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日本的儒學名校仍保留著純正的儒家經學,我們卻丟了|文史宴

2024-04-14歷史

日本瀨戶內海,氣候溫暖,風光明媚。海濱岡山縣備前市,有一座名聞列島的尊孔名校「閑谷黌」。「黌」是中國古代學校,【後漢書·仇覽傳】雲:「農事既畢,乃令弟子群居,還就黌學。」

日本國寶閑谷黌大講堂

慶長五年(1600年)九月十五日,德川家康率領的東軍,與豐臣秀吉得力勇將石田三成率領的西軍,於美濃國(在今岐阜縣南部)關原,展開一場爭奪天下的大決戰。其結果,東軍大獲全勝,西軍折戟沈沙,石田三成被斬首,豐臣政權隨之灰飛煙滅,此即日本史上著名的「關原之戰」。

德川家康移鼎大業成功,慶長八年(1603年)於江戶(今東京)開創中央集權政體江戶幕府,日本進入江戶時代(1603—1867年)。由此至慶應三年(1867年)的260余年,德川氏族君臨天下。

豐臣政權靠強權與利益治國。德川家康汲取豐臣政權滅亡的教訓,認定前車可鑒:以權治國,不過當世;以利治國,不及三代;以德治國,長治久安。他盛贊【論語·學而篇】第十二章中「禮之用,和為貴」理念,以及【孟子·公孫醜章句下】第一章中灼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據此,江戶時代大力提倡「孔孟之道」,尤其【論語】,成為江戶時代日本人的精神支柱。

關原之戰後,岡山藩(今岡山縣,「藩」即諸侯國)首代藩主小早川秀秋絕後,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的愛卿池田輝政次子池田忠繼繼任岡山藩第二代藩主,秩祿稻谷28萬石。 池田忠繼之侄池田光政任第三代藩主,秩祿稻谷315 000石。

池田光政主政岡山藩50年,他高瞻遠矚,極尊儒學,認定「儒道興隆,天下泰平」,力主仁義治藩,貫徹「仁即忠」的執政理念,大力推行「儒學主義」與「儒學主義教育方針」。他本是第三代藩主,但因治藩理政功勛卓 著,被後世尊為岡山藩的「藩祖」。

池田光政是親賢遠佞的明君,他矢誌於文化革新,重視庶民教育,與保科正之(會津松平藩祖)、德川光圀(水戶藩第二代藩主)並譽為「江戶時代天下三賢侯」。

池田光政獨尊儒教(儒學),排斥佛教,尤厭日本佛教中的日蓮宗「不受不施派」,下令摧毀藩內562座寺院,勒令僧侶還俗。天和二年(1682年)五月二十二日,池田光政於岡山城西丸作古,享年73歲,謚號「芳烈公」。他死後,全按儒家文化儀式舉行葬禮。

早在寬永六年(1666年)十月二十八日,池田光政抵和氣郡木谷村延原,見滿山霜葉似彩霞,認定此處「霜葉染目,水清山靜,是讀儒家書講儒學的佳地」,遂選此地建鄉學,為岡山藩培養人才。

此地是閑靜山谷,學校故名「閑谷黌」。池田光政令股肱之臣津田永忠主管此校建設,認定建好閑谷黌,功在當代,利傳千秋。

閑谷黌大講堂內學【論語】

津田永忠大興土木。閑谷黌最初是簡樸草葺講堂,寬永十年(1670年)開始授課,校史由此年算起。元祿十四年(1701年),津田永忠將草葺講堂等建築全部改建成優質「備前瓦」屋頂,風雨不動安如山。

閑谷黌建築格局核心是聖廟(孔廟)。元祿十四年(1701年)五月,由京都請來高1.36公尺鍍金孔子銅像,置於聖廟正方形正殿大成殿(匾額「大成殿」三個大字,出自儒學家佐佐木玄龍之手)八角聖龕內,平素聖龕緊閉,唯有每年舉辦莊嚴肅穆的「釋菜」(孔子節)時開啟,人們方可仰拜孔子尊顏。

