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粟裕被批時,台下元帥無一人發聲,最後是誰為他出言正名?

2024-06-30歷史

1958 年,中國政治舞台上掀起了一場 反右 政治運動的狂風巨浪。這場運動如狂風驟雨般無情地席卷全黨,不少黨員,無論其地位與貢獻,均在這場政治風暴中受到了波及。其中,享有盛譽的軍事家粟裕也未能幸免。他被無辜地卷入其中,受到了嚴厲且不應有的批評,一生積累的聲譽和地位在這一刻顯得岌岌可危。

(粟裕)

粟裕,這位在軍事領域裏享有崇高聲望的將領,在總參工作期間的表現雖有細微的瑕疵,但總體來說並無大過。然而,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左傾」思潮如潮水般洶湧,使得原本應當理性、有序的政治運動逐漸走向了極端。對粟裕的批評聲音,也在這場思潮的影響下愈演愈烈,最終演變為一場聲勢浩大的公開詰難。

在軍委擴大會議的舞台上,粟裕突然成為了眾人指責的焦點。面對陳老總、彭老總等資深將領的峻厲質問,他顯然措手不及,內心充滿了惶恐。他原本想要挺身而出,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但心亂如麻的他,卻發現自己無言以對。在這場激烈的辯論中,他最終選擇了緘默,靜靜地聽著老帥們的發言,希望以靜制軔,尋找轉機。

(林彪)

然而,當批評的聲浪逐漸消退,一些重量級的人物如林帥、賀老總、羅帥在發言時卻選擇了沈默。林帥,這位與粟裕並駕齊驅的軍事天才,深知粟裕的軍事才能和為人,不願在此關鍵時刻落井下石。而賀老總自50年代中期起就已經將重心轉向了體育事業,對軍事領域的風雲變幻了解不多,因此選擇了中立。羅帥則因健康原因退居二線,對粟裕的遭遇並不十分了解,也選擇了緘默。

在這次會議上,其他將領的態度各異。有些人隨波逐流,跟隨大流對粟裕進行批評;而有些人,如蕭勁光、王必成等,則勇敢地站出來為粟裕辯護,為他的不公遭遇鳴不平。

(粟裕)

會議結束後,粟裕的心情沈重如死灰。他回到家中,立刻開始撰寫檢討書,希望能以此獲得軍委的寬恕。然而,事與願違,他的檢討反而引發了更為猛烈的批評,被指責缺乏誠意。面對這種境況,蕭勁光等人感到義憤填膺,他們決定向毛主席反映這一情況。毛主席對粟裕的為人與才華了如指掌,他認為這場風波對粟裕的批評過於苛刻,於是果斷地叫停了對粟裕的進一步批評。

盡管如此,粟裕仍然受到了處分,被調往軍事科學院任職。這場仕途上的風波對他造成了沈重的打擊,使他一度心灰意冷。在隨後的歲月裏,他多次嘗試復出並正名,但始終未能如願。

(粟裕)

時間流轉至90年代,粟裕的舊部下們聯名上書黨中央,懇請為粟裕恢復名譽。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後批準了這一請求。隨後,黨政官媒發表了平反文章,為粟裕徹底洗清了冤屈,實作了他生前的遺願。這場歷經數十年的政治風波終於畫上了句號,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