幅財神像,年代不久,但是徐悲鴻畫的,上面還有他的字:「畫貓也是度平生,頗苦營營浪得金。請出趙兄無別意,看他騎虎好開心。癸未元日寫本,淑華仁嫂供養。悲鴻。」
畫的是趙公,也就是民間的財神,徐悲鴻的馬常見,但財神不常見。
如果是做生意的,倒可以看看另一幅,故宮裏的【一團和氣】,明朝皇帝朱見深畫的。
一團和氣圖
做生意,和氣到了,財自然就到了。
4.管桃花運的桃花文物
這種文物在故宮就太多了,比如下面這件,又黃又花的黃地琺瑯彩桃花紋杯
雍正朝的瓷器,上面有一株桃樹,杯體又花又黃,還有唐代詩人溫庭筠的一句詩:蠟珠攢作蒂。
故宮這樣的桃花文物很多,多去看看,自然桃花運開,記住,一個人去。
5.管升職的升官圖
故宮裏有一個【加官圖】,是齊白石的作品,齊白石畫來送給他的一位女徒弟尚謙。這位女徒弟晚年陪伴齊白石,得到了齊白石不少好畫。這個畫下方是雄雞,雄雞有雞冠,雞冠之上還有雞冠花,是官上加官的意思。
除了這個加官圖,故宮還有一個青花的加官進爵盤。清朝順治年間的文物。
畫面上一位侍從給主人送來了官帽。
6.管長命百歲的嵌珠寶萬年仙壽盆景
康熙年間的盆景,一看就特別的喜慶,上面嵌有五十顆紅寶石,中間有一仙閣,仙閣盤龍,閣前是紅珊瑚做的壽星,兩邊還有仙星跟仙鹿。因為造型富麗吉祥,所以宮中經常拿出來擺,擺的多了,就難免損壞,在清宮造辦處的記錄中,曾經有維修的記錄。
7.管辟邪的辟邪
辟邪是中國傳說中的神獸,外型像獅子,但有翅膀。有什麽用呢?作用大了,可以:辟邪、言能辟禦妖邪也。
就是專門克制妖魔鬼怪、邪門事物的。在中國各地都有這種辟邪石雕,比如南京的鎮城之寶、城標就是一個大辟邪。
而故宮這個辟邪是個玉的,個頭不大,但是漢朝的古玉,皇帝一般用來作為鎮玉使用。
辟完了邪,那來個踏小鬼的天王吧。
最後,為親們送上價值一個億的成化雞缸杯,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這些藏品,親們去了故宮可以留意看看,但要說一聲,你可能找到三四件,但要找全,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故宮的藏品太多了,達一百多萬件,展出的不過千分之五,所以這些寶貝要輪著上,一天換一批,要翻遍所有的牌子都需要大半年呢。
跟台北故宮相比,北京故宮還有一個大優勢,就是源源不斷的有新文物的補充,因為中國現在每年新發現的文物特別多。
而除了故宮,中國還有很多重量級博物館,像湖南、上海、四川、湖北、河南、陜西等文物就特別多。
這些國寶蘊藏著中國的文化。我們總跟孩子說,我們中華文明淵遠流長,有五千年的歷史。怎麽去講這個事情,透過文物去講就是一個好的渠道。
上海博物館
現在家長也很重視孩子在這方面的教育,出去旅遊,也會帶孩子到博物館參觀,這是很好的。但是,往往孩子覺得沒什麽意思,匆匆看一眼就過去了,頂多是在鎮館之寶前仔細看一眼。
為什麽呢?
因為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
博物館裏面隱藏的知識點很多,但如果孩子沒有一點國寶的知識,其實是看不懂,也覺得沒意思的。
北京故宮博物館
比如為什麽商周青銅器多,這些青銅器式樣不一,到底是幹什麽的?為什麽到了後面,又變成瓷器為主流了。為什麽宋以前的畫很少等等。
孩子要逛博物館,一是需要一個好的講解,一個是必須自己有一定的文物知識,至少知道什麽東西是什麽。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超好的東西:2020年國家寶藏行事曆。
這個行事曆的每一頁就是一張國寶。
一面文物一面行事曆
365天就是365個國寶。
每張圖片下面都有詳細的介紹,以及這個國寶在哪個博物館裏。
孩子一天看一張,就能認識我們中國的一個國寶。知識就是這樣慢慢無形的積累了起來。
另一面,還有一段摘錄自【菜根譚】的優美文字,對孩子的語文也有幫助。
而且這個行事曆也不貴,只要49塊錢,一頓肯德雞的錢,就能讓國寶呆在孩子桌前一整年。當然,成年人也可以用,用來送禮也很大方,送人行事曆,余香一年。
成人看也很好啊,多一些文物知識是有好處的。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