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日,陜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老蔣為了限制八路軍的發展,只給了三個師的番號。這樣一來,許多幹部不得不降級使用,蕭克也由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降為八路軍120師副師長。1955年授銜的時候,八路軍六位正副師長當中,有五個人都成了元帥,只有蕭克一人是上將。
同為副師長,為何聶榮臻和徐向前成了元帥,蕭克卻僅授上將呢?論資歷和戰功,蕭克肯定是不及徐向前的。紅軍時期,蕭克的最高職務是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而徐向前的職務是紅四方面軍總指揮;論戰功,紅軍時期徐向前把紅四從一支偏師發展到8萬之眾,先後建立了鄂豫皖根據地和川陜蘇區;解放戰爭中他又率領一支二等部隊把山西王閻錫山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最後不得不坐飛機逃跑。
蕭克紅軍時期雖然也打了不少勝仗,但和徐向前相比,還是遜色了不少;解放戰爭時期就更不用說了,直到1949年5月份,蕭克才從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調任四野參謀長。此時解放戰爭戰爭大局已定,蕭克沒有撈到多少仗打,戰功和徐向前相比,自然就小了許多。不論資歷和戰功,蕭克都不如徐向前,他的軍銜比徐帥低,也就很好理解了。
再和聶榮臻相比,紅軍時期二人的資歷差不多;解放戰爭時期,聶榮臻擔任華北軍區司令員,職務比蕭克高不少。更重要的一點是,聶榮臻在抗日戰爭時期一手建立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抗擊了華北日軍一半以上的兵力,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一點上,蕭克也不及聶榮臻,所以大授銜的時候,他的軍銜也比聶帥低。
按理說,蕭克雖然成不了元帥,但授個大將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資歷在那擺著呢。但為何最終僅被授予上將軍銜呢?這裏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紅二和紅四會師的時候,他「站錯了隊」。蕭克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是這樣描寫的:「當六軍團六月二日在理化南之甲窪,與遠道前來迎接我們的部隊見面時,有的老戰友對我說:張國燾與中央決裂了,責任在中央,我盲目地相信了。」
如果僅是這樣的話,後果還不是很嚴重,但偏聽偏信之下,蕭克竟然把「遵義會議前後中央的領導搞混淆了」,而且還「在一些同誌面前對中央表示過不滿情緒」。當時蕭克是紅6軍團的軍團長,他的這種「不滿情緒」給部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蕭克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這是我政治生活中一個最深刻的教訓,書此永誌不忘。」
第二個原因是抗日戰爭時期身負重任卻沒有明顯的戰功。不少朋友都認為蕭克抗戰時期戰功不顯是因為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其實這是錯誤的。早在1939年1月時候,蕭克就出任了冀熱察挺進軍司令員,由於政委陳漫遠沒有上任,蕭克又兼了政委,真正的獨當一面。當時挺進軍轄三個支隊,分別是高誌遠率領的冀東抗聯支隊、宋時輪支隊和鄧華支隊,總兵力將近8000人。
本來是兵強馬壯的局面,但很快高誌遠被處決,宋時輪和鄧華出走。「孤家寡人」的蕭克在平西搞了幾年,不僅沒能搞出名堂,最後連堅持都堅持不下去了,只好到晉察冀給聶榮臻當副手。之後蕭克再也沒有擔任過軍事主官,後來幹脆去辦了學校,直到解放戰爭末期才出任四野參謀長。因此1955年的時候,蕭克被授予上將軍銜還是可以理解的。後來蕭克擔任過全國政協副主席,官至副國級。2008年,蕭克將軍病逝,享年102歲。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