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可莊重祭祀,可輕松郊遊:古代清明節怎麽過?

2024-04-04歷史

本 文 約 550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分 鐘

仲春與暮春之交,春分過後的第十五天,清明節,如期而至。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歷史上,沒有哪個節日像清明節這樣,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兼有掃墓祭祖與踏青嬉遊兩種內涵迥異的禮俗主題,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作為節氣的清明 是如何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古今清明節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習俗呢?今天, 我們就來聊一聊清明節背後的故事。

三節合一:清明節的起源與演變

01




清明:萬物皆潔齊而清明

起初,清明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在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其中,「鬥指乙」是清明節氣的劃分標誌。「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的,鬥柄從「寅位」開始,然後順時針旋轉,當鬥柄指向「乙位」時,為清明節氣。「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有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如此看來,「清明」節氣的命名與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

清明插畫。制作/無米不炊,來源/圖蟲·創意

這一時節,吐故納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春種、安排蠶桑等活動的最佳時機。農諺常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東漢崔萛【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但此時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日還是在唐宋之後。

那麽,原本僅僅是節氣的清明如何將踏青郊遊與掃墓祭祖納入節俗的?

這與另外兩個古老的節日密不可分,即上巳節和寒食節

02




上巳節:三月三日天氣新

清明時節,清新明朗,桃花初綻,普都泛青。古人應物斯感,清明踏青便盛行起來。不過,要說正式將踏青作為節日節俗確定下來,則與古代另一個重要節日———上巳節有關。

上巳節形成於春秋末期,時間最初設定在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後改為三月三日。從先秦到漢代,上巳節的習俗活動有三種:一是到水邊舉行祭祀儀式,並到水中洗浴,以祓除過去一年中的汙漬與穢氣,稱為「祓」或「禊」;二是招魂續魄,在野外或水邊召喚親人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蘇醒、回歸。這是先人認為自己的靈魂也如同萬物一樣隨四季的變化經歷發芽、成長到雕零的過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戲,並自由擇偶或交合。

晉代陸機的「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與李白「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春嬉的生動寫照。

黃宸曲水流觴圖卷(局部) 來源/故宮博物院

如此來看,上巳節其實是在郊外水邊舉行辟邪求吉的宗教儀式後,快樂春遊、男女自由交往的節日。這樣,上巳節的節日內涵就有兩種:一是肅穆的祓禊和招魂;二是歡快的嬉遊和交往。雖然祓禊、招魂的儀式很重要,但是人們投入時間和精力更多的是春遊和交往。

宋朝後期,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除重要節日外,朝廷不再鼓勵舉辦春遊、祓禊等儀式,上巳節逐漸式微,僅在民間流傳。但由於時間與清明接近,上巳節重交遊踏青的特點逐漸融合到清明節習俗之中。因此,清明節盛行春遊的習俗可以看做上巳節傳統的一種延續。

03




寒食節:佳辰強飲食猶寒

寒食節在農歷三月,冬至日後的105天,清明節前一二日。關於寒食節的由來,始於著名的介子推——

春秋時代,晉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無力前行,隨臣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湯獻給重耳。當重耳成為晉文公後,介子推沒有去邀功,而是攜母去綿山中隱居。晉文公堅持要請他出來表示答謝,於是放火從三面燒山,想逼其出山。但沒想到介子推最後同母親一起被燒死,也不為所動。晉文公慟哭不止,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即冬至後105天全國禁止動煙火,只許吃冷食,是為「寒食節」。第二年寒食節的翌日,晉文公到綿山介子推殉難的大柳樹下來吊祭,發現被燒死的大樹上已生出了新的柳枝,他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復國之後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張,感慨萬千。下令封這棵柳樹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晉公盤。來源/山西博物院

「割股奉君」和「火燒介子推」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介子推忠君愛國、表彰誌節的賢臣形象呼之欲出,更為寒食節的源起增添了幾分悲壯色彩。然而,在【史記】與【左傳】中,並沒有記載介子推割股奉君、晉文公放火燒山的故事,更遑論「寒食節」「清明節」的由來。

