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公眾號改版,新規定下文章推播會被刷掉,大家的公眾號首頁就看不到我們的推播了,為了不錯過彼此,動手給我們帳號加個星標 ★ 哦 】
點選上方公眾號卡片→點選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 」。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有兩個朝代的影響力最為深遠,一個是漢朝,另一個是唐朝。漢朝的大一統盛世無需多言,而唐朝則以「萬邦來朝」彰顯了中國東方大國的威嚴。
然而,我們要聚焦在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身上,他創造了這個鼎盛的時代,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原本,李淵是隋朝的一名臣子,同時還有皇親國戚的身份。然而,他並不滿足於自己當時的地位,對混亂的社會秩序有著深深的不滿,因此,李淵振臂一呼,扛起了起義軍的旗幟。
其實,李淵的野心早有端倪,從他給自己四個兒子取的名字中就可以窺見一斑。將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李淵的野心便是昭然若揭。他們的名字有什麽玄機?李淵又是怎麽走上起義道路的?
一、背負家族期望的李淵 ...................................................................................................
公元566年,李淵誕生在關中一戶世家望族。他的祖父李虎,曾任八柱國大將軍,是西魏重臣。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掌握軍權意味著掌握實權。李虎靠武力施展抱負,開創了李氏一族的榮光。
北周時,李家被追封為「唐國公」,並世襲罔替,實為朝中第一豪門。「唐國公」的封號,昭示著皇室對李氏的重視。這塊金字招牌,成就了李家在朝野的地位。數代唐公也算是名副其實,在朝堂上位高權重。
李淵7歲時,父親李昞已故。父親的英年早逝,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必然影響深遠。李昞在世時深得寵信,李家一時風光無限。李淵還沒來得及感受父親蔭蔽的溫暖,就要獨自面對殘酷的現實。
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突然要承擔起家族的期望,這無疑給了李淵巨大的壓力。在這個亂世裏,稍有不慎,就可能家破人亡。沒有父親坐鎮,李家的基業似乎隨時都可能分崩離析。
這樣的壓力,能壓垮一個少年的心誌。但是李淵並沒有被擊敗。他似乎天生老成持重,內斂深沈。從小就學會了謹小慎微,深藏不露。他溫和謙虛,處事沈穩,不與人爭,廣結善緣。
這些品質,讓他在失去父親庇護後,還能讓李家安然無恙。當時的人無不對小小的「唐國公」刮目相看。原本可能被人趁虛而入的李家,在這個少年的精心經營下,沒有動搖分毫。
李淵就這樣,在波詭雲譎的政治生態中悄悄成長,積澱實力。他表面看似溫文爾雅,內心卻也逐漸培育了堅韌不拔的意誌。李淵明白,自己肩負的擔子有多麽沈重。為了家族茍延殘喘,他必須忍辱負重,小心翼翼。
二、倚楊氏之勢力,步步為營
581年,楊堅篡位,建立隋朝。政治形式看似完全變了,但實質上李氏的勢力仍舊無雙。因為,李淵的父親李昞,早在40多年前就和楊堅聯姻。
在那個私鬥不斷的年代,兩大家族的姻親聯合,無疑增強了雙方的力量。李昞意識到北周將亡,楊堅必將崛起。所以他看準時勢,早早拉攏楊氏,將女兒嫁給楊堅,兩家由此聯姻。
這個般配聯姻,在北周末年牢牢奠定了兩家地位。到了隋朝建立,李氏依附楊氏的政治聯盟更加穩固。李淵對楊堅也由叔叔稱之,愈發親近。他甚至尊楊堅為姨父。
隋文帝登基後,李淵被接進宮中為官,擔任禁衛。這是信任的表現。楊堅將李淵放在身邊,可見他對李氏的倚重。李淵也沒有辜負希望,從一個內廷小官做起,謹小慎微,再一次贏得皇帝喜愛。
這期間,李淵也沒有放松鍛煉自己的能力。他廣泛結交豪傑,為自己日後發跡積聚人脈。多年在朝中浸潤,讓他看清了政治的黑暗與險惡。李淵明白,必須更加小心翼翼才能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活下去。
楊堅也多次任用李淵為地方官,歷練他治國理政的能力。李淵憑借謙和的作風,處處積威德於民。他體恤民情,辦事公道,深得百姓愛戴。李淵的聲名由此遠揚。他在外打下的人心基礎,為日後奪權打下堅實根基。
至隋煬帝時,李淵被召回掌管禁衛軍。這等重任,足見皇帝對他的信任,也預示著他一步步向權力核心靠攏。當隋軍征戰高句麗時,李淵負責糧草運輸。現在我們可以理解,此舉是隋帝防止李淵在外繼續壯大。
李淵深知權貴生涯的艱辛,從不能放松警惕。他始終沈著應對,小心翼翼地討好皇帝,暗中結交豪傑。在這一步步沈潛中,他終於為自己日後奪權埋下伏筆。
三、太原起兵,醞釀大業
611年,隋煬帝無度征伐,久攻高句麗不下。民變此起彼伏,戰亂紛紛。天時地利終於成熟。李淵在此時看準時機,以討伐叛軍為名在太原起兵。
他率三萬大軍南下,戰無不勝。一時之間如破竹般攻占陜右諸州縣。很快,李淵直逼長安城下。此時的他還不敢操之過急,只是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自己任丞相兼唐王,逐步掌握實權。
一時間,天下的政治生態發生巨變。隋朝天子已成傀儡,實權在握的李淵,像一頭蓄勢待發的猛虎。617年,李淵終於禪讓之計成功,迫使楊侑退位。李淵正式登基為帝,國號「唐」,史稱唐高祖。
一個農民起義軍首領,就此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其中一個鼎盛時期。我們不能誇大李淵的功勞,畢竟真正讓唐朝達到巔峰的是他的次子李世民。但是沒有李淵多年的積蓄,沒有他的雄才大略,哪裏還會有李世民的崛起?
