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腦子進水」,突然向美國開戰

2024-06-06歷史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強迫日本把嘴裏的肉吐出來,日本不舍得,情願「決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1941年初期,美國說:日本必須放棄中國內地和東南亞(越南)的利益,不然切斷石油供應,貿易禁運,經濟制裁。

當然,還有英國作為支持,至於其他西方國家麽,基本上都在希特勒的統治下了,忽略不計。

面對英美的「絕罰令」,日本的心態很快就崩掉了。

自從九一八事變以來,日軍經過十年侵華戰爭,已經掠取了中國東部的半壁江山。

1940年,納粹德國占領了法國,法國統治下的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名義上掌握在維希法國政府的手裏,作為德國人的盟友,日本人強行軍事進駐了越南,並向其他兩國發展。

這日本人明搶西方列強的殖民地,看來是要上天啊,英美等列強更坐不住了,他們對日本的野心愈發警惕起來。

從1940年7月開始,美國開始逐步收緊對日本的貿易通道,進行有限的經濟制裁,比如對日出口實行出口授權證、限制出口等等,英美兩國也開始對華輸送援助物資。

不過,美國人敲打了日本一年,也沒見日本人有所退讓,而美國為了避免刺激日本,也一直在耐著性子和日本人談,一直到了1941年8月才開始禁止對日石油出口,到9月才禁止了所有對日貿易。

可以說,英美等國足足等了一年,才開始下決心對日實行終極懲罰手段(石油禁運)。

而在這1年左右的時間裏,日本也一直在猶豫不決,直至美國實行了石油禁運,才最終於11月5日,在禦前會議上,決定對美國和英國發動進攻。

1941年的日本,已經占據了北韓半島、中國東北、台灣、中東東部半壁江山、印度支那等地區,就實控土地而言,達到了小幾百萬平方公裏,人口不下3億,每年為日本帶來龐大的財富和利益。

如果按照英美的要求,退回到東北,只保留東北「獨立」的滿洲國、實際侵占的北韓半島和台灣,那就等於把日本最近十年的對外擴張所得全部拱手讓出,這個已經不是日本會不會同意的問題,而是在戰爭熏陶和軍國主義洗腦下變得無限狂熱的近億日本民眾會不會同意的問題,如果有哪個政客或將領敢在國內提這個話題,那分分鐘就會被這個島國的民眾撕成碎片。

為了鞏固統治,為了保持「團結」,任何法西斯政府都不可避免地用上民族主義的大招,但民意一旦煽動起,那只有不斷地添柴加火保持熱度,否則,就會被民意撕碎。

結束任何一點既得利益,都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那日本人只能選擇賭一把大的了。

選擇賭一把,日本人還是有底氣的。

首先就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歷次勝利,甲午戰爭把東亞的霸主大清國拉下了馬,日俄戰爭第一次亞洲國家打敗了歐洲列強,一戰日本也成了戰勝國,幾十年來,侵占琉球、占據台灣和庫頁島、侵占北韓半島、控制中國東北等等,一路順順利利的,每一次的戰爭,日本都是以弱勢一方賭贏了。

而且,就從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來看,每次日本都是選擇了主動開戰,在敵人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打出了最佳戰果,並將戰場優勢保持較長時間,並最終迫使對手在談判桌上妥協。

所以,日本人下定決心,偷襲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速戰速決,讓美國在至少一兩年的時間內在太平洋上無法威脅日本,再利用這個時間差,構建日本人所希望的「大東亞共榮圈」,控制整個亞太地區,迫使中國投降,然後再用這些既成事實倒逼美國妥協。

其次,是德國的激勵,德國的體量,從土地到人口,和日本是差不多的,當然經濟和工業,日本還是差很多,1941年秋,當時的德國已經打下了蘇聯的半壁江山(歐洲核心區),放眼整個歐洲,大半已經歸於納粹,這對日本的刺激是很大的,畢竟德國幹的那麽漂亮,那「咱日本也可以啊」。

最終,日本選擇了孤註一擲,放手一搏,把美國的珍珠港炸的底朝天。

然後,日本海空軍在太平洋上也就爽了1年多,從1943年開始,就一直被吊打,直到美軍兵臨城下,給美國大兵跪下來叫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