「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使人召之,則亡。遂求所在,聞其入綿上(介休地名)山中,於是文公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史記·晉世家】)

介子推亡逸後,晉文公把綿山四圍追封給他,名為「介推田」,把綿山號為「介山」。這裏並未對寒食節及寒食禁火等習俗多著筆墨,實際上,禁火冷食反映了古人改火的習俗。先民取火於木,火種得之不易,因季節變化,用於取火的樹木也不斷變化。春三月是改火的時節,先民在新火未成之時,禁止生火,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慣制 (【周禮·秋官·司寇】:「以本鐸修火,禁於國中」) ,為懷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說法實為附會,因春秋時期民間有紀念介子推的傳說,才將古老的「禁火節」與介子推聯系起來,將「禁火節」改為「寒食節」。

除了禁火、吃冷食,寒食節增加掃墓、遊樂活動的準確時間,目前尚未見到明確記載。但從北宋王溥【唐會要】的記載中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間在寒食節掃墓並郊遊的習俗已蔚成風氣。開元二十年 (732年) ,朝廷頒布敕令,準許寒食上墓拜掃之禮,並定為常式:

「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唐會要】卷二三)

莫高窟第454窟,墓園 。來源/敦煌研究院

那麽,這時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什麽關系呢?

唐朝時期確定寒食與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畢,到清明這一天要換新火,以柳條或榆木乞取新火。這樣,清明與寒食就連在一起,清明的換新火活動成為寒食活動的一部份。

從古詩詞中提到的名稱上看,有將這一時節稱為「寒食」的,如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中借雨中寒食節蕭索之景,表達對親人及故園的懷念: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有稱「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詩】描寫唐代大歷五年長沙清明節遊春的熱鬧場景:

著處繁華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

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

也有並稱「寒食清明」的: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有些詩文將二名混搭,詩題為「清明」,下面的詩句又提到「寒食」;或題為「寒食」,詩句說成「清明」。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辭花送寒食,並在此時心。

——白居易【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據【唐會要】,在大歷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晚唐、宋代以後,禁火食冷之俗轉衰,「清明」之稱漸多。明清時期,「清明」之稱多於「寒食」,逐漸成取代後者之勢。到現代,大多數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節」,不知道「寒食節」之名了。但還有少數地方仍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東的一些地區。

寒食節並入清明節後,許多習俗如禁火、寒食、掃墓、戴柳等也被清明節繼承,成為這一節日的重要活動內容。再加之融合上巳節踏青春遊的習俗,宋元時期,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行展其必不可少的大節地位。歲月嬗遞,清明節大體風俗沒有改變,最終形成如今我們熟知的清明節。

【簪柳圖】。來源/北京藝術博物館

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俗:祭祀、春遊、飲食

清明節演變的歷史,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承嬗離合、相融相生的歷史。作為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其習俗活動之豐富在中國傳統節日中足以和春節一比高下。這裏,我們把其傳統習俗分為三大部份:祭祀、春遊、飲食。

中國向來重視祭祀祖先,但上古並無墓祭的禮俗,祭祀都在宗廟裏進行。春秋戰國時期,墓祭風氣才漸濃。但此時,這種習俗似乎還限於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唐玄宗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祭墓風俗才擴大到整個社會。據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

自古以來,民間會在莊重儀式之後來縱情歡樂,春遊也便應運而生。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後,盡情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遊玩,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傳統的春遊活動有踏青、插柳、放風箏、蕩秋千、拔河、踢球、鬥雞等。

拓乾隆禦題補刻明代端石蘭亭圖卷 來源/故宮博物院

舊時,遊樂活動在清明節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與祭祀平分秋色,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了這種掃墓與郊遊並列不悖的情形:

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這與如今有很大不同,今人在清明節則將主要精力放在清明掃墓上。

