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孫中山想把大清門改成中華門,牌匾拆除後,看到背面卻不改了

2024-04-27歷史

1912年的一個秋日,北京皇城正南門下方,聲勢浩大,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幾個石匠躡手躡腳地爬了上去,小心翼翼地將「大清門」的沈重石匾拆了下來。

然而,正當他們回到地面,商討起他們的計量時,倏地,兩人將那匾額翻了過來,眾人卻一齊對著匾額發楞,看傻了眼。

這塊「大清門」的匾額背面,竟然鐫刻著「大明門」三枚大字,見此情形,孫中山原本的計劃也只得作罷。

翻雲覆雨,改朝換代:從「大明門」到「大清門」

提起老北京城,少不了走走看看那古城墻和城門,它們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風雨驟變,朝更城舊,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見證著政治、歷史的變遷。

滾滾長河,終將洗凈頹靡,煥發新顏。

一般而言,新朝的開辟者雖然對舊朝臣子、嬪妃、王公貴族都吹胡子瞪眼,沒個好臉色,但操著「死物無罪」的話頭,大都不願意在開國之初大肆破壞、拆除舊建築。

一則勞民傷財,早晚得新建,屆時又是伐木開礦,又是招募工匠——且不說拆毀工程也要僱用工匠。

因此,新主入朝,一為朝廷換血,二為政策換血,三則為衣食住行、理政辦公等場所——換個裝修。

其中,更換匾額是新朝必做的一項工事,其遠遠算不上勞民傷財,但又可以充分昭顯其歸屬易主,歷史翻篇。

大明門,始建於1417年,即明永樂十五年。

大明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國號為名的城門,它被譽為「三朝五門」的第一門,座設於宮廷廣場的最南端,若以明人論調,這座城門是京都皇城第一門。

許多城門的名字都喜刻意雕琢,仿佛要匯金石玉寶、貔貅龍麟一幹物華天寶於一匾,但大明門,靜靜的,那麽淺白,可就是如此淺白,才能令天下皆知一朝政治歸屬。

開啟3座券洞門,只有皇帝出巡或大典時才啟門入內,門內,東西兩側皆為連檐通脊的朝房,世人成為「千步廊」。

大明門門前左右設有設有下馬石碑、石獅子各一對,若是吏部、兵部月選官掣簽,刑部秋審,禮部鄉試、會試磨勘,都此地舉行。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逝世,因武宗無子,明興獻王之子朱厚熜繼位,自湖北安陸封地入都城,繼承大統,後世稱之為明世宗嘉靖皇帝。

屆時,禮部原本擬定嘉靖皇帝自皇城東門東安門進入紫禁城,但是時年15歲的朱厚熜卻決然拒絕了這一提議。

他要從大明門入朝,隨後經過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行至奉天殿,登基即位。

事實上,朱厚照無子,朱厚熜自大明門入朝登基,大明門自此之後便寄寓了非同尋常的意味:一朝天子,一朝臣。

朱厚熜很孝順,常掛在嘴邊的是——「至親莫若父母」。後來,禮部又為了迎接嘉靖帝的生母興獻王妃進京,該走哪一道門起了爭執。

大多禮部官員主張從東安門入,誰知嘉靖皇帝聽到後十分生氣,稚嫩的少年當即否決:「不可。」

禮部官員抓耳撓腮,不得法,只能又改成了從大明門的東門洞入內,嘉靖皇帝卻仍舊不滿意,他擲地有聲道:「當從大明門中門入。」

自此之後,大明門對於皇家的女人,自是有了非同尋常的尊榮意味——皇室娶妻走大明門、大清門,納妾只從側門、後門擡進去。

滿族的鐵騎踏破大明宮,自大明門而入,那塊青金石的匾額好似沒變,不過——由明至清。大明門成了大清門,若是遙遙地看過去,很難發現有什麽區別,然而,憑借一側細細密密的滿文,也能知道明王朝不復。

