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三大戰役之後,解放軍民心所向、捷報頻傳,解放軍隊伍由戰爭開始時的127萬增長到四百萬人,國民黨軍隊實力大為消減,主力幾乎喪失殆盡,渡江戰役之前能用於作戰的部隊只剩下一百多萬,並且是零散分布,已經無法形成有效的防禦體系,因此國民黨用三個月的時間建起千裏長江防線,他們想憑借長江天險和美英的支持作為「和平談判」的資本,實作「隔江而治」。
長江自古以來就被兵家視為天塹,再加上國民黨手裏的殘存兵力確實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如果解放軍想要渡江,只能從中下遊地區尋找突破口,中遊河道寬闊、水流平緩,下遊自江陰往東水面更寬,到了汛期江水猛漲、風高浪急,所以國民黨認為解放軍不宜偷渡,他們把兵力集中在江陰以下防守,而南京上下遊只有少數部隊應急。在湯恩伯自以為是的部署下給了解放軍渡江的機會。
中國共產黨軍委一面派出偵察兵收集敵情與地形,一面抓緊演練乘船戰鬥技術,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量和計劃之後,確定在江陰至蕪湖段渡江,分兩路鉗形攻擊南京,在渡江時還可以利用長江內的江心洲作為部隊緩沖過江的彈板,在牽制與突擊的配合下,最終形成四面合圍南京的戰役目的。為了保證順利渡江,解放軍組成東、中、西三個兵團,分別牽制南京、截斷寧杭公路、突破安慶東西地段,這樣才能有效分割、圍殲敵軍。
中央軍委除了制定出作戰計劃之外,還進行了「政治過江」、「思想過江」整訓工作,以此消除官兵因為之前頻傳告捷而產生的輕敵思想,另一方面就是想讓官兵克服畏難心理障礙。渡江戰役確實存在難度,但解放軍不會因此而退卻,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渡江訓練,力爭將士人人學會遊泳,使渡江整體戰鬥力得到明顯的提升。
蔣介石以為有了長江天險可以保自己平安,甚至想以此作為談判的籌碼,殊不知我軍早已做好了渡江的打算,毛主席認為:要徹底、幹凈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這次渡江戰役沒有四野參戰,一向以謹慎出兵的林彪從不打無把握之仗,就在渡江部隊進行緊張的渡江訓練時,林彪雖然沒有參加渡江戰役,可他也在思考渡江戰役如何攻打才能把傷亡縮減到最少。
林彪之前在東北休養時,看著松花江水就已經想到長江的渡江戰役了,他閑暇無事時讓人找來木板進行加工,很快按照他的思路做出了一個三角形狀的木板,之後他讓人把三角木板綁在身上,果然可以在江水之中自由浮走,不用再擔心沈沒事件發生,而且還能提升身體在水中的穩定性。
之後他還做了多次試驗,如果軍隊要全副武器前行的話,可以適當增加三角木板的面積,這樣就能保證人與武器裝備均不會在水中下沈。林彪利用木質可以飄浮水面的原理增加人與裝備的浮力,以此保證解放軍可以順利渡江,並能有效減少傷亡。在渡江戰役打響前,林彪向毛主席發電說明了這個想法,毛主席得知後認為是個好主意,並欣然采納。
林彪在電文中還建議,在不能使用船只的情況下,使這個方法最佳,解放軍百萬渡江,一方面沒有那麽多的船只,另一方面坐船渡江目標太大,在緊急與危急時刻,使這用方法會有奇效。透過林彪的建議內容可以看出,他是個心思縝密之人,雖然沒有參與渡江戰役,他仍然會習慣性思考利於作戰的最佳方法,難怪會在十大元帥之中位列第三,他的軍事才能是值得認可的。
當時參戰的二野、三野在上級的命令下積極準備木質三角板,以此保證渡江戰役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在制作三角木板時,還有將士根據這一原理做了很多簡易的「救生圈」,是用草繩編制而成。在全軍總動員之下做出了大量的三角木板和簡易「救生圈」,只是當戰役打響之後,才發現高估了敵人的作戰能力,他們沒想到解放軍能直逼南京,國民黨軍隊作了象征性的掙紮之後便束手就擒。
渡江戰役最終勝利是民心,在民心所向的大環境中解放軍必定是最後的勝利者,同時也離不開優秀將領的領導,在他們運籌帷幄之下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雖然之前準備的三角木板和救生圈沒有都派上用場,但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有備無患總是必要的,這也是林彪為渡江戰役所做出的一部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