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重度甜食愛好城市之爭,誰是中國吃糖冠軍?

2024-06-05歷史

本 文 約 4000 字

閱 讀 需 要 10 分鐘

端午節將至,你是甜粽子派還是鹹粽子派?這個問題就像問更愛夏天的西瓜還是冬天的火鍋,答案總是那麽難以抉擇。在我們的印象中,北方的粽子以甜口味居多,比如豆沙、紅棗、蜜棗……仿佛是甜蜜的夏日午後,讓人沈醉。而南方則似乎以鹹粽子居多,鹹蛋黃、臘肉……就像是一場味蕾的冒險,每咬一口都是對未知的探索。廣東地區的粽子就更豐盛了,甚至裏面還有海鮮,簡直能把整個海洋的鮮美都包進粽子裏。

不過說到這兒,似乎有讀者好奇了,南方不是愛吃甜嗎?

這背後,其實是南方豐富食材的饋贈,也是南方人對口味多樣性的追求。而且,南方也不是完全不吃甜粽子,南方粽子就像那裏的氣候一樣,熱情而包容,既有鹹肉、臘腸的醇厚,也有豆沙、紅棗的甜美。

其實,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與我們的常識印象有關,中國近代民諺中就有「南甜北鹹」的說法。南方人偏愛甜食,似乎是毋庸置疑的。

那麽,在「南甜」的眾多地區中,究竟哪裏是中國的吃甜冠軍?

位於蘇南的無錫、蘇州及附近的杭州、上海等區域,都有著愛吃甜食的習慣。有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中國菜肴的甜度分布格 局逐步形成了三個層次——東南重度食甜區、北方中度食甜區和長江中上遊輕度食甜區。其中,平均甜度值排在前面的江浙滬連成一片,向西還可以囊括安徽省,區域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組成了中國的重度食甜區。

有趣的是,這些食甜區恰好以太湖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太湖吃糖圈」。

「太湖吃糖圈」的甜食代言人

若問到誰最能吃甜,這在蘇南老鄉們眼裏簡直是送分題。蘇菜中,蘇錫菜素以甜為特色,蘇南人吃起甜來可是一個賽一個的厲害。

松鼠鱖魚、櫻桃肉等蘇幫名菜味道或是酸甜適口、或是鹹中帶甜,總之離不開一個「甜」字。蘇式月餅、松仁糖、芝麻糖、豬油年糕等甜味小吃更是捕獲了無數吃貨粉絲。而提到蘇味一絕,當屬桂花糖藕。

蘇州多出產塘藕,藕與桂花一相逢,更是勝卻人間甜品無數。蘇州的煨熟藕,拿整只的藕塞糯米,文火煮熟,澆桂花糖漿,這便是軟糯又清香的桂花糖藕。桂花糖藕讓整個江南發甜,舊時玄妙觀內的藕粉圓子,是蘇州城裏獨一份精心制作的名點。要拿瓜子核桃等各式果仁碾粉,用桂花豬油等粘合團成圓子,再裹上一層藕粉,不用油炸,只是滾幾道沸水,便足以滋發出它柔軟香甜的味道了。

若論吃糖的厲害程度,無錫人對甜的執念可能連蘇州人都無法企及。在講究「甜出頭,鹹收口,濃油赤醬」的錫幫菜裏,糖是多少無錫人心中的白月光——他們炒青菜要放糖、煮粥要放糖;正宗的無錫拌餛飩是用剛出鍋的餛飩伴著醬油和白糖吃的;無錫三大特產之一的「三鳳橋醬排骨」,白糖用量比精鹽用量足足多了二十多倍。

和無錫醬排一同被遊客們視為「齁甜齁甜」的,還有無錫小籠。1981年出版的【家常點心】老菜譜上就記錄著,普通鮮肉小籠配「一兩二錢」白糖,而無錫小籠則是「白糖一斤」,也就是16兩……單是白糖用量這一項,就足夠讓人信服。

說完蘇南,沿太湖以東,來到上海。與蘇州菜同出一脈的上海菜,也為了顯示本地飲食特色,稱為「本幫菜」。本幫菜以油多、味濃、糖重、色艷為特色,呈現出來的特點離不開一句「濃油赤醬,無甜不歡」。

紅燒肉幾乎是聽到上海菜就會想起的菜名。肉要用肥瘦相間的豬五花,燒的時候一定要多放糖,用上海人的話講就是把油「逼冊來」!

