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孔門也有差生?宰予:讓孔子頭痛的「壞學生」典型,何以躋身「十哲」?

2024-05-07歷史

本 文 約 6500字

閱 讀 需 要 17 分 鐘

魯哀公十四年 (前481) 是【春秋】最後一年。一只瑞獸的意外死亡,令孔子發出「吾道窮矣」之嘆,於是【春秋】敘事截止。

這的確是個不祥的征兆,因為這一年,孔子最寄予厚望的弟子顏回也去世了,給老人家造成重大打擊。與此同時,一場影響深遠的流血政變在齊國爆發——國君齊簡公被大夫田恒所弒,隨後田恒立簡公的弟弟為國君,自己獨攬齊國大權,邁出田氏代齊的第一步。而在田恒弒君事件中,還有一位齊國大夫殉難,據說就是孔夫子的學生宰予。

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這個孔門弟子太容易讓人記住了——

觀【論語】,他挨罵最多,被罵得最狠,簡直是壞學生的典型。若再結合司馬遷寫的【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來看,宰予不僅上學期間油嘴滑舌,畢業後也不走正道,助紂為虐,簡直是孔門之恥。

可奇怪的是,這樣一位「壞學生」,到了唐朝官方詔令國學祭祀孔子時,卻能夠躋身配享孔廟的「十哲」之一。而且,無論是【論語】還是【史記】,都能夠找到對宰予評價很高之處。宰予的表現很特別,關於他的記載也充滿矛盾,就連對其最終結局的記載也疑竇叢生——有人認為宰予參與了田恒叛亂,最後兔死狗烹,未得善終;有人認為宰予是堅定站在齊簡公一方,與田恒鬥爭而被田氏殺害,是忠君之臣;還有人認為宰予壓根沒有參與這一事件,死在齊國的另有其人……

白天睡大覺

讓我們把時間倒退回孔子課堂最熱鬧的那些年。孔子開辦私學是在第一次去齊國之前,如顏路等人就是學堂的第一批學生。但孔子學堂品質最高的時期,是魯昭公二十七年 (前515) ,孔子從齊國回到魯國,「四十不惑」,決定繼續教書辦學,此後十年間,孔子的弟子越來越多,如顏回、端木賜、冉雍、冉求等著名弟子都在這期間加入孔門。當然也包括「壞學生」宰予,而他給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在上課時間睡大覺。【論語·公冶長】載: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這則敘述的事不難理解,就是宰予曠課了,孔子派人去找,結果發現這小子白天在房裏睡大覺。夫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怒批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爛泥扶不上墻,對宰予這家夥,我還有什麽可以說的?接著又引發自己對識人態度的思考,說起初對人是聽其言而信其行,如今是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因為宰予這言行不一的家夥而改變的!孔夫子憤怒的後果,就是後世幾千年來,家長、老師們罵孩子不成器都喜歡用這句「朽木不可雕也」。若這樣來看,孔子對宰予可謂大號差評。可問題在於,宰予後來能力很出眾,「孔門十哲」有他的一席之地。這哪是朽木和爛泥?明明是優秀學生代表啊!

於是有人出來打圓場,對【論語】裏宰予晝寢這段做了另一種解讀:宰予身體不好,精神匱乏,所以白天睡覺。孔子見了感慨地說,朽掉的木頭是不能強行雕琢的,土坯經不起風雨的侵蝕!對於宰予這樣身體不好的學生,我怎麽好過分責備他呢?讓他好好休息吧。

看看,這樣解讀,是不是和前面的孔子形象天差地別?一個是因為學生曠課睡大覺而大動肝火的嚴厲班主任,一個是關心學生身體、不忍讓學生過度勞累的慈祥老父親。持後一種解釋的人還會認為,這不正是孔夫子的高明之處嗎?宰予身體不好,所以他也不苛求他一定要來上課,所以宰予後來的成就,也是因為孔夫子能夠「因材施教」。

一個曠課睡覺的事,竟然能衍生出反差如此大的解讀。皆因【論語】這本作為孔門弟子 (包括再傳弟子) 經過漫長篩選而編撰而成的記錄孔夫子言行的書,雖然提供了大量可靠資訊,但有個缺憾就是書中記錄的許多孔子語錄都看不出具體語境。可對於孔子這種人生經驗豐富、社會關系復雜的人物,他的很多話都必須在具體語境之下才能看出其真意。宰予晝寢事件就是典型,那句「於予與何誅」,在前者的語境裏就是「不教也罷」的氣話,後者語境裏則是心疼學生,讓他多休息,不要苛責。【論語】在這件事裏只交代了前提,接著就是孔夫子一陣連珠炮式的輸出,加上孔子又是後世讀書人遵從的聖人,這就必然一言一行都會引發爭議。其實諸如宰予身體不好、容易疲乏等等都不見於記載,僅是後人推測。

