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曾擔任武漢軍區司令員,67年被叫北京訓話,被人當眾打了一耳光

2024-05-19歷史

陳再道將軍十八歲參加紅軍,他驍勇善戰、能力出眾,因此很受徐帥的青睞、喜愛,徐帥也一直有意識地培養他,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優秀指戰員。而陳再道也不負眾望,短短兩年時間便從一個普通戰士升遷為軍長,可謂前途無量。

抗戰爆發後,陳再道被編入八路軍擔任副旅長,曾指揮過著名的黃崖底戰役,1938年初,他帶領一千多名官兵進入河北南部開辟了一片全新的革命根據地,開啟了華北抗日的新局面。 1940年,為了進一步擴張根據地的實控範圍,陳再道命令部隊主動向日軍發動進攻,突襲日軍的據點和炮樓,積累小勝為大勝,而他自己更是親內建著一個排的官兵,在一個月的時間裏,接連打了好幾場小規模的伏擊戰,斃傷、俘虜日偽軍近百人,取得了不俗的戰果。

1943年,陳將軍被召回延安,參加了整風運動,1945年,他被選為冀南根據地的黨代表,出席了「七大」。解放戰爭時,陳將軍出任縱隊司令員,率部轉戰山西、河南兩地,1947年,他根據劉帥的指示,揮師南下,進入大別山區,奪取了戰略上的主動權。1948年底,他參加了淮海大戰,與友軍互相配合,殲滅了國民黨軍主力部隊。

不過陳將軍後續並沒有再繼續隨軍作戰,而是奉命返回河南主持剿匪工作,穩定解放區的生產、生活秩序。 建國後,他被安排到武漢軍區任一把手,毛主席每次南巡路過武漢,陳再道都會親自陪同,盡心盡力招待主席。 除此之外,他還連同湖北省委的領導,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接連發起了好幾次思政運動,破除了封建、反動、保守思想,進一步提振了人民群眾的革命士氣,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

1966年,動蕩由北京肇始,並迅速席卷全國,階級鬥爭由此取代經濟建設,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武漢是當時受動蕩影響最深遠的城市,當地的群眾工人和部份軍人分別成立了兩個民間組織,互相對峙、鬥爭,鬧出了不少亂子。而黨中央在了解到此事之後,便派人到武漢調停,希望雙方能緩和矛盾,不要搞「窩裏鬥」。

但可惜的是,因為一系列特殊原因,在黨中央介入之後,武漢工人和軍人的矛盾非但沒有消弭,反而愈發激烈,以軍人為主體的民間組織甚至公然沖擊武漢軍區總部,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事後,陳再道和武漢軍區政委兩人被叫到中央問話,陳再道為了平息事端,一再道歉、檢討,希望能取得諒解。

但康生、吳法憲等人卻不依不饒,一再批評、指責陳再道,吳法憲甚至當眾打了陳再道一個耳光。此事後來被當做「典型」處理,陳再道因為對軍區官兵管理不嚴而被撤職查辦。時間來到1971年,在周總理的幫助下,陳再道復出,又回到部隊繼續擔任軍政領導。

1975年,陳將軍被抽調到上海的黨政培訓班學習,期間張春橋和馬天水聯合起來針對他,不斷給他「潑臟水」。 陳再道不卑不亢,堅決予以反擊,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周總理也一直在暗中保護他,他這才得以安然無恙,沒有再度被「打倒」。

動蕩結束後,陳再道覺得自己年老體衰,已經無法再繼續承擔繁重的一線工作,遂申請結束一線,轉往顧問崗位工作。然而,僅僅半年之後,陳雲同誌突然找陳再道談話,希望他能重新出山,到鐵道部隊擔任司令員。陳再道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將此事答應下來,一周後,他正式走馬上任,再度回歸一線。

往後數年間,他帶著鐵道部隊修建了不少公路、鐵路,將中國東西、南北連線起來,強化了各地之間的交流與資源交換,客觀上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1982年,中央軍委意欲裁撤鐵道部隊,陳再道聞訊後立即四處奔走,想要透過個人的努力將鐵道部隊保留下來,畢竟這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的特殊武裝力量。

可鄧公和陳雲態度堅決,不做任何退讓,陳再道的努力最終還是付諸東流,此事給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以至於他無心再繼續主持鐵道部隊的工作,於是便主動選擇退休。 1993年,陳再道病逝,時年八十四歲,他的家人遵照他的遺願,將他的骨灰遷回湖北老家安葬,讓他魂歸梓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