說起來,早期的上海點心也是源於蘇式糕點。

比方說青團,用糯米粉混合艾草做成綠色的外皮,裏頭裹上細膩香甜的紅豆沙,咬上一口,細糯松軟,唇齒回甘,是老上海人的獨家記憶。傳統的青團糯米皮裏可以包甜口豆沙餡兒,也有鹹口包著剁碎的毛筍、腌菜、腌肉、豆腐等餡料。而上海的青團則講究推陳出新,新口味層出不窮,如近年來火爆的鹹蛋黃肉松餡兒、腌篤鮮餡兒和馬蘭頭餡兒……其他點心諸如條頭糕、桂花糕、橘紅糕之類,也都是以糯米為皮,以細軟豆沙、蜜棗、蓮子等為餡兒,哪一樣都是上海人心裏最甜美的念想。

繼續往南走,便到了杭嘉湖平原。

與上海相似,杭州一帶吃糖戰鬥力雖不及蘇南,但由於杭州菜最早傳於寧紹平原和蘇南地區,從蘇州、無錫等地傳入的食俗,很早就成了杭州味道。因此,杭州人對於吃糖也有種特別的情愫。

堪稱杭州人「生命之光」的油燜筍,這道菜的靈魂除了食材講究,還要炒出糖色,直到油光發亮方可出鍋,頗有「濃油赤醬」風範。代表性的甜食還有東坡肉,相傳是蘇軾在杭州任上所做,明清時已經成為浙菜的代表。正宗的東坡肉講究用紹興花雕和冰糖熬汁,以別於一般的紅燒豬肉

杭州的吃糖一絕更多體現在甜點上,早在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中, 就收錄了南宋臨安 杭州 市場上出售的「糖糕」「蜜糕」「糍糕」「雪糕」「花糕」「乳糕」「重陽糕」等近19個品種。如今,杭州的特色甜點諸如定勝糕、麻球王、小雞酥、荷花酥、龍井茶酥……同樣見證著杭州的富庶與繁華。

定勝糕是浙江傳統特色名點,色呈淡紅,松軟清香,入口甜糯。做法是將配置好的米粉放進特制的印版裏,中間再放入紅豆沙,蒸少許時間就可以。相傳是在南宋時百姓為韓家軍出征鼓舞將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勝"二字,寓意出征定能大獲全勝。"定勝糕"便夾帶著這一份美好寓意流傳至今。

更近於太湖的嘉興與湖州。對於甜點的鐘愛程度絕不遜於杭州。

湖州的震遠同酥糖是歷史傳統食品,相傳在清鹹豐年間 (18 51-1 861) ,歸安縣菱湖人沈震遠開辦震遠茶食作坊,後遷入湖州。所制的酥糖品種多,有玫瑰酥糖、芝麻酥糖、椒鹽酥糖、豆沙酥糖、葷油酥糖等,以香氣濃郁、食不粘牙等特色,名列湖州「四大名點」之冠而馳名海內外。

在嘉興,則有方為糕、圓為團、扁為餅、尖為粽……嘉興人有多愛吃糖?他們的甜點可以從年頭吃到年尾:除夕有年糕、清明有青團、中秋有月餅,孩子滿月有誕生糕、出嫁有坐底糕、婚後有喜糕、造房上梁有元寶糕。

可以說,蘇南、上海以及杭、嘉、湖在全國來講都是赫赫有名的食甜區。然而,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到:「大抵南人嗜鹹,北人嗜甘。」江浙一帶的飲食,在北宋時期被稱為「南食」,也就是說,早在北宋時期,江南一帶的食糖風尚並未普及。那麽,「太湖吃糖圈」是如何形成的?

