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曾從縣委書記一躍成為省委書記,堅決拒絕拉攏,活到了71歲

2024-04-25歷史

吳向必同誌是少數民族革命家的代表人物,他生於貴州苗寨,自小過著貧苦的生活,經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好幾次差點活活餓死。少年時,為了混一口飯吃,他被迫去地主家打工,期間受盡了虐待和淩辱。

1948年,時年22歲的吳向必同誌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並很快為之折服,當年下旬,他主動申請加入共青團、農協,自此正式開啟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1949年,解放軍由湖南進入貴州,一路勢如破竹,接連解放多座城市,兵鋒直指貴州的核心地帶貴陽。吳向必得知這個訊息後異常興奮,他明白,只要解放軍解放了貴州,那老百姓就能過上好日子,再也不用受封建勢力的欺壓!

1949年,為了協助解放軍作戰,吳向必同誌被臨時編入後勤部門工作,負責為解放軍征集糧食和運輸工具,確保補給線通暢。建國後,他被安排到某區土改部門任職,主要負責懲治地主、鄉紳,為窮苦老百姓均分田地。彼時貴州地區還盤踞著許多土匪,這些家夥對於解放軍極度仇視,曾多次攻擊解放軍派駐到基層的公所和工作隊,給我方造成了巨大損失。

而吳向必又經常要去農村工作,這意味著他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土匪殺掉。但吳並未因此而畏懼,作為一個革命者,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便是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

1956年,他被擢拔為銅仁縣高幹,主管農業建設工作,60年代初,他又進一步升任縣委書記。動蕩爆發後,貴州省委奉黨中央指示,在各地委、縣委執行「三結合」政策,旨在團結各階層、民族的同誌,在此期間,吳向必作為少數民族幹部代表脫穎而出,很快被列為「典型」,獲得了巨大的政治聲望。

不久之後,他便被吸納進銅仁縣剛剛成立的革命委員會,擔任副主任,後來又轉正為主任,1968年,他被平級調動到松桃縣革委會工作,1973年,他受邀參加了「十大」,並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也正是在同年,經由貴州省委組織部和中組部批準,他被調進貴州省委擔任書記。

這讓吳向必「誠惶誠恐」,畢竟他沒有任何高層行政經驗,根本不知道該如 何履行省委書記的職責,於是他便主動向中組部辭職,請中組部另擇賢人出任這一重要職位。但中組部卻一再勸慰他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凡事都有第一次,只要肯下功夫去學習、努力,就一定能做出成績來!

無奈之下,吳向必只能硬著頭皮上任,主管貴州省委的相關工作。在此期間,居心叵測者曾數次嘗試拉攏吳向必,但吳堅決不為之動搖,一直保持著獨立的人格,堅決不願與居心叵測者同流合汙。主政省委期間,吳極力遏制軔蕩,盡量降低其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他還想方設法穩定生產力,保障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時間來到1978年,吳向必突然接到中組部的通知,讓他馬上去北京一趟,吳向必隱隱察覺到有些不對勁,他覺得此去自己大機率會被免職,不過他對此早有思想準備,即便被免職,也絕對無怨無悔。

果不其然,等到吳向必抵達北京之後,中組部便依照相關規定對他進行審查,好在他在動蕩時期並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因此順利透過了審查,沒有受到任何處罰。中組部的同誌隨後詢問他是否願意退下來,到二線單位工作,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一口答應下來,同意退往二線,從事文教方面的工作。

1981年,吳向必同誌突發腦部疾病,雖經搶救性命無礙,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癥,他的四肢基本失去了行動能力,往後只能臥床靜養。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吳向必仍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他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研究藝術上,用知識對抗病痛以及負面情緒。

時間來到1997年,吳向必同誌的病情進一步加重,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時日無多,於是便將妻子和兒子叫到身邊,詳細交代了自己的身後之事。不久之後,他停止了呼吸,於北京某醫院去世,時年71歲。黨中央鑒於他曾經於革命有功,便特許他的家人在八寶山為他舉行追悼會,後來,他的骨灰則被遷移回貴州老家安葬,長眠於連綿的烏蒙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