在飲食方面,如同端午品粽子,中秋食月餅,元宵吃湯圓,每一個民俗節日都有著獨特的飲食文化。清明節雖不似其他節日有固定的節令食品,但各地自有獨特的飲食習慣。

嘉興粽子。來源/紀錄片【 餐桌上的節日 】截圖

在中國北方地區,清明時節的飲食主要是糕餅、冷粥,很多人還要吃雞蛋,寓意圓圓滿滿。老北京人大多吃食饊子麻花、驢打滾和面茶。其中的「饊子」為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山西地區為了紀念介子推,每家每戶都要蒸「子推饃」「子推燕」等,饃面中夾有核桃、紅棗、花生,成為「子福」,寓意祖宗保佑家族香火延傳,這些饃既可以自己食用,也能用來饋贈親友。

子推饃。來源/紀錄片【餐桌上的節日】截圖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緣故,一些地區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

在中國江南一帶,則有吃「青團」、吃藕的風俗習慣。將艾草汁或漿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江浙地區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而安徽、江西等省份大多在清明節吃「清明果」。「清明果」和「青團」相似,但也略有不同。其一,「清明果」多為餃子型;其二,「清明果」裏面的餡多為五香幹、筍幹等,以鹹味為主,而「青團」則以豆沙甜口餡為主;其三,「清明果」通常用鼠曲草,而青團則用艾草。

清明青團。攝影/dashu83,來源/Adobe Stock 圖蟲創意來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地區仍保存著原生的清明食俗,如「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福建泰寧地區在這天要吃「暖菇包」;老廈門人掃墓之後會聚在一起吃薄餅;閩東各地還有吃芥菜的食俗。

另外,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會將祭祀食品分吃。比如,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紮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中國清明文化:慎終追遠,整裝待發

除了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結伴踏青,擁抱自然,清明節對我們來說,還意味著什麽?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國傳統節日最早的起源,是感受自然的節律,順天應時而設。在流傳的過程中,人文意蘊凸顯。清明節「慎終追遠」的人文內涵就是這種發展歷程最好的註腳。

農業社會強調宗法關系與生死相依,祖先崇拜是農業宗法社會的主要信仰與精神支柱。在春天到來的季節,人們舉行隆重的春祭儀式,對祖先亡靈禮敬紀念,同時反求諸己,負薪構堂,追問自己身處何地,而今又將走向何方。

時至今日,無論人們走到哪裏,都會追念鄉裏廬墓。每年清明時節,不僅環居祖墓的親人要上墳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台同胞同樣紛紛趕回祖籍,祭奠祖靈。陜西橋山黃帝陵、軒轅廟作為中華民族的祭祀地,每當清明時節,民族親情都在這裏凝聚,從虔誠拜叩的肢體語言中,我們能讀出「血濃於水」的民族情緣。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清明是悼亡節,更是重生節。

在與自然的密切交流中,人們感知到生命的發生與死亡是相依相存、相接相續的過程,生命的軀體可以生死,生命的力量卻永生不息。

於是,人們在清明節祭奠先祖,以追悼紀念的儀式召喚著生命的力量;不忘踏青郊遊,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滿懷積極的生活祈願——

歷經一番徹骨寒,陽和啟蟄,整裝待發。

參考文獻

[1]黃濤.清明節的源流、內涵及其在現代社會的變遷與功能[J].民間文化論壇,2004(05):16-22.

[2]王傑. 「三節」相融的清明節[N]. 學習時報,2021-03-26(006).

[3]史記[M]. 中華書局 , (漢)司馬遷 著, 1959

[4]袁文良.底蘊豐厚的清明文化(二)[J].烹調知識,2020(10):6-7.

[5]李韻. 清明節的文化解讀[N]. 光明日報,2013-04-03(005).

[6]中國新聞網:【清明節原本並非悲傷節日:最初可能是「狂歡節」】

*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牛腩

編輯 | 胡心雅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古月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