制糖技術進步創造有利條件

古時候,因為糖長期供給不足,甜味堪稱「富貴的味道」。甜食經歷了從奢侈品到街邊小食的身份轉變,首先得益於制糖技術的進步。

根據現有材料來看,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

「甘蔗遠近皆有……取汁始飴餳,名之曰糖,益復珍也,又煎而曝之,即凝而冰。」

可見,早期人們是透過日曬或者熬煮的辦法把甘蔗汁做成糖漿,再進一步冷凝、固化得到糖塊,因為形狀和石頭相似,味甜如蜜,古人稱之為「石蜜」。不過,當時采用的傳統煎煮曝曬法所能去除的水分畢竟有限,因此這種粗制糖塊所含水分比較大,易溶解,看似「堅強似石」,實則「入口即化」。

唐朝貞觀時期,唐太宗發現西域的「西極石蜜」不但容易保存,而且滋味品質都優於石蜜,於是就向印度摩揭陀國派出使團去學習制糖技術,待他們學成歸來,將印度的制糖技術加以改進與完善,最終掌握了榨制蔗糖的工藝,蔗糖供應也才逐漸多了起來。

到了南宋末期,王灼編撰的甘蔗煉糖術【糖霜譜】出現後,糖霜的制作方法廣泛傳播。制作糖霜的糖水需要二次熬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水分。然後,在糖水中插入竹片,使其自然結晶而生長出糖霜。如果糖水所含的水分超標就很難形成霜,糖霜的制作就會失敗。由此可見,糖霜相比沙糖水分更少,更純凈,因此重量較輕,儲存時間更長。

隨著糖霜的出現,蔗糖業的發展日益走向分工化和規範化,逐步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在此之前,糖對很多普通百姓來說是一種奢侈品,但這時的糖已經產業化,產量大大提高,價格隨之下降,人們吃糖的成本相對降低,所以糖在聰明的中國人手中也有了更多的花樣,制作成的各種糕點和零食廣泛出現在街頭巷尾,這在客觀上對江南地區吃甜習慣的養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江南經濟區普及食糖風尚

單有技術還不夠,甜食作為一種享受型食品,吃糖還需要相當經濟基礎的支撐。 所以一般來說, 經濟繁榮地區 比較能吃甜

在南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江浙地區水稻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區生產在全國所占的重要地位。

到了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先後在手工業和農業中產生和發展,蘇州成為吳地最大的商貿中心。清乾隆時的蘇州畫家徐揚所繪【盛世滋生圖】 (又稱【姑蘇繁華圖】) 清晰描繪了當時吳地商業都會的繁華勝景。「太湖明珠」無錫更是在漕運鼎盛時期,成為太湖流域和江浙漕糧集中地及江南著名糧食市場,名列「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食甜重心往往與經濟文化重心相重合。南宋以後,隨著經濟重心向江南轉移,富裕起來的江南人也吃起甜食,太湖吃糖圈逐漸成型——如果穿越回南宋臨安都城的夜市,你會聞到這裏的空氣都是香甜的,夜市沿街到處是賣糖小販,叫賣著「麻糖、鎚子糖、鼓兒餳、鐵麻糖、芝麻糖、小麻糖……」食店也在售賣「蜜金橘、蜜木瓜、蜜林檎、蜜金桃、瓏纏茶果」。糖蜜小食琳瑯滿目,各色糖果應有盡有。到了清代,為滿足蘇南人的口腹之欲,每年廣東、福建兩省要發數百艘「糖船」北上,向蘇南運去上百萬擔的白糖。張岱在總結地方特產時提到「蘇州則帶骨鮑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圓、橄欖脯」,放眼望去,盡是甜食,蘇州人對於甜食的執念可見一斑。

「甜味」傳達一種生活特色,也見證了環太湖地域的富庶與繁華。如今,無錫醬排、東坡肉、青團、桂花糕、定勝糕等菜肴和甜品成為「太湖吃糖圈」的甜蜜名片,吸引著各地食客前來感受那股沁入食物和空氣中的清透鮮香。

參考文獻:

季羨林: 【糖史】

吳自牧:【夢粱錄】

程民生.汴京文明對南宋杭州的影響[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04):15-19

胡艷紅. 百種宋人筆記所見飲食文化史料輯考[D].華東師範大學,2006.

藍勇,陳姝.歷史時期中國甜食的空間格局及其成因研究[J].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6):57-67

趙常興,安魯.六朝移民與江南經濟區的形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04):144-148.

END

作者 | 牛腩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李棟 張斌 古月 苗祎琦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