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是上海市委原書記,後被調往中央工作,鄧小平卻是對此懊悔不已

2024-03-26歷史

芮杏文同誌曾在上海擔任一把手,當時正值經濟體制改革時期,他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難得的「視窗期」,動用一切手段對上海進行大開發,一點一點將滬地推向了發展的快車道。值得一提的是,芮杏文是第一個提出建設浦東的幹部,他與市委、市政府甚至擬定了一個完備的對浦東的開發計劃,但可惜的是,該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他便被走了,浦東的發展由此滯後,一直到朱镕基總理主政上海的時候,對浦東的開發才重新被提上日程。

芮杏文在抗戰末期參加革命,曾長期在華東革命根據地工作,抗戰結束後,他在新四軍創辦的大學短暫進修過幾個月,解放戰爭時期,他轉往中共東北局任職,平時主要負責推行民政、後勤一類的工作。建國後,他因為表現良好,被保送到北京某高等學府進修,期間系統學習了行政管理、經濟管理等課程,個人能力由此進一步得到提高。

1952年,中共東北局組織部安排他到某國企擔任高管,1957年,他又被平級調動至化工部下屬的某單位工作。1966年,他受到了動蕩的波及,被錯誤當成「右派分子」對待,職務遭到撤銷,他本人也被下放到農場接受「再教育」,一直到1969年,在周總理的極力斡旋之下,他才終於重新被召回化工部,擔任某計畫部的負責人。

動蕩結束後,芮杏文得到了黨中央的重用,先後在數個關鍵崗位任職,1985年,他透過內部競聘,成功當選上海市委一把手。彼時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全面鋪開,深圳、廣州、汕頭在國家的政策扶持下,正蓬勃發展,而上海作為華東第一大都市,發展勢頭卻遠不及廣州等地,光是一個物價改革就拖了足足一年時間。

其實早在198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決定要對滬地進行全面建設,想要借著改革的春風實作騰飛,但奈何上海的財政狀況實在有限,市政府是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什麽計畫都推進不了,一堆幹部只能幹著急。而芮杏文到任之後,為了解決財政上的問題,廣納各路專家的意見,最終決定啟用「土地出讓金」政策,透過拍賣土地的使用權來募集資金。

這一招果然奏效,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上海的財政便充裕起來,市政府隨即開始穩步推進一系列建設工程,其中不僅包括對老舊住宅區以及工業園區的改造,也包括對一些閑置地段的開發。很快,在市政府的努力下,上海的面貌煥然一新,經濟體量也翻了好幾倍,一舉奠定了「魔都」的地位。

但芮杏文卻不並不滿足於此,野心勃勃的他又將目光放在了浦東上。當時上海的主城區在浦西,而浦東則是一片類似於「城中村」的聚居地,周圍還有大量農田、荒草地以及爛泥灘,如同「化外之地」一般荒涼。可芮杏文卻慧眼識珠,料定這塊土地將來大有作為,於是便打算對其進行開發。

很快,市政府的同誌便將按照芮杏文的要求,制定了一個極為詳盡的開發計劃,然而,開發是需要大量資本的,上海市政府雖說透過收集「土地出讓金」改善了財政狀況,但能拿出來的錢還是比較有限的,不足以支持對浦東的開發。而芮杏文為了募集資金搞開發,決定效仿西方資本主義市場,在上海開設證券交易所。

此舉在當時引發了很大爭議,有很多站出來批評芮杏文,說他要在上海搞「資本復辟」,聯合資本家壓榨老百姓。芮對此是百口莫辯,他曾兩度寫報告給黨中央說明情況,可當時輿論風波實在太大,黨中央為了平息事端,只得將他調離上海,安排到中央工作。後來,鄧公在視察上海時,發現浦東的開發遲遲沒搞起來,不由得心生懊悔之情,鄧公直言,要是當初沒有將芮調走,浦東恐怕早就發展起來了,而上海也必將提前5年實作騰飛!

1993年,芮老因為身體原因離開一線,到政協任職,級別為省部級,此時他實際上已經開啟了療養生活,大部份時間都在療養、休息。90年代末,他正式離任,晚年的他愛上了垂釣,經常到北京的各大水域釣魚取樂,進入新世紀,芮老因為老年病住進了醫院,2005年,他搶救無效離世,時年七十八歲,讓我們向這位老革命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