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攝政三年,大清亡了

2024-05-06歷史

—— 以下內容為商城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1908年11月14日傍晚,位於北京後海的醇親王府迎來了慈禧太後生前的最後一道懿旨。

就在這道懿旨下達前半個時辰,被囚禁於瀛台多時的光緒皇帝駕崩,年僅38歲。根據老佛爺的最新安排,光緒帝的侄兒愛新覺羅·溥儀將以「承繼同治,兼祧光緒」的形式,繼承大清皇位。

還沒聽完太後的懿旨,溥儀的祖母、老醇親王奕譞的側福晉劉佳氏就悲痛欲絕,她擔心自己的小孫子將要重復光緒帝悲慘的一生。另一邊,年僅3歲的溥儀根本不明白皇位傳承的意義,只曉得對前來恭請他入宮的小太監一番捉弄。

為了盡快平息這慌亂的場面,所有人都希望溥儀的生父、醇親王載灃盡快拿定主意。

然而,面對如此變故,年輕的載灃只懂點頭,完全沒有把控局面的能力。緊要關頭,全靠溥儀的乳母挺身而出,這場鬧劇才最終消停。

慈禧本以為自己還能實作第三次「垂簾聽政」,但光緒駕崩不出一天,她亦因病情過重薨於紫禁城。

如此一來,年幼的溥儀以及年輕的攝政王載灃,就成了大清最後的「希望」了。

光緒帝駕崩半個多月後,1908年12月2日,大清最後一次登基大典在紫禁城太和殿舉行。

按照坊間傳聞,登基大典當天,沒見過「世面」的溥儀被嚇得大哭。在群臣三拜九叩之際,攝政王載灃為了安撫兒子,用嚴厲的語氣說:「別哭,一會兒就完了。」溥儀不哭了,但此話如同讖語,提前為大清敲響了喪鐘。

幼年的溥儀 。圖源:網路

對於歷史行程而言,這種說法自然不必當真。不過,與以往歷次登基大典相比,溥儀的這場「皇帝秀」,還是非常特別的。

據1909年的【紐約時報】記載,這場登基大典從早上六點開始,持續了五個半小時。期間,禦林軍先進入皇宮東門,照例列隊站好。緊接著,文武百官像往日早朝一樣,魚貫進入紫禁城。待時辰一到,內侍便在紫禁城廣場上打出三聲鞭響,宣統皇帝(溥儀)率領群臣在先皇帝和皇太後的靈牌前擺上祭品、叩頭。隨後,在嘹亮的號角聲和動人心魄的鑼鼓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宣統皇帝步履蹣跚地獨自走上龍座。他是自己一個人走上去的,沒有顯出需要誰協助。如果他打個踉蹌,許多反應迅捷的手臂當然會將他扶住。

根據該報報道,溥儀正式坐上龍椅前,還給他的繼母、隆裕太後葉赫納拉氏磕了個頭,之後才端正坐於龍座上,接受帝國所有王子與高官對他行禮。待這些儀式完成後,溥儀又在隨從人員的協助下,從龍座上走下來,重新穿上他的小喪服。

從記載的細節來看,攝政王載灃似乎全程都沒有幹預過溥儀的行為。但在歷史事實層面,此時的清朝真的快完了。

由於溥儀年紀尚小,早在登基大典開始前,載灃就借溥儀的名義給自己下了道聖旨:「 軍國政事,均由監國攝政王裁定。是即代朕主持國政,黜陟賞罰,悉聽監國攝政王裁度施行。自朕以下,均應恪遵遺命,一體服從。

也就是說,溥儀登基,載灃掌權。

待到登基大典結束,載灃又諭令內閣會議,拿出一本【攝政王禮節總目】,確立了監國攝政王的十六項特權,以此來杜絕隆裕太後垂簾聽政的可能性。

新官上任都要燒三把火,更不要說攝政王上任了。載灃大權在握,當然得有人倒黴。

這人,就是袁世凱。

▲袁世凱。圖源:網路

載灃與袁世凱結怨,據說是源於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期「變節」,出賣過自己的哥哥光緒帝。不過,這大概只是載灃除掉袁世凱的一個幌子。正如載濤所說:「載灃雖無統馭辦事之才,但並不能說他糊塗。他攝政以後,眼前擺著一個袁世凱,處於軍機大臣的要地,而奕劻又是叫袁使金錢餵飽了的人,完全聽袁支配。近畿陸軍將領以及幾省的督撫,都是袁所提拔,或與袁有秘密勾結。他感到,即使沒有光緒帝的往日仇恨,自己這個監國攝政亦必致大權旁落,徒擁虛名。」所以,載灃上台,袁世凱必然下台。

