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來美國半年了,美國到底好不好?

2024-05-05歷史

來美國已經半年左右了,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這個時間,足夠了解住宿附近每個街道的名字,足夠了解所在城市有多少值得一看的旅遊景點,但要深入了解一個國家的內在,這點時間又顯得很不夠。所以,我不敢說我有多了解美國,這篇文章也不是剖析美國的現狀,而是從筆者自己的角度,談談赴美這個選擇的一些邏輯和動機。

首先必須要承認,美國絕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天堂。這點在去美國之前,筆者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開啟新聞,醜國的爭吵、黨政、內訌、高犯罪率、槍支泛濫、槍擊案頻發、種族歧視、零元購、」叛亂」「騷亂」、乃至武裝背叛,地區獨立的各種訊息就屢見不見。在經濟上,美國這幾年通脹嚴重,物價漲了不少,前兩年10刀3杯的咖啡,現在沒有16-17刀根本拿不下。同樣飽受詬病的還有美國的基建,上百年歷史的地鐵看起來陳舊不堪,高鐵更是光打雷不下雨,和號稱基建狂魔的中國更是相去甚遠。而隨著近年庇護城市的增多,非法移民的增多,大城市中出現了一種新景觀:流浪漢的帳篷,臟亂差、刑事犯罪率高、似乎成了某些美國大城市的標簽。

美國的問題很多,而筆者並不比絕大多數中國人知道得更少,還可能更了解一點(特別是對於這些問題)。

買東西、基建、物價、交通、乃至安全性方面,中國的大城市看起來有很多優勢。

既然美國有很多問題,那筆者為什麽還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呢?

第一個是被動原因,美國是傳統移民國家,各方面的政策要比其他已開發國家更松更友好一點。很顯然,誰都不可能去到一個不給自己簽證的目的地吧(在某種程度上,美國不是最好的選擇,而是最不差的選擇)。

好了,進入正文(說了這麽久才進正文媽?開個玩笑)。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的動物。

這句話該怎麽理解?在古希臘人的觀念中,所謂的「政治」,絕不僅僅是中國人理解的帝王將相的宮廷鬥爭和權力齷蹉,而是一種參與和表達。只有人人都可以充分參與的(當然,在古希臘城邦僅限於成年男子),才能稱得上(城邦)政治。亞里斯多德是在肯定人需要表達自我、參與公共事務的基礎上,才能說人是政治的動物。

更進一步,在亞里斯多德看來,人的幸福是什麽?當然不僅僅是吃飽喝足,也不是賺多少錢,而是盡可能的自我實作,達到flourish的狀態。所謂的自我實作,只有在個人不被各種權力束縛、壓制乃至打壓的情況下才能實作。

可見,亞氏對城邦政治和對個人幸福的觀點是有其內在邏輯一致性的,這種一致性可以表達為:城邦政治需要人人參與,而人在參與過程中的充分自我表達,才能讓人走向真正的幸福。

無論對古希臘人,還是對現代西方人來說,充分的自我表達,充分的參政議政,是人的基本權利(除非此人天生孤僻社恐,不喜歡這樣做),不這麽做,是無法充分實作人之所以為人的目的的。

而在一些地方,很多人已經習慣了自我閹割,自我過濾,早就前進演化到自覺認識到這不能講,那不能說,這事有肉食者管,天塌了有他們,那輪得到我們小老百姓多嘴的程度。看起來,在全球化的今天,他們的物質還算豐富,不愁吃不愁穿,甚至還過得挺不錯,但對一個「人」(如果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話)來說,這樣和太監又有什麽區別呢?區別就是太監是被生理閹割,而他們是被精神閹割。相比之下,後者還要更為糟糕得多。

比如這次以色列對加薩的作戰,很多歐美大學生占領校園,抗議以色列的genoside行為(這裏不說是不是genoside,之後有時間會寫),而只說歐美學生的這種對他人苦難的同理心,以及能為了和自己切身利益(這裏說的利益,主要是物質利益)毫不相關之事,但卻和良心有關之事務的關心。不說這種關心是否「正確」,單單有無這種關心,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分水嶺。

越是吃飽喝足,越是要關心那些「和自己無關」的事,自己過得好了,就更要關心別人。而對這個世界上的各種苦難,更不能冷眼旁觀或幹脆只會吃吃喝喝,發發朋友圈,像鴕鳥一樣無視一切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在21世紀的今天,一個地方有沒有最基本的動物保護法,也是筆者必須考慮的一點。

一個社會的同理心,包容度,互信度、對弱者的保護,都在我的評分體系中。

美國到底好不好,我說了不算,也不想作出簡單的評判。畢竟,很多人覺得好的,我未必覺得好;而我覺得好的,別人也未必覺得好。