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與勁敵吐蕃較量多年的歸義軍,憑借什麽笑到了最後?

2024-03-24歷史

本 文 約 520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分 鐘

從大中五年 (公元851年) 張議潮收復甘州算起,到鹹通二年 (公元861年) 張議潮最終「奉涼州來歸」,張議潮率歸義軍用了整整十一年時間才徹底驅逐了吐蕃守軍,完全收復了吐蕃所占領的河西之地。從這樣一個艱苦的過程也可以看出,對於張議潮與歸義軍而言,吐蕃軍隊實在是個勁敵。

唐書地誌。來源/敦煌博物院

勁敵吐蕃

在張議潮起兵時,吐蕃業已陷入混亂進而崩潰。可這並不意味著吐蕃這個龐大帝國的軍事力量一朝消失。吐蕃王朝實行軍政一體化制度,軍政首腦平時主政、戰時統兵。其軍事組織自上而下,十分嚴密:贊普是最高的軍事統帥;贊普下設尚論,尚論直接對贊普負責;尚論下設兵馬正副都元帥;在兵馬正副都元帥之下,吐蕃本土設5個茹61個東岱 (茹是吐蕃最高級別行政組織,東岱相當於部落) ,地方長官亦是地方軍事首領,負責當地的軍政事務、軍隊訓練及兵員的調配和補充。在被征服地依然是以地域為單位劃分軍事區域,以地方長官統領當地軍事。譬如,學界據敦煌藏文寫卷可以考察出敦煌的職官序列:瓜州節度使 (留後使) —瓜州大監軍—沙州節兒論—乞利本—大都督—監軍使—副節兒— (漢人) 觀察使— (吐蕃人) 部落使— (漢人) 副部落使— (漢人) 小節兒—岸武庫令— (吐蕃人) 沙州料敵防禦都使— (吐蕃人) 小千戶長— (漢人) 副小千戶長— (漢人) 大稅務官—乞利本長書論等。這就是一套軍政合一的職官體系。吐蕃中央政權崩潰後,各地的軍政長官自守一方,便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割據勢力。

與軍政合一相適應的,就是吐蕃實行的部落兵制。特別是吐蕃王朝早期的軍隊,有戰事則為軍人,無戰事則為農、牧民,兵民不分。部落務農、務牧時兼顧備戰、訓練,有了戰爭則多以部落為組織單位,部落整體奔赴前線。這種以部落為單位的兵力配置便於行軍、野營、給養、作戰、防禦、撤退等。單個部落可以獨立作戰,也可以配合其他部落參加大的軍事行動,機動能力極強。在今天能見到的敦煌古漢、藏文寫卷和新疆出土的藏文簡牘和寫卷中,就有一些有關吐蕃部落軍事活動的記載。新疆米蘭出土的藏文寫卷和木簡記載,吐蕃對唐朝的戰爭中,島岱部落就以勇猛善戰著稱。

唐二人騎馬出行圖模印磚。來源/敦煌博物院

另一方面,吐蕃軍隊的裝備在當時也顯得相當先進。在進攻武器中,吐蕃軍隊使用最多的,也是最常見的就是弓箭。吐蕃弓箭,輕巧堅硬,射程遠,短小而鋒利。從出土的古藏文簡牘記載來看,專門有人司職弓箭的保管,可見吐蕃軍隊對弓箭的重視程度。弓大體是木制的,一般長約三尺,高尺許,造型美觀,輕巧靈便,能在較遠的距離射殺敵人。而在防禦裝備中,吐蕃軍隊已大量裝備了鎖子甲,較之其在唐軍中的普及度更勝一籌。

唐代的【通典】明確記載,

「(吐蕃)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

事實上,當時吐蕃鎖子甲的工藝水平在整個亞洲大陸都極其有名,阿拉伯人的文獻也記載吐蕃的鎧甲 (吐蕃盾) 的精良,竟堅不可破。公元729年左右,西突厥別部突騎施進攻阿拉伯帝國 (大食) 控制下的河中地區,當突騎施可汗蘇祿出現在陣地上時,阿拉伯軍隊中的兩位神箭手對其進行了狙擊。結果,兩箭都射中蘇祿的面部,卻不能取其性命,拯救蘇祿的正是他周身只露出兩只眼睛的吐蕃鎖子甲。據說,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保存的18世紀的藏族鎖子甲與吐蕃時期的鎖子甲在制作結構上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鐵鎖子甲。來源/呼和浩特博物館

當然,對張議潮及歸義軍而言,也不是沒有好訊息。吐蕃政權分裂各自為戰之外,其軍力較之鼎盛時期也有所削弱。而這與佛教傳入吐蕃有相當大的關系。吐蕃王朝的「出家人」最早是從赤松德贊時的「七覺士」 (在藏族歷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出家的第一批僧人,一共七個人。隨著佛教在藏地影響力逐漸變大,後世尊其為「七覺士) 開始,經過赤松德贊、赤德松贊、赤祖德贊等贊普大力崇佛,佛教在吐蕃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出家僧人也逐漸從王室走向平民化。然而,吐蕃的僧人平時不但不參加勞動,更不需要從軍。由於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加入僧人的行列中,征集兵員的數量和品質都受到了較大影響。而且,僧人按規定不能結婚生子,大量男性進入寺院,人口的出生率隨之降低。隨著寺院規模的不斷擴大,吐蕃社會的人口數量不斷減少,兵源也就日漸枯竭了。盡管如此,吐蕃軍隊仍然是個不容小覷的勁敵,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盛唐遺緒

