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為何李自成隱居甘肅青城?

2024-07-05歷史

【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郭沫若曾評價李自成:「他是農民革命史中一位偉大的人物。從陜北發動革命,抗糧均田為號召,轉戰十年,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統治。

李自成一生頗受眾議,攻下明朝江山並建立政權,顯然他是有帝王之才的。奈何時運不濟。清軍的崛起和新政權的不穩固導致無法建立一番功績。

李自成兵敗後下落何處?「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被當地武裝殺害」這一早被載入了史書和課本。但不論追擊李自成的清軍主帥,還是對李自成恨之入骨的明王朝都沒有搞清李自成的真正下落。「九宮山被殺」一說飽受質疑。李自成的下落一直存在各種說法。在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爆出驚人的新聞:李自成兵敗後在叔父和堂兄弟的掩護下,隱居甘肅省榆中縣青城鎮,死後埋在了青城鎮黃河邊的龍頭堡子。

青城鎮是沿黃河的千年古鎮,距離蘭州90公裏。明清時青城水煙聞名遐邇,成了商賈雲集的水旱碼頭,具有「黃河第一古鎮」一稱。這種商賈雲集、水陸交通的便利才利於隱蔽和逃跑,李自成才把退路安排到了這裏。

70歲的青城鎮青城村人羅士文揭開了這一歷史之謎,說,在他十歲時,有次和他大爺去鎮子後的紅峴溝裏馱石板,山溝深處一個地方叫西年口子,指著山崖上的一個山洞告訴他,這是李自成來青城後的避難洞,並說,李自成兵敗之後沒有出路,化裝成和尚來青城投靠其尕爹李斌,李斌怕李自成被別人發現,讓李自勝把李自成帶到西年口子荒無人煙的深山溝內避禍。

羅士文常與本鎮各村李氏家族的後人們交談,了解李自成在青城避難的各種傳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看到了那本【李氏家譜】。

【李氏家譜】寫道:大始祖為李建豈,生三子,長子叫李安,移於乾州(陜西乾州);次子叫李正,為大明甲辰科舉人,官至禦史,移於湖廣;三子叫李斌(家譜作者),移於甘肅蘭州府臯蘭縣一條城洛家莊子居家落業(青城叫一條城或條城,原屬臯蘭後劃榆中);二始祖為李建和,生一子,叫李虹,李虹生子曰自成,分居趙家村,「他闖亂國事,合家各移逃性命,與大明江山亡矣」。

李自成起義以後,怕九族株連,就安排叔父李斌帶三個兒子自盛、自文與自興移居蘭州府臯蘭縣水北門口袋巷子,避過別人的視線。兵敗以後李斌父子轉移到了榆中縣青城鎮。

約在順治五年到順治六年,有三個和尚來到青城,住了不長時間,不知後來去了什麽地方。其中一個是李自成,另外兩人是隨從。八旬老人李桂彬說:「李自成失了江山後,來青城找他尕爹,李自盛為保障李自成的安全,把他送到紅峴溝西年口子避難。

關於李自成的葬地在哪,李氏家族的老人們說法比較統一,他葬在葦茨灣龍頭堡子下。李作聖說:「老人們說這埋的是我們的皇上先人李自成。他來青城不能帶很多東西,有隨身所帶的三件寶,一個玉印一把寶劍還有一個和尚化緣的缽。他死後都隨棺而葬。」

「李自成歸隱榆中青城」的這一說法,引起了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會上專家們的興趣。有人稱:「李自成歸隱青城不容置疑!」有人分析:「李自成在兵敗後不可能到甘肅只能向南,當時清兵在陜西進行了嚴密的布置。」

對龍頭堡子邊的李自成墳墓挖掘也是觀點不一。有的急切要求挖掘,其認為只要在墓中找著一件傳說中的隨葬品,就可解開李自成的歸宿之謎。更多的專家認為開挖時機尚不成熟,李自成是青城鎮李氏家族的祖先,開挖必須獲得李氏家族的同意,而李氏家族的人能否同意還很難說。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