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知道漢朝、晉朝的前車之鑒(漢朝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為什麽還要大肆分封藩王呢?
咱們都知道以史為鑒,洪武大帝怎麽會不曉得漢朝的七國之亂和晉朝的八王之亂呢?
一個放牛娃能夠逆襲成為大明的開國天子,這份傳奇經歷在華夏文明史的幾千年歷程種都是獨一份兒。沒有絕頂的才智,這位爺是不可能站在天下的頂端的。
我個人認為,也有可能,正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鑒,所以老朱刻意在大封藩王。
歷史上甭管哪個朝代的建立,他都要總結前朝的教訓,除了秦朝那種無先例可考的歷史第一之外。但凡這歷史的朝代如果能做成個合並版本借鑒之書的話,那明朝可以借鑒的資料就實在太多了。
明前面是元朝,一個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跟傳統意義上的漢統王朝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所以元的借鑒意義就不大。
為什麽說元朝的借鑒意義不大呢?
以往每個大一統的朝代呢,基本都會有「北患」,但是元就沒有,因為人家以前自己就是我們所謂的「北患」。所以對於明朝來說,兩宋的借鑒意義那是更具有時效性的。北宋為啥滅亡?南宋又為啥滅亡呢?不就是因為北邊有兩個強大的鄰居嗎?
鑒於距離本朝最近的可參考往事,朱元璋對「北患」的重視程度,可以說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大明從開國一直到宣德年間,對於北患始終都是一種高壓狀態。
朱元璋在全國設立衛所制,尤其是北部區域,衛所實行兵制管事。查閱資料可知,在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天下的內、外衛所有五百多個,「所」呢達到了兩千多個。
大家如果去觀察一個朝代對士兵重不重視,就看武將的地位高低就能得出答案。明初那會兒最高的軍事機構叫做「五軍都督府」,改自前朝的樞密院。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都是正一品。而明初的文官最高職位莫過於中書省的左、右丞,本來這倆丞相都是一品的高官,可是到了洪武九年,朱元璋就廢掉了「同知政事」這個職位,自此這左、右丞就變成了正二品的官員。
於是,在明初就形成了一種格局,武將權柄上可能比不上文官,但是在品階上是高於文臣的。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免除武將實掌權柄對朝廷形成威脅,重蹈中晚唐時期的覆轍,又可以提高這些武將還有將士們的榮譽心,從而更好的為大明效力。
這些事兒呢都足以說明朱元璋對北患、對自己的武備是相當重視的。
可是這裏面就有一個問題,衛所屯田制搞上一代兩代還行,時間久了會不會像唐朝的府兵制一樣,最後因為無田讓士兵耕種而崩潰呢?
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在制度上,朱元璋也有所改變,使得唐朝的府兵制跟明朝的衛所制在形式上是大為不同的。
但是本質它又都是以田地為基礎的,都是以糧食為標準的,一旦涉及到這兩樣東西,什麽可能都靠不住。古人對田地和糧食的執著,不用我來形容,大家也想的到。
明朝的衛所制之所以會崩潰,就是因為大量本來用於軍屯田的土地,被大戶或者是士紳所占,那些被編入軍戶的百姓因為無糧可吃,無田可種,只能逃難,有的甚至躲進了深山老林之中做盜賊去。
底層出身的朱元璋,他自然是明白這些官吏還有大戶的鬼魅伎倆的,那麽為了保險起見,北邊的兵所萬一靠不住咋辦呢?
朱元璋的策略就是——朱家自己的兒子、孫子們上。
朱元璋將大量的藩王封到了北邊的長城附近,提供給他們兵馬,賦予他們權力,讓他們為大明看守北大門。
這一點就跟漢朝不同,在漢朝之時,朝廷的兵馬反而成了為諸侯們抵禦匈奴的存在。朱元璋沿著長城防線從西到東,秦王、晉王、燕王、代王、肅王等等,這些藩王們為大明看守著國門,抵禦著北患,並且監督的這些衛所。
朱元璋這個做法,我覺的正是吸取了漢、晉之時的教訓。上面也說到了,漢、晉那會兒都是朝廷跟遊牧民族火拼,諸侯們在後方坐收漁翁之利。而朱元璋這麽一搞,就成了讓藩王們最先抵禦北患,朝廷坐鎮中央而把控全域。
並且為了讓藩王們更加用力,朱元璋大肆提高宗室藩王們的待遇,一方面是私心、私情所導致的,還有一個我覺的也有一點故意的成分,讓藩王們的榮譽越高,家底兒越厚,那麽後期造反的代價也就越大,畢竟願意舍棄萬貫家財,提著腦袋跟朝廷對著幹的人只是鳳毛麟角。
而且培養這些藩王,也可以更好的去制約歷朝歷代所面臨的武將勢大的問題。畢竟這些藩王在血脈上還是一家人嘛。
所以,在明初的時候,這些北部的藩王們,他們的權柄是相當之大的,他們可以節制區域內衛所種的所有兵馬,這也是後期朱允炆著急想要削藩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如果朱標還活著,以朱標的威望是可以鎮得住他這些弟弟們的,讓他們為大明守邊,耗上幾代人之後,等這些初代和二代藩王們都死去之後,再找機會把問題一起解決。奈何這朱允炆是個急性子,有些事兒本來就不是一時能辦好的,偏偏他就想一下子解決完,所以出亂子了(靖難之役)。
後來朱棣繼位之後,他就是這麽幹的,他是造反出身,為了防範第二個自己的出現,他就一點一滴的找機會收回這些藩王們的兵權。
最關鍵的是,他不像朱允炆做的那麽絕,這些藩王雖然兵權被奪,但是待遇跟恩惠並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提升,所以,這些藩王們也沒有心思去反抗。
當然了,這也造成了明朝今後巨大的財政支出,為明朝埋下了一個超級隱患。
我認為,明太祖朱元璋時代的藩王雖然被優待,但不是白吃白喝,享受了優待,還要擔負起屏藩皇室的責任,並且這種優待也受到了【皇明祖訓】的制約和平衡,在加強中央集權和地方穩定方面,弊端並沒有後世人說的那麽大。
相反,朱棣造反之後的改革,才最終造成了那些藩王成為了沒有兵權、沒有責任,但是可以白吃白喝的廢物。
朱元璋最初設計的藩王制度雖不合理,但真沒有明成祖朱棣修改藩王制度以後那樣弊端重重。
完
以上為正文,部份內容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文中如涉及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更多精彩持續更新,感謝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