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證明,凡是時局變換,神州更叠之際,便總免不了有一批邁邁脫俗的女子來為這厚重的歷史點綴上些許鶯歌燕舞的靈氣,一灣秋水融化了多少英雄的壯誌,滿目春情消磨了幾許豪傑的膽氣。
這歷史的偉岸埋藏多少了的腐朽,但這些女子清新秀麗的形象卻永遠篆刻在了其間,在那塵埃中綻放出永不雕零的花朵。
在民國年間如果談「艷」則必稱楊耐梅,而提「雅」則必及林徽因,論「文」則須數張愛玲,陸小曼、周璇、阮玲玉……都在那個亂世綻放過光芒。但是卻有一女子不但才氣冠絕當代,更以美貌艷壓群芳,而她傳奇的身世經歷更是令人吊古憑思,心馳神往。面對愛情,她始終如一,至死心中仍舊念念不忘,但是卻又心性超然,不但容忍丈夫的風流,甚至一個人抗下了所有。
這樣的女子,這樣的癡情,又不禁讓人好奇起來,她究竟是誰,又是如何讓「東北王」對其青睞有加,甚至不惜放下身段要與她的父親結為秦晉之好。這位東北第一夫人於鳳至,她的艷麗,她的容貌,究竟是怎樣的呢?
身世的不凡,註定她的超俗脫群
於鳳至從小出身名門,家境殷實,父親於文鬥是遼源商務會長,而又她天資聰穎,才識過人,五歲上私塾,七歲便能填詞作對。論及她的才情之美在當時剛剛開放初的民國之時,已經是常人遠不可及的了。
於鳳至的美,美在其才華。才情橫溢,享譽東北。她十六歲便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奉天女子師範學校。不但精通曲藝,她的詩詞更是受到當時東北各界的推崇,被稱之為東北新一代的才女。
資料上記載,當時她與張學良相親會面之時,面對這位少帥的敷衍推諉,她直接寫下一首【臨江仙】來表明自己的心跡。張學良本來對這場封建式的包辦婚姻極其不情願,但是在看到於鳳至寫給他的詞後,也不由得驚為天人,嘆息道自己險些與這位才情滿腹的奇女子失之交臂。
而詩詞的意趣卻遠遠不是於鳳至的全部,1921年在【滿洲報】社長的要求之下,她親手下題寫了【東北人物誌】的序言,此文一出引得當時東北學術界的震動,眾人不但驚訝於其文章渾然天成的風采,更是贊嘆於這剛勁瀟灑的行書卻是出自於一位女子之手,不由得令人側目。
文人之美的高雅意趣似乎貫穿了她的一生,在於鳳至與張學良婚後的日子裏,丈夫時常領兵在外,她也常常寫詩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這些種種不但反映了這位「東北第一夫人」的才情更加反映出了她生活中的高雅以及對美的追求。
心性曠然,更顯其人情美貌
對於於鳳至的美貌在民國年間的各種史料中並未有明確的記載,大多只是輕描淡寫的記載其「性葛文順,容顏清秀淑雅,行事規矩端莊」而已。但是從諸多與其相關的事件來看,於鳳至的容顏絕非常人可比。
一則:在其東北王張作霖對其青睞有加的態度中便可以看出,當時的於鳳至年僅17歲便被張作霖邀媒定親於張學良,而當時的張學良可是東北有名的「風流少帥」,如果於鳳至不是品貌俱佳之人,張作霖又何至於敢做此想呢?
二則:就連當時的偽滿洲皇帝溥儀都稱贊過於鳳至的相貌,而且更不為人所知的是,宋美齡的母親更是收其為幹女兒,她被視為宋家的第四女。
從這方面看來,於鳳至如果不是姿儀出眾之人,又怎能受到諸多大家的垂青呢?但是這些種種只是於鳳至的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於鳳至對張學良的包容理解更顯其心性之美。
面對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婚外戀情,她不但沒有像尋常女子那樣大吵大鬧去討要說法,反而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扛下了所有,而在張學良被軟禁期間她與趙四小姐一同照料張學良,更是與趙四小姐情同姐妹。
最後她為了保護張學良,被迫簽字離婚,成全促成了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婚事。及至她老年苦等張學良50年之時仍舊對曾經的丈夫張學良念念不忘,這樣可歌可泣的愛情,這樣寬容豁達的胸懷,她的美貌在其中更顯得溫婉雅素。
然而可惜的是,作為張學良的原配妻子,默默地為張學良付出如此之多的於鳳至,在死後卻也不能和他辛苦等待的張學良葬在一起。
「昨夜西風雕碧樹,望斷天涯路」。在於鳳至熱烈赤誠的一生中,卻是紅顏多命薄,可是對愛情的包容,對親情的守候卻讓許多人動容。在她對張學良的一生中不乏柔情似水的時刻,但是命運使然,面對感情她選擇了成全,選擇放愛一條生路,可悲、可嘆、可歌、可泣。
縱然她心中有幽怨,縱然她心中有執念,但是她依舊一個人承受了所有,歲月曾經辜負了她,但她那絕世的容顏依舊在那滄桑的歷史中被後人銘記。她的才情與美貌驚艷了萬眾。
【免責聲明】: 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 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