無銅像時期,聖廟供奉天和二年(1682年)第四代藩主池田綱政(池田光政之子)手書牌位「至聖先師孔子」。池田綱政承父遺誌,規定「凡入閑谷黌的學子,皆須文質彬彬治學」。

貞享三年(1686年)八月五日,聖廟舉行首次祭孔活動——「釋菜」。釋菜亦稱「舍采」,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入學典禮,以蘋蘩(指祭品)之屬祭祀先聖先師。【禮記·月令】雲:「(仲春之月)命樂正習舞釋菜。」【禮記·文王世子】雲:「始立學者,既興器用幣,然後釋菜。」【周禮·春宮·大胥】雲:「春,入學,舍采合舞。」

這般尊師儀禮,被閑谷黌一直虔誠繼承至今。每年金秋,閑谷黌都隆重舉行釋菜活動。

貞享三年(1686年),祭祀閑谷黌創始人池田光政的芳烈祠(後稱「閑谷神社」)落成於聖廟東側,異名「東禦堂」,聖廟異名「西禦堂」。聖廟西側是授課大講堂,內掛匾額,上寫學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篤行之。」大講堂西側是書庫與書生宿舍。

校園圍以寬墻,高兩米,寬兩米,長765公尺,似城垣蜿蜒,隨山勢起伏。築墻的優質水成巖,經烈火精心燒過,以防墻生雜草。聖廟前大門開閉聲響美妙悅耳,似仙鶴清雅長鳴,故名「鶴鳴門」。

此門既是聖廟大門,也是閑谷黌正門,入門可見聖廟莊嚴,校庭平闊,講堂巍峨,書庫古風幽潔。

尊孔藩主池田光政畫像

鶴鳴門外,是一片梅林。奈良時代(710—794年)的日本上流社會,酷愛梅花。因梅花象征中國文化,引進梅花明示貴族審美憧憬。

早稻田大學暉峻康隆教授指出:「自大化革新後的奈良時代,日本向中國文化一邊倒。譬如,現在日本的和歌、連歌、俳諧中,若單寫‘花’字,即指櫻花。然而從萬葉時代到平安前期,若單寫‘花’字,卻指梅花。貴族們疏遠日本原生的櫻花,酷愛吟詠剛從中國傳來的梅花,此因受到愛梅花的唐代詩人影響。」

梅林前方是泮池,長百米,寬七米,泮池照搬中國西周學府泮宮前的泮水。泮宮是周代諸侯國舉行射禮與宴會的地方,也是培養貴族子弟的學校,後泛指學宮。泮水東漸島國,江戶時代競相為各地藩校鄉學建築格局所采用,以示風雅。

東京農業大學上原敬二博士,從庭園史視角精研泮池,其【日本式庭園】寫道:「【說文】雲,‘泮’是諸侯饗射之宮,西南有水,東北築墻。東門西門以南,有水,此處曰‘諸侯營宮’(講授文化的地方)。所謂‘饗射’,即指宴會時,來賓與諸侯一起射箭。這是中國周朝的禮儀活動。」

明治維新後,歐風美雨東漸島國,大正時代(1912—1926年),閑谷黌泮池一度被填埋,僅保留池上石橋。後又深感偉大的儒家文化並未過時,不可忽視。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發掘泮池,恢復歷史原貌,池水微波蕩漾。

泮池不僅裨益閑谷黌歷史的研究,對考索泮池東入日本的文化意義,也是一份珍貴資料。閑谷黌泮池內有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蓮花。如此風格亦來自中國文化習俗。

元祿十年(1697年),閑谷黌南側千米處「學問大道」兩旁,各立一根花崗巖石柱,高4.4公尺,直徑0.66公尺,頂端寶珠形,此謂「石門」,是第一道莊嚴校門,今成重要古跡。建校以來,學生抵此門前,皆須脫帽,清除雜念,一懷恭謙,走入校園。遙望恬靜幽谷中富有中華文化古風情調的閑谷黌,建築格局結構和諧,儼如凝固的音樂。

江戶時代「士農工商」四民身份制度十分嚴格。閑谷黌卻踐履孔子「有教無類」理念,打破身份限制,庶民與貴族,以及其他藩的學子,皆可入此校讀寫與共,四民不分尊卑,開日本民主教育普及風習之先河。