從大明門到大清門,匾額更替,朝代更換,但不變的,是封建皇權烙在那一座城門權威烙印,這樣一座權力符號,潛移默化地成為了某種緊束人們的規章制度。

明清翻篇,王朝落幕:前朝舊匾惹爭議

1911年10月12日,遠在美國丹佛城的孫中山得知了武昌首義的訊息,同時間,他開始著手爭取列強支持中國革命的外交活動,11月24日,孫中山由馬賽乘船返回國內。

25日清晨,孫中山乘坐英國郵輪丹佛號抵達吳淞口。

孫中山的回歸,使得首義以來久久懸置的政府元首有了著落,各派紛紛松了一口氣,要求選舉孫中山為大總統,當即眾望所歸,海內外輿論盛贊孫中山——「先生歸國,國基可定」。

1912年1月1日,天津【大公報】刊登了題為「南京公舉總統訊息」的要聞,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國千年來的封建統治終於落下了帷幕。

一時間,屹立在天安門和正陽門之間的「大清門」顯得有幾分刺目。

一眼望去,青金石制作的「大清門」匾額富麗華貴,高懸於城門之上,昭示著沒落封建王朝奄奄一息的余暉。

大清門對於紫禁城內部的宮殿而言,它是分隔外界的門戶,對於城外的人,則是皇宮的象征。

孫中山望著這座城門,長嘆一聲,心頭湧起欣慰的酸楚。

治國理政的規章政策自是不必多說,先君虐暴嗜殺,來者休養生息;舊人荒淫腐敗,新人清廉肅政;前任衰弱頹圮,後任厲兵秣馬……往實了說,易幟、更改歷法等等,諸事,最是繁瑣。然而,那些不言不語,屹立千百年的古建築,又當如何自處?

大清門雖然以國號為名,但其規制其實並不算高,同天安門相比,大清門沒有重檐、沒有城台,只開三闕,平日裏閉而不開。

之所以如此,主要考慮到其居於天安門和正陽門之間,相鄰的兩道門都十分高大,中間門低,可以緩和節奏,達到南北平衡、錯落有致、總體較為和諧的效果。

不久,民國初始,滿文作為清朝的官方標誌和語言,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強烈排斥,各界傳來質疑的聲音,「這都改朝換代了,這門兒可不能叫大清門了吧?」「大清門留存,無虞;匾額舊名需換,以顯新世新氣象。」

一時間,群集響應,一些原本不關註城墻門樓的文人也紛紛勸諫道:「建築改不了,建築文化理應要換一換血。」

1912年,中華民國內務總長朱啟鈐將北京各個城門上帶有滿文的石匾撤下,命「以漢字石額易之」,同時,他邀請了前清翰林邵章重新撰寫各城門的匾額。

然而,許多匾額得以更換,可「大清門」這塊象征著前朝皇權的匾額,卻一直沒人為其賦名。

一些善作楹聯匾額的大家也紛紛推脫:「才疏學淺。」

一些遺老舊臣,若說寫不出換不了,不如說是清王朝的統治對其留下的烙印太深,一想到自己要研墨提筆,破除前朝最後一塊昭彰於世的象征,倒有些膽怯了。

然而,世人就是這樣的,雖然說沒人敢去做,但舌頭長著,說閑話誰都愛說。

一個人這麽說,兩個人附和著,漸漸地,盡管孫中山事務繁忙,依舊將這話聽進了心裏。

可如果要換一塊匾額,又該用什麽材料?新的匾額取什麽名字?材料、工匠、筆髓俱是需要一一商討的問題。

滾滾歷史,新朝新人:從「大清門」到「中華門」

面對這個棘手的難題,孫中山閑暇時間常思常量,多日過後,他同身邊人說:「要換,這的確要換。」

原「大清門」的匾額是青金石所鑄,色澤均勻,沒有裂紋,質地細膩,更無金星,色如天相。

這一深藍色的長石宛如夜空中的繁星一般,外觀深沈神秘,因有「其色青,此以達升天之路故用之」的說法,即認為青金石是引導人類通往天堂的使者,自古為君王所喜,故而被稱之為「帝青石」。

盡管青金石具有吉祥如意、富貴安康的寓意,靛藍的色澤同紅黃城門相配,十分得宜,但是青金石到底是外來品,國內為數不多的青金石都來自西亞的阿富汗地區和美洲的智利地區,一塊匾額大小的青金石,價格不菲。

果不其然,托人打聽,方知青金石都是作為小裝飾擺件禍圓珠手串,如何再去大費周章求一塊青金石?

