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是在封建專制制度下,皇帝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擁有絕對的生殺予奪大權,其意誌即是法律,皇帝所做出的一切決定都被視為天意所歸。當皇帝決定賜死某個官員時,盡管這在現代人看來或許難以理解,但在當時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下,被賜死的官員確實會遵循禮制,表示謝恩,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實際上是封建時代皇權至上、倫理觀念和社會習俗相互交織的結果。
古代的君臣關系深受儒家倫理觀念的影響,主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這種極端化的忠君思想指導下,官員視死如歸,以身殉職被認為是盡忠的極致表現。因此,當面臨賜死時,即便是被迫接受死亡,也要感恩皇帝的裁決,以此表達對皇權的絕對服從與忠誠。
古代孝道文化極為濃厚,認為父母之外,效忠皇帝亦是對孝道的體現。在孝道觀念裏,即使是犧牲生命,也要服從上級,尤其是皇帝的命令,否則就有悖於孝道,可能導致家族蒙羞。
在古代法律體系中,尤其是刑法嚴厲的時期,一旦皇帝下令賜死某位官員,若該官員抗拒或態度惡劣,往往會導致更加殘酷的後果,如株連九族。因此,臣子透過「謝恩」表達對皇帝意願的順從,希望借此減少家眷及親友受到牽連的可能性,盡可能保全家族和其他無辜之人。
賜死作為一種「特殊的恩典」,在某種程度上保全了當事人的名聲與家族的面子。賜死不同於一般刑罰,通常用於高級官員,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一種相對較為體面的死亡方式。相比於公開羞辱或遭受酷刑,賜死通常是皇帝對有一定地位的官員的一種「恩典」,例如賜毒酒、白綾等,這種方式比尋常刑法顯得更為「優待」。故此,即便是死,被賜死的官員也會感謝皇帝對自己的「照顧」,體現出皇家對其曾經貢獻的認可。
古代社會普遍相信命運和天意,皇帝作為「天子」,其決定被視為上天意誌的傳達。被賜死者認為自己命中註定如此,接受賜死是順應天意,故而即使面對死亡也會表現出對天命的接納與順從,進而感謝皇帝的裁決。
古代的禮儀制度嚴苛,任何對皇帝的言行舉止都必須符合禮制,即使面對生死大事也不例外。按照當時的禮節,無論皇帝下達何種命令,接受者都要以叩拜、謝恩的形式予以回應,這是封建社會特有的上下等級關系的具體體現。
古代官員在接受皇帝賜死時依然選擇謝恩,這是他們身處特定歷史環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反映了那個時代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的道德倫理觀念、生死觀以及對皇權至高無上的認同。盡管這一現象在現代看來極其殘酷且不近人情,但它卻是中國古代社會獨特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