閑谷黌學制五年,教材有【孝經】【小學】「四書」「五經」等。因教學嚴謹,培養出許多漢學家、哲學家、外交家與文學家。譬如哲學家西周(貴族院議員,學士會院院長)、大島圭介(日本著名外交官,工部大學校長、元老院議員、學習院院長)、文豪正宗白鳥(日本文化勛章獲得者)與著名詩人三木露風等。

名校有名師,閑谷黌名師市浦毅齋(1642—1712年)少好詩書,從名師治學,終成儒學家,與他往來的鴻儒,有米川操軒、中村惕齋、臼田畏齋、小原正義等。

明歷二年(1656年),市浦毅齋服事池田光政,後受池田綱政青睞,任閑谷黌教授。市浦毅齋著有【理聖學要旨】【便劄錄】等 文集。

武元君立由閑谷黌畢業,去江戶昌平黌(幕府直轄學府),師從林述齋,後來任閑谷黌教授,著【閑谷學校圖鑒】【史鑒】【南畝偶語】【勸農策】等。

西薇山為閑谷黌的後期經營做出巨大貢獻,他認定「信、勤、儉,是閑谷黌三寶」。

山田方谷進江戶,師從佐藤一齋。回鄉開「有終館」,任學頭。著【獻策國字稿】【山田方谷全集】。明治六年(1873年)二月,山田方谷抵閑谷黌,與西薇山齊心協力建「閑谷精舍」。山田方谷賦漢詩詠閑谷黌雲:

孤杖來尋閑谷源,豈唯求靜避塵喧。

湖西遺訓蕃山學,石室藏書尚或存。

後人為紀念儒學家山田方谷,將鐵路伯備線一站命名「方谷」,是日本唯一的人名站。建於山田方谷故裏備中高梁市的山田方谷紀念館,於平成三十一年(2019年)二月二十四日隆重開館。

出閑谷黌鶴鳴門,東南行500公尺,一路林壑幽靜,黃鶯、伯勞、山鴿等野鳥,鳴聲清脆,偶有野鹿野豬出沒。隱約間,漸聞水聲潺潺。復前行,兩溪間有茅廬坐落中洲,此即墨客酷愛的、洋溢中國文化氣息的黃葉亭。

文化十年(1813年),閑谷黌教授武元君立,與同僚有吉行藏商酌,金秋於此處建一座簡素草廬當茶室,亭名取自鐮倉時代(1192—1333年)學者藤原定家的短歌(日本式短詩)。武元君立賦漢詩【與萬波醒廬同遊黃葉亭】:

去歲亭成秋葉黃,今年客至夏山蒼。

惟華惟葉隨時好,無夏無秋引興長。

萬樹操藍供醉眼,二泉鳴玉漱詩腸。

悠然遺世憑欄處,愛見清潭涵夕陽。

閑谷黌「鶴鳴門」

當時各藩的儒學家,慕名頻訪閑谷黌,黃葉亭是接待來賓的清雅佳處,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備後國(今廣島縣東部)儒學家菅茶山名揚天下,他開私塾,講儒學,著漢詩集【黃葉夕陽村舍詩】。菅茶山訪閑谷黌,詩情湧來,賦五言漢詩【閑谷】:

連岡對森立,一路曲如弓。

幽澗流其旁,縈迂翠積中。

行行數回轉,黌宇忽穹崇。

不圖巖林窟,有此弦誦叢。

村民皆樸直,猶見舊流風。

……

繼之,菅茶山走進黃葉亭,與武元君立交流儒學灼見,皆萌「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慨。文化十一年(1814年)春,安藝國(今廣島縣西部)儒學家賴春水訪黃葉亭,感嘆之余,欣然命筆,題匾額「黃葉」二字。

同年六月,其子賴山陽(曾任菅茶山廉塾的「塾頭」,著漢詩集【山陽詩抄】【日本樂府】等)訪閑谷黌,逗留數日,甚愛黃葉亭。

晚秋賴山陽復抵黃葉亭,賞涓涓澗流倒映灼灼紅葉,聞颯颯松風相答嚶嚶山鳥,山水藏樂,感慨系之,揮毫撰就優美漢文名文【黃葉亭記】,贊黃葉亭林壑幽美,正適文人投壺對弈,鼓琴賦詩。