孫中山想,中華民國剛剛建國,如果要換同樣分量的青金石,未免開銷過大,實在不妥。

城門新名?當時有人建議,不如喚作「中山門」,實際上,匾額取名是一個大學問,其中,使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作匾額,便是一個禁忌。

其次,盡量要避免使用生僻字,還需要尊重人民的願望,美名其曰「有利於人民團結」。

思來想去,前二門分別喚作「大明門」、「大清門」,都是以國為名,不如效仿前人?

思來想去,孫中山喚來一群工匠,吩咐道:「不妨直接將‘大清門’一匾翻轉,在其背面雕飾一二,鐫刻上‘中華門’三字?」

眾位工匠聽了以後嘖嘖稱贊,為大總統的才智見識所傾倒,回道:「可行,可行。」

背轉「大清門」即書「中華門」,一來節省了另尋匾石的資金,二則背蒙大清,象征著不忘歷史,但車輪滾滾,歷史終將翻頁的寓意,一時間,聞者無一人覺不妥。

於是,這樁「以舊翻新」的難題就此告一段落。

正當工匠們架好梯子,將「大清門」的匾額取了下來,將其翻轉,準備查驗一二之時,眾人楞住了——這「大清門」的背後,赫然刻著「大明門」三字。

數百年過去,三個大字已經不復初時的淩厲鋒芒,透露著一股圓滑暗淡的勁兒。

工匠們齊齊對視,最終長舒一口氣,無奈笑道:「去回總統的話吧,沒想到,老祖宗到底是老祖宗。」

誰能想到,當年清王朝初立時,主事者的想法同孫中山的想法竟是不謀而合,這般省時省力的工夫,早非後人獨創。

孫中山聽了此事,先是楞住,微微訝異過後,只得哈哈大笑道:「那就只好造新匾了。」

石匾已被取了下來,哭笑不得的民國政府命人加工加點,趕制了一塊樸實無華的木匾。

1912年10月10日,為慶祝中華民國第一個國慶日,北洋政府特地在10月9日,將大清門改成中華門,原本滿漢文合璧的「大清門」匾額被木質的漢文「中華門」匾額所取代。

當日清晨6時,首先舉行了「中華門開幕」儀式,社會各界、政府各部門、各團體代表到場慶祝。

當日上午,一眼望去,「中華門」的匾額黑底白字,為橫式匾額,高高掛在中間的門洞上方。

1915年12月,北京城內的匾額樣式進行了一次統一,改換為傳統的宮廷匾額樣式——「華帶牌」,原來的橫向匾額也更換成了豎向的「中華門」匾額。

不復存在,新程啟航:「中華門」被拆除

1420年,天安門初建,始稱「奉天門」,取的是「受命於天,承天啟運」的吉祥意。

後順治八年,奉天門更名為「天安門」,取的是「內外安和,長治久安」的昌隆意,然而,兩百多年後,大清終是亡了。

1949年,天安門成為了新中國的象征。

1949年8月,為準備新中國成立的開國大典,對中華門、天安門左右以及廣場進行了清理修繕。

1950年,主辦拓寬了長安街,將金水橋前石獅、華表後移了六米,又從金水橋外側內移道了橋外頭。

1952年,廣場東西加闊,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妨礙了節日閱兵和遊行隊伍透過,「每年都有幾十萬人民群眾在這裏接受毛主席的檢閱」,這大大影響了長安街的交通,甚至遊行隊伍的軍旗過三座門是還不得不低頭,因而只得拆除了天安門的左右門。

與此同時,人民英雄紀念碑開工,直至1958年的5月,人民英雄紀念碑完工。

8月,中央作出了進一步擴建天安門廣場的指示,明確表示,將民國時期修建的正陽門城墻和圍墻一一拆除。

中華門正是在此時拆除的,從大明門、到大清門,再到中華門,直至新中國成立,這座飽經滄桑的城門被拆除,它的歷史使命,已然完成。

同時,需要在天安門廣場的東西兩側修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人民大會堂。

然而,天安門廣場之巨變莫過於修建毛主席紀念堂。

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紀念堂奠基,1977年9月9日,於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時落成。

在氣象恢弘的紀念館前,駐足凝視,不免令人回想起一座早已靜默無言的城門——中華門。

中華門原本坐落於正陽門以北、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南的位置,正是如今毛主席紀念堂所在的位置。

現如今,這道原本和天安門、正陽門同在南北中軸線上的城門,只能在畫卷和黑白照片中得見。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