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從軍事角度分析:太平天國運動14年,為何會滅亡?

2024-04-14歷史

—— 以下內容為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作為舊式農民起義的最高峰,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席卷大半個中國,沈重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

在起義高潮時,太平軍兵鋒直指京津,權貴紛紛出逃,鹹豐皇帝更是如坐針氈,寢食難安。

但是,僅僅堅持了14年,天國的心臟——天京,就在湘軍的隆隆炮火聲中失陷了。第二代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被俘,隨即被解送南昌淩遲處死,太平天國運動徹底失敗。

曾經讓鹹豐帝君臣聞風喪膽的太平天國為什麽會失敗?太平軍在軍事上犯了什麽錯誤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01

民不聊生,天國興起

金田起義之前,廣西的社會矛盾就已十分尖銳。當地山多地少,土地貧瘠,人地矛盾突出。人們為了獲取耕地,只能開墾山林河灘,但這又導致自然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水旱災害日益頻繁。

與此同時,腐敗的吏治更是讓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官吏橫征暴斂和愈演愈烈的土地兼並使得大量農民破產。

與此同時,民族之爭和土客之爭又加劇社會動蕩。因此,當時民變蜂起,社會秩序已經瀕臨崩潰。

於是洪秀全以「拜上帝會」為旗幟,在金田村組織起義。起義獲得廣泛響應,太平軍在與清軍的作戰中愈戰愈勇,不斷壯大。1851年在永安州分封諸王,初步建立國家體制。

此後 太平軍突破清軍封鎖,從全州進軍湖南,一路攻克道州、郴州以及嶽州等地。

1853年1月,太平軍攻破武昌,清政府上下震動,急忙派重兵圍堵,但終歸是徒勞。

僅僅不到兩個月,太平軍順江而下,攻破南京城。從此以後,這座六朝古都在史書上又多了一個新名字:天京。

盡管太平天國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在征戰過程中仍然暴露出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將在後面的戰爭中不斷給太平軍造成嚴重損失,直至徹底葬送整個政權。

02

坐失戰機,硬拼實力

早在太平天國運動前期,太平軍就屢屢出現戰術失誤的情況,在作戰過程中沒有抓住敵人的弱點及時行動,而是在敵人做好準備之後正面硬攻,導致出現頓兵堅城的危險,損失慘重。

1852年9月,蕭朝貴向長沙進攻。

此時長沙的城防十分空虛。據湖南地方誌記載,此時長沙城防破敗不堪,城墻有多處坍塌,城內守軍兵力不足,蕭朝貴部又避開衡州的清軍主力,從湘東山路北上,使得長沙守軍猝不及防。當時的長沙城內人心惶惶,清軍應對頗為狼狽。

這本是攻打長沙的絕佳時機,但是蕭朝貴卻在此時征集物資,在外圍州縣停留了足足十天時間。就在這十天內,長沙守軍完成了建設防禦工事和調兵防守的工作,攻城難度直線上升。

而在攻城時,太平軍也沒有及時控制城南要道,導致清軍搶占先機,將太平軍限制在城南一隅之地。

此時攻城的機會視窗已經失去,但蕭朝貴部依然發起進攻,結果就是久攻不克,軍需物資消耗殆盡,蕭朝貴戰死,太平軍損失慘重,不得不放棄攻城。

長沙之戰的慘敗無疑給了太平軍一次重擊,太平軍不僅損失大量精銳部隊,而且繼蓑衣渡之戰失去馮雲山之後又喪失了蕭朝貴這位高級領導人,太平天國的軍政權力日益集中於楊秀清一人,為天京變亂埋下伏筆。

03

驕傲輕敵,孤軍冒進

定都天京之後,雖然太平軍在長江下遊占有局部優勢,但是清軍依然強大,並在太平軍控制區附近布置防禦;而太平軍仍有一定的機動兵力,可以進一步擴大勢力範圍,並且可以分散清軍對天京一帶的攻勢,因此楊秀清決定北伐和西征。

這個決策本身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因為驕傲輕敵和計劃缺陷而出現了嚴重的紕漏,最終導致慘痛的失敗。

以北伐為例,洪、楊等高層在制定計劃時就犯了冒進的錯誤。楊秀清給北伐統帥李開芳和林鳳祥的指示是「師行間道,疾趨燕都,勿貪攻城,靡時日。」意圖以最快速度攻下北京,推翻清政府。

但是,從南京到北京的距離足有一千多公裏,清軍早已在重要渡口和城鎮設防,想要快速透過幾乎不可能。

因此 北伐軍自出發時就處處受到阻礙,在強渡淮河和黃河時都遭到清軍的打擊,不斷被削弱,到了河南時已經陷入補給不足的困境。

盡管北伐軍英勇奮戰,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一度進軍至天津附近,但在清軍不斷的堵截和削弱下最終難逃覆滅。

