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是地位最高的開國大將,享元帥的待遇,曾是其他9位大將的上級

2024-04-17歷史

在十位開國大將中,最特殊的當屬張雲逸將軍,他的革命資歷最為深厚,早年曾參加過反清、反封建革命,後來又跟隨孫先生發動了好幾次針對軍閥勢力的民主革命。1926年,他又轉而加入共產黨,投身紅色革命,最終經過數十年的奮鬥,成功完成了民族解放大業,建立了人民政權。

張雲逸16歲開始接觸民主思潮,18歲參加資產階級革命,19歲加入民主起義軍,開赴長江前線與清軍作戰,最終成功擊潰了封建勢力,結束了帝制,為中國迎來了民主與自由。從1912年開始,張將軍輾轉兩廣,先後在粵軍、桂軍中任職,期間他經歷了數次軍閥混戰,眼看著陳炯明、陳濟棠等人互相爭權奪利,全然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這讓他既感到憤怒又覺得迷茫,心懷愛國理想的他不願和鼠目寸光的軍閥為伍,可眼下時局動蕩、形勢混亂,他空有報國之誌,卻無處施展才華。一直到1924年,國共達成合作,孫先生隨之提出了「北伐」的概念,想要一舉擊潰軍閥勢力,實作真正的「民國」。

張雲逸深受孫先生感召,於是立即趕來投奔國共聯手建立的民主陣營。孫先生對他也十分器重,隨即安排他到新粵軍擔任旅長。1926年,張將軍奉命率部北伐,與賀老總、張發奎等人一起接連光復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將民主革命推向了巔峰。然而,就在張將軍準備繼續舉兵北伐之時,民主陣營卻突然分裂,蔣介石為了搞獨裁,用武力驅逐了共產黨人,大革命隨即宣告失敗。

而張將軍也就此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眼下蔣介石手握軍政大權,是全中國最有實力的人,若是跟著老蔣必定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他並非是貪圖名利之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最在乎的是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因此在仔細權衡利弊之後,毅然決定冒著「殺頭」的風險加入紅色陣營,與共產黨的同誌們一起為人民奮鬥。

土地革命時期,張將軍領導了著名的白色起義,在廣西點燃了紅色的星火,1931年,由於廣西局勢急劇惡化,已經不適合紅軍生存,於是他便與鄧公一起率軍離開桂地,轉而進入中央蘇區,與紅一方面軍合兵一處。抗戰時期,他在新四軍中擔任高幹,曾是粟裕的頂頭上司。1941年,新四軍擴編重建,他更是出任副軍長,職級與陳老總、少奇同誌平齊。

解放戰爭時,張將軍奉黨中央命令,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黨建和後勤上,全力支持粟裕指揮華野與敵人作戰。建國後,他被委派到廣西任職,軍政大權一手抓。廣西過去長期受軍閥統治,老百姓飽受盤剝和壓榨,生活過得很是艱苦、貧窮,張雲逸為改變這一狀況,堅決執行土改政策,同時鼓勵老百姓屯墾、開荒,盡量增加糧食產量,首先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除此之外,張將軍還廣泛發動解放軍清剿土匪,革除社會不安定因素,為人民群眾創造了一個安寧的生活環境。

1955年,軍委舉行大授銜的時候,毛主席親自做出指示,要求一定要將張將軍列入到大將名單中。張將軍得知此事後立即上書毛主席請辭,他直言自己功績有限,實在愧於接領大將這一榮銜,所以堅決請主席收回成命。但主席卻表示,他在革命時期立有大功,完全擔得起大將這一榮銜。

既然主席親自開口,張將軍也不好再推辭,於是便欣然接受了大將軍銜。值得一提的是,張將軍曾先後擔任過九位開國大將的上司,在黨內擁有很高的威望,因而黨中央特許他以大將的身份,享受元帥待遇,這樣的殊榮在全軍僅此一份。

張將軍早年征戰沙場的時候,曾經多次身受重傷,這給他留下了比較嚴重的後遺癥,至50年代中期,他的身體狀況便越來越差,根本無法在一線崗位工作。黨中央聞訊後,便將他調到二線單位工作,並允許他每年療養三個月時間,以緩解病痛。

時間來到70年代初,張將軍受到動蕩的影響,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導致他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雖然後來周總理派人將他送到醫院療養,可他最終還是因為肝腎衰竭而病逝。動蕩結束後,他的骨灰被遷往八寶山安置,80年代中宣部還專門出版了一套畫冊,用以紀念這位一心為國、為民的好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