這位被人遺忘的開國之君,終於圓了自己的王朝夢想。但是,權力的交替從來都伴隨著暗流湧動。李淵心知天命未定,自己和李世民必有一戰。為此,他悄悄做著準備。
四、四子預示奪位之心
李淵一生共育有四子,他給他們取的名字,或多或少展現了自己的野心。
長子李建成,意為「建功立業,成就一番偉業」。李淵對自己的嫡長子自然存有厚望。他希望李建成能扶持李氏王朝,「建功立業」,將他未竟的事業繼續發揚光大。
次子李世民,意為「濟世安民」。這不正是皇帝的本分嗎?取這樣的名字,難免讓人猜測李淵的心思。或許,他內心隱隱希望李世民能「濟世安民」,繼承他的衣缽。
三子李玄霸,「玄」和「霸」在古代是有很深的寓意的。它們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無邊的權力。取這兩個字作為名字,說明李淵有不俗的抱負。他期望子嗣可以達到無上的權力頂峰。
四子李元吉,寓意一切順利圓滿。這或許就是李淵對自己奪權計劃的期望。他希望李家可以完成統一天下的偉業,一切順利。
把四子名字聯起看,可謂「建功立業,濟世安民,雄霸天下,一切順利」。這不正是李淵作為一個野心家的心聲嗎?李淵這般取名,一方面是對子嗣的期許,更是對自己的鞭策。
在那個亂世中,有誰不想一統天下?李淵也不例外。他深知,自己擁有雄才大略,又有堅實的實力作為後盾。這一次,他決心要完成奪取天下的夢想。李淵的四子,正是他野心的寫照。
五、野心家的失敗收場
然而,歷史弄人,李淵終究沒有完成自己的心願。他在朝堂上精心布局,想要功成名就的計劃落空了。他的野心沒有實作,甚至他視如掌上明珠的親生兒子都一一反目。
626年,次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從此,他取代李建成成為太子,後來更是篡位稱帝。李世民完成了父親的奪權夢想,但是物件卻成了自己的兄弟。
當年,李淵在世時,李世民還需要遮遮掩掩。李淵死後,李世民終於可以肆無忌憚。他修改歷史,蓋過李淵的功勞。後人對李淵的記憶由此被抹去。
一個心懷天下的李淵,卻在晚年目睹心愛的兒女相殘。他一生視如掌上明珠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就這麽被自己的弟弟害死。他不僅失敗了,而且他的失敗由自己的骨肉之親完成。這無疑是對李淵的巨大打擊。
在生命最後的歲月,李淵一定在反思自己的決定。他付出畢生精力,卻換來兒女反目。如果當年他沒有心懷天下,只是做一個護國的明君,或許結果會不同。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他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結語
李淵確實有才能,也確實有作為。只是他心中的那一點野心,最終置自己於死地。他辜負了天命,也辜負了作為父親的責任。
成王敗寇,李世民奪位成功後,編造了正統的歷史。沒人會在乎一個失敗者的心血付諸東流。然而細想,多少英雄豪傑也難逃失敗的命運,李淵不過是其中一個。
他的四子預示他的心思,也成就他最終的悲劇。一個家族的興衰覆滅,警示後人不可心高氣傲。每個野心家,終有一天也要歸於塵土。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路,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