面對這樣的敵手,張議潮與歸義軍又當如何呢?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盡管經歷了吐蕃的長期統治,歸義軍仍然有著對昔日唐軍的記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河西唐軍的衣缽。

莫高窟第156窟壁畫【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局部

這是因為,吐蕃入侵河西時,迫於唐軍的頑強抵抗,做出了一定妥協,使得當地唐軍的部份骨幹有可能保存了下來。譬如,在敦煌,唐將閻朝率沙州軍民拼死抵抗達十一年之久,最後在吐蕃答應了「毋徙佗 (他) 境」的條件後,才開城出降。今天我們在吐蕃時期的敦煌文書中經常可以看到「番和」一詞。這個「番和」是敦煌人民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苦戰十余年換來的,它使敦煌民眾能夠留居故土,沙州地方得以保全免毀。而既然「毋徙佗 (他) 境」,參加守城戰役的唐軍將士盡管放下了武器,但是很可能會將自己的軍事技能傳承下去,而為張議潮起義時所用。

寶冠釋迦牟尼佛。 來源/故宮博物院

同樣傳承下來的,還有「安史之亂」前那支處在巔峰時代的唐軍的威名。按照【衛公兵法】的記載,唐軍典型的戰術就是: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每次作戰,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 (即陌刀、棒) 與戰鋒等隊齊入奮擊,步兵稍敗後,奇兵、馬軍、跳蕩才沖入騰擊,步兵準備再援,步騎兼用,攻守有職。步兵為先鋒,騎兵為側輔,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陌刀因其有「斷馬劍」的特殊功用,為先鋒步兵沖陣的主要兵器。唐代軍隊普遍裝備了由漢代的斬馬劍發展而來的陌刀,陌刀兩面有刃,全長一丈,重15斤,砍殺效能相當高。由於這種新式武器的問世,唐代明光鎧的肩部也相應出現了虎頭、龍首等造型的護肩 (稱為吞肩獸或肩吞口) 。造型華麗的護肩對後世影響極大,經常被明清時代的小說如【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等用來形容武將的鎧甲。如【三國演義】在描寫呂布出陣時說道:

「頭帶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這種鎧甲裝束或許就是根據帶有護肩的明光鎧創造出來的。

16世紀伊朗的鎖子甲,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學者李文才在【論唐代河西、隴右、朔方三節度使的軍事地位及其成因】裏統計,在開元二十一年 (公元733年) 前,唐與周邊諸族之間發生的主要戰爭共84次。其中竟有55次發生於沿黃河河曲的北方及西北邊境地區,約占總數的65%。作為唐軍這一時期的主要對手之一,吐蕃與唐軍在安西 (磧西) 、河西、隴右、劍南近萬裏的弧形戰線上均有交手,地域廣闊空前,但是也有重點,雙方的戰事多數發生在河湟地區。由於這個原因,轄地包括河西走廊在內的河西、隴右與朔方三節度使取得了最為重要的軍事地位,不僅配置了數量最多的軍鎮和最強大的野戰兵團 (包括最強大的騎兵部隊) ,而且軍費開支占據了全部野戰軍團軍費開支的一半以上。

這支精兵曾經有過光輝的戰績。開元十七年 (公元729年) ,唐玄宗任命時任朔方節度使的信安王李祎聯同河西、隴右節度使攻取石堡城 (今青海日月山東麓) 。諸將官都認為石堡城險遠,又是重要的軍事據點,吐蕃一定會全力以赴地防守。唐軍孤軍深入,如果攻取不能成功,就會進退失據,帶來很大的被動。他們建議李祎「按軍持重,以觀形勢」。但李祎認為做臣下的不能害怕艱險,即便「眾寡不敵」,也要「以死繼之」,於是率領軍隊倍道兼行,「並力攻之」「斬首四百余級」,一舉奪取石堡城。李祎在此分兵據守,掐斷了吐蕃前進的道路。訊息傳到長安,唐玄宗非常高興,下令把石堡城改名叫「振武軍」。趁此機會,唐朝河、隴諸軍向西攻戰,拓境千余裏。吐蕃新敗之余,被迫求和。開元二十二年 (公元734年) ,根據遠嫁吐蕃的金城公主的請求,唐蕃雙方同意在赤嶺樹界碑,碑文重申「舅甥修其舊好,同為一家」「兩國和好,無相侵掠」,唐蕃均派出文武重臣前往日月山觀樹碑禮。這就是所謂「赤嶺分界」。

