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諸葛亮「 草船借箭」的故事 是赤壁之戰的重要插曲,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人們無不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嘆服,以致不少人幾百年來大都認為歷史上確有其事,對其深信不疑。
然而 隨著歷史知識的普及,尤其是各種正說歷史的出現,現在的青年讀者,都知道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沒有「草船借箭」的事。而是羅貫中為了塑造孔明而虛構的。當然此事也並非電洞來風,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類似的事,而且這個故事在流傳中,更是發生了巨大變化。
歷史上以船借箭者,乃是孫權,而非孔明,發生地也並非赤壁,而是今天安徽南部一帶。 據裴松之註【三國·吳書·吳主傳】上記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孫權與曹操交戰於濡須,一天「(孫)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一面受箭,箭鈞船平,乃還。」(引自【魏略】)。
這是三國時期以船借箭的歷史記載,但很顯然,孫權並非預先規劃「借箭」之事,只是他審時度勢,跟戰場變化而采取的策略,這是「草船借箭」故事的雛形。
到了宋代,隨著市井生活的發展,興起了話本這種文學形式。話本在 內容上也多有歷史演義故事,宋元時期的講史話本當中,關於三國最有名的莫過於【三國誌平話】。而這個話本也提到了一個「以船借箭」的故事。可這次的主角不是歷史上的孫權,而是他的大將周瑜 ,而且故事發生地終於來到了赤壁。
【三國誌平話】上稱「 周瑜用帳幕(遮住)船只,曹操一發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卻射右面。移時箭滿於船。周瑜回,約得數百萬支箭。周瑜喜道:‘謝丞相箭。’曹公聽得大怒。」
這個故事已經和【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
過程很相近了。而且此事周瑜取代了主子孫權,成為故事的主角。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他事先謀劃,從曹阿瞞那裏借來箭鏃。足可見在宋代時,周公瑾的人氣頗高,就連蘇軾也吟詠:「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但這個故事還缺了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草人。而這個出現,也是有真實歷史故事作為參考的。羅貫中極大可能參照了唐代名將張巡的事跡。
話說唐天寶十四載,唐蕃將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叛亂,安史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各地官軍落荒而逃。時任真源縣(今河南鹿邑)令張巡率軍前往雍丘縣(今河南杞縣)拒敵。
令狐潮和叛軍李懷仙等合兵四萬進攻雍丘。雙方血戰兩個多月,叛軍負出了極大傷亡,仍無法攻陷雍丘。但守城部隊也由於長久作戰用光了箭矢,嚴重影響守城戰鬥。張巡於是命兵士紮了一千多個草人,並給草人穿上黑衣,系上繩子。
到了晚上,在張巡的指揮下,城頭上鼓聲大作,兵士緩緩地將草人從城墻上放下去。這時,叛軍大營的巡哨士兵發現城墻上有異常,馬上報告了令狐潮。他 出營察看,借著月光望去,果見有不少唐軍從城頭沿著繩索而下,由此判定張巡乘夜襲營,於是下令弓弩手萬箭齊發。
城上的唐軍士兵不斷地把草人放下又拉上,如此這般一直到天亮。
此時,令狐潮才發現「唐軍」原來是稻草人,只好下令停止射箭,帶著白白浪費十萬枝箭的悔恨回到營中。
幾天後的晚上,叛軍又看到唐軍沿繩索而下,有了上次教訓的叛軍認定此乃張巡故計重施,遂笑而不備。可這次卻是張巡命五百兵士從城頭順繩索而下,乘敵不備殺向敵營。叛軍大營頓時大亂,士兵死傷無數,令狐潮在慌亂中燒毀營寨,率軍撤退十余裏,雍丘之圍暫時得到了緩解。
張巡利用草人從安史叛軍那裏借箭, 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必然會對小說的藝術創作提供靈感,這成為「草船借箭」的重要元素,最終與歷史上以船借箭相結合,完成了定型。
而隨著理學的發展,加上南宋偏安的特殊處境,中國文人對於三國的正統地位發生了很大變化。代表漢室遺民的蜀漢集團成為正統的象征,而對立的曹魏則被視為逆賊。此時的三國故事創作,就出現了明顯的尊劉貶曹的傾向,蜀漢集團的諸葛亮、關羽、趙雲等人都被刻意地拔高了。
因此到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時,諸葛亮成為赤壁之戰重要的領導者,孫吳集團則遭到了貶抑。 在宋朝高人氣的周瑜,成了小肚雞腸的人物。 因此原本評話中的主角,就被換成了諸葛亮。
從孫權「以船借箭」的歷史,到宋元話本周瑜的借箭,再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我們可以窺見中國歷史 事件在民間演變的方式。有些普通的歷史故事,經過民間流傳,文人加工。移花接木插入一些精彩的歷史故事,使演義情節更加生動,人物更加豐滿,從而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故事。
而且我們還能看到,歷史人物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周瑜本來被宋儒視為一代豪傑,得到了不少人的稱贊。可隨著文人史觀的轉變,而出現黑化。而諸葛亮則因此人氣日益增高。這也是古代小說在人物塑造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歡迎關註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註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