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華民族結束了百年的屈辱史,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自此建立。讓那些為中華民族不斷戰鬥的偉大民族英雄們,也即將被授勛表彰。1955年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授銜儀式,許多戰功赫赫的將軍都獲得了他們應得的榮譽。但同時也有些英雄,因為公務繁忙或者各種原因,沒能出現在授銜儀式上,因此沒能獲得軍銜。三年後國家打算為這些沒能來授銜的將軍,補上他們應得的榮譽,開國大將原定是十位,但這一次卻計劃再增添一席,這個人選就是李聚奎,但李聚奎得知自己將被授予大將軍銜後,他反而要求降一級,授自己上將就行了。既然中央軍委認為李聚奎應該授予大將,那就說明他的軍功確實足夠高,那為什麽李聚奎要求降一級呢?
1928年,是李聚奎參軍的一年,至此之後,不管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又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建設,他的身影始終活躍在最前線,只要國家和人民有需要,他絕不會有半點猶豫。1955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得差不多了,三大改造也即將完成,但此時的中國對比西方國家,我們無論是工業水平還是經濟發展仍有較大差距。當時世界剛剛經歷過二戰的洗禮,戰後許多國家都用強大的工業體系來恢復自身的經濟,而中國不僅工業水平落後,就連工業的血液石油也非常稀缺。對那時的中國來說,當務之急是找一個人負責挖掘中國大地上潛藏的石油資源,經過黨中央的討論,最終確定了一個人選,他就是李聚奎。授銜儀式開始時,李聚奎已經是新中國石油部的一把手,屬於國家公務員系統的人員,授銜針對的是軍隊,所以李聚奎錯過了1955年的授銜。起初中央下發檔,讓他全權負責中國的石油發掘和開采,李聚奎是有些忐忑的。當然他並不是擔心不能授銜,而是怕自己此前沒接觸過此類知識,擔心自己無法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務。在去到大西北後,李聚奎就積極地向技術人員請教石油知識,每逢有什麽勘探任務時,他必然都會第一個到現場。從他任職開始到退休,一直在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在大西北的土地上為國家工業的發展做貢獻,幫助中國石油工業實作了零的突破。在建國初期,國內非常缺乏石油行業的人才,對石油開采等技術也是沒有任何儲備,不管是底層的開采人員,還是位居管理層的李聚奎,都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既然接了這個命令,李聚奎發誓無論如何都要做好,既然知識不足,那就花時間學習。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石油開采的條件非常艱苦,但進展卻比較順利,縱使沒有什麽明顯的效果,一切也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李聚奎在任時,堅決不搞特殊化,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他都與工人一起,在住宿條件比較緊張時,他第一個將好的房子讓給工人,而他自己則誰四處漏風的那間。在李聚奎帶領下,石油工業發展的朝氣蓬勃,為後來的人打下了殷實的基礎。三年後李聚奎結束了任期,中央便決定為李聚奎補發軍銜。
中央細數李聚奎多年以來的功績,認為給他授予個大將軍銜並不過分,但由於第一次授銜時,原本規劃的是十名大將,並且也都做了相對應的安排,如果此時再插一人的話,無疑是進行一次大的變動。如果只是授上將軍銜的話也不妥,因為李聚奎的戰功一點都不比其他大將低,況且李聚奎之前的許多老部下現在也都是授予上將軍銜。因此中央也為此事煩惱,不知道該如何取舍,而在得知中央正在為自己的軍銜級別煩惱時,李聚奎展現了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品質。李聚奎沒有難為黨和國家,主動申請給自己授予上將軍銜即可,由此看出他並不怎麽在意個人榮譽。最終組織把李聚奎的個人意見考慮了進去,補授他上將軍銜。毛主席曾給過李聚奎很高的評價,他說如果沒有李聚奎的話,那新中國或許就不是1949年成立,而是1959或者1969年了。