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故宮的朋友,如果留意的話能夠發現,在故宮的「隆宗門」牌匾上插著一支斷箭。
文獻記載,這支斷箭為清嘉慶年間所留,距今已有200余年歷史。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後,當前箭身已腐朽成深棕色。
這支斷箭為何人所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歷史故事?為何200余年間,竟無一人敢拔?
這一切,都隱藏在大清朝的「林清之變」之中。
林清之變
清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813年,嘉慶帝帶著文武百官及精銳部隊在木蘭圍場狩獵。
木蘭圍場是清朝皇家獵苑,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
清朝自入關以來,為了彰顯其文治武功,特別要求歷代皇帝每年都要例行狩獵活動,以督促其練舞習武。
嘉慶帝此次狩獵活動,其實也是理性每年的狩獵。
也正是此時,天理教領導者林清趁著京城兵力空虛,防衛松懈,組織和率領了100余人潛入京城,在內線太監的引導下闖入宮中,到處砍殺,聲勢之大,舉宮震驚。
天理教,又名八卦教,相傳是白蓮教的一個支派,領導者是林清與李文成。
如果說天理教是個新教派,知之者甚少。但談及白蓮教,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淵源於佛教的凈土宗。北宋時期凈土念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後經僧人茅子元改造後,成為白蓮教。
白蓮教在民間影響極大,流傳甚廣。相傳每一個朝代改朝換代的農民起義的背後都有白蓮教的身影。
清朝自定都北京以來,民間「反清復明」的聲音一直存在。到了乾隆年間,文字獄最盛,漢人苦不堪言。也是在這一時期,天理教迅速發展壯大。
林清,是嘉慶年間的一普通人,父親曾做過南路巡檢司書吏。
小小的刀筆書吏也賺不下多少錢,林清一家自小就生活艱難,整日為生計奔波。林清先後幹過很多行當,吃過不少苦,可生活一直沒有好轉。
眼看著沒了任何出路,林清被其姐夫族人引進了龍華會。當時龍華會是京城一帶白蓮教的一支。很快,林清在教中混得風生水起,不久成了龍華會的頭目。
後來林清以龍華會合並了坎卦教和滑縣的震卦教,創立了天理教。當時天理教打著:
「凡有送給錢文、糧食者,許俟李文成(震卦教主)事成之後,給與地畝、官職,每錢百文,許地一頃……」。
巨大的誘惑,讓天理教瞬間擴大了數十倍。甚至當時連朝廷命官、宮中太監及旗人子弟都有加入其中的。
準備工作做好後,林清居然動起了奪取皇位的荒唐行動。
終於,1813年9月,林清趁著嘉慶帝去狩獵,發動了「林清之變「。
嘉慶之警示
林清等眾人在太監們的引領之下,很快到達了隆宗門。
在清朝的禮儀中,隆宗門是最重要的禁門之一,過了這道門就是皇帝的寢宮。當時沒有皇帝的詔書,甚至連皇公重臣都不能進入。
那時正在宮內休息的道光皇帝和皇後、皇妃們大吃一驚。得知林清反叛後,道光立刻命令皇宮附近的火器營過來增援,也命人趕緊將隆宗門關上。
林清等人到得隆宗門一時不能破門進入,憤恨之下讓弓箭手大射一通,正好有一支箭不偏不倚地正好射在了「隆宗門」的牌匾上。
等到嘉慶帝歸來之後,林清之變早已平息,林清也被處以淩遲。
這次起義對嘉慶帝刺激不小,收拾完殘局後,嘉慶帝向天下釋出了【遇變罪己詔】,以檢討自己的過失。
在【禦制詩文集】中,嘉慶帝還曾心有余悸地寫道: 「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事後為了讓後世及百官都能銘記這一恥辱,嘉慶帝特別勒令工匠們在修繕隆宗門時,特以將半支斷箭留了下來,以此警示子孫。
正因如此,時過境遷,在200余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能得見那半支斷箭。
讀者們,關於「隆宗門上的斷箭」,大家怎麽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