可換個角度看,在遙遠的春秋時期,照明條件十分有限,到了晚上很難再進行學習工作,大部份人睡得很早。讀書人就必須早起趁著天明之時學習功課,所以白天睡覺被視為懶惰 (就算是今天的學生在學習時間睡覺也是如此) 。宰予是人,他後來的表現優秀不代表學生時代就必須完美無瑕,有個曠課睡覺的前科不算什麽,只是剛好被記錄下來了。孔夫子也是人,發現學生偷懶睡大覺,恨鐵不成鋼地說幾句重話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要大膽推測,與其腦補宰予身體不好,倒不如說正是孔夫子的幾句重話把這懶惰的學生給罵醒了,從此痛改前非,發奮圖強,成為孔門優秀弟子。這樣一來,不也是一個好老師因材施教巧用激將法、壞學生猛然悔悟逆襲成材的勵誌故事嗎?

和老師「擡杠」

以,這位「壞學生」典型究竟是怎樣的人?

關於宰予的個人情況,史料記載極少,只能得知他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裏提到一些孔門著名弟子的年齡,例如子路「少孔子九歲」,顏回「少孔子三十歲」,閔損「少孔子十五歲」,端木賜「少孔子三十一歲」等等,但宰予的傳裏卻沒有寫年齡。直到清康熙八年 (1669) 楊純臣編寫【大成通誌·先賢列傳】中才記載宰予「小孔子二十九歲」。如果按這個說法推算,宰予生年為公元前522年。根據【史記·孔子世家】【呂氏春秋】【孔叢子·嘉言】等其他文獻看,宰予是跟從孔子周遊列國的,應為孔子第一次從齊國歸魯後招收的那批學生,與顏回、端木賜為同齡人。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宰予的評價是「利口辯辭」,緊隨其後的一段就是宰予和孔夫子「擡杠」的記錄。這段經典對話也見於【論語·陽貨】: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與「宰予晝寢」相比,這一段師徒對答更能體現出宰予的性格。孔夫子主張克己復禮,居喪是周禮中的重大禮儀之一,【禮記·雜記】載「少連,大連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悲哀,三年憂」。直系親屬長輩去世,三年居喪是當時貴族必須遵守的禮儀。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儀禮·喪服】疏中對這種喪服制度的形成表述為「唐虞之日,淳樸漸虧,雖行心喪,更以三年為限」。很可能在春秋時期,人們普遍認為這種禮儀是在唐堯、虞舜時期就流傳下來的。

眾所周知,孔夫子言必稱三代,行必奉堯舜,對於居喪這種大禮自然是他所維護的。可宰予偏在此事上提出質疑,他說君子三年不習禮,禮儀就會廢棄掉;三年不演奏樂,音樂就會毀掉。舊的谷子已經吃完,新的谷子已經登場,鉆燧取火的木頭也用一遍了,所以居喪滿一年就可以了。宰予舉的例子都很實際,且說得有理有據,但孔子卻沒有接茬,只是反問:「居喪期間,吃著白米飯,穿著錦繡衣服,你能安心嗎?」宰予回答倒也幹脆,直接說能心安。孔子道:「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服喪期間,吃美味不香甜,聽音樂不快樂,起臥都不安心,所以不那樣做。現在你覺得心安,就去那樣做吧。」

鑒於不知當時兩人對話的語境如何,我們只能單從記錄的對話看,其實說到後面,師徒兩人已說到兩個不同層面了。孔子所維護的居喪三年,又提到是否心安等問題,都是從情感發出的道德拷問。而宰予則更多從實際操作角度提出問題,他認為禮是可以靈活變通的。誰對誰錯,不好評判。孔子對於居喪之禮的維護也不難理解,周禮的底色是宗法制度,其源頭是從氏族社會末期的家長制發展而來,血緣關系非常重要,也是孔子理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的基礎。

後來中國進入統一帝國時代,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他所維護的居喪之禮也一直延續,如丁憂制度——朝廷官員在位期間,如若父母去世,則無論此人擔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27個月。這種制度當然符合周禮精神,但丁憂制度也能用「奪情」的方式進行變通,一旦皇帝「奪情」,官員就能繼續留任,不必辭去官職。明代名臣張居正正在大刀闊斧改革時,父親去世了,按制度必須去職回籍丁憂,為繼續讓改革進行下去,張居正連忙上書給萬歷小皇帝,請求下詔書讓他「奪情」,沒想到還因此引發一場政治海嘯。不過正常情況下,「奪情」也是一種常用手段,後世千百年能有這種約定俗成的現象,證明宰予提出的問題也的確很有價值。