袁世凱並不甘心如此「敗北」,他選擇全力支持溥儀繼位,同時派人去找英、法、美等各國公使,說服他們支持大清新帝登基。這樣,憑借「擁戴之功」,袁世凱初時並無性命之虞。

可載灃並不買賬,待登基大典結束,他就想以袁世凱欺瞞攝政王、私通外國使節的罪名,借溥儀之手把人殺了。

然而,「殺袁」的籌謀不僅遭到奕劻、軍機大臣世續的反對,就連一向與袁世凱意見相左的張之洞也不同意。他告訴載灃:「殺了袁世凱,朝廷控制得住北洋軍嗎,萬一軍隊叛亂了怎麽辦?」

在滿朝大臣的庇護下,載灃饒了袁世凱一命,以其有「足疾」為由,打發回河南老家賦閑。

沒病的袁世凱走了,撐著一口氣的張之洞卻病倒了。

作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張之洞是慈禧臨終前給載灃指定的輔政大臣,也是唯一一位有幸活到宣統年間的四朝元老。對於這位清廉耿直的老臣,載灃一向客氣有加。但敬重歸敬重,載灃並不贊賞張之洞勤政的表現,更不允許他過分插手朝政,教自己做事。

大清在經歷庚子兵禍後,終於決定推行所謂的立憲改革。就在立憲改革準備提上日程之時,陜甘總督升允投了反對票,並以辭職相要挾。

升允是清廷公認的忠直之臣,也是清末陜甘新政的主持官員。在他的任期內,陜、甘兩地不僅擁有礦務學堂、農林學堂、巡警總局等一批新式機構,更是扛住了德國人的壓力,拿回陜西石油礦權。在升允及陜西一眾官員、石油技師的努力下,1905年,中國陸上第一個石油廠——延長石油廠誕生,結束了國內陸上不產石油的歷史。

成立於晚清的延長石油廠鉆出了中國陸上第一口石油井延一井 。圖源:網路

而聽聞朝廷準備實施立憲,升允直言:「立憲為時會所趨,非二聖(慈禧和光緒)本意。」他解釋說,立憲實際就是當初康、梁等維新派主張的「抑君權,伸民權」的延續。雖然君民合治的理念很具前瞻性,但處於傳統帝制下的統治者,一向以「天下有道,庶人不議」為執政要領,立憲所要求的「伸民權」卻給了刁生劣監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若不加以節制,立憲所欲達到的「靖民氣」,恐怕只會變得民氣愈囂。

張之洞認為他說得在理,建議載灃暫緩立憲事項並對升允從寬處理。可載灃早被升允激怒,不僅沒有對其加以挽留,更是借皇帝的名義連發聖旨,要求升允立即去職,並在給升允的回函上批復:出言不遜。

升允去職後,載灃的親信、伊犁將軍長庚立即接任陜甘總督。

對於張之洞苦口婆心的勸說,載灃只當聽不見。但升允之事只是攝政王對張之洞置若罔聞的開端。

不久,津浦鐵路出事了。

有人告發,津浦鐵路督辦大臣呂海寰、幫辦大臣孫寶琦以下多人貪汙。

津浦線是繼京漢鐵路之後,中國近代第二條重要的南北鐵路幹線。按照施工前規劃,津浦鐵路的修造款項以「借洋債」為主。這就意味著貪汙不僅影響鐵路的施工,更會引起清朝與各國外交關系的波動。因此案發之後,清廷格外重視。

攝政王載灃在得知訊息後的第一時間,就決定撤掉呂海寰、孫寶琦等人,另著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帶領一幫滿洲貴族前去主理津浦鐵路修築。

徐世昌主政東三省時,發起的「徐世昌新政」曾使清廷數千萬兩打了水漂。張之洞擔心,徐世昌一旦總辦津浦鐵路,只怕會舊態復萌,到時清朝不僅把錢花光了,還會將借錢的歐美等國得罪了個遍,於國不利。況且,徐世昌是袁世凱的親信,此番若是辦差得力,得朝廷賞識,握了大權,保不齊袁世凱會趁機返回朝堂,這相當於載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張之洞十分擔心大清的處境,專程帶病覲見載灃。

載灃直言,舉薦徐世昌是慶親王奕劻的意思。

張之洞告訴載灃,徐世昌雖然「才堪繼任」,但「輿情不屬」,不能服眾。

晚清重臣張之洞 。圖源:網路

載灃居然笑呵呵地告訴張之洞,徐世昌得以出任,靠的正是京畿紳士們的支持。

看到載灃的自我陶醉,張之洞愈發著急。他又不便把話說得太直白,就稱百姓的利益和士紳們有所出入。既然載灃主持的立憲要講究輿情,那做事情就得考慮全域,不能只看官員士紳的態度就貿然決定一項重大決策。

沒想到,載灃以為張之洞是在教自己做事,當即表示:「 不要怕,咱有兵在!