歸義軍制

當然,昔日唐軍的輝煌早已被雨打風吹去。張議潮起兵時,當年死守敦煌而幸存的將士,恐怕多已不在人世。歸義軍所能沿襲下來的,大約仍以軍制的可能性為大。按【通典】記述,唐軍軍制,軍中基層單位每隊50人,設「押官一人,隊頭一人,副二人,旗頭一人,副二人,火長五人。」可知每隊分5火,每火各10人。其兵器裝備是:

「六分支甲,八分支頭牟,四分支戟,一分支弩,一分支棒,三分支弓箭,一分支槍, 分支排,八分 支佩刀」。

不過當時的戟早已被從軍中常用格鬥兵器中淘汰掉了,而槍的比例過低,因此文中「戟」恐為矛、槍之誤。按照【太白陰經】的說法,當時軍隊裏主要裝備的兵器是槍、刀 (佩刀或陌刀) 和弓箭,這些是每個戰士都備有的兵器。另外,還配備有少數的弩和棓 (bàng,古同「棒」,棒子) 。防護裝具方面,有甲和盾牌 (牛皮牌或團牌) ,其中有60%的戰士裝備有鎧甲,至於盾牌則數量較少,只有20%的戰士能夠有這種裝具。

唐朝是冷兵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弓、弩、刀、槍、矛和甲胄等,形制規範,效能良好,輕便耐用,制作精良。兵器裝備大多數由官府作坊統一制造。中央設軍器監主管,下設:弩坊署,掌矛矟、弓矢、排弩、刃鏃等的制作;甲坊署,從事甲胄、筋角的生產。唐肅宗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廢軍器監,置軍器使,由宦官擔任。地方各州府,亦設作坊制造甲兵。河中的弓,浙西的弩,安定的甲,遠近聞名。凡生產的武器,皆刻上工匠姓名、制造年月,以備檢查。儲藏保管,由中央衛尉卿和地方州府所屬武庫分別負責,須有皇帝頒發的敕令才可以發放。不過,張議潮以一隅之地起兵,絕沒有如此優越的後勤條件,歸義軍將士的武器,可能以「土法上馬」或者來自吐蕃軍隊的繳獲為多。

【望賢迎駕圖】中的唐肅宗。來源/上海博物館

不過,史料裏也提到,張議潮起兵之初,與吐蕃守軍短兵相接,「白刃交鋒,橫屍遍野,殘燼星散,霧卷南奔」。經過一場殘酷的白刃戰之後,張議潮終於一舉收復沙州。這就從側面暗示,歸義軍應該擁有數量可觀的近戰兵器。當時唐軍的格鬥武器主要是刀【唐六典】裏的刀制有四種:

「一曰儀刀,二曰鄣(zhàng)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其中的儀刀和鄣刀,是用於儀仗和障身,不能作為大量裝備軍隊的實戰兵器使用。橫刀就是佩刀,這是一般戰士都要裝備的標準兵器,在唐代的壁畫裏,經常能看到佩帶橫刀的武士。陌刀如前所述,是一種長柄的刀。另外還有長柄的格鬥兵器,唐代主要是矛,當時多稱為槍。【唐六典】裏的槍制有四種:

「一曰漆槍,二曰木槍,三曰白幹槍,四曰樸頭槍。」

其中白斡槍和樸頭槍分別是羽林和金吾所使用的儀仗兵器,木槍是一般步兵用的,漆槍用來裝備騎兵。

唐殿堂侍衛圖。來源/陜西歷史博物館

而在歸義軍政權草創之後,與中原的交通恢復,這就使得歸義軍的軍制受到唐代後期藩鎮的影響。「十將」,又稱什將,是唐代藩鎮基層的重要將領,職級雖低,卻是行軍作戰的先鋒和整訓軍隊的軍將,在軍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訓練軍隊、領兵打仗,與唐中後期的藩鎮割據、互相爭戰,甚至犯上作亂很有關系。而在歸義軍中,也可以看到「十將」的蹤跡。

不過,由於職級較低,兩唐書的【職官誌】【兵誌】【通典】【唐會要】等典籍中對「十將」均未作記載,因此敦煌出土文書的「十將」存在爭議。如榮新江認為「十將」是十個將頭的總名,每將百人之兵,由將頭、副將統領。張國剛在研究唐代藩鎮軍將職級時則認為:

「作為職級之一的十將決不是十位將領之意,也不會領兵一千人。」

無論麾下究竟有多少士卒,歸義軍裏的「十將」的主要職守也是訓練軍隊和帶兵打仗。敦煌文書【右軍衛十將使孔公浮圖功德銘並序】就記載:

「胡馬因風,敢掠陽關之草;王師電舉,分邀磧外之蹤。逐北出其前鋒,振旅推其後殿。呈功勿伐,有效先勛。拔萃行間,遷階列首。蒙授得右軍衛十將使兼先鋒將知軍中事。」

三彩胡人俑。來源/故宮博物院

顯然,此將就是因為征戰積功才得授充十將、充當行軍作戰的「先鋒將」。或許,在當年的戰場上,正是這些不知名的「十將」率領士卒沖鋒在前,終於讓漢家旗幟,重現河西走廊。

*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郭曄旻

編輯 | 胡心雅 郝芮(實習)

校對 | 李棟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