實際上,北伐軍在北進的過程中也占領了如臨淮、滁州、鳳陽、亳州等多座城池,此時兩淮地區唾手可得。

如果此時太平軍能夠消化掉淮河流域,以此為根據地,進可攻山東河南,繼續完成北伐目標,退可防備清軍南下,拱衛首都,那麽北伐乃至整個太平天國運動的走向或許都會有所變化。

04

各懷鬼胎,不顧大局

內鬥問題可謂貫穿太平天國始終,使得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的天京事變就是內鬥問題的惡果。永安建制時,楊秀清為東王,節制其他五王,地位僅次於洪秀全。

在前期的戰爭中,楊秀清是太平軍事實上的總指揮,在他的指揮下,太平軍得以攻城略地,定鼎天京。

此時,楊秀清已經掌握太平天國的軍政權力,甚至透過代「天父」言事攫取神權,以至於威逼洪秀全封其為「萬歲」。

於是,在洪秀全的授意下,早已對楊秀清不滿的韋昌輝秘密入城,誅殺楊秀清全家,大肆清除異己,導致人心動蕩。此時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討伐韋昌輝,韋昌輝眾叛親離,全家被殺。

而石達開在此之後也遭受洪秀全猜忌,一氣之下帶領大軍出走。這次火並不僅造成了軍隊和將領的嚴重損失,更造成了太平軍士氣的崩塌。

當時太平軍內部流傳這樣一首歌謠:「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去,依舊做長工!」從此之後,太平軍再也沒有之前的銳氣,完全落於下風。

即使在洪秀全整頓政權,啟用陳玉成、李秀成等人後,太平軍依然沒有吸取教訓,李秀成攻下江浙之後,就將這裏當做自己的獨立王國,儼然有自立為王的趨勢。洪仁玕評論其:「殊知忠王既撫有蘇、杭兩省,以為高枕無憂。」

劉秀成劇照

到後期他更是不顧大局,坐視安慶失陷,陳玉成部損失殆盡,導致天京直接暴露在清軍的攻勢下,洪仁玕痛斥李秀成「失一安省為京都北屏,殊忠王不以北岸及京都為憂」。

歷史不會再給第二次機會,這次失敗敲響了太平天國的喪鐘,清軍順流而下,將天京團團包圍,地上天堂從此不復存在。

05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太平天國後期,以湘軍為代表的清軍實力強大,太平軍已現弱勢。但是太平軍面對強大敵人卻依舊不願意放棄已經得到的城池,與優勢敵軍正面硬拼,最後導致失敗。

典型案例仍然是安慶保衛戰。安慶戰前的情況實際上已經十分危急:曾國藩十分重視安慶的得失,調集多隆阿、鮑超等清軍精銳,並指派其子率領湘軍主力圍城,自己也坐鎮不遠處的祁門作為預備隊,即使蘇杭告急也並未分兵;

安慶城西部屏障石牌、潛山以及太湖相繼被清軍攻陷,與北部桐城的聯系也已經被切斷,北線的清軍不斷蠶食太平軍陣地,威脅安慶與天京之間的聯系。

至此,安慶已經是一座孤城。

面對這樣的局勢,陳玉成卻不願意放棄自己經營許久的安慶城,選擇強攻清軍營壘,結果遭到清軍多次伏擊,損失慘重。進攻失敗之後他又主張與清軍主力打陣地戰,卻遭到清軍分割包圍。

盡管太平軍作戰英勇,但寡不敵眾,最終安慶失陷,陳玉成率領的太平軍主力覆滅,天京門戶洞開……

太平天國運動平息近百年之後,同樣的局勢又發生在了紅軍身上——國民黨25萬軍隊撲向延安,但這一次,紅軍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面對不願撤出延安的同誌,毛澤東對他們說:「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在毛主席的智謀領導下,國民黨軍雖然占領了延安城,不僅沒有找到中央指揮中樞,而且還在青化砭、羊馬河和蟠龍鎮三地遭到西北野戰軍迎頭痛擊,損兵折將。這次勝利穩定了陜北戰局,為戰略反攻奠定基礎。

總結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可謂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們不能否認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近代史有著關鍵的推動作用,它展現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意誌,凸顯出農民階級的強大力量。

但是,在起義的過程中,起義軍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

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軍始終沒能正視並解決這些問題。許多隱患在關鍵時刻釀成大錯,最終葬送了整場革命。

參考資料

[1]劉君達.太平天國戰略問題初探[J].廣西社會科學,1988(01):157-182.

[2]王瑞.太平天國北伐西征戰略得失再研究[J].西部學刊,2020(10)

[3]洪陽.淺析太平天國北伐失敗的原因[J].黑龍江史誌,2014(03):73+75.

[4]劉晨.太平軍長沙之戰第一階段戰略戰術分析——兼談蕭朝貴的死因[J].軍事歷史,2013(01):49-54.

—— 以下內容為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