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同誌堪稱是最敬業的醫生,她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了六十余年,直到九十歲還堅持守在第一線,從事醫療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中國攻克了一系列醫學難題,控制了肆虐數十年的傳染性肝病,挽救了無數病患,她的名字叫陳菊梅。
陳菊梅從小勤奮好學、成績一直非常優異,十八歲那年,她順利考入浙江某高校學習臨床醫學,在校期間,她一門心思修習專業課程,孜孜不倦的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暢遊。五年後,她因為表現優異,被國家公派到蘇聯留學,1958年,她順利完成了學業,榮獲醫學碩士學位,當年中旬她載譽回國,並被安排到北京某軍醫院擔任主任醫師。
醫生是個很辛苦的職業,陳菊梅不僅要在醫院坐診,而且還要抽時間從事醫學研究,每天忙得是不可開交。1961年,她因為過度勞累患上了嚴重的腎臟疾病和腸胃病,醫院領導見狀便勸她暫停工作,先好好調理身體,等到恢復健康之後再繼續返崗奮戰。但陳菊梅卻拒絕了領導好意,此時她的研究正處於關鍵階段,不能隨意中斷,於是她便強行出院,重新回到實驗室夜以繼日的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將近一年多的艱苦奮戰,她終於攻克相關難題,得到了想要的科研成果。但與此同時,她的腎病和腸胃病也愈發嚴重,甚至已經威脅到了生命安全,為了自保,她最終只能透過手術切除一部份腎臟、腸道,同時年僅47歲的她拔掉了自己所有牙齒,以防止術後引發口腔感染。
進入60年代中期,動蕩突然爆發,各地都在搞階級鬥爭,全國上下亂成了一鍋粥。在此期間,陳菊梅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沖擊,她被扣上了「蘇修分子」的帽子,隨後被革除職務下放到山西某地擔任駐點醫生。
基層的醫療條件十分有限,有些藥品極其稀缺,比如麻醉藥,這嚴重影響了陳菊梅的日常工作,有時候她想給病人做手術都沒辦法做。後來,陳菊梅透過翻閱一些醫療期刊,找到了一個可以替代麻醉藥的「偏方」,為了試驗其效果,陳菊梅竟將這個偏方用在自己身上,結果因為操作失誤,她差點喪命。
可她並未就此放棄,仍繼續親身試驗,一點一點把握劑量,最終取得了成功,隨後她將該偏方套用在實際的臨床手術中,拯救了大量生命垂危的普通老百姓。動蕩結束後,她被召回北京,進入某傳染病研究所擔任研究員,80年代初,她聯合其他幾位醫生,開發出了一種針對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藥,大振幅降低了該病癥的致死率。
80年代初,陳菊梅又編寫了呼吸系統傳染病的預防以及治療手冊,首次明確提出了「封控」的概念,極大完善了中國傳染病防治體系,杜絕了禽流感、豬流感的大振幅傳播,保護了億萬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陳菊梅聞訊後立即趕赴抗疫第一線工作,她不顧危險,與諸多醫療專家深入隔離病房,親自觀察非典病人的臨床癥狀,並針對性的探討治療方法,一周之後,她又專門開辟了一個媒體專欄,向民眾講述一些防傳染的「小妙招」,同時安撫老百姓的情緒,消解大家內心的恐懼與不安。
2008年,汶川發生了強地震,造成了數萬民眾死亡,數十萬人受傷,陳菊梅心系災民和傷病患,已經八十三歲的她不顧羸弱的身體,堅持要前往災區工作,這是她作為一個醫療人員、共產黨人,為國家建設所站的最後一班崗!2010年,她患上了帕金森症候群,行動能力和語言能力大受限制,已經無法再繼續工作,於是她便申請退休,自此徹底脫下了白大褂,告別了她熱愛的手術台和醫院。黨中央為了表彰她的貢獻,特許她以正軍級幹部的身份,享受上將的退休待遇。
晚年有很多媒體想要采訪陳菊梅,為她寫傳記、拍紀錄片,但她卻拒絕了這番好意,她直言自己是個「上不得台面的人」,不想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中。2021年,陳老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時年九十六歲,臨終前她特地留下遺囑,不舉辦葬禮,喪事一切從簡,遺體捐給醫療單位用於學術研究,而她辛苦攢下來的幾萬塊錢遺產則被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用於幫扶困難群眾,這種鞠躬盡瘁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