李聚奎初出茅廬便加入了革命隊伍,在之後的數十年歲月,日復一日地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付出自己的精力,只要是有需要他的地方,他都不會多猶豫,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李聚奎於1904年出生在湖南的農民家庭中,雖然家中世代是農民,但幸運的是他們家沒有被地主壓制得太狠,所以還是能夠解決溫飽的,如果遇上豐收年,還能積攢一些積蓄。因此在李聚奎到了讀書的年紀時,家中也拿得出錢給李聚奎讀書,而李聚奎也因此算是小有學問了。1926年,中國大地四處都飄著新思想的風氣,各地也都紛紛爆發革命,受此影響李聚奎也加入了革命的浪潮中。起初李聚奎加入的是國民黨軍隊,跟隨國民黨軍隊進行過北伐戰爭。在北伐結束後,國民黨就成了中國第一大黨,而蔣介石也掌握了國民黨的最高話語權,自此之後蔣介石的野心和欲望空前的膨脹。為了自己的地位不受到威脅,日益壯大的共產黨成了蔣介石的眼中釘肉中刺,不久之後他便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在全國各地大肆地捕殺共產黨員。而這一切都被李聚奎看在眼裏,他雖然是國民黨軍隊的人,但他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國人不能互相殘殺,因此他對國民黨和蔣介石的做法非常反感,心中也萌生了脫離國民黨的想法。經過了一系列的思想鬥爭後,1928年李聚奎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工農紅軍戰士。憑借著他過往在北伐戰爭中的功績,以及他的突出表現,在長征時期他就已經擔任師長了。
1935年,李聚奎帶領的部隊,作為長征隊伍的先鋒隊,像一柄尖刀一般,撕裂了敵人數道封鎖線。在行經四川地區時,李聚奎接到了一項艱巨的任務,那就是突破敵人的阻擊,渡過遠近聞名的大渡河。或許許多人都聽過這場戰役,但往往忽視了這場戰役最出名的人,他就是李聚奎。李聚奎是這次戰役的主角,他帶領的部隊勇猛異常,為兄弟部隊爭取了寶貴的渡河時間,此後他的部隊更是被評為紅軍第一團。這條渡河非常有名,半個多世紀前,太平天國運動的石達開便是在這條渡河飲恨歸西的,太平天國如果不是受此打擊,覆滅清朝不敢說,但也沒那麽容易被曾國藩剿滅。所以蔣介石曾放下狠話,勢必要讓紅軍走太平天國的老路,讓這條大渡河斷送整個革命隊伍,蔣介石的狠毒之心昭然若現。
當時李聚奎和部下楊得誌來到了大渡河的附近,兩人在遠處的山上觀察周圍的地形以及敵人的蹤跡。兩人很快就有了意外發現,在河岸邊剛好有兩條大船,可謂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李聚奎見狀便想著,如何才能不驚擾敵人,而把這兩艘船收入囊中呢?但李聚奎很快就沒時間想了,因為軍委下達了強渡的命令,趕在敵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把船奪過來,之後迅速渡河。夜色很快降臨,李聚奎帶著部隊趁夜奪取了船只,之後就找了數十名當地的船夫,以及在軍中選拔了十數名敢死隊,為強渡做足了準備。在行動前的一晚,李聚奎找來了敢死隊,對他們下達了最後一道指令,那就是好好吃一頓好好睡一覺。第二天渡河的時間點來臨,敢死隊冒著槍林彈雨,為紅軍數萬人的大部隊,開啟了一條生路。當時河水喘急,紅軍的渡河船只不多,如果都聚在一起等過河的話,勢必會給敵人可乘之機。李聚奎思考片刻後做出了決定,那就是兵分兩路,此舉為紅軍保留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後來人們在討論此次戰役時,大多都是稱贊敢死隊以及指揮官聶榮臻,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李聚奎才策劃者。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的戰事基本告一段落,李聚奎便從前線來到了後方,培養了大批出色的後勤人員。抗美援朝時期,誌願軍的條件非常艱苦,有時不僅要面對惡劣的天氣,甚至還要忍饑挨餓,李聚奎看到這樣的情況也非常揪心。為了解決戰士們的肚子問題,李聚奎獨創性地發明了一種食物,並讓全國的百姓都種植上了這種作物,也基本解決了誌願軍的肚子問題。李聚奎的身上散發的光芒,是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光芒。不管是在前線還是後方,他都是頂梁柱,他的功績也確實少有人能比擬,但他卻甘願放棄榮譽,深埋功與名,種種舉動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敬仰學習。【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