不過,那次師徒對話讓孔子很不高興。宰予離開後,孔子又給這位「壞學生」打了差評。他說宰予這孩子沒有仁德之心,還反問說,難道宰予沒有得到過父母生養三年的關愛嗎?宰予的家庭情況在第一手史料中都未曾提及,後世可能為了附和孔夫子的這句反問,杜撰出宰予年幼喪父的說法,這樣一來孔子的責備也變成同情,自然不足取信。

站在風口浪尖處

課堂上的宰予即便挨罵再多、再狠,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叛逆的學生,真正影響他人生評價的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場發生在臨淄的流血政變。田恒弒齊簡公事件發生於魯哀公十四年 (前481) ,也就是孔子去世前的兩年。在這個時間段,正逢齊國與魯國關系緊張。要理清這一事件全貌,還需要將時間再向前推一年,即魯哀公十三年 (前482)

這年孔子69歲,他已經結束周遊,由衛國返回魯國,總結一生,是自謂「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時期。縱觀春秋戰國這500年歷史,孔子生活的時代大概是最為和平的一段時期。他6歲那年,正逢晉楚弭兵會盟,從此中原無大戰,即使發生一些局部戰爭,也規模小、烈度低、時間短,可以說貴族戰爭已然結束,戰國那種酷烈的殲滅戰、總體戰尚未打響。但到孔子晚年,天下和平局面開始解體,東南角的騷動已能讓人隱隱聽到舊時代崩裂的聲音。魯哀公十三年,吳王夫差與晉、魯等國會於黃池 (今河南封丘) ,奪得霸主位置。但因連年征戰,國內空虛,讓蟄伏在側的越國有機會發動復仇之戰,吳越爭霸即將進入決戰期。

吳國稱霸之舉也將魯國牽連其中。早在魯哀公七年 (前488) ,吳王夫差就率軍北上與魯哀公會晤,要求魯國提供「百牢」典禮。魯哀公十年 (前485) ,吳國國君夫差遣魯國、邾國等仆從國一起伐齊國。這年齊國發生政變,齊悼公被殺,齊簡公即位。雖然吳國最後撤了兵,但此役也讓齊魯兩個近在咫尺的國家結仇。齊簡公即位次年,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又不敢直接惹強大的吳國,於是決定找個軟柿子捏,從身邊的魯國下手。齊軍大軍壓境,魯國人自然是向老大哥吳國求援,此時孔子的學生冉有等人已經在魯國出仕,但宰予不同,他在齊國任職。甚至可以說,當時孔門弟子裏存在親齊和親魯兩撥人。

齊國的國君齊簡公曾經跟隨父親齊悼公一同在魯國避難,就是那時候結識宰予的,而且兩人交情不錯。透過這層關系,簡公回國後將宰予招到自己身邊委以重任。但此時的齊國可謂內憂外患。於內,以田恒 (又稱陳恒) 為首的田氏一族勢力迅速膨脹,君權受到威脅;於外,鄰國魯國成為吳國仆從,連年伐齊。事情在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那一年起了變化,當時正值吳王夫差北上會盟,而越王勾踐則乘機對吳國發動進攻,導致夫差倉促回師。沒有大哥的支持,與齊國毗鄰的魯國就危險了。

宰予的尷尬處境在於,此時齊魯兩國處於敵對狀態,戰事一觸即發。而他的老師孔子已經回到魯國,昔日同窗有不少人在魯國出仕,若戰端一開,難道與同門師兄弟們兵戎相見嗎?也可以預見,此時孔門弟子中對於仕齊的宰予肯定頗有怨言。在齊國,宰予雖貴為卿大夫,但日子也不好過,齊國設定左、右兩相,宰予擔任其中一個,另一個就是權勢滔天的田恒。齊簡公對宰予授予重任,讓其主持國政,一方面固然為了制衡田氏,但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又不敢下定決心壓制田氏。宰予站在風口浪尖處,齊簡公則坐視兩人矛盾步步升級。田氏要想取得獨尊地位,在掃除障礙的過程中,宰予首當其沖。

宰予之死的羅生門

魯哀公十三年在風雨如晦中過去了,迎來的魯哀公十四年一開始就充滿乖戾不祥的氣氛。這年魯哀公出去打獵,有人在西郊打死了一只奇怪的動物,孔子認定那是一只「麟」,所謂「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現在麒麟出現在這裏卻被人打死了,政治失意的孔子也嘆息「吾道窮矣」,於是停止作【春秋】。恰在此時,與魯國劍拔弩張的齊國也爆發流血政變。