此話一出,張之洞差點氣死。此後,因身體原因,他再也沒給清廷上奏一語。

見完載灃三個月後,張之洞病逝家中,享年72歲。

據說,張之洞病重期間,載灃還曾帶太醫前往探視,要張之洞好好保養。張之洞卻沒了往日精神,只是感慨:「 國運盡矣!

朝廷上沒了張、袁二人,載灃主持推行的立憲倒是順利多了。

根據「預備立憲,維新圖治」的目標,1909年初,載灃首先借皇帝的名義頒布了【城鄉地方自治章程】,命民政部及各地貫徹落實。緊接著,他又根據已出台的【咨議局章程】,正式在各省設立咨議局,議員由當地有名望的地主、官僚以及資產階級上層人士組成。

作為清朝地方實施憲政的重要機構,載灃盡力使咨議局成為一個「真正」的民主機構。除了讓咨議局負責審議本地區的預結算、征收地方稅務、主持地方社會公益活動外,還允許咨議局行使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議會相類似的職能,對地方行政參謀、糾議。

可咨議局的產生仍存在著許多不足與弊端。例如【章程】規定,咨議局在處理政務時,與地方督撫權責發生沖突時,不得對其越界或違法的行為進行彈劾,只能將地方的問題層層遞交至中央資政院核辦。而一旦地方督撫發現咨議局有上述相同舉措時,則無需照會中樞,可自行中止或解散咨議局班底,重新組建新的地方咨議局。

由於各省咨議局的大部份成員與地方督撫均有良好私交,故長此以往,雙方不僅未能出現掣肘,反倒因從前的人事關系變得愈發緊密。借助於【城鄉地方自治章程】,地方督撫與咨議局議員開始把「矛頭一致對外」——向清政府索權以實作真正的地方自治與君主立憲。

宣統元年末(1910年1月),各省立憲派向清廷請願,「 期以一年之內召開國會 」,讓清廷君主立憲既有改革之名,也有改革之實。

載灃對此充耳不聞。袁世凱走後,北洋軍群龍無首,此刻正是朝廷收回兵權的最佳時機。他不顧他人反對,在立憲初見成效之際,就給自己加官進爵。他以皇帝的名義,任命自己為新任「大清帝國陸海軍大元帥」,規定在宣統皇帝親政前,清朝的大小軍務需經其批準方可實施。他的兩個弟弟載洵、載濤也先後出任清朝籌備海軍大臣以及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分別負責籌建清朝新海軍以及管理軍諮府事務。

著新式禁衛軍裝的濤貝勒 。圖源:網路

清朝的軍諮府,大致類似於同時期日、德兩國設立的「參謀本部」,主要負責統率排程全國武裝力量。

載灃、載洵、載濤三兄弟齊上陣,足見清朝皇室收攏兵權的決心。可三個平均年齡只有20歲出頭的王爺,一下子總攬全國一切軍務,難免讓地方督撫、將軍都統乃至宗室親貴眼紅。他們私底下將載洵、載濤連同另兩位立憲派宗室載澤、毓朗稱為「內軍機」,嘲諷清朝中樞的無用以及載灃兄弟的獨斷專行。

載灃專程找到曾參加過甲午海戰的海軍元老薩鎮冰,請其協同載洵重建大清水師,恢復甲午前的帝國海軍榮光。在薩鎮冰的指導下,載洵上任伊始就考察了杭州、上海至廣州一帶海防邊線上的實況。根據考察結果,載洵很快提出了一個宏偉的清朝海軍發展規劃。按照他的設想,未來新海軍應在七年內至少完成添造頭等戰艦8艘、巡洋艦20艘、各式兵輪10艘的基本目標,以便在短期內速成新的北洋艦隊、南洋艦隊以及福建、廣東各省艦隊及魚雷艦三隊的編練。

然而,載洵想在七年內完成全國海軍升級換代,無異於天方夜譚。

當時,清廷除了歷年需賠付給列強的巨額戰爭賠款外,庚子年(1900)後推行的「新政」也需要耗費巨額的銀子。以同為軍事改革的北洋新軍36鎮為例,根據清朝戶部統計,每建新軍一鎮需軍費100余萬兩,常年經費約一年200萬兩,僅建軍和軍餉所需,即達1.2億兩。而宣統年間清朝國庫收入一年約在2.5億至3億兩上下,僅編練新軍一項就要占國庫營收近一半。