此美文令黃葉亭大名遠揚。賴山陽還為黃葉亭四柱作漢文柱聯:

白雲黃葉 何羨人世文繡

松籟石泉 常聞天然管弦

一詠一觴 每乘誦弦之間

某丘某水 俱領仁智之樂

繼賴山陽之後,日本思想家橫井小楠訪閑谷黌與黃葉亭,贊嘆不已。

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閑谷黌變成私立學校。大正十年(1921年),易名「岡山縣閑谷中學」。大正十一年(1922年)三月,閑谷黌聖廟與石墻等,被指定為國家重要史跡。

閑谷黌最壯觀建築,是講授四書五經的大講堂,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三月,大講堂被指定為國寶。昭和四十年(1965年)改稱「岡山縣立和氣閑谷高中」,岡山詩人正富汪洋作校歌,著名作曲家山田耕筰譜曲。

平成二十四年(2012年)「特別史跡閑谷學校顯彰會」成立。平成二十七年(2015年),「近世日本教育遺產群」閑谷黌,被指定為「日本遺產」。

重視心靈與禮儀教育,是江戶時代的教育特色,如此教育構成明治維新現代化的動力。

閑谷黌堪稱歷史悠久名副其實的「孔子學院」,自建校始,在大講堂講授的精品課是【論語】,這一優秀傳統傳承至21世紀,【論語】的朗朗誦讀聲,與松風泉韻相答,今猶回蕩山谷中。

現在岡山縣青少年教育中心於大講堂常規化舉辦「論語學習會」。2010年,閑谷黌創立340周年,「閑谷黌紀念訪華團」存取了孔子故裏山東曲阜。2019年5月,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化交流團存取了閑谷黌。

筆者留學國立岡山大學研究生院時,喜聞尊孔名校閑谷黌,便與酷愛【論語】的厚善博學摯友福尾邦成先生,每年欣然出席十月第四個周六於聖廟隆重舉辦的「釋菜」祭孔活動,畢恭畢敬入大講堂,正襟危坐,一心不亂地聽名師操日語講解【論語】的【學而篇】【為政篇】【裏仁篇】等,隨名師朗讀古日文版【論語·學而篇】第一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名師雲:「日本人尊稱這一章為【論語】裏的‘小【論語】’。」大講堂充滿高雅儒家文化,人置身其中,靈魂頓時被雅化。

閑谷黌孔廟

閑谷黌金秋之美,展現於楷樹上。大正四年(1915年),日本農商務省林業試驗場場長、林學博士白澤保美從山東曲阜孔林取回楷樹種子,育苗成功,大正十四年(1925年)將兩株幼苗植於閑谷黌聖廟前。

轉眼百年流逝,兩棵楷樹枝葉婆娑,美如蓋張。11月上旬,左側楷樹火紅,右側楷樹金黃,紅黃互映,其美莫可形容,被崇敬為「天下逸品」。映襯聖廟愈顯壯觀威嚴,吸引列島各地觀光客紛至沓來,賞楷樹風采。楷樹朝夕陪伴大成殿,雨雪風霜洗禮,日月星辰照耀,飽含儒學靈性,人們崇其為「孔子樹」與「學問樹」。

金風起,吹皺一天清涼。楷樹紅葉黃葉,簌簌飄落。幾個天真虔誠少年書生,興致勃勃俯拾落葉。筆者詫異,問拾葉為何?答:「此葉飽含儒學神韻,是‘神葉’。愛之藏之,可保佑我頭腦聰穎,學運暢達,升學考試,心想事成。」

筆者盤桓楷樹下,風也沙沙,思也無涯。深度感悟:儒學,宏闊邃奧,不獨塑就我中華民族精神狀態、思想特性與心理氣質,亦深深融入東瀛文化的底流。

本文刊於【文史天地】2024年第3期

劉立善,遼寧大學日本研究所教授,留日文學博士

歡迎關註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註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