政變的主謀就是田恒。某日,宰予離開齊簡公的宮殿,田氏黨羽看準時期,一舉占領宮殿並綁架了齊簡公,緊接著田恒調集兵力控制都城。宰予得知政變發生,立刻率軍反攻,欲救出齊簡公,結果被兵強馬壯的田氏擊敗,就連宰予本人也被田氏亂軍殺死。不久後,田氏弒齊簡公,立簡公之弟驁為君,自任為太宰。這也是田氏霸齊國的關鍵一役,被後世史家視為田氏代齊的第一步。

不過,宰予死於政變的說法存在爭議。最大的疑點在於【左傳】在記載這次政變時,壓根沒有提及宰予的姓名,而當時與齊簡公站在同一戰線對抗田氏的人叫闞止。闞止也是魯國人,而且表字和宰予一樣,都是「止我」,所以從唐代開始就有學者提出疑問,認為當時在政變中死去的闞止並非孔子的學生宰予,只是因為二人表字相同而造成的誤解。

但明確宰予死於政變的文獻也不少,【韓非子·難言】說「宰予不免於田常」,指出宰予被田常殺害之事。這裏的田常就是田恒,漢代為避文帝劉恒之名諱,遂改為「常」。成書於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慎勢】也以簡公之事為秦國君王作為前車之鑒,寫道:

齊簡公有臣曰諸禦鞅,諫於簡公曰:「陳成常與宰予,之二臣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也。相攻唯固,則危上矣。願君之去一人也。」簡公曰: 「非而細人所能識也。」居無幾何,陳成常果攻宰予於庭,即簡公於廟。

這則記載不僅明確寫了與田恒 (陳成子) 鬥爭的人就是宰予,兩人矛盾之尖銳在朝中已不是秘密。齊國大夫諸禦鞅將一切看在眼裏,擔心二人日後相攻必然禍及主君,於是勸諫齊簡公撤掉一位,結果齊簡公不聽勸,最終遇害。這些戰國時期的文獻距離孔子的時代並不算遙遠,而且都明確記載了死於齊國政變者就是宰予。所以也有學者認為,春秋時期一個人擁有不同的氏是很常見的事,【左傳】裏的闞止應該就是宰予。

除此之外,【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還出現很詭異的一段記載,即「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宰予竟然變成了和田恒同一陣線的亂臣賊子,最終身死族滅,連孔子提到這個弟子都深以為恥。那些認為宰予是孔門孽徒的觀點,基本都以這則記載為依據。但這個說法並沒有任何佐證,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無論是記作「闞止」或是「宰予」,都將其視作站在齊簡公一邊與田恒殊死鬥爭的殉道者。

再者,齊國這場內亂,田恒分明是勝利一方,如果宰予和他是同一陣線的,又何至於被夷族,這本就是互相矛盾的。宰予最大的可能就是殉主了,盡管當時齊魯處於敵對關系,但為君殉道這種忠烈之舉與孔子的價值觀是高度相符的,這就不難理解孔夫子那句「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前看這孩子總是刁鉆古怪,搞些奇談怪論,以為他缺乏仁德之心,沒想到最後為君殉道,成了忠烈之士。是老夫我看錯了。

桀驁的宰予是孔門裏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盡管我們看到他總是挨老師的批評,但他口齒伶俐,擅長辭辯,為孔夫子最優秀的學生之一,這也是【論語】明文記載的。歷代那些皓首窮經的學者們早就發現這點,故後世對於宰予的評價並不低。因宰予畢業後仕齊,又在齊殉道,所以到唐玄宗時期,他被追封為「齊侯」。到了宋代,官方追封宰予為「臨公」,後改稱為「齊公」。明嘉靖九年 (1530) ,宰予又獲「先賢宰子」的稱號。也是從唐代開始,歷代祭祀孔子,配享祭祀的孔門優秀弟子裏,必有宰予一席之地。

本文改編自【國家人文歷史】2023年10月下,原標題為【 「壞學生」典型何以能躋身十哲? 宰予:孔門裏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 友圈。

END

作者 | 周渝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鄭美玲 (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古月

推薦

誰是第一個在敦煌莫高窟開窟的人?

前秦建元二年(366)

沙門樂僔西遊至此

忽見金光照射在三危山巖石之上

「狀有千佛」

於是「造窟一龕」

此為莫高窟千年營造史的起點。

本期,讓我們走進敦煌莫高窟

感受莫高窟的精美藝術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