載洵的海軍重建計劃,最後自然不了了之。

不過,在清末部份官員眼中,這項海軍重建計劃的失敗也跟領頭人的貪腐脫不了幹系。曹汝霖曾回憶道:「 親貴貪汙,首推載洵!他在海軍大臣任內,賣官鬻缺,貪得無厭,後到英國定購戰艦,議價未成,先講回傭,聲名狼藉,貽笑中外。

皇族及立憲派互相扯皮,讓革命黨人看到了希望之光。

在孫中山、黃興等革命大佬的帶領下,以同盟會員為主的革命黨人依靠幫會等團體,先後發動了鎮南關起義、上思起義、河口起義等反清起義。然而,這些起義都宣告失敗。

盡管此時大部份革命黨都將幫眾視作盟友,但他們並不願意與真正實施暴動的幫會人員有過多的實質往來,這便導致了革命黨與會黨之間實際形成了「僱用與被僱用關系」。只要錢給到位,幫會混混哪怕因起義丟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而錢,不僅清政府缺,革命黨也缺。

在缺錢的狀態下,孫中山只能施展其個人魅力,輾轉各地拉動「天使投資」;黃興則輾轉河內等地聯絡同誌,募集革命款項。但由於清廷與列強間存在利益關系,孫、黃二人不僅沒有籌到錢,反因清廷之故,成了各列強國內張榜待緝的要犯。

孫中山 。圖源:網路

更令革命黨人難堪的是,在清廷大肆宣傳「立憲」的背景下,革命浪潮跌入了一個低谷。在香港,自攝政王載灃宣布成立咨議局和資政院以來,同盟會會員註冊數量不斷下降,到1910年初,香港同盟會僅剩200名會員。要知道,香港當時並不直接受清廷監管,同盟會員人數的極遽下降,更加說明國內革命形勢不容樂觀。

因此,對於與孫、黃一樣擁有革命激情的同盟會員而言,搞出大新聞,或許才是重新掀起革命浪潮的最佳方法。暗殺政要,便成了這個階段革命黨人的主要任務。

宣統二年(1910)春,七個年輕人在北京琉璃廠開設了「守真影相館」。他們無一例外都有同盟會員背景,為首的人名叫汪精衛。那時的汪精衛血氣方剛,計劃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取清朝掌權王公親貴的性命。

根據事前籌謀,一行人決定先幹掉慶親王奕劻,引發清廷內部騷亂。奈何,此時的奕劻已是年逾七旬的老頭,平日裏極少出門,幾個人蹲點了大半個月,楞是遇不到這只老狐貍。於是,汪精衛與配合其執行暗殺計劃的喻培倫、黃復生、陳璧君等人商議,將暗殺目標變更為攝政王載灃,務要把事情搞大,最好能如喻培倫手中的炸彈那般,把大清徹底炸癱。

最終,他們選定醇親王府二裏地外的銀錠橋作為伏擊地點。可計劃還是趕不上變化,銀錠橋為南北向單孔石拱橋,要想將炸藥埋在此處,非得鑿穿石塊不可。幾個人趁著夜色開工後,他們的反常舉動引起了周邊居民的註意。百姓懷疑他們是逃亡的江洋大盜,遂將七人一並揭發至衙門。

由此,一次針對載灃的刺殺,胎死腹中。

當七人被捕時,載灃頓起殺心。但由於清政府當時還欠著甲午戰爭賠款,在肅親王善耆及其日本友人的勸說下,載灃被迫放過了汪精衛。

汪精衛的行刺失敗,使得孫中山重新調整革命方針——結束與幫會團體的僱用關系,轉而依靠同盟會精英及潛入清軍內部的革命黨人發動起義。

鑒於此前發動的起義皆帶有地方特色,黃興決意畫出一張更大的藍圖,他開始號召全國革命黨共同舉事,並派出老同盟會員譚人鳳奔走兩湖,設法聚攏光復會、共進會等其他革命黨力量。

在孫、黃二人的通力合作下,1910年11月13日,同盟會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行動——廣州起義的籌備會議在馬來西亞檳榔嶼秘密召開。

會議決定讓黃興在香港成立起義籌備部,並擔任前敵總指揮。孫中山則負責全盤的後勤支援。除此之外,陳炯明、趙聲、姚雨平、方聲洞等革命黨人也扮演著起義各個環節總統籌的角色。

考慮到此刻革命人心不齊,孫、黃二人決定先以林覺民、喻培倫、韋雲卿等800多名同盟會年輕精英打頭陣,以喚醒人們對革命的認知。會議商定,廣州起義將於1911年4月13日發動。屆時,由800名壯士組成的敢死隊將分十路殺入廣州城,占領城內各大要塞,阻斷交通,圍捕督撫。

抗清義士林覺民 。圖源:網路

怎料,起義還未正式發起,來自南洋的同盟會員溫生才就在廣州與華僑興業社等革命黨取得聯系,並私自接受了刺殺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的任務。

宣統三年三月初十(1911年4月8日),飛行家馮如在廣州燕塘進行飛機試飛表演。一時間,官商雲集,熱鬧非凡。料定李準會出席的溫生才,旋即潛伏在廣州城東門外咨議局前的悅來茶館裏,伺機暗殺。直到日落分時,不知誰喊了一句:提督大人駕到。神經高度緊張的溫生才立即飛奔出去,對著外面的八擡大轎連開數槍,新任廣州將軍孚琦因此斃命。

溫生才暗殺得手後,未能順利脫身。由於廣州將軍地位等同於兩廣總督,孚琦之死讓清軍抓緊了搜捕步伐,無處可藏的溫生才束手就擒,被清軍殘酷殺害。而廣州各大衙門聽聞孚琦喪命郊外,也都加強了城內的日夜守衛及巡邏,兩廣總督張鳴歧更是督令各地抓緊查辦革命黨,並命人調駐重兵把守廣州城郊的制高點,防止革命黨突襲。

種種變故發生,孫中山只能將起義計劃延後。但這一次,黃興和姚雨平都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認為,精心策劃許久的起義若一直延後,除了靡費增加外,更會打擊同誌們的士氣。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廣州起義不能趁勢而起,最後很可能以失敗收場。姚雨平等一眾誌士直呼:多發槍支,按時發難,必勝!必勝!

看著士氣如此高漲,孫、黃等人最終決定將十路起義大軍縮編成四路,交由姚雨平、陳炯明、胡毅生三人以及黃興率領,並決定於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發動廣州起義。

然而,沒到最後一刻,誰都看不到勝利的曙光。約定起義當天,四路人馬僅黃興一路準時到場。在會場裏喊聲最高的姚雨平起義首日即失聯,而陳炯明、胡毅生兩人則幹脆在起義前一天(4月26日)宣布結束不幹了。

廣州起義毫無疑問又失敗了。不過,方聲洞、林覺民、林尹民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用熱血喚醒了底層百姓潛藏已久的革命熱情。

革命暫時推翻不了清朝,但立憲同樣救不了清朝。

自從第一次國會請願沒有得到清廷正面答復後,咨議局的議員們在1910年又開始了第二、第三次請願。此時的咨議局只是地方級的參謀機構,議員們上達天聽的提案必須經過京師都察院稽核。所以,請願國會的路一開始就不好走。都察院的部堂老爺們習慣了舊式的呈請模式,看著每天衙門裏堆滿來自各省咨議局議員的意見,他們也不勝其煩。

對於這種狀況,各省咨議局議員倒是早有準備。他們公推清末狀元、江蘇咨議局局長張謇為請願帶頭人,讓他出面說服江蘇巡撫瑞澂,由瑞澂以地方督撫的身份聯絡各省督撫。在張謇、瑞澂等人的努力下,速開國會以及組織責任內閣的議題很快得到了清朝十六個省的支持。為統籌整個「國會請願運動」,十六個省的議員和地方督撫又聯合協商,決定成立「各省咨議局請願聯合會」,並以直隸咨議局代表孫洪伊為總幹事,率領一支由各省議員代表組成的33人請願團赴京請願。同時,向各地宣傳「速開國會」之意願。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圖源:網路

為配合各省議員的聯合行動,江蘇巡撫瑞澂、浙江巡撫增韞、山東巡撫孫寶琦等又紛紛向朝廷施壓,要求攝政王及太後「俯從輿論,速開國會」。

由於各省咨議局籌謀周密,「國會請願運動」影響廣泛。不少在京旗人聽說請願開國會是為了「伸民權」,也自發「公推代表,赴都察院呈請代奏速開國會」。

或許是各省督撫的奏折與旗人的參與對清廷產生了積極影響,攝政王載灃於1910年11月初宣布,將原定為九年的期限提前三年,改於宣統五年(1913)召開國會,並重新公布了立憲時間表:1910年厘定內閣官制、弼德院官制;1911年,設立內閣、弼德院、行政審判院,頒布施行中央和地方官制,頒布會計法;1912年,頒布憲法、皇室大典、兩院制的議院法、議員選舉法,選舉議員,確定預算決算,設立審計院,實行新刑律、民律、商律、刑事民事訴訟律,續辦地方自治,縣以上各級審判廳一律成立,續籌八旗生計;1913年,頒布召集議員令,開設議院。

清朝國會的召開時間提前了三年,對於大部份請願代表來說,這個結果雖然仍不盡如人意,但從詳細的立憲時間表中確實能看出政府在一點點改變。於是,請願代表也作出讓步,並依照政府的要求,勸說各界同仁返鄉以觀後效。

然而,外國列強似乎並不想看到眼前的局面。

在清朝國民請願開國會之際,一幫日本學者捏造了所謂的「間島懸案」,惡意歪曲「間島」範圍,將縱十裏、寬一裏的灘地,擴大到今天的海蘭河以南、圖們江以北延邊北韓族自治州,企圖將中國的延吉、汪清、和龍、琿春等地劃為北韓領土,並借【日韓合並條約】「合理」吞並。

訊息傳出,深受日、俄侵略之害的東三省議員及海外友人就對清政府日前決議的立憲排期表示不滿。流亡日本的梁啟超發表了一篇感言,警告說:「 若不速開國會,則將來世界字典上,決無‘宣統五年’一詞!

梁啟超 。圖源:網路

連一貫主張改良的梁啟超都如此憤慨,請願代表們豈有回家之理?於是,在孫洪伊的帶動下,在京請願代表又發動了第四次請願,迫使清政府答應立即召集國會、組建責任內閣的請求。

而東三省請願代表則自覺返回奉天(今吉林),組織咨議局成員向時任東三省總督錫良請願,逼迫其代表百姓上書朝廷,要求載灃當局不必再計較籌備時間,速開國會、組建責任內閣,收回清朝「龍興之地」,與民更始。

錫良的奏請讓清廷下不了台。為了解決眼前困境,載灃即令民政部、步軍統領衙門將東三省請願代表押送回籍,並專門找了個由頭把直隸請願代表溫世霖發配新疆充軍,殺雞儆猴。

與此同時,清廷還釋出諭令,要求各省舉行歡慶活動,以示對朝廷「五年立憲」決策的擁護,並授權各省督撫,準許其對當地請願代表或學生阻撓立憲予以自主彈壓。

從此,國會請願開始變味。天津、吉林、江西、四川、湖北等地的學生請願運動在各地衙門的彈壓下歸於失敗。而隨著越來越多地區的國會請願活動偃旗息鼓,這場前後歷時將近一年的和平政治運動無疾而終。

鑒於召開國會的年限縮短,清廷也加快了對責任內閣的籌劃。終於,在1911年5月,經過多輪禦前會議協商,清朝第一屆責任內閣誕生了。

根據攝政王載灃的安排,新的責任內閣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下設外務大臣、度支大臣、學部大臣、海軍大臣、陸軍大臣、法部大臣、農工商大臣、郵傳大臣和理藩大臣等共計算13名成員。

除了奕劻,皇族另有6人入閣,而非皇族亦有6人。在非皇族內閣成員中,有兩人為滿族官員,另外4人則為漢臣。

對於這樣的安排,載灃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畢竟,比起從前清朝實施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這屆內閣至少允許普通的漢官和滿官參加,體現了清朝皇室一貫提倡的「滿漢平等原則」。但,責任內閣名單一公布,不僅立憲派、革命派反應強烈,就連清政府內部官員也產生了抵制情緒。

清末攝政王載灃 。圖源:網路

責任內閣的不合時宜,致使原本與立憲派同抱民選意願的地方督撫與北京朝廷離心離德。截至辛亥革命爆發,這些督撫們要麽憤而去職,要麽告老還鄉,要麽提前開溜,能堅持到清帝退位的,僅有4位元。

在如此危險的時局下,這個被譏笑為「皇族內閣」的責任內閣卻還在走鋼絲。

盛宣懷是這屆責任內閣中的郵傳大臣,也是繼和珅、伍秉鑒之後的清朝首富。由於他在內閣的官位是透過載澤的關系買來的,所以一上任就盡顯商人本色,打算從他熟悉的政府路權業務上把好處撈回來。於是,「皇族內閣」成立後的第一條政令——「幹線國有」就此落地。

所謂「幹線國有」,就是把地方官府修築鐵路幹線的權力收回朝廷所有,將各地已成立的商辦鐵路公司全部轉型為國有企業。從本質上來講,鐵路收歸國有不僅有利於清政府重建已經崩塌的財政體系,更有助於百姓建立起新的民族自信心。可問題壞就壞在這項政策落地之前,清政府早於1906年就透過了「幹線國有」的試行辦法,並依照當時的決議授權給地方成立了一大批半官半民的「國企」,以此吸收民間資本進入,替政府完成買辦計畫。因為鐵路自始至終都是暴利行業,那些如雨後春筍般誕生的鐵路「國企」很快嗅到了商機。於是乎,那群帶有政府官員身份的企業管理者年年向政府喊窮,即使有一兩家利潤豐厚的,也要想盡辦法欺上瞞下,讓政府和百姓相信他們的盈利水平低下,以此打著「愛國」的旗號向清廷及民間散戶吸納更多的錢財。

盛宣懷讓「幹線國有」徹底落地,自然動了既得利益者的起司。他們停工罷市,抗議朝廷不公。

而對於已經出資的廣大百姓而言,他們已被無良的官員坑了一回。現在朝廷又要「依樣畫葫蘆」,再搞一出合法的「民間集資」,他們豈能同意?

鐵路國有的政令一宣布,首期遭朝廷收權的粵漢、川漢沿線的廣東、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就爆發了保路風潮,學生罷課,停捐納稅,擺出一副要獨立的樣子。其中,四川鬧得最兇。

「天府之國」四川素以耕地肥沃著稱,當年負責集資修建川漢鐵路的公司突發奇想,向廣大農民出台了一項特色政策,名曰「田租入股」,簡稱租股。他們規定,只要農民每年收取的田租達到十石以上,「租股局」就要強制征收當年實際收成的3%作為修鐵路的股金,這就是租股。當然,這些也不白收。鐵路公司承諾,無論你是有田者,還是租田者,只要你入了股,就是鐵路公司的股東,有權投票決定鐵路國有的未來發展方向,並且每年都會根據盈利水平進行每股返本分紅。

聽起來好像不錯。然而,鐵路公司對外發行的股票面值全都是50兩的。農民即便每年以3%的佃租交股,也需極長的時間才能獲得一股微薄的收益。所以,清廷再度提出「幹線國有」,意味著不認舊賬,四川底層百姓立馬成立「保路同誌會」,打算用武力抗衡朝廷的無道。

四川保路鬧得兇,給新上任的四川總督趙爾豐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眼見四川的局勢急轉直下,朝廷電飭趙爾豐解散群眾,切實鎮壓。趙爾豐被逼無奈,只能忠實地執行清廷的旨意。就這樣,一群前來四川總督衙門向趙爾豐請願的百姓,被他下令射殺,史稱「成都血案」。

血案發生後,保路同誌會義憤填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受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員,遂結合從前的鬥爭經驗組建保路同誌軍,正式向清軍宣戰。考慮到保路同誌軍勢單力薄,他們又把起義的訊息寫在大量的木片上,塗上桐油投入長江,以「水電報」的形式通告全國,號令有誌之士共赴國仇。

好巧不巧,這些「水電報」順江而下,被駐紮於武昌的新軍同盟會員截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湖北軍政府旋即成立。兩天後,湖北革命軍攻占了武漢三鎮,率先通電全國宣布獨立。

有了湖北的創世之舉,各地革命派和新軍、學生等也發動聯合起義,推翻當地的清朝勢力。截至當年11月初,在這股起義浪潮中,原先隸屬清朝的十三個省先後宣布獨立。而清朝派來鎮壓武漢革命軍的部隊,隨後也在江西九江改旗易幟。

形勢急轉直下,北京朝廷的滿洲親貴卻還在互相推諉。

武昌的訊息傳來,尚在灤州巡閱秋操的載濤,立即命令第一混成協全協及第四鎮全鎮整備待命,並令丁士源留守灤州,將其預定計劃告知各鎮協領。但,他的部署很快被協辦軍諮府事務的貝勒毓朗給打亂了。

毓朗是乾隆皇帝的後裔,也是清末宗社黨的骨幹成員。他認為,現在軍諮府籌謀部署,還是會被內閣駁回。與其這樣,倒不如直接交給內閣處理。只要大清不亡,咱們親貴樂得沒事。

滿洲親貴貝勒毓朗 。圖源:網路

只是大清亡不亡,並不是毓朗的意願所能決定。

武昌兵變的訊息傳到載灃的耳中,他很快就意識到,要想搬救兵,只能找袁世凱了。可袁世凱是被自己弄走的,他實在拉不下臉去求人家。於是,他把這份「美差」給了旗人蔭昌。

蔭昌早年在德國留學,有一定的軍事理論基礎。可他與新軍沒什麽聯結,受命帶兵南下,誰都知道這很可能是條「不歸路」,所以包括蔭昌在內,都希望載灃放下成見,召袁世凱回朝主持大局。

眾人越是力推袁世凱,載灃就越是痛苦。最終他也別無選擇,只能忍著自抽耳光的恥辱,釋出上諭,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剿撫事宜。

收到聖旨後,「有病」的袁世凱笑了。

自從朝廷宣布他有「足疾」,令其回原籍修養開始,他就在河南韜光養晦,等待時機。他知道,以清朝如此頹勢,只聽他命令的新軍將是未來成敗的關鍵。載灃如今只讓他做一介封疆大吏,卻還無意讓其重掌新軍,說明這位大清的攝政王即便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依舊放不下對他的成見。

因此,接到聖旨的袁世凱趕緊說自己腳痛沒好,不便啟程。

袁世凱不奉召,載灃拿他沒辦法。隨著更多的省份陸續獨立,這位攝政王再也坐不住了,他封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準允其統帥前線的大清陸海軍部隊,並保證朝廷不會加以幹涉。同時,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調撥了一百萬兩白銀用於勞軍。

袁世凱終於答應出山了。

但,他也有條件,那就是要載灃、奕劻等朝廷重臣及內閣要員總辭職,廢除黨禁,赦免武昌起義一眾新軍,以及馬上召開國會。在提出這些條件的同時,他也讓張紹曾等駐紮在灤州的中央軍主力釋出通電,要求清廷順應民心撤銷皇族內閣。

這下,載灃終於明白自己當初說出「不怕,咱有兵在」到底有多愚蠢。

很快,載灃引咎辭職,袁世凱當上了新任內閣總理大臣。

為了讓清廷看到他的價值,袁世凱出山當天就讓部下馮國璋帶人火燒了漢口。一個月後,他遙控的北洋新軍又拿下漢陽,打得湖北起義軍連頭都擡不起來。

清廷更加依賴袁世凱了,可誰也不知道,救了大清的袁世凱,同時也想毀了這個腐朽的王朝。

1912年元旦,這大概是孫中山流亡海外十余年來過得最揚眉吐氣的一天了。

由於武昌起義是同盟會員誤打誤撞發起的,所以孫中山成了辛亥革命的精神領袖。全國17省代表以16票贊同、1票反對的選舉結果,公推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元旦, 孫中山與總統府職員合照 。圖源:網路

訊息傳至北方,袁世凱立即授意馮國璋、段祺瑞等48名將領聯名通電,聲稱他們誓死反對共和政體。

而下台的慶親王奕劻也沒閑著,秉著為了大清的忠心,他派人照會了外國公使,希望列強繼續擁護清王朝。以英國公使朱爾典為首的外國使臣卻認為,「今日之中國不必以君主政體為是」。

在大家都不支持有君主記憶體在的情況下,袁世凱只能硬著頭皮於元旦次日改口宣布承認中華民國,並著手與南方軍談判,處理後續事宜。

這時,久不露面的隆裕太後突然表態,只要天下平安,她願意相信袁世凱,也希望諸位大臣盡心辦差。

隆裕的話,實際上給了袁世凱極大的活動空間。此後,袁世凱「挾天子以令諸侯」,一面給清廷制造恐慌,一面帶兵南下要挾孫中山。

考慮到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剛成立不久,擔心革命再一次失敗的孫中山只能作出妥協。他對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深惡痛絕,所以,在隨後發表的總統解職聲明中再次強調:「如清室實行退位,宣布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立即可正式宣布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事情一下子明朗了,袁世凱也不裝了。

據溥儀後來回憶,他度過的三年茫然的皇帝生活中,有一件事印象最深刻。毫無生氣的宮殿裏光緒帝的皇後用手帕拭著眼角,前面跪著一個胖老頭,流著眼淚。幼小的他不懂兩個大人為何哭泣,只覺得不可思議。

那個「胖老頭」就是袁世凱,那天他第一次提出了宣統帝的退位問題。

次日,也就是1912年2月12日,他再次進宮。

這一次,他手捧隆裕太後的詔書,通令全國,宣統帝退位。

此後,他再也沒有進過宮。

伴隨著皇室退位詔書的釋出,清王朝結束了入關268年的統治。隨之宣告滅亡的,還有自秦始皇以來,在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的王朝制度。

然而,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獨夫民賊」袁世凱搖身一變,成了民國大總統,而革命精神領袖孫中山則繼續為革命集資籌款,一切像極了革命黨人從前籌備推翻清朝的樣子。

一切看似變了,但又沒變,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 以下內容為商城廣告 ——

關註微信公眾號「水煮商城」查詢訂單、物流

參考文獻:

佚名:【宣統政紀】,台灣文海出版社,1986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群眾出版社,2011

[日]菊池秀明:【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周增光:【宗室王公與清末新政】,華夏出版社,2017

張程:【辛亥革命始末】,紅旗出版社,2011

李細珠:【地方督撫與清末新政:晚清權力格局再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李細珠:【新政、立憲與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轉型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 END -

作者丨大唐